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还是说正题。文和,你把情况说清楚点儿,张燕的实力到底怎么样?他总共问你要了多少东西?有没有具体的数目?还有就是他打算怎么个投降法?多长时间能彻底变成我青州的军队?”我一连提了几个问题。
贾诩这回也正经起来了:“黑山上具体有多少人别说我不知道,估计就连他张燕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上百万肯定是不只的。不过称得上精壮的,绝对不到五一之数,所以他们真正的主力最多也就三四十万。”
说着话,贾诩又看了一眼程昱:“肯定不比当年的张角他们多多少。而且,张角他们当年准备充分,筹划了十年以上,可谓是兵精粮足。而张燕他们是仓促起兵,器械刀枪不全,粮草根本就不够,后面又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虽然看着是势力在不断扩大,但实际上是在雪上加霜,整体实力越来越差。”
“尤其是粮草的缺乏,使得他们不得拿出大量精力开荒种地,但是黑山上土地贫瘠,产量太低。所以因为粮食不足,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就连那些黑山的士卒,也就能保证一天一顿饭,而且还是稀的居多。因此他们才会向咱们提出这样的要求。”
贾诩又顿了一下,看看没人提问,只好接着讲:“器械就不用想了,本来就是仓促成军,他么能有多少器械呢?我见到不少的黑山军还用着木矛呢,就这种水平,咱们估计派个三两万人就能打跑张燕,要是能有五万以上的军卒,弄不好能全歼他这上百万人。所以张燕很明智的作出了投降的决定,但是是有条件分步骤的投降。”
正文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三“条件刚才已经说了,就是要粮草军械,但是具体数目他们也没说。因为他们也知道咱们肯定不会一次把他们喂得太肥的,要不然他们就跑了,所以还不如干脆不说实际数字,直接看诚意呢。至于步骤,当然就是先把老幼送过来,然后分期分批地来青州,但是他们希望至少保留五万人在黑山。大概就是这样了。”贾诩总算把事情说清楚了。
我听完了贾诩的话,立即就感觉中间的问题不小:“不说数目,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他们根本就是把咱们当冤大头,老幼都送过来,他们自己剩下精壮,守在黑山地势那么险要的地方,说得好听了是投降咱们,说得不好听了就是拿着咱们的钱粮装备,培植自己的实力,把包袱甩给咱们。”
程昱看了看贾诩,又瞅瞅我,没说话,只是抿了口酒,继续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荀彧明显是觉得我说得对,不住地点头,却又不说话,好像抓住了些什么似的。
贾诩微微一笑,什么话也没说,我突然觉得,这里面有文章。贾诩绝对不是那种吃亏的主,他肯定是答应了张燕的条件了,否则他也不会被张燕放回来,但是他为什么会答应这么一个明显吃了大亏的条件呢?我不由得从头又把刚才的条件想了一遍。
确实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怎么看都是青州吃大亏,黑山占便宜,而且黑山沾的还不是一点便宜,整个一个借青州的鸡下他黑山的蛋,绝对是个差到不能再差的交易了。贾诩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难道是老幼里面有问题?张燕他们再傻也不会把自己的亲人给送过来吧。难道是千金买马的故事?我还是没完全转过弯来。
不得以之下我只好问贾诩:“你到底怎么想的?这些条件和步骤确实对黑山太有利了,而吃亏的事情几乎都被咱们青州包圆了,你怎么会答应这么个条件呢?我知道你肯定不会胡乱答应下来,这里面肯定有玄机,你能不能说明一下?”
贾诩喝了口酒:“我以为以主公的智慧,应该一下子就能想明白呢,看来主公最近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还真不如仲德先生有急智,仲德先生已经明白了。”
我转头看看程昱:“程先生已经明白了?能否为我一解玄疑?”
程昱这两年可是没少累,自打跟上我就开始给我做副职,我不在的时候几乎都是他在统领全局,实际上就是我在的时候,大部分的事情也是他在操劳。这不,原来一头的黑发,现在也有几根霜丝了,抬头纹和鱼尾纹都多了不少。他叹了一口气:“主公啊,您最近老在外面征战了,这斗心眼的想法全放到战场上去了,而这官场上的心思看来是全撂下了,真的还不如原来了。”
程昱的话让我一惊,好像确实是这样。程昱接着说:“表面上看来咱们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您没有想过答应了这些条件所带来的效果,实在是对咱们太有利了。首先,张燕的黑山贼实际上是黄巾余党,而黄巾贼跟我们有仇,我们帮助黑山贼,实际上就是对黄巾贼表示善意。这对很多百姓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主公过去讲的那样,咱们青州现在最需要的是人口,而很多人宁愿饿死,病死也不愿意迁入青州的原因,就是他们信奉太平道,而我们却是屠杀太平道的最大凶手。如果我们对黄巾军表示善意,尤其是周济黑山贼的老幼,这对这些信奉太平道的人来讲,就等于给他们打开了迁入青州的大门。咱们青州的人口肯定会因此增长很快的,这对于即将到来的乱世来讲太重要了,人口越多,我们就会拥有越多的军队和粮草。”
“其次,您认为朝廷里的那些人看到我们这么做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一定觉得我们很笨,甚至是傻子,一群与虎谋皮的傻子。但是这才是我们要的效果,如果没有这种效果,我觉得最晚明年,朝廷里就会有人向您下手。因为您表现得太突出了,不管是政绩还是军队的实力,都太好了。就连圣上也对您有所顾忌,要不然为什么同为皇室宗亲,刘虞,刘焉他们都封了州牧,而偏偏不封您呢?就连黄琬这样的人都能当豫州牧,而您掌握着兵权却偏偏只是个刺史,朝廷为什么不给你正名呢?只有这样做,他们才会看轻您,从而放弃或者降低对我们的敌意”
程昱讲的话真是发人深省啊,我确实有点儿锋芒太露了。功劳立的太多了,肯定会招人忌恨的,这点我清楚地知道,但是从没想过解决的办法。就连灵帝肯定也头疼了,我要是再立上几功,他就没的封了,我已经是万户侯了,难道让他封我做公?怪不得贾诩这么做,他这么做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我本以为程昱的话完了,但是程昱喝了口酒接着说:“第三……”
ps∶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耿鄙、张懿皆为盗所杀,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正文第二百八十七章鲁肃被程昱教育了,好象是很没有面子,但想一想,他也是为了我这个主公好,要不何必在操心受累之余再给我上这么一堂大课啊。
“谢谢了。”我端起酒杯给程昱和贾诩敬酒。
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能就是这样的感觉,程昱一仰脖,一杯酒就下了肚子。冲着我回了一礼:“应该是我感谢您才对,让我有了用武之地。”
彼此间又客套了几句,我有意把话题转到了新的方向:“仲德兄,临淄太小了,随着青州的发展,已经显得拥挤了。老城也显得有些破败,我觉得不如咱们把临淄拆了,从新起一座临淄吧,把临淄城扩大上几倍。”
程昱疑惑的看着我:“主公,您怎么会有了这种想法的呢?”
我笑了笑:“这话还得从蔡大人那里说起,我答应他在临淄建一座书院,那女学生都收的那种。”
“不过是一座学院而已,至于那么大改特改吗?还要把临淄拆了重建,是不是有点儿夸张?”荀彧问。
我轻轻的拿起案头的一卷书笑着说:“这可不是一座简单的书院,肯定要比颖川书院强,我要把它建成一个样板,一个集蒙学,诸子百家于一身的学堂。而且我要把我的一些得自神仙的不传之秘传授出来,所以我也会在那里任教,只要有空,我也会到那里教授大家一些东西,绝对是你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并且我要在这里设女学,前期只招收一些大家闺秀,世家女子,我打算让蔡大人他们主讲一些东西,但是并不止他们,我还要把公主和一些比较知名的夫人请来讲学,让这里出来的女孩子成为大汉最知书达理的代表。所以这个新的青州学院会比较大,我至少需要几十亩地,还要建一些亭台楼阁,种些花花草草,这样的规模,现在临淄成肯定是装不下的。”
几个人听了我的话都在想象我要建的这个学院会是个什么样的东西。程昱反应还是比较快,毕竟这钱都是从他这里出:“建这么大一个书院,至少得几个亿,您拿这么多的钱建这个学院是不是太多了?”
荀彧也觉得有点奇怪:“学院建这么大,那意味着学生也会很多,咱们得请多少先生啊?而且听您说还要搞蒙学,建这么大的学院搞蒙学,这是不是有点儿不伦不类?”只有贾诩一直没发言,看着他沉思的样子,我觉得他应该是明白了一些东西。
我笑着看了看荀彧,并没有对他说什么,而是跟门口站岗的士卒说:“去帮我把糜大人叫来。”
我们几个又拿起酒杯继续喝酒,没一会儿糜竺就到了,跟着他一起来的竟然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少年。
糜竺一进门就赶快给我施礼,并且给我介绍:“主公,这位是临淮东城人鲁肃,他们家也是富甲一方,可惜祖上没有人有功名,现在特来投靠主公,希望能够光宗耀祖。”
说实在的,如果能笑的话,我现在的嘴角肯定已经咧到后脑勺了,但是我又不能表现得太激动,毕竟鲁肃现在才是个十六岁的孩子,根本没几个人知道他的才学。所以我强忍着兴奋的心情,上下打量着鲁肃。别看鲁肃年岁不大,但胡须比我还长,面白唇红,虽然有点书卷气,但是身高体长,眼光凌厉,英武之色溢于当面。
鲁肃当然不会失礼了,躬身一揖:“临淮鲁肃,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