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菩提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生菩提树-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活呢?”

  黑和尚很自豪地说:“我拜了一位禅师的传人为师,练就了‘芦苇渡江’的无上功夫,现在就让你开开眼界。”说完后,立刻摘下一根芦苇草,丢入江中,他乘着芦苇草渡江而过。后来,白和尚也跟着其他的人,坐着渡船过了江。两人刚一碰面,黑和尚就很得意地向白和尚说:“白老弟,你看怎么样啊?你老弟练了什么无上的功夫?赶快也露一手,让我瞧一瞧。”

  白和尚很不好意思地四下看看,才低声地说:“我好像什么都没有练,师父教我每天只管认真地吃饭,认真地睡觉,专心一意地当和尚,连敲钟念经都要很专一,万般事情努力去做,而后一切随缘而行。师父说,这是无上的‘智能与心法’,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黑和尚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大声说:“这也算是功夫?你这十年都白混了。”

  白和尚听了这话后,先是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然后正经八百地问黑和尚:“黑大哥,你还练了其他功夫吗?”

  黑和尚用很难以置信的眼神,瞄了白和尚一眼,反问白和尚说:“老弟啊,难道我用十年的时间练就的神功‘芦苇渡江术’还不算精进吗?”

  白和尚搔了一搔头,回答:“黑大哥,你是很厉害,可是我只付给船夫三文钱就可以渡江,为什么你要花十年的时间去练它?难道你的十年功夫只值三文钱?”

  黑和尚当场愣住了,哭丧着脸,一下子不知如何作答。

  “要是没有船呢?”黑和尚的师父不知何时来了,他朗声问道。

  这回,轮到白和尚语塞了。

  菩提心语:

  世上没有无用的功夫,只怕没有任何特长。一个人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别人对自己的品评。

靠内心的光明寻找前进的方向

  德山禅师有一次到崇信禅师那里悟道。崇信禅师住在龙潭,德山禅师初到龙潭的时候,因为心情不好,似乎牢骚满腹,于是在山门外大声叫道:“说什么圣地龙潭,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崇信禅师在山门内应道:“你已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闻此应声,有所契悟。从此,德山禅师就留在这里,跟着崇信禅师参禅。

  有一天晚上,德山禅师站在崇信禅师的身边,久久不肯离去。崇信禅师问道:“时间已经不早了,你怎么不回去休息?”

  德山禅师向门外走了几步,回头说道:“外面天黑!”

  于是,崇信禅师点了纸烛递给德山禅师,德山禅师正想用手去接,崇信禅师一口气又把纸烛吹灭。德山禅师见此大悟,立刻向崇信禅师顶礼,良久不起。崇信禅师便问道:“现在一片漆黑,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说道:“弟子心光已亮,从此不再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菩提心语:

  外面的天黑不害怕,只要内心光明,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自身明亮的心光,就是最好的指路明灯。

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有个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但是,这个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来到了最繁华的地方,向过路人乞讨施舍。不一会儿,过来一个武士,和尚施礼道:“贫僧誓愿塑佛金身,请施主捐一点吧!”

  武士都没正眼看他,像是没听见的样子,迈着大步走了。和尚急忙追上去,低声乞求:“给多少都行!”

  武士厌烦地挥手,十分干脆地拒绝道:“不!”

  武士在前面走,和尚在后面跟着,一直走了十多里路。最后那个武士无可奈何地随手扔下一文钱。和尚从地上捡起那文钱,朝武士行礼致谢。

  武士觉得奇怪,问道:“一文钱也值得你这样高兴?”

  和尚回答道:“这是贫僧靠行乞修建佛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这一文钱,或许贫僧的心志就会产生动摇。如今承蒙您慷慨施舍,贫僧对于成就大愿已经确信无疑,所以感到无限欣喜。”

  说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继续化缘。

  暑去冬来,经过无数个风雨霜雪的日子,和尚终于筹足了资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菩提心语:

  聚沙能成塔,滴水能穿石。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如果一个人能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他终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渴求强烈才能心无旁骛

  有一位自觉失意的年轻人来拜访僧人以求教智慧。

  “年轻人啊,请随我一起来。”僧人这么说着,默默地向附近的湖走去。

  走到湖边,僧人毫不犹豫地跨进湖里,向湖的深处走去。年轻人无奈,只好跟在他的后面。

  湖渐渐深起来,水浸没到年轻人的脖子,可是僧人毫不介意年轻人那恐惧的目光,走得更远了。水终于浸没了年轻人的头顶。不久,僧人又默默地转回身,回到湖的岸边。

  上岸后,僧人用揶揄的口吻问年轻人:“现在你告诉我,潜入水下时,你有什么感觉?除了想上岸之外,还考虑别的事吗?”年轻人立即答道:“我只想得到空气。”

  僧人慢慢地说道:“正是如此啊!要想求得智慧,就要像沉入水下时想得到空气一样强烈,才能获得啊。”

  菩提心语:

  真正的智者应及时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不仅是求得智慧,做其他事也是一样,要有强烈的欲望。这样,你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

  庙里,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为命。

  老和尚每天翻山越岭挑柴火,去集市卖掉以换取一天的口粮。后来,为了培养徒弟的吃苦精神,他叫小和尚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卖。

  开始时,小和尚挺不愿意地挑了两挑,翻山越岭挑柴火着实把他给累坏了。挑了两天,小和尚再也挑不动了。老和尚没办法,只好叹着气让小和尚一边歇着去,自己还是一天接一天地挑柴挣钱糊口。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老和尚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个月起不了床。庙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眼看就要断炊了。小和尚没办法,终于主动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他就学着师父的样子上山砍柴,然后挑着去集市卖,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徒儿,别累坏了身子!”老和尚怜爱地看着小和尚忙碌的身影说。

  这时,小和尚停下手中的活儿,对老和尚说:“师父,真是奇怪,刚开始你叫我挑柴火那两天,我挑那么轻的担子都觉得特别累,可是现在我挑的越来越重,相反倒觉得担子越来越轻了呢?”

  老和尚赞许地点点头,说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你的身体承受能力练出来了,更多的是你心理成熟的缘故啊!成熟使你产生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就觉得担子轻了!”

  菩提心语:

  不断锻炼,就能不断成熟。成熟的结果就是可以让人更有力量,更能承担重任。当你能够勇挑重担时,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你。

意志坚定是安身立命的前提

  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

  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县太爷问他:‘你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别人的钱财?’那个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人呀!’”

  禅师紧接着说道:“有禅心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尘埃!”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厉声喝道:“你外出云游,在庙宇与丛林之间奔走,可曾找到你们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跋山涉水来来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着阎王爷向你收草鞋钱吧!”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拊掌大笑:“好!意志坚定的人,会将踏破的草鞋扔掉,光着脚向前走,没有了任何束缚,也就没有了任何烦恼,不用为草鞋破了担心,也不用为草鞋钱担心;意志不坚定的人,心里挂念太多,忧虑太多,心都装满了,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菩提心语:

  只有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修炼,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获得宁静,除却诸多烦恼,让自己真正拥有一颗纯净的心。

心存一颗包容的心

  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

  禅师说:“在广大虚空中。”

  侍者说:“我怎么看不见呢?”

  禅师说:“因为它广布虚空,所以无形。”

  侍者又问:“何时才能有形呢?”

  禅师说:“执著妄想时。”

  侍者说:“我还是不明白。”

  禅师说:“请拿来一些盐和一杯清水。”

  侍者就拿来了盐和清水。

  禅师说:“取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了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你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

  侍者尝了尝说:“咸。”

  禅师又说:“再取来一盆清水。”

  侍者又端来一盆清水。

  禅师说:“再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再尝一尝。”

  侍者尝了尝说:“感觉不到咸味。”

  禅师说:“同样是一匙盐,放入一杯清水中和放入一盆清水中的变化就这么大,如果投放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呢?”

  侍者恍然大悟。

  菩提心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