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登上高原、替代黑鹰就成了中国陆航长期以来的重要奋斗目标。虽然前些年直…10和直…19的服役填补了专业武装直升机的空白,但运输直升机领域中,中国虽已经具备批量生产4吨的直…9和13吨的直…8A/F系列的能力,但它们既不适合上高原,也无法承担黑鹰的突击运输能力。现在曝光的直…8高原型和直…20,则可以看做是中国在超越黑鹰道路上的一组阶段性答案。
两种直升机中,直…8高原型出镜的频率稍高。该机从AC…313型直升机基础上发展而来,而后者又是从直…8F改进而来,虽然直…8高原型与直…8可谓一脉相承,但前者在结构上的改进可谓颠覆。高原型取消了原型的船型底和起落架浮舟,简化结构的同时增加了载油量;全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重量;采用球柔性复合材料旋翼系统以及综合化的航电系统,提升升力的同时简化飞行操作;换装了功率高达1940马力的新型涡轴发动机,功率比直…8高出1/3……一系列的改进首先明显增强了该机的高原性能——AC313型直升机的升限纪录为8000米,改进后的直…8高原型更是在之前创下了9000米的国产直升机升限纪录并成功飞越了珠峰。
作为一种最大载重可达5吨的大型直升机,直…8高原型的高原商载能力要比“黑鹰”高出不少。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更是猜测该机具备吊挂国产超轻型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在高原上部署的能力。这一能力可比“黑鹰”只能运输补给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至于直…20,则可以算是中国航空工业对国内各界仿制“黑鹰”的回应。直…20虽然不是对S…70的直接拷贝,但是从结构特征到设计思想却都透露出参照S…70的痕迹。该机的基本布局与“黑鹰”如出一辙,但主桨叶数目由4叶变成了5叶;后机身也有所变化,尾桨则使用非十字交叉结构尾桨,表明中国有针对性地增强了该机的升力,以实现更好的机动性能和高原飞行能力……从这一切看,直…20的性能至少不会亚于美军最新的“黑鹰”系列直升机。至于高原性能,由于该机使用的发动机与直…8高原型应该一致,因此可以认定,该机也可以取代“黑鹰”执行高原运输任务。
看起来这两型直升机将一举扭转中国运输直升机性能不佳的颓势,然而中国的航空工业者们却还不能高兴得太早。这两型飞机之所以会有乐观的性能预期与充沛的高原动力,除了优良的设计之外,最关键的仍然是发动机。而直…8高原型和直…20的发动机恰恰依然要依靠进口。加拿大PT6B…67A涡轴发动机不仅装备上述两机,还是中国大量装备的直…8F直升机以及下一代直…18系列直升机的主要动力。尽管该型发动机目前依然可以从加拿大稳定进口,但考虑到此前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用于装备直…10武装直升机的PT6C…67C发动机最终因为美国政府的干涉而被禁止向中国出口,PT6B…67A虽然号称专为中国开发,其出口之路依然可能暗藏危险。至于国产发动机,老旧的涡轴6改进型虽然性能已有提升,但结构老旧、寿命短、油耗大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而中法联合研制的涡轴…16虽然性能不错,却才刚刚开始台架试车,离装备部队还有相当距离。很显然,在新型直升机方面,我们离高枕无忧还早得很。(作者系《观察者》网军事频道总监)
马特洛索夫:用身体堵枪眼的苏联英雄
作者:孙越 字数:1814
今年,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想到1953年,中国时代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苏联小说,叫《普通一兵:从流浪儿到英雄》,作者名叫茹尔巴,这本书的印数高达250万册,讲的是马特洛索夫在苏联卫国战争前线的英雄故事。马特洛索夫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消灭德军火力点,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军枪眼,献出了年轻生命。
当年在苏联,是谁第一个将马特洛索夫树为英雄的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1943年,贝利亚悄悄塞给斯大林一份文件,要斯大林签署命令,授予苏联红军近卫第245步兵团战士马特洛索夫苏联英雄称号。他还将这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堵枪眼的壮举讲给斯大林听,马特洛索夫的故事打动了最高统帅,文件获得斯大林首肯和签字。
马特洛索夫不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曾是一个少年犯,是从古拉格流放地走上前线的囚犯军人。马特洛索夫曾因居无定所,没有职业,被萨拉托夫人民法庭判刑两年。1941年4月,马特洛索夫被送入苏联乌法少年劳动教养院,进行劳动改造,每天做着制家具、皮鞋以及印刷报纸和海报的工作。教养院院长奥勃廖夫后来回忆说,蓝眼睛、小个子的马特洛索夫在教养院很有人缘,活泼好动,干活努力,他在家具厂做钳工,总是超额完成任务。1942年3月,马特洛索夫即被提升为教养院院长助理。
1941年战争爆发后,马特洛索夫多次向教养院申请出征参战。乌法少年劳动教养院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的请战信,信中有一段写道:“我失去父母已经六年有余,是苏联收养了我。现在当祖国身处危险的时候,我想持枪保卫它。”最终,马特洛索夫结束了劳动改造,于1942年9月参加了红军。
马特洛索夫死后,他的身世也被曝光。他是乌克兰人和鞑靼人的后裔,祖籍在乌克兰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父母去世后,他独身一人离家出走,所以青少年时期,一直被当作孤儿或流浪儿。但苏联作家纳西罗夫对他的身世作过一番研究后发现,马特洛索夫的真名应该叫穆罕默德·吉扬诺夫,祖籍是苏联巴什基尔共和国,他在妈妈死后离家出走,因为怕社会上瞧不起他,自称是俄罗斯族。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马特洛索夫(水兵之意),因为他爱穿海魂衫。
二战结束后很多年,小说《普通一兵》的影响力在苏联持久不衰,人们对马特洛索夫的关注度很高。1967年,苏联为了证明马特洛索夫的故乡不是乌克兰,而是巴什基尔共和国,就把马特洛索夫的舅舅请去作报告。他舅舅说,马特洛索夫小时候家里穷,妈妈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担心马特洛索夫饿死,就把他送给一家苏联儿童福利院寄养。舅舅为了重新塑造英雄马特洛索夫的形象,应邀到处演讲,他说原来人们所说的他外甥曾进入少年劳动教养院的经历是假的,马特洛索夫从来都是根红苗正的好小伙,所以才会做出堵住德军枪眼的壮举。
后来,苏联人都相信,所谓马特洛索夫在少年教养院的事情是假的,那时人们宁愿相信英雄是纯粹的。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还相信马特洛索夫是个英雄,不过一些人已经不相信他是因为堵住德军枪眼而牺牲的了。因为德国的机关枪口径达40毫米,不止一挺在狂吐火舌,射击孔的长度长达一米半,身材瘦小的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怎么可能堵得上这样的枪眼呢?
马特洛索夫有一个战友,名叫塔吉罗夫,战前他们曾一起在苏联红坡军校上过课,学过射击和爆破等。他说,1943年2月27日,马特洛索夫第一次参加战斗就牺牲了。那场战斗发生在苏联普斯科夫州一个名为切尔努什卡的小村庄。红军的对手,是德军197步兵师一部,恰是在莫斯科郊外的彼得里谢沃村,绞杀了著名女游击队员卓雅的那支部队。
当时塔吉罗夫趴在步兵散兵线上,看见马特洛索夫跃起身,先向德军的射击掩体投掷了数枚手榴弹,接着他又向前冲了15米,扑倒在射击孔上。塔吉罗夫在讲述中强调,马特洛索夫堵住了射击孔,要不然后面的人就得吃枪子。时隔多年,塔吉罗夫的记忆真的靠得住吗?马特洛索夫在2月27日的那场战斗中,到底是中弹之后倒在了德军的射击掩体上,还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勇堵枪眼?也许这些细节都已不再重要,因为在读者心中,马特洛索夫,就是苏联红军的英雄,那年那月,哪个红军战士不在用生命创造奇迹?
读编闲聊
字数:1317
小编说:
你知道为什么假期总是这么短——一眨眼就又到了要上班的日子?患了假期综合征拖着一个沉重大脑的小编坐在电脑前思考了一个上午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原来假期没有上午。
像小编上一期所预言的,这个假期(也可以说是每一个假期),生活这场戏,重心都在逼婚和反逼婚这两个场景间来回,剩下的就是攀比和炫耀以及屌丝默默掩面自叹回家继续宅。是啊,几乎没人会认认真真地问你过得幸福与否。他们和你谈感情,他们不知道你失去了一场爱情,感觉自己再也不会爱了。但你架不住父母的唠叨,去相亲,再次跟人交往,然后恋爱结婚,一年后生孩子,他们告诉你这就是生活。他们说兴趣和梦想都没有家庭重要,你以为这因为爱吗?不,其实只是为了繁殖。他们和你谈人生,来来去去就是物质和功名,厚黑学、成功学里的经典段子张口就来,你以为忍辱负重得到了就是幸福吗?也不是,你只是满足了这个浮躁社会的期望。当然,如果你现在过得很成功,当小编什么也没说。
可是不管怎么样,小编不会嫌弃你,《看世界》不会嫌弃你!我们的意思是,你别嫌弃我们就好……我们情商低,学不会心灵鸡汤;我们毒舌成瘾,习惯了人艰必拆;我们逼格不够高,可是我们够实诚,有一说一从不瞎说。我们也不会盲目随大流消费社会热点喧哗取众,我们认认真真码好每一个字,等待读者的检阅,希望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事,越是繁华越是狂热越容易迷失,而实实在在的知识总会被留下。
不知道哪里来的诗人曾经说过:“每个春天再来的时候,我都以为自己会重新活一次。”是的,过去再坏,我们都可以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