,当初我们就已经规划好,不要卡纳塔卡、喀拉拉、泰米尔纳德、安德拉邦、中央邦内陆以及比哈尔南部地区,我们现在先把占领区的印度人按照不同的地区圈禁起来,等平定东印度后,按照种族、宗教以及个人自愿,分进在我们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不同国家。
“又如缅甸,缅南德林达依地区地广人稀,东部有连绵起伏的比劳山脉与我们作国界,耶城以南同样高山林立,是天然的分界线。这一相对封闭的地区,正好可以用来收容那些暴民,将来由得他们在那里闹腾!”
安毅刚开始有些反感,但细细一想,在目前的情况下,杨杰这个建议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这其中有个问题,如果没有做铺垫就强行推行的话,未来南华政府必将成为众矢之的,饱受世人指责。
安毅思考了好一会儿,才道:“耿光兄的建议不错,不过我们可以做得更巧妙一点,最好是来个先礼后兵。大家看这样如何,以后每占领一个地区,我们便按村庄签订协议,让所有村民签字画押,保证不出现破坏铁路公路、开冷枪或者进行自杀式炸弹袭击等情况,一旦违反,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连坐!同时,我们对那些举报日军及伪军行踪的人,予以重奖,今后在分配土地和进城工作的时候,享受优待!
“我们是正义的化身,不搞不教而诛,我们事先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果他们自己不好好把握,执意与我们作对,那就怨不得我们推行雷霆手段了!对了,我们还可以把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所作出的选择,告诉我们的美国盟友,请美国人来给我们做担保!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战事全线告急,美利坚的青年们正在抛头颅洒热血,罗斯福恐怕比我们在座的人,更想早点儿打开局面!”
“妙!”
胡家林、邓斌等人眼睛一亮,要知道现在的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民族政府,都选择加入轴心国阵营并与盟国进行了宣战,现在这种近乎疯狂的自杀式攻击,在欧美人眼里,无疑是野蛮而又愚昧的,与西方文明格格不入。
看看一年前法国人优雅的投降,再看看今年的北非、中东作战中,德国与英国间犹如古代骑士作战的温文尔雅,那些文明人便会越发觉得这些土著的落后与不堪。而且,南华打通大陆交通线,把日本军队彻底驱逐出中南半岛和次大陆,将极大地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综合这些方面来看,对土著采取先礼后兵,是符合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的!
于是,会议很快便通过了安毅的提议,迅速下文,责成各战区立即进行实施,对于一切破坏抗战的“反动”分子,绝不姑息和手软!
就在安毅准备宣布散会的时候,情报部长刘卿快步走进会议室,递给他一份厚厚的电报。
安毅看完后,既感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想了想干脆叫参谋悬挂上大幅地图,让大家了解最新的苏德战场的情况。
原来,截止昨天晚上八时许,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基辅战役宣告结束。
这场规模空前的围歼战,由九月十六日正式开始,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的部队,被从背后迂回的德军分割包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九月十七日,苏联人民的慈父斯大林终于醒悟过来,让苏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沙波什尼科夫下令同意西南方面军突围,但为时已晚。
九月十九日,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基辅陷落,西南方面军分布在第聂伯河东西两岸的主力,在被德军合围中继续咬牙战斗。
苏军叶戈罗夫统帅的中央方面军为西南方面军解围的尝试,由于兵力不足而无结果,铁木辛哥元帅不得不指挥部队,分成一个个小的作战群,向东方实施突围,到最后共有十五万官兵得以突出德军重重包围。
九月二十日,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在突围战斗中阵亡,苏军第五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被俘。
九月二十九日晚八时,西南方面军主力基本被全歼。
而在此前一天,铁木辛哥率领西南方面军残余,以及从预备方面军抽调的部队,受领了在别洛波利耶、希沙基、克拉斯诺格勒一线组织坚固防御的任务。
整个基辅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三百多公里、纵深约六百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军损失了约七十万人,有六十七万人被俘,德军击毁或缴获近千辆坦克,四千门火炮,四千多辆车辆,可谓战果辉煌。
此役,德军也损失了十多万人。
由于斯大林的自尊心作祟,致使八十多万苏军被合围,被包围红军的命运自德军迂回到位便已注定。对于苏联红军来说,包围圈的范围之大,难以置信,由于没有摩托化兵力或军事天才的领导,他们不可能突破包围。
德国南方集团军的第十七军团及第六军团,与中央集团军的第二军团在装甲部队的支持下,不断缩小包围圈,被包围的苏军没有轻易放弃基辅,在一场残酷的战役中,苏军士兵被德军火炮、坦克及飞机消灭,最后,九月二十九日晚,最后一支苏军在基辅以东地区投降,德军宣称俘获六十多万红军士兵,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柏林自豪地宣称,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
~~~~~~~~~~~~~
第一八五〇章拿下瓦城
一九四〇年十月一日,罗磊第四集团军与焦广绪第一山地集团军对曼德勒的攻坚战正式开始。
早上七点,两个集团军集中了上千门75mm以上口径的大炮,同时空军派出了三个飞行大队,轮流对曼德勒展开空袭,配属到缅北方面军的陆航旅,也蓄势待发,随时作为攻城中坚力量参战。
在木制的校射机指引下,各种口径的炮弹,轮流落到曼德勒城内外,一道道粗大的黑色烟柱,伴随着轰鸣巨响,从日军纵横交错的阵地上腾起,地面发出剧烈的颤抖。
随着第一波打击机群飞临曼德勒上空,数不清的炸弹,带着死神的问候,发出尖利的呼啸声,密集的爆炸接连不同地响成一片,处于战斗机、强击机、轰炸机航线上的一切,全部在迷漫的烟尘中化为乌有。
位于曼德勒城东方的一个日军隐藏的地下弹药库,被落下的航弹击穿顶部,意外引发殉爆,爆炸火团凌空腾起上百米高,蘑菇云在晨辉下狰狞可怖,冲击波把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建筑打得“噼啪”做响。
曼德勒城北部一处坚固的永久地下守备工事内,日军第五十三师团长马场正郎中将脸色发白,身体微微颤抖地坐在指挥部后面一间可供休息的房间内,从那儿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参谋们的工作情况。
马场正郎系陆士二十四期兵科毕业,陆大三十三期生,长期担任陆军骑兵学校和陆大教官,两年前刚刚晋陆军少将,出任骑兵第三旅团长,去年日军大肆进行扩编,马场正郎一年一大步,正式出任第五十三师团中将师团长。
马场正郎的义兄是小林跻造海军大将,为目前的台湾总督,马场正郎的晋升之路与小林跻造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
由于柴油发电机提供的电流电压不稳,忽明忽暗的灯光,让人感觉精神非常的压抑。马场正郎眉头紧皱,眼睛直直地望着放在面前桌面上的一杯茶水,随着上方传来的阵阵猛烈的爆炸声,水杯内的茶水正在剧烈颤抖。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安家军发起攻势的猛烈程度,依然远远地超出了马场正郎的预计。
对日军而言,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中,投入两百门以上的大炮用于攻坚,同时有二三十架战机助战已经非常奢侈了,可是现在,对方动用的火炮数量居然达到上千门,战机数量也起码在一百架以上,而且为了保持持续打击的能力,对方似乎还有同等数量的战机进行轮换,不得不说对方出手的大方奢华。
随着此番猛烈地炮击和轰炸临头,马场正郎最后一丝侥幸也随之烟消云散,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极有可能带着部队在这里走向毁灭,实践离开日本时“靖国神社见”的诺言!
没有人愿意去死,此时马场正郎就在苦思求生之道。
可惜用于运输补给的内河舰队,已经在对方空军的频繁轰炸下悉数毁灭,即便没有毁灭,对方已经控制了伊洛瓦底江的曼德勒以下地区,同时江对岸已经被从实皆过江的敌军机械化部队占领,能向哪里逃呢?
城市的南方、东方被紧紧围住,此刻几乎无穷无尽的炮弹,便是从那里发射过来的,北方虽然没有部队攻城,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这支步兵部队逃出坚城后面对坦克、装甲车的打击会是个什么下场。
自安家军的炮击开始后,马场正郎就给下辖所有部队下达了原地坚守、不准肆意出击的命令,随后便来到地下指挥部里,应对这次极为艰难的攻城战。在这段时间,通过无线电波,他收到太多噩耗了,哥达巴哈鲁、日得拉、巴特那、毛淡棉等坚城先后失守,至今为止,还未有守城成功的例子,一座座城市就像是一个个活棺材,把所有的主人都埋葬在里面。
这个庞大的钢筋混泥土掩体,原本是英国一家银行位于缅中及缅北的金库所在,上面是一栋六层的欧式建筑,日军取代英国人成为这里的统治者后,便将这个金库改造成为一个坚固的地下指挥中枢,各种通讯线路把整个曼德勒城有机地连在了一起。
看着指挥部里忙忙碌碌的参谋,马场正郎中将强打精神,起身走出房间,来到位于指挥部东南角的一处潜望式炮兵观测仪前,这时大地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马场正郎下盘不稳,一头撞在了墙壁上,额头部位一阵剧烈的疼痛传来,疼得他眼泪都流出来了。
原来,上方的六层大楼遭到十多枚500公斤级航弹的打击,整栋银行大楼轰然倒塌。墙体及地基的猛烈晃动,带动了地下指挥部跟着进行摇摆,这一刻宛若经受了八九级的大地震,又如狂风暴雨下海面的一叶扁舟,整个建筑发出“嗡嗡”的响声。
剧烈晃动在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