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天赋异禀,如此拥有对异性的杀伤力,也难怪他仇家铺天盖地,要不是战侠歌在特务连的兄弟陶泰伸出搭救,温少儒只怕早已经被人活活砍死在街头,最起码也要被人往脸上泼上十七八瓶硫酸。从此温少儒归入陶泰旗下,成为陶泰公司的公关部经理,据说只要攻关对象是女性,温少儒亲自出马的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在温少儒的资料后面,战侠歌做了如下批示:人才!
王孟,绰号经理。王孟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生意,但是在他被送上法庭的那一天,看着公诉人向法庭提交的书面报告,包括法院检察长、公诉人和辩护律师在内的所有人,都会认为,王孟绝对是一个开百货商场的好材料。
你只要到王孟起的家里看看,你就会发现,在他的家里当真是应有尽有,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把整个家里塞得水泄不通,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搬出去,已经足够支撑起一个小超市的门面。在这大堆的货物中间,赫然还有几箱放了十几年的水果罐头,从此可见王孟的资历之深。
王孟起八岁爹死娘嫁人,九岁不堪继父虐待,偷了老妈的陪嫁金戒指和金项链后,开始闯荡江湖,十三岁时就单枪匹马,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盗窃三十一辆摩托车和电动助力车,而名动一时。
望着长得又瘦又矮,推着摩托车都摇摇晃晃的王孟起,派出所里所有以为破获了一个团伙盗窃案件的公安干警全部瞪大了双眼,一番审问下来,王孟起最终却因为年龄未满十四岁,法律无法约束,最终逍遥法外。
十四岁后,王孟起功夫日趋完善成熟,以“铜头、钳手、飞毛腿”而著名于江湖,接连作案却奇迹般的从未再陷入法网,直到他二十八岁时,才终于失手被擒。
“我真的已经金盆洗手了。”
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王孟起当真是一脸的委屈,满腔的无奈,“我不想一辈子都当三只手,我有了一个已经快要谈婚论嫁的女朋友,我不想让她知道我的职业,我更不想我将来的儿子或女儿走我的老路。我明明反复告诫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手就不听自己的控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就从公交车上‘顺’了两个钱包。要不是我自己都没有注意,我又怎么可能在下车一个多小时后,都没有处理掉身上的危险物品,让他们逮了一个正着?”
不管王孟起是真的金盆洗手,想要从此退出江湖也罢,还是他临时编了一个故事,想要博取一点同情分减少刑期也罢,以王孟起这么多年偷盗的财物总和来看,他如果不被判处死刑,至少也得蹲上十几年大狱,这还得要求他进了监狱后,绝不能再不自觉的情况下,“顺”了别人的东西。
看到这样一份资料,战侠歌批注如下:天才!
李晓阳,绰号军长,李晓阳现年五十七岁,也许是所有资料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但是他保养得宜,兼之风度翩翩,更拥有不俗的品味,说起美酒名烟意大利的手工宝石作坊,他是如数家珍,一看就像是出身名门眼界不凡的绅士。
最重要的是,在李晓阳身上,有一种属于军人的阳刚气质,他只要往你面前一站,就算没有穿着军装,也能腾起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让你心里明白,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手握大权的实力派人物。
李晓阳出生在五十年代,在二十岁时,李晓阳正逢七十年代中国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当时他是一个上尉,李晓阳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各地游历,指导地方红色力量,他的演讲激情而富有煽动魅力,肢体语言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说到动情处,李晓阳满脸热泪泣不成声,台下的掌声更是如狂风骤雨般的响了起来。到了后来,知道是李晓阳特派员做报告,经常有人拿着一个小板凳,翻山越岭上百里的专程赶过来聆听李晓阳特派员的讲课。遇到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李晓阳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大哥,更是嘘寒问暖,甚至不辞辛苦的帮他们向老家的亲人带话。
面对如此热心不远千里赶过来送信的年轻军官,那些下乡知青的父母们,当然要好好款待,顺便请李晓阳给自己的孩子带回去点鸡蛋、挂面、花生米之类的副食品,在写给孩子的回信里,当然也会再夹带一点人民币、粮票之类的东西。这些信,李晓阳是从来没有拿回过的,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忙了,他需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指导那些红色力量,去用自己的演讲,来唤醒更多人热血了。
李晓阳在三十岁时,八十年代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已经是团长级别的李晓阳,也带着军方的采购定单,开始周旋于商场和政界,顺便吃吃回扣,拉拉个人赞助,偶尔再和人合作,搞点什么走私。
李晓阳在四十岁时,他在商场上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同时他顺理成章的仕途顺畅,成了一位师长。
已经步入九十年代的中国,国家渐渐安定富强,长期没有战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报考军校一劳永逸的找到一条合适的仕途。在这种情况下,李晓阳接到上级的通知,在中国某市成立了陆军学院,并把自己的师部,迁到了陆军学院。
如果谁高考时,因为达不到分数线和军校失之交臂,没有关系,只要你的父母愿意交纳“一定”的赞助费,就可以进入李晓阳开设的军校就读。第一年李晓阳就招收了一百二十名地方生,收取四百八十万赞助费。除了让这些学生接受正规军事的课程之外,李晓阳更加入了大量生活实践课,让这些学员通过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和工作,来培养团队默契与责任感,美其名曰社会实践,增进军民了解及感情活动。
“对于成绩优异的学员,根据一贯表现和教官的评语,在毕业时会考虑直接越级授衔!”
越级授衔,这代表了军校毕业后,可以在军校少奋斗三至四年!听到这样的话,所有人的眼睛都发光了,一群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学员,每天都在工地上就像是一群狗似的累死累活,每个月只能拿到几十块钱的津贴补助,还乐此不疲。
第二年,李晓阳以每人五万赞助费的标准,又招收了一百八十五名地方生。
第三年,李晓阳荣升为少将,他管理的军校,顺理成章的跟着水涨船高,师部的牌子也换上了某某军部的招牌。
第四年,李晓阳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即将毕业,在和这些学员举行了毕业庆典后,当天晚上李晓阳军长兼校长,就和二十几位教官全部失踪了。连带和他们一起失踪的,是刚刚收集起来的第四批学员赞助费。
接到投诉和报案的公安部门人员,走进像模像样的军校,看到颇有威严气息,据说以前还有学员兵轮流站岗,现在却人去楼空的军部,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案件被一层层上报……
假的?
听到这个结论,将近一千名学员的父母,没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都瞪大了双眼,那些靠家里掏了几万赞助费用,挤进了军校,做起国防梦的学员们,更是全部惊呆了。他们免费当了几年苦力,以为终于熬到头,可是谁能想到,到头来竟然落入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省军区派出来协助处理案件的一位上校,看着这个军部连连摇头苦笑,他指着军部的大厅,道:“先不说一个地级城市,根本不可能驻扎什么军部,你们自己看看,哪有一个军校会在大厅里,公然把朱德元帅和观音的神像一起并列供奉的?还有这个什么‘天父地母’的对联,我们又不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放这种装神弄鬼的东西干什么?!”
通过建立军校招收学员,骗了几千万的赞助费这还不算什么,李晓阳以“军部”的名义和别人一起做生意,诈骗的资金更是数以亿计。
全部都是假的,李晓阳二十岁出道以军人的身份坑蒙拐骗,自己给自己授的职务也越来越高,他甚至用半军事化管理的方法,培养出近一千名真的丢进军队里,也能胜任基层军官工作的学员。
七年后李晓阳终于落入法网后,他面对记者的采访,已经确信自己要被判处死刑的李晓阳,竟然还保持了属于“军人”的镇定与尊严。
战侠歌颇有兴趣的看着记者采访李晓阳的实况录像,李晓阳的目光依然敏锐,他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而且他非常喜欢用有力的手势,来强调自己说的话。战侠歌必须承认,仅仅以外表来看,李晓阳真的比他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一个面对死亡,依然无所畏惧的军人!
战侠歌对李晓阳的评价是:“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如果他真的是军方高干子弟,他真的二十岁就加入部队,那么到了今时今日,以他白手起家,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能力,也许他真的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将了!”
(妖少:此人的故事并非胡编,而是根据一些真人真事,经过了适当的修改。此君九十年代后期落入法网,不同的是他落入法网的原因,是因为他手下一个五十多岁的士官在大街上卖一些军方纪念品,被军队纠察查到,此人各种身份证件一应俱全,纠察唯一奇怪的是,五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还在军队里是士官,结果一切暴露,面对记者采访,此高人坦言“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到了适当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努力的这一切,全部交到国家手里。”妖少看过资料后,从此记住此君,只觉此人当真是天纵之才,兼胆大妄为,时间过得太久,部分细节记不清楚,所以加了军校的杜撰。)
把李晓阳的资料放到凌雁珊面前,战侠歌命令道:“你现在亲自跑一趟,给我看看这个人。如果你认为他有足够值得运用的价值,立刻向我报告。”
凌雁珊收起战侠歌递给她的那份资料,但是她却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接到战侠歌的命令,就立刻雷厉风行的去执行,她只是静静地望着战侠歌。
战侠歌轻点着他挑选出来的十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