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志乱-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营更是只有七里,这完全是一股挑衅的态势,是对绵竹关的守军的一种蔑视。

正文第四百七十五回出城这么近的距离,对于部队的反应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的进攻部队在扎营的时候,都会选择离进攻目标二十里左右的距离筑寨,甚至更远。虽然这样做,会使得部队不得不消耗一部分的体力在前往进攻城市的路上,但是,这样做也有好处,这段路程能够充分的促进血液循环,按现在的话讲就是活动开了,这样在进攻的时候就能充分的发挥出实力。

不过,这次两军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在绵竹关守将庞义把手下完全活动开之前,庞德的士卒已经放弃了修建大营的工作,完全投入到战斗中来了。他们跨上战马,拿好自己的弓箭,准备好了自己的战刀,就等着庞德将军一句话了。

这显然庞德早就想好了计策,他准备得非常充分,连修筑大寨都只是装个样子。在绵竹关的人马展开军事行动的时候,他们立刻就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这绝对是一种欺骗行为,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圈套,就等着庞义往里面钻呢!!

随着右军中郎将庞德的一声令下,骑兵队伍开始冲锋了。骑兵本来就是轻步兵的克星,战损比一般都在一比五以上,高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四十以上。而且一支勇猛的骑兵队伍的存在,是非常有助于士气的提升的,强悍的突破能力和残酷的扑杀方式都是对士气的最好鼓舞。西凉骑兵在全大汉又是仅次于青州骑兵的强悍存在,面对一些根本没几个精兵,大多是几天,十几天前才参军的弱兵,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庞德才会显得如此有信心。

炮火压制这个词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但是骑兵的弓弩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刘焉的士兵虽然在人数上完全占据优势,但是在装备上就差得太远了,哪怕是那些精兵,也没几个穿上铁甲的,皮甲稍多,但也不足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军队能在朝廷大军的犀利攻势下顶得住才怪呢。仅仅是第一波弓箭,就让前排的带甲武士倒得差不多了,后排的那些穿着布衣的新兵,哪里见过这阵仗啊,吓得把手里的武器一抛就往回跑。

当然也有没抛下武器的,不过这对整体形势产生不了什么改变,只是加速了事态变化的速度罢了,逃命当然在没有障碍的状态下更快,于是有的人开始向后杀了。这下益州兵马立刻乱成了一团,大部分的人都返身杀向了自己的大营,而且是裹挟着他们的主将庞义一起杀过去的。

这种场面看的庞德都有点莫名其妙了,闹得想要打场硬仗的庞德怎么看都看不懂。不过,现在战场的形势对自己绝对有利,这点庞德还是明白的。但是庞德的脑子还是够用的,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冲昏头脑,为了防止陷入某个圈套,庞德并没有让军队跟得太紧。他让始终保持在五十步外,不停得向着敌军射箭,一点儿一点儿的收割这益州兵马的生命。

庞义他们出来了没多远就被打回来了,所以回来得也快,寨门大开处无数败兵拥了回来。往回逃也就罢了,他们还破坏营寨设施,甚至连寨门都被拆了下来,逃命都逃得极没有水平。这时候庞德总算是看出些门道来了,这些人根本就是新兵,没经过任何训练就上战场来了,打败仗当然在情理之中了。

他觉得没什么危险了,就让骑兵向这些往寨内拥的益州兵马展开追杀。这些西凉骑兵本来就觉得这么打压这些新兵很不爽,他们更喜欢那战刀砍掉敌人头颅的手感,虽然这样的危险性大了很多,不过,这种直接的砍杀,在视觉和心灵上的满足感要比射杀敌人带来的快感大了许多,于是整个部队像风一样向益州军的大营卷了过去。

刘诞本来并不在城上,但是城外要开战的消息惊动了他,让他不得不上城观看情况。看到城下十万大军惨败的景象,刘诞连想都没想,立刻下令出城迎敌,救援大寨里的庞义等人。但是随军参谋孟光出来拦阻:“贤侄,不可。我军未经训练,若出城则必败,不仅不能救得庞将军,还有败兵倒灌之虞,绵竹恐不能保也。”

这时候刘诞哪听得进去这种话啊,这简直就是在扰乱军心,他真的很想把孟光推出去问斩。但是孟光的身份确实不一般,是前太尉孟郁的后人,所以他也不敢太得罪了孟光,只是吩咐亲兵把孟光‘请’了下去。

然后,他大手一挥:“整军出城。”

正文第四百七十六回刘备袁绍都快郁闷死了,吕布没憋住,还把南阳彻底的丢给朝廷了,现在吕布又深入汝南,跟他抢夺袁术原来的地盘,用五万人打得张邈的十万多人鸡飞狗跳,兄弟俩全都被抓了。他真的想回军跟吕布争夺汝南,但是他知道,只要他一撤退,陈到他们肯定会在后面追打他,可是不撤退,大军十万滞留在别人的土地上,淳于琼每次运量过境都心惊胆战,粮草怎么办?汝南怎么办?

但是这么呆着也不是个事,逢纪无奈之下给袁绍出了个减兵添灶之计,倒是比诸葛亮用计用的还早。可写的是这个计策一下就让诸葛亮看出来了,小家伙才十二岁却已下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袁绍在此进无路,退亦失据。止可退兵,再无增兵之理。且下蔡并未有闻大批袁绍士卒过江,故此必是计焉。”

周瑜也很喜欢诸葛亮,而且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此必是效孙子减灶之法,袁绍退兵无日矣。”

其他的几个人,也被他们的论点吸引了过来,陈到和陈应是主将,自然最先想的是怎么破敌了。陈到问:“既如此,可知其何日退兵否?如何破敌?”

周瑜笑着说:“我军屯于北山,地势高远。彼必不会侵扰,然退兵只是必过淮水,可于其渡河之际从后掩杀。”

诸葛亮笑着对周瑜说:“若于下蔡埋伏一支人马……”

刘表现在可谓惶惶不可终日,他现在已经从各处得到消息,对抗朝廷的势力全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尤其是刘焉,他甚至请来了南蛮火济(在今贵州大方),但还是在绵竹关一败涂地,据说是被庞德一人以一万兵马袭破绵竹关。在马超,阎行等人汇聚成都城下时,虽有南蛮助阵,刘焉也没有余力抗拒了,在推托了两三日后,只能出城投降。

荆州虽然离益州有一段距离,但是顺江而下还是能很快把消息传到刘表耳朵里的,所以刘表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把荆州的大臣们都找了过来,商议是否应该提前投降。几个属下的意见并不是很统一,投降是肯定的,但蒯氏兄弟和黄祖建议早些投降,而蔡家兄弟和张允还想打一仗。

蔡家兄弟几次黄祖说:“你是被孙坚和吕布打怕了,我们一定要证明我们比你强。”

蒯氏兄弟里的蒯越说:“你们这样做有意义吗?”

蔡瑁舔着肚子说:“当然有意义了,如果不能证明我们的能力,会让朝廷看不起我们的。”

这句话可把刘表气坏了,指着蔡瑁问:“你,你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你自己的能力吗?与我荆州和我有何好处?”

蔡瑁大言不惭地说:“当然有好处了,我的妹妹嫁给了你,我要是飞黄腾达了,还能忘了你吗?”

刘表被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蒯越却冷笑着说:“我知道你倚仗的是什么,不就是你与蔡邕同族吗?”

蔡瑁一愣:“是,这又怎么样?”

蒯良说:“这你还想不通?当战之时,若主将不能身先士卒,朝廷可能重用与你?若身先士卒,朝廷兵马勇猛无匹,即便吕布认得你蔡瑁,士卒如何认得?想来必九死一生,如此,你也愿意?”

蔡瑁听了蒯良的话觉得有道理,低头沉思,张允却说:“蔡将军的甲胄跟普通士卒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吕布和他的士卒肯定能看得出来,应该不会要蔡将军的性命。”

蒯越冷笑道:“生擒的将军,何来威严?必不得重用。若朝廷时候察知,此战乃因蔡将军一己之私而开,想来蔡家必受牵连。就是那蔡邕亦不见的保得住。”

就在这时一个小校报:“急报,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反了。”

刘表当时就吓了一跳,赶紧从小校手里把战报拿了过来,展开来一看,果然是这两个郡的太守投降了朝廷了。刘表无奈的把战报往桌案上一扔:“大家不用再想了,还是早降吧,要不然朝廷的大军还没来,那个可恶的刘备就把荆州其他的地方都说降了。咱们再想投降,也晚了。”

正文第四百七十七章理智上天赋予人类的是什么,还会是什么,尽管历史已经改变,很多人的能力都不会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你熟知历史的进程或是某些人的特殊能力,那么你完全可以让他为你所用,甚至爆发出不弱于他在历史上最灿烂的光芒。

刘备就是这样一个人,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被刘备的个人魅力打动,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一些大道理打动当地士绅,这才是刘备最成功的一点。能做到这样水平的人在西方一般都被称为主教,或者神棍,但是在中国,这些人叫说客。可惜很少有人注意刘备的这一特质,但是我一直没有忘掉他的这一项本领,并且好好的开发了一下,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劝降了刘表治下的长沙和桂阳,而且间接逼迫的刘表不得不投降。

但是袁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们没有为他准备什么劝降人士,甚至可以说,我手上能执行这种人物的人并不多,而且也没有人愿意执行这么高难度的行动。袁绍可是会杀人的,就连刘备都不敢去劝降袁绍手下的人,这些人太耿直了,对士人统治的信念近乎与执着。所以我能留给袁绍的路只有一条,战败身亡。

确实是战败,一个人的计谋总是落在别人后面,那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太美妙。周瑜和诸葛兄弟共同制定了一个计策,在不减灶的情况下把陈到的士兵悄悄的送过了淮水,秘密躲进了下蔡。而剩下的所有徐州兵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袁绍的身上。不久他们就发现,袁绍果然在征集船只,而且已经准备了上千条,看来他真是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