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楚汉争鼎-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祖制!”项庄重重点头,皇帝年限制必须作为祖制强制执行。

华夏族自古崇拜鬼神,崇拜各种自然现象,但最崇拜的还是祖宗。所以,只要项庄这个始皇帝还有项政这个二世皇帝都在六十岁之前禅位,还真有可能将皇帝的六十岁年限制以祖制的形式给固定下来,碍于祖制的名头,后世皇帝估计没几个敢逾越。

项政点头道:“六十岁年限制儿臣完全赞成。不过立皇储之事……”

“呵呵,看来在皇帝的六十岁限制上你我父子是达成共识了。”项庄笑笑,又道,“现在再说说储君,为父坚决反对立楚儿为储君,而坚持要在你的十几个已成年的弟弟中间,由群臣选择一人为皇储,你可知原因何在?”

项政恭声说道:“儿臣恭聆父皇教诲。”

项庄道:“皇位的有序传承兹事体大,关系到帝国的长治久安,而老皇帝年迈却仍恋栈不去以致国本动摇,这只是无序传承的一种,还有一种就是皇帝暴卒而太子年幼,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后宫干政或者权臣摄政的乱象。”

在华夏历史上,因为主幼导致后宫乱政或者权臣摄政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譬如说汉初的吕后,譬如说清末的慈禧太后,都是后宫乱政的典范,譬如霍光、王莽、董卓、曹操甚至还有张居政,都是权臣摄政的经典案例。

项庄道:“政儿哪,都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今天晚上脱下鞋子,也许明天就再没机会穿上了呢?假如哪天你我父子先后暴毙,而楚儿又年岁尚幼,你敢说,你的几十个弟弟就不会生出篡夺侄儿帝位的野望?你敢说你的皇后定会甘于雌伏?你敢说朝中就不会出现吕不韦、李斯、赵高式的权臣巨奸?”

项政无言以对,他还真不敢断言。

“所以,为了防止因为主幼而出现后宫乱政、权臣摄政的乱象,储君就一定要从已经成年的皇族子弟中挑选!”项庄说此一顿,又说道,“不过你也不用替楚儿叫屈,只要你善加教诲,令楚儿学有所成,待其年长后仍有选上储君的机会!”

“父皇的意思是……”项政闻言一愣,有些不解地望向项庄。

项庄道:“所谓储君,其实就是储备的国君,但他并不一定就会当上国君,就说你的十几个已经成年的弟弟,他们比你小不了多少岁,等你六十岁退位时,他们差不多也快要到年限了,那么再由他们继位就没多大意义了。”

项政心头微动,又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为父的意思,储君十年一选,而且只选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的皇族子弟,十年时间过去,若老皇帝仍在,储君就重新选,所以,二十年后楚儿仍有选上储君的机会。”项庄顿了顿,又道,“就怕二十年后楚儿学无所成选不上,呵呵。”

项政尴尬笑笑,又道:“父皇,儿臣自幼视您为榜样,您怎么说儿臣便怎么做,绝不会有一丝的阴奉阴违,怕就怕后世子孙不会遵从这个规矩哪。”

“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咱们还得给后世子孙再订个规矩。”顿了顿,项庄又道,“关于皇储,选谁不选谁,皇帝说了不算,得由武院的功勋武将集体推选,谁得到的支持最多,谁就是下一任的皇储。”

关于这个,项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皇帝六十岁年限制,有两世皇帝做榜样外加祖制这个噱头在,后世的皇帝估计没几个敢于逾越,既便有人想要逾越,估计也会被满朝大臣的口水给淹死!需知言官无话不可说、无人不可纠劾的制度已经确立,以喷皇帝为荣的氛围正在形成之中。

不过,要想确立皇储廷推制,而且是十年一推,就没那么容易了。

项庄相信自己还活着时,这个制度还可能执行,可在他死后,这一制度也就到头了,祖制的噱头未必敌得过对嫡子的宠爱,言官的口水也未必敌得过后妃的枕边风,除非有足够的制衡力量,否则这个制度就很难继续执行下去。

武院,或者说是武院的功勋武将,就是项庄设想的制衡力量!

华夏帝国沿袭楚国的耕战商读体系,名义上耕战商读地位是平等的,其实不然,农人和商人只能够获得低等爵位,读书人也同样只能获得低等爵位,譬如朝中的六部尚书,其爵位大多还只是三等男爵(二十级爵位制已经改成公侯伯子男五阶,每阶三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种地、经商或者当官,很难获得足够的功勋。

而只有当兵打仗,才有机会获得大量的功勋,才有机会持续地晋爵,所以既便不算六大国公以及三十六开国侯爵,武院蓄养的武人也要比农人、商人或者文人更容易获得爵位,所以武人的地位总体上远高于文人、商人或者农人。

换句话说,在华夏帝国,武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说白了,农人是种粮的,商人是种钱的,文人是管理者,武人才是主事者!

而选拔最优秀或者说最有野心的皇族子弟当储君,与武人的利益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只有最优秀的储君才能够成为最优秀的皇帝,只有最优秀的皇帝才会持续地对外扩张,唯其如此,武人们才有机会持续地获取战功、晋升爵位。

当立储制度与武人利益高度一致时,整个武人体系就变成了立储制度的最大支持者,制约皇权也就有了可能,除非后世出现一个很逆天的残暴皇帝,有胆子将武院蓄养的所有贵族一网打尽,否则,廷制储君制就会一直推行下去。

而储君十年一选,无疑是武人话语权的最大体现,武人是绝对会支持的。

这个,其实就是变相的贵族共和制了,武院差不多就是元老院,而武院蓄养的贵族武人差不多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元老贵族,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罗马共和国的贵族是世袭制,而武院的贵族除了六大国公及三十六侯,其余全都是终身制。

有这股庞大的武人力量相制衡,皇储廷推制才有存在的基础!

当然,武人的力量也需要制约,项庄的措施就是爵位终身制,使武院的贵族武将阶层不至于固化,再一个就是赋予武院中所有校尉以上贵族同等话语权,六大国公是一票,一个小小的校尉也是一票,声音一多,被人集中操控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

第572章 三十年后(大结局)

皇帝74年公元前146年,太上皇项庄迎来了八十大寿。

这一年,帝国人口首次过一亿,洛京人口首次过百万,帝国军队也首次越过葱岭,在葱岭以西修筑了第一座移民城市,开始对葱岭以西的蛮族实施有效统治,除了派兵驻守,还要派官员施行教化,使之华夏化。

项庄在万寿宫摆下了千老宴,遍邀与他同一时代的老兵老将老官前来祝寿,最后计有以楚国公百里贤为首两千余人出席。

三世皇帝项楚也亲自赶来祝寿,却被项庄派人挡在了宫外。

二世皇帝项政在位总共三十年,于两个月病死,皇储项楚顺利继位。

不过,项楚的帝位得来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很血腥,三十年前首次皇储廷推,朝中还算平静,武院的六大国公、三十六侯、一百九十八伯、五百多子爵以及两千多男爵举行了公开推选,结果皇六子项勇当上了皇储。

据说,这个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很惊讶。

因为始皇帝项庄明显最宠爱皇四子项术,而二世皇帝项政则嘱意皇三子项权,但武院的两千七百多贵族武将却根本不买帐,执意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储,因为相比项术以及项权的文弱,项勇却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

二十年前,按例又到了再次廷推皇储的时候。

这次廷推同样很平静,皇储项勇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因为按照始皇帝立下的规矩,凡皇族子弟只要在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都可参选,项勇首次当选皇储时只十八岁,十年过去也只有二十八岁,仍在参选的年龄范围之内。

不过十年前,皇储廷推却终于酿出了巨大的风波。

十年前二世皇帝项政的嫡子项楚已经成年,二世皇帝终于可以凭借自己作为皇帝的巨大的影响力,来给自己真正想要的传承人奠基了但是皇六子项勇作为两任皇储,很是拉拢了一批武将,在武院可谓根基深厚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项楚拥有二世皇帝的鼎力支持,身后站着玄衣卫、御林军两大爪牙,有整个国家的军队做为他的羽翼,可谓是底气十足,而且项楚本身也是人才出众,不仅长得高大英俊、能文能武,曾亲自领兵征伐河西,也有很大一部份贵族武将支持他。

不过项勇也并非没有一博之力,武院的四千多贵族武将二十年过去,又有一大批士兵因功晋升贵族就是他最大的后盾因为这二十年来,项勇北征匈奴、东平箕子朝鲜、南伐夜郎,可谓武功赫赫,拉拢了一大批贵族武将。

正式廷推的日期尚未临近,双方的角逐便在暗中展开了。

再加上其余皇子皇孙企图渔翁得利躲在暗中推波助澜,就使局面加的复杂,从廷推前半年开始,洛京便流血不断,不是玄衣卫今天抄了哪个贵族武将的家,从其府中搜出造反的种种证物就是明天某个亲近皇子项楚的武将遭人暗杀……

每天都在流血,每天都在死人,闹得整个洛京人心惶惶。

到最后,甚至连二世皇帝都险些遇刺身亡,所幸玄衣卫化解了危急。

遇刺后,二世皇帝龙颜大怒,急调御林军配合玄衣卫大兴诏狱,皇储项勇也没有束手就擒,利用其在武院的影响力,急召虎贲、天狼两大禁卫军入援洛京。

三大禁军虽直属于皇帝,军中高级将领也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皇族元老,可禁军中的中低级武将却全部来自于武院,没有中低级武将支持,皇帝根本控制不了禁军,反而是皇储项勇得到了中低级武将的支持。

争储双方剑拔弩张,内战一触即发。

京中一百多御史言官急叩万寿宫,据说还有十几个激昂的言官直接就撞死在了阶下,只求老皇帝项庄能够出来“拯救”帝国,不过万寿宫却始终是宫门紧闭,任由一百多御史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