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另一位女同事也怀孕了,眼看也要到休养日期了,而老板完全没有招收新人的打算,可能到了最后,所有的活儿还是会落在古施主头上。
听到这个消息,戒嗔很为古施主难过。戒嗔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戒嗔一度想去和古施主的老板谈谈,可是后来打听出来,古施主的老板不信佛,甚至很讨厌和尚。戒嗔估计自己贸然前去用佛的胸怀感化他,最后搞不好会被赶出来,反而连累了古施主。
戒嗔再次见到古施主的时候,大概是两个月以后。按戒傲当初的说法推算,这时候,古施主的另一位女同事也应该回家休产假了,古施主应该是忙得晕头转向了。可是,古施主出现在戒嗔面前时却是一脸的喜气。古施主说他辞职了,在大城市里找了一份新工作,再过些日子就去上班了,而薪水呢,是目前工作的好多倍。古施主喜滋滋地说,和他同时竞聘这份工作的人可多了,其中不乏毕业于名校和相当有工作经验的对手。可是主管最终还是决定录用古施主,因为他觉得古施主做事十分利落,而且考虑问题也很周全,是难得的人才。
古施主笑着对戒嗔说,其实这都是被以前的老板逼出来的。其一,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不加快进度就没有觉睡了,所以养成了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其二,老板那段时间习惯性地对他所做的事情挑刺,一不满意便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以至于古施主做事之前考虑得十分全面,少有疏漏。
古施主离开的时候,戒嗔很替他庆幸,一来是因为古施主说,他没有立即走人,还会在原来的单位再做两个月,以便给老板充足的时间招收新人。戒嗔觉得古施主在长期被欺负的状态下,依然没有失去自己的慈悲之心,这才是真正的佛家气度。二来戒嗔也很感慨古施主曾经的遭遇,古施主被欺负的日子,戒嗔曾经很是担心,可是现在看来,这段时光原来也不完全是损失,正是有过那样的经历,才成就了如今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古施主。
或许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吧,我们在挫折、失败和不如意面前,不应该只顾着抱怨,我们应该感恩生活对我们的历练,应该微笑着迎接生活让我们履行的修行责任。
第07个 暴发户的梦想
戒嗔生活的淼镇其实蛮小的,这里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还有少数是手工艺者和小商贩,单纯从他们的经济条件看,都只是一般。
镇上也有少数经济条件不错的,比如镇上的李施主,他平时和外地人打交道较多,经常贩卖一些本地的农产品去外地,所以在本地的年轻人中,经济条件属于上乘。
不过,可能是和外地的施主们打交道多了,所以李施主非但不觉得自己富裕,反而觉得自己挺穷的。
李施主的家住得和茅山很近,所以有时吃完饭,他溜达着便跑来了天明寺,然后坐上一小会儿,李施主每次都会带上几块糕点或几串糖葫芦过来,所以寺里的戒尘和戒痴都很喜欢李施主。
李施主的样子有点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长得比较雍容富贵。在寺里聊天的时候,李施主的感慨挺多的,每当提到镇外的生活,李施主便时不时长叹一口气说,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呀,就像他自己虽然外表看起来一副暴发户的样子,可实际上却很穷。
李施主说,其实现在的社会是挺不公平的,富人便一直富,而穷人就一直穷,就拿买房为例,房子在低价的时候,经济条件好的已经买了好几套房了,而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呢,辛苦攒上一笔够首付的款项的时候,房价已经涨上去了,又不够了。辛苦再攒上几年,又会发现依然是不够的,因为房价涨得比你的收入快太多。
李施主的这番话得到了不少来往香客的赞同,不过戒嗔还是听得迷糊,因为对于戒嗔来说,买房是一种没有概念的事情,至于“首付”这类名词更是把戒嗔听得一愣一愣的。
后来,李施主只好换了一种说法,他拿自己当例子,他说比如自己拿十万块钱去投资,如果运气好,盈利百分之二三十,赚个二三万块已经是挺辛苦的事情。而那些家境好的,不用动脑子,在银行里面存个一千万,一年光利息就几十万了。所以说,穷人如果不能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靠努力和那些天生就有钱的人比就太吃亏了。
李施主的第二种说法,戒嗔一下子就听懂了,毕竟这种低年级的数学四则运算戒嗔还是比较拿手的,只是戒嗔也没好意思过于表示领悟后的喜悦,因为李施主说完话的样子蛮沮丧的。
有时候李施主也会乐着说,每年过生日或者看到流星,他都会赶快许愿,希望自己走点好运,中个大奖什么的,一下子成为暴发户。
这个中大奖的言论,也只是李施主随口说说而已,实际上戒嗔和李施主自己都没有当真,可是过了两年后,李施主居然真的成就了他当暴发户的梦想。
原来,李施主家里有几本邮册,那是李施主的伯伯留给他的遗物。李施主一直收藏在家里也没有在意,只是有一天李施主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关于珍贵邮票的新闻,而有几张邮票图片李施主看着十分眼熟,于是回去翻看邮册,居然真的有昂贵的邮票。兴奋的李施主拿着几本邮册请懂行的朋友估值,居然价值高达二百多万。李施主变卖了邮册,带着钱跑去了大城市。
戒嗔和戒傲也挺替李施主开心的,因为记得以前李施主最常抱怨的就是做生意的本钱不足。而现在好了,他一下子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结结实实的,困惑已久的问题,现在已经全然不是问题了。
李施主这一去就是很久,他刚走的那段时间,来往的镇民们还时不时提到他,后来太久了,想起他的人便不多了,反而是戒痴和戒尘这两个小和尚因为李施主当年许诺过成了暴发户后要带他们吃喝玩乐,所以时不时还惦记他。
差不多又过了两年,有个来寺里的香客无意中提到了李施主,他说,李施主已经回到了淼镇,只是日子好像过得并不如意。香客的话让戒嗔和戒傲很惊奇。不管怎么说,即便是李施主的资产没有增值,在淼镇这种小地方,有二百万的家当,已然是超级富翁了,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误传。
最后确认了这则消息的人,是李施主自己。因为过了几日,戒嗔便见到了李施主,李施主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比以前更胖了些,气质更像暴发户了。因为有人说过他的现状,戒嗔也没好意思问他,反而是李施主诉苦般地对戒嗔说了他这几年的经历。
李施主说,以前穷的时候曾经眼馋过那些富人,觉得有了钱,一定可以用钱生钱,赚得更多。可是真正有了意外之财后,他才发现,原来发财也不是那么简单。以前的李施主都是做些小本生意,经营得也都熟悉。而这几年,李施主钱多了,便贸然投资了一些以前穷的时候不敢投资的生意,甚至还拿了一部分钱去投资已经炒得很高的股市,结果亏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股市不景气,两年折腾下来让李施主的本金亏损了一大半。现在李施主的状态,也只是比当初未发财前好上一点点而已。
李施主还说,他以前看过一个统计,说是相当一部分中了大奖的人,因为不会经营和浪费钱财,在许多年后又回到了起点。李施主笑着说,当初看这个新闻的时候,他还不相信,不过自己经历过以后,他相信了。
有时候戒嗔想:李施主的感慨是对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踏实的小日子不屑一顾,甚至把希望寄托在被好运气击中上。而事实上,人生的轨迹是循序渐进的,即便被突如其来的机遇改变了轨迹,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把握呢?
或许人生根本没有捷径可寻,能获得多少,不完全是运气,更多的是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何必祈求不可掌控的命运呢?默默地磨炼自己,静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吧。
第08个 人生的后路
戒嗔知道陈施主这个人,还要从戒傲师弟一段很郁闷的和事佬经历说起。
差不多两年前,茅山附近开了两家小饭店,由于同行竞争的缘故,两家饭店的老板娘黄施主和邢施主关系一度恶化,吵闹得不可开交。戒傲师弟和两位施主关系都还算不错,因此戒傲很被动地介入了两人的争吵中,时常被迫去做和事佬调解两人的关系。
而事实上,戒傲的和事佬经历很不顺当,基本上每次都是充满着希望地过去,垂头丧气地回来,有时候戒傲师弟也会向戒嗔通报两位施主的最新情况,期待戒嗔帮他想点让两人和解的好办法。
戒嗔也就是这个时候知道了陈施主,陈施主原是镇上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前些年工厂的效益不好,陈施主下了岗。她的家境很一般,所以下岗后不得不另寻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可陈施主自己并没有特殊的技能,能做的工作实在是有限,恰好黄施主的饭店缺人手,便招聘陈施主过去,主要是在厨房里帮厨,打打下手。
陈施主在黄施主的饭店做了几个月后,黄施主和邢施主之间的战争爆发了。戒傲师弟说,相比较而言,邢施主和黄施主的吵架能力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黄施主不管是吵架的技巧、音量、节奏以及煽动围观群众的能力都超过邢施主。所以两人争执的时候,黄施主常常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有时候黄施主小小地爆发一下,邢施主便被气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了。所以,戒傲师弟在劝架的同时主要的兼职就是安慰邢施主。
当两位施主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戒傲师弟也曾坏坏地想过,既然每次争吵都是黄施主胜利,那么邢施主就算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或许也支撑不了多久吧。也许过一段时间,她便不想再参与这场吵不胜的架了吧;又或许邢施主妥协后,黄施主也会感到胜利的空虚,渐渐失去争吵的兴趣。
戒傲师弟的愿望虽然带点邪念,但戒嗔有时候也觉得,如果这事就这样结束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最后戒傲师弟的愿望还是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