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2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德格里夫特准将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但特纳认为他别无选择,只能连夜尽可能多卸下一些物资。

会议气氛十分紧张,开了数小时仍是不欢而散。

就在会议结束,克拉奇利乘汽艇赶回旗舰半路上,海战打响了。

美军在铁底湾部署是:分为三个巡逻区,以瓜岛和图拉吉岛之间的萨沃岛中心点125度延伸线划分南北两个巡逻区,佛罗里达岛西侧子午线以东为东巡逻区。南区由第一大队三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北区由第二大队三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东区由第三大队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另以两艘驱逐舰在萨沃岛以西巡逻,作为雷达警戒哨。

克拉奇利去开会前,只是指定“芝加哥”号巡洋舰舰长代理指挥南区巡逻,既没有具体指示,也没作战预案。

二月二十八日凌晨一点,日舰驶抵萨沃岛西北,日军瞭望兵夜战素质较高,先发现了两艘巡逻的美军驱逐舰,而装备新型雷达的美军驱逐舰却未能发现日舰,三川率舰队实施了巧妙的机动,从这两艘美舰之间进入铁底湾,美舰依然毫无察觉。

三川考虑到自己编队长达八千多米,作战海域狭窄,又是夜间,编队作战多有不便,于是下令各舰按照作战计划,自行战斗。

一点三十三分,三川下达了总攻击令。

直到十分钟后,美军“帕特森”号驱逐舰才发现日舰,刚用无线电发出警报:“注意!不明身份军舰正在进港!”日军的水上飞机就投下了照明弹,将南区的美舰照得清清楚楚,日军的炮弹和鱼雷接踵而来,澳大利亚沦陷后已经划拨给英国海军的“堪培拉”号巡洋舰右舷连中两条鱼雷,又先后被二十四发炮弹击中,不到五分钟就失去了战斗力,天亮后被美军自己击沉。

“芝加哥”号接到报警,舰长下令发射照明弹,但几发照明弹都没点着火,就在这时,舰长发现有数条鱼雷射来,立即转舵规避,为时已晚,舰首被一条鱼雷击中,桅杆也被一发 203 毫米炮弹击中,“芝加哥”号连连开炮还击,由于日舰速度很快,只来得及向日军队列最后的“夕风”号驱逐舰发射了二十五发炮弹就失去了目标,便向西退出战斗。

最先发现日舰的“帕特森”号驱逐舰与日舰展开炮战,舰长下令发射鱼雷,鱼雷长未听到命令而没执行,该舰被日军击中一弹,两门舰炮被毁。“巴格雷”号驱逐舰占领了发射阵位,舰长下令发射鱼雷,但鱼雷射击诸元还没装定,眼睁睁看着日舰离去,等到鱼雷发射,早已追不上远去的日舰了。

三川仅用六分钟就重创南区美舰,随即全速向北区杀去。

由于“芝加哥”号未将作战情况通知北区和东区,加上此时泊地上空电闪雷鸣,掩盖了南区的炮声和火光,北区美军全然不知日军已经杀来。

“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舰长利弗科上校比较警觉,在一点四十五分时,感到舰身在微微震动,还看到南区有炮火闪光,但他误以为是友邻在射击敌机,根本没想到是在进行海战,反而下令做好对空战斗准备。

日舰接近到八千米距离,先打开探照灯,随后就以所有炮火开始齐射,利弗科以为是南区美舰,用报话机要求对方关掉探照灯,停止射击,还命令升起军旗,以表明自己身份,不想日军则还以更猛烈的炮火。

直到这时,利弗科这才明白过来,下令开炮还击,但不久舰载水上飞机被击中起火,成为明显的目标,日军关闭了探照灯集中炮火猛轰,“文森斯”号连连中弹,不得不左转撤离,这时日军的鱼雷又蜂拥而来,左舷连中三条鱼雷,机舱爆炸,舰身严重左倾而沉没。

“阿斯托里亚”号巡洋舰遭到攻击后,枪炮长下令还击,舰长认为是在打自己人,命令停止射击,日军却毫不客气弹如雨下,经枪炮长一再恳求,舰长才命令恢复射击,但日军已经校准了目标,炮弹一发接一发命中,“阿斯托里亚”号燃起大火,上层建筑几乎全毁,只得向萨沃岛东南撤退,于中午时分沉没。

日军接着又用探照灯照住“昆西”号巡洋舰,此时“昆西”号的大炮还没转过来,日舰发射的炮弹已经在旁边掀起高高的水柱,“昆西”号用主炮向亮着探照灯的“鸟海”号猛轰,命中二发,其中一发炮弹正中舰桥,可惜偏了五米没击中三川所在的指挥室,击中了旁边的海图室,里面三十四名参谋军官全被炸死。

可惜才进行了两次齐射,舰长就以为是误击友舰,下令停止射击,错过了大好战机。

而日舰乘机分为两列,对其进行两面夹击,“昆西”号中弹多发,二点左右,日舰发射的一条鱼雷命中左舷,机舱爆炸,燃起熊熊大火,不久沉没。由于日舰集中攻击美军的巡洋舰,美军两艘驱逐舰幸运躲过一劫。

此时,如果三川掉头攻击海滩附近的运输船只,是垂手可得,但他不知道美军的航母编队已经离开瓜岛,担心天亮后遭到美军舰载机的攻击,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于凌晨二点二十分下令返航。

撤至萨沃岛附近,日本海军又与担任雷达哨戒的美军“塔尔波特”号驱逐舰遭遇,美舰寡不敌众,被击伤起火,勉强驶往图拉吉岛,三川舰队随后沿“槽海”返回拉包尔。

这次海战,美军称为萨沃岛海战,日军则称为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美军被击沉巡洋舰四艘,击伤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伤亡两千余人。日军仅“鸟海”号海图室被毁,“青叶”号鱼雷发射管被击破,亡三十人,伤五十人。

这是日美两军为争夺瓜岛而进行的第一次海战,日军凭借其夜战素养以及临战侦察,再次以准确的舰炮及鱼雷攻击,取得了一边倒的全胜,但三川没有把美军的运输船只看作主要攻击目标,未予攻击,给瓜岛破坏战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为此遭到了大本营及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点名批评。

美军在此次海战中可以说漏洞百出,首先作战部署非常成问题,将实力颇强的掩护编队分为三部分,划区巡逻,既无全盘考虑,又无完善的联络协同,被敌所乘各个击破。其次对敌情判断失误,因而没有临战准备,加上广大官兵缺乏警惕性,战斗意志薄弱,友邻协同不够积极主动,通讯联络迟缓,侦察不力等原因导致了战斗失利。

萨沃岛海战的失利,在美国国内造成很大的轰动。

美国的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造舰需要耗费大量物资,这必将压缩陆军武器装备的生产。

为此,美国政府再次向国会递交“援苏物资从南华订购”的议案,陆军总司令乔治。马歇尔将军还到国会山亲自予以说明,最后终于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议案,南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订单,苏联也得到了急需的资源,战争向着未知的轨道前进。

~~~~~~~~~

第一八八〇章千秋伟业

四月五日清明节这天,在中东地区进行考察的安毅,来到科威特湾口三元市西南方向一百二十公里的穆桑纳赫山,向建在这里的“己卯夏死事纪念碑”、“波斯湾烈士陵园”及年初新建的“光复三省纪念塔”鞠躬致礼,并敬献花圈。

三元市位于后世科威特城所在的位置,战前是一个中型渔港城市,人口约两万,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后世将在这里发展起人口两百多万的科威特国,当然现在这里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华人城市。

穆桑纳赫山位于后世沙特境内,距离建安城(今哈夫阿巴廷)为九十余公里。这座山最高海拔九十八米,周边都是热带荒漠地形,降水稀少,但由于几条常常断流的河流经过,空气中还算是有一定湿度,方圆一百多公里内地表都布满了茂密的野草,在这炎热的阿拉伯半岛来说也算是难得的景观。

前年七月底,日军在波斯湾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沿岸地区民众惨招屠戮,特鲁西尔、卡塔尔半岛、巴林群岛、科威特湾等地村镇悉数被毁,遗弃的尸骸遍地都是。

安家军于去年一月光复波斯湾沿岸地区后,便开始收集已经在烈日曝晒下成为干尸的数十万具遗骸,统一焚化后安葬在了穆桑纳赫山,并于去年五月建造纪念碑,供后人哀思追悼。

去年九月,安家军光复半岛全境,中东战事彻底结束,总政治部下令修建烈士陵园,埋葬没有亲人认领的烈士的骨灰,并将英烈们的英雄故事,铭刻于墓碑之上,让后人缅怀祭奠。

今年年初,南华中央政府通过在波斯湾沿岸建立三省的决议后,又在这里新建了纪念塔,正式确认南华中华民族对湾北、湾西、湾东三省的主权。

安毅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拜祭逝去的各族民众,通过中东地区数十家媒体的大力渲染,迅速赢得各部族及宗教团体的好感和支持。

四月二十日上午十点,安毅一行考察完海湾三省的情况后,乘坐火车,抵达波斯首都德黑兰。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九世纪初期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后因受到蒙古入侵,雷伊城遭到破坏,德黑兰兴而代之。

由于这是波斯北部东西向大道与通往南部大道的交汇点,在短时期内便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和贸易中心,房前屋后,马路两侧,带有喷泉的街心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种植的鲜花,闻到芬芳的花香。德黑兰的居民酷爱种花、养花、赏花,许多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门前辟出一块园地,种上花,形成一个小花园,因此,又有人风趣地把德黑兰称为“鲜花城市”。

十七世纪初,德黑兰成为萨非王朝的首都,仅仅过了十多年就失去首都地位,后来又多次反复,终于在十九世纪初最终确定了其在波斯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万居民。

随着三九年春夏之交,安家军击败苏军,进驻德黑兰,南华军队便取代已经被苏军全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