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志乱-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现在跑可有点儿不是时候,尤其是追他的人还是吕布,所以真正能逃脱追击坐船跑回襄阳的人不到两万。其他大部分的荆州兵都作了俘虏,其中还包括荆州大将文聘。

逃回荆州的黄祖立刻向刘表报告了南阳的情况,吓得刘表直哆嗦。如果只有几万人,他的人马还能支持,可是现在竟然是几十万人,就算其中很多是未经训练的山贼草寇,这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荆州能对付的。所以刘表立刻派人到对岸,向吕布乞和,同时向荆南四郡发出指令,让他们调兵助战。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吕布当然不会敢这么愚蠢的事,剿灭了荆州军以后,他立刻回师,勒令桥蕤开城投降。四十万人围困南阳,领兵的是吕布,桥蕤连想都没想就同意投降了。好死不如赖活着,顽抗只有死路一条,这点桥蕤还是清楚的,所以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吕布当然也不会亏待他了,只是把他软禁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在吕布率军进城的一刹那,袁绍的断粮计就算彻底没用了,高览现在唯一能办到的好想就剩切断南阳和司隶的消息了。这一点是吕布最高兴的,郭嘉给吕布的任务,他算是圆满完成了第一步。

进了城的刘备,把军队将领向吕布作了交代,最主要的是将刘辟和龚都介绍给了吕布。然后他就又带着几个人离开了南阳,继续他的外交生涯去了。

益州伐谋,荆州伐交,而扬州却只能伐兵。继陈应和陈到会师以后,青徐联军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人。要说这个数字是不小了,但是对面的人数更客观,仅袁绍一人就带了精兵十万,何况还有那积极备战的陶谦陶公祖哪。

两方的人数加起来总共是十八万人,比青徐联军多出来一半。唯一让联军觉得欣慰的,就是这两家各怀鬼胎,根本不可能实现联合。但是要想在短期内打败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袁绍兵多,将勇。陶谦虽然弱一点,但是他有城墙作保护,一样是块难啃的骨头。

就在几个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老爹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正文第四百七十三回梓潼我一直认为老爷子是最能忍的。可惜!根本不是,之所以我做什么他都不管,而且什么帮助都没有,那是因为他相信我。而我这个弟弟就没那么好命了,他都快十七岁了,老爷子还是不放心他,把他当小孩子看,所以一听到他有危险,立刻又派出了两路人马,前来支援。

一路是直接增兵的的大军,整整十万人。由赵昱率领,大将吕岱,副将竟然是臧霸和糜芳两员青州将领。配了两个军师更搞笑,居然是诸葛家的两兄弟,诸葛瑾和诸葛亮,诸葛瑾我还好理解,毕竟已经成人了,可是诸葛亮现在才十二岁,老爷子居然这么放心他,实在是让我很难接受。

但是我很快就想到了为什么会有这种设置,肯定是叔祖做的好事,老爷子看出小家伙的不一般来了,所以才会有了这种安排。叔祖的命令,老爹是怎么样也不敢反对的,不说族长的位置,就是他的军阀作风,老爹也没那个胆子反抗。

另一路人实际上是两拨人,一拨是孙策的堂兄孙贲和他的弟弟孙权,他们的任务是回到孙家,说动孙家,朱家等大家族集结力量组成军队攻打丹阳郡。另外一批人是直接找会稽太守王朗,王郎曾经是老爹手下的治中,现在这时候正用得上他。

陆家也没闲着,直接发动了他们家在吴郡的势力,团结起了许家等大家族,正好和孙家不谋而合。因为都是本地人,所以他们的举动并没有引来太多注意,于是很快就夺取了吴郡的统治权,形成了三郡夹击丹阳已郡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丹阳太守周昂知道自己顶不住了,只得放弃丹阳,逃奔寿春。于是陶谦政令无用,只能在淮南有用,安丰和弋阳被庐江所阻,根本得不到任何寿春的消息,而南阳的吕布又打了过来,最后不得不承认朝廷对当地的统治。

袁绍本来是志得意满进行这次行动的,没想到朝廷兵马如此犀利,竟然让他的计算次次落空。最精锐的部队,被缠在寿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得不得了。唯一令他欣慰的是他最不看好的那一路,反倒取得了最大的成绩,汝南几乎全线溃败。

不过这也就是昙花一现,随着吕布重心的东移,一切马上面目全非。在稳定了南阳的局势之后,吕布答应了刘表请和,把治理南阳,抵御刘表的重任下放给了华雄。华雄也知道自己没有这个水平,打仗是强项,可治理地方他根本不懂,所以向吕布请辞。

吕布笑着说:“治理地方的事情,你交给仲业(文聘),正方(李严),让刘,龚二人治军,你负责精简,屯田,就行了。别说连这个你都不会,别人想要这个位置,我还不给呢。”

这华雄还有什么说的,只能硬着头皮上任。而吕布以南阳为据点,向东进军,才到舞阴,安丰和弋阳太守就率部投降了。吕布无奈之下,让他们提供粮草,自己则继续领兵直接杀进了汝南,在安城一场大战,杀得高干丢盔卸甲,生擒了张邈,张超兄弟。

众人拾柴火焰高,益州的形式也是急转直下,贾龙和任岐也找到了机会,随同杀入汉中的马超,阎行迅速突破汉中的防守,不仅生擒了张鲁,拿下了汉中全境。甚至到留言反应过来的时候,朝廷兵马已经兵临梓潼了。

正文第四百七十四回蔑视梓潼是广汉郡的重要城市,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只要拿下梓潼,再向前就是涪县,过了涪县可就是绵竹了。如果绵竹丢了,下面可就是一马平川了,别说广汉郡完蛋了,就连成都你都别想保住,所以刘焉一听这个消息就急了,这还了得,朝廷兵马已经打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

急切之下,刘焉大肆征兵,将所有的赌注全都压在了绵竹关上,只要守住了绵竹关,蜀郡就保住了,成都也就保住了,他就还有翻本的机会,至少有谈判的价码。所以他把附近能征集到的粮草都征集了,仅给老百姓留下勉强能够度日的一点儿粮食,把能征召到的成年人,全都征召了,在绵竹关聚集了三十万人来阻挡马超,阎行的进攻。

但是这能起什么作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二儿子刘诞就更不清楚了。不过,他们一致认为,朝廷的兵马并不多,才八万人,这还不到绵竹守军的三分之一呢,守住绵竹关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绵竹关守将庞义对两个人的论点倒是不以为然,‘兵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可是刘焉和刘诞对他的建议都听不进去,他也没办法。这父子俩人执著的想在人数上创造优势,以此来给自己壮胆。

益州在刘焉的统治下,虽然在经济和人口上都有所恢复,但实在是太慢了,尤其是绵竹一带,更是恢复得极慢。这一切都是当初益州黄巾军首领马相,赵祗等人一手造成的,他们首先攻破的就是绵竹关,还杀了当时的绵竹令李升,然后攻破了当时的州治雒县,杀了刺史郤俭。可以说对广汉郡的破坏极其严重,根本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了得,但是刘焉为了收买人心,第一件事就是要重建广汉。

刘焉进益州以后,确实当过两天好人,为了安定民心,他把州治挪到了残破的绵竹,对当地百姓善加抚慰,哪怕是曾经从贼的叛逆也加以抚慰,不为已甚。这样的做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赢得了益州百姓一定的好感。不过,刘焉这个人没有长性,稍微好过一点儿,他就暴露出他的本来面目,把州治挪到了繁华的成都,而那残破的绵竹官当然被甩在了一边,只能慢慢修了。

实际上这都没什么,只要他保持亲民的态度,还是能够保住益州百姓的拥护的。可惜刘焉想的是如何掌控更大的权力,如何消灭对自己有威胁的地方势力,割据益州,当个土皇上,过上奢侈的生活。

所以他开始接纳地方上的各个世族,这些人就是当年支持贾龙,任岐打败黄巾军的人。他刻意的拉拢这些人,却把贾龙,任岐派到了汉中,消了他们的军权,让张鲁拿着两个人看了起来。可是等贾龙,任岐一失势,他立刻就把这些世家大族抓起来杀掉了,没收了这些人的财产土地。自己当上了土皇上,出入奢华,堪比历代帝王,千车随驾。自然而然的把百姓的死活和地方建设抛到了脑后。

在这样的情况下,绵竹关虽然经过了五年的修缮,那残破的城墙却依然没有完全修复,有的地方连砖石都不齐全,露出了城墙里的夯土。马道也坑坑洼洼的,要是走路的时候不注意,甚至能崴到脚脖子。

刘诞虽然是个文官,对打仗没有任何经验,但他也不是傻子。看到这样的景象,他也知道平这样的防御工事,光靠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打野战。所以他在和庞义讨论过后,在大军集结在绵竹之后的第三天,他们在城外立了个大营,在里面屯住了十万人,跟绵竹关形成了犄角之势。

他们刚建好大营,马超,阎行的部队就到了,先锋官是庞德。庞德在对匈奴人的作战中充分显示了他武勇的一面,而且他还不是那种一勇之夫,会根据战场上的形式调整战术,因此受到了马腾的赏识,这次出兵他自然而然的被委以重任。他也确实没有辜负马腾的期望,在他的努力下,他一路和贾龙,任岐合作,几乎没打什么仗,完全靠贾龙,任岐的劝降,一路打到了梓潼,连路途中最险要的关卡葭萌关和剑阁,都一刀一枪未动就通过了。

只是在梓潼跟守将严颜打了一仗,还是切磋性质的。在严颜单挑败北之后,梓潼守军也立即投降。不过庞德并没有接受严颜的善意,大军只是稍作停留,又是马不停蹄的前进,在他们轻松的拿下了涪县后,直奔绵竹关。

庞德的前锋营人数不多,只有一万人。不过,他们竟然在离绵竹关不到十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离驻扎在城外的守军大营更是只有七里,这完全是一股挑衅的态势,是对绵竹关的守军的一种蔑视。

正文第四百七十五回出城这么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