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是不可能的。“
③
尽管亚里士多德所挑选的这个例子是不合适的,他的论
①《前分析篇》i。
4,57b1。
②《前分析篇》i。
4,57b6。
③《前分析篇》:i。
4,57b3。
…… 88
67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证的意思是清楚的。
依据现代逻辑,它可以这样陈述:“如果α,则β”和“如果非α,则β”形式的两个蕴涵式不能同真。
因为从易位律我们由第一个蕴涵式得到前提“如果非β,则非α”
而这个前提与第二个蕴涵式一起由假言三段论定律产生结论“如果非β,则β”。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见这个结论是不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的最后一点说明是错的。
前件是后件的否定的蕴涵式“如果非β,则β”
不是不可能的;它可以是真的,并且根据命题逻辑的定律“如果(如果非p,则p)
,那么p“
①
得出后件β作为结论。
迈尔在注释这一段的时候说,在这里会得出一个与矛盾律相反的组合,因而是荒谬的。
②这个注释又一次地显露了迈尔在逻辑上的无知。
违反矛盾律的不是蕴涵式“如果非β,则β”而仅仅是合取式“β并且非β”。
亚里士多德之后若干年,数学家欧几里德作出了一个数学定理的证明。
这个数学定理蕴涵着断定命题“如果(如果非p,则p)
,那么p。“
③他首先说:“如果两个正整数a与b的积
①见,A。
N。
怀特海与B。
罗素:《数学原理》卷i,剑桥1910年版,第108页,断定命题P2。
18。
②《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卷iia,第31页:“由于这样会得到一个与矛盾律相对立的组合,所以它乃是荒谬的。”
③见《G瓦拉第文集》(Scriti
di
Gvailati)
,来比锡-佛罗伦萨,CXV,W《关于特第托的一段书与欧几里德的证明》,第516—527页;参看卢卡西维茨“对于多值命题演算系统的哲学考察”
(PhilosophischeBemerkungenzumehrwertigensysemendesAusagenkalkuZls)
,《华沙科学与文学会会刊》xi卷(1930年)
,第Ⅲ类,第67页。
…… 89
17。换位法证明A 77
是可以被素数n整除的,则如果a是不能被n整除的,则b应当被n整除。“让我们假定a=b,并且它们的积a×a(a2)能被n整除。
由这个假定得出:“如果a是不能被n整除的,则a是可被n整除的。”这里我们就有了一个前件为其后件否定的真蕴涵式的例子。
从这个蕴涵式中欧几里德导出定理:“如果a2可被一素数n整除,则a可被n整除。”
17。换位法证明A用一个前提换位来证明不完全的三段论,既是最简单的也是亚里士多德最经常使用的。
让我们分析两个例子。
第二格Festino式的证明是这样:“如果M属于无一N,但属于有些X,则N必不属有些X也是必然的了。
因为否定前提是可换位的,N属于无一M,但已认定M属于有些X;所以N不属于有些X。
达到这个结论是借助于第一格。“
①
这个证明基于两个前提:其一是E命题的换位律:(1)如果M属于无一N,那么N属于无一M,另一个是第一格的Ferio式:(2)如果N属于无一M并且M属于有些X,那么N不属于有些X。
从这些前提我们必定导出Festino式:(3)如果M属于无一N并且M属于有些X,那么N不属于有些X。
亚里士多德直观地进行这个证明。
在分析他的直观时,我们发
①《前分析篇》i。
5,27a32。
…… 90
87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现两条命题演算的断定命题:其一是上面已提到的假言三段论定律,它可以陈述为下列形式:(4)如果(如果p,则q)
,那么[如果(如果q,则r)
,则(如果p,则r)
],①
另一断定命题读作:(5)如果(如果p,则q)
,那么(如果p并且r,则q并且r)。
这个断定命题在《数学原理》中,根据皮亚诺的主张,把它叫做因子原则(principle
of
Factor)。
它表明我们可用一个公因子“乘”蕴涵式的两边,即,我们可借助于“并且”这个词,把一个新命题r加于p和加于q,②
我们从断定命题(5)
开始。
因为p,q和r都是命题变项。
我们可以用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前提去代替它们。
以“M属于无一N”代p,“N属于无一M”代q,以“M属于有些X”代r,我们从(5)的前件可得出换位律(1)
,并且我们可把(5)
的后件分离出来作为一个新的断定命题。
这个新断定命题有形式:(6)如果M属于无一N并且M属于有些X,那么N属于无一M并且M属于有些X。
这个断定命题的后件与断定命题(2)的前件等同,因此,我们可对(6)与(2)应用假言三段论规则,以合取式“M属于无一N并且M属于有些X”代p,以合取式“N属于无一
①见《数学原理》第104页,断定命题P2。
06。
②见《数学原理》第19页,断定命题P3。
45。
合取式“p并且r”在《数学原理》中被称为“逻辑积”。
…… 91
17。换位法证明A 97
M并且M属于有些X“
代q,而以命题“N不属于有些X”
代r。
两次运用分离规则,我们就从这个新断定命题得到Festino式。
我想分析的第二个例子稍有不同。
它就是上面提到过的Disamis式的证明。
①我们要证明以下的不完全三段论:(7)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P属于有些S,那么P属于有些R。
这个证明基于第一格的Dari式:(8)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S属于有些P,那么R属于有些P。
而且基于Ⅰ命题换位律的两次应用,第一次应用于以下形式:(9)如果P属于有些S,则S属于有些P,而第二次应用于以下形式:(10)如果R属于有些P,则P属于有些R。
我们以假言三段论的定律和下列断定命题作为命题逻辑的辅助命题。
下面的断定命题与(5)略有不同,但还可以叫做因子原则:(1)如果(如果p,则q)
,那么(如果r并且p,则r并且q)。
(5)与(1)之间的差别在于:公因子r不是象在(5)
之中那样在第二个位置上,而是在第一个位置上。
由于合取式是可交换的,而且“p并且r”与“r并且p”是等价的,所以这个差别不影响这个断定命题的正确性。
亚里士多德所作的证明由前提“p属于有些S”
的换位开
①见第37页注①。
…… 92
08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始。
在这个处理之后,让我们把(1)中的p代之以前提“p属于有些S”
,把q代之以前提“S属于有些P”
,而把r代之以前提“R属于所有S”。
用这个替换,我们从(1)的前件得到换位律(9)
,并且我们因而可以分离出(1)的后件,即:(12)
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P属于有些S,那么R属于所有S并且S属于有些p。
(12)的后件与(8)的前件是等同的。
应用假言三段论定律,我们能从(12)和(8)得到三段论:(13)
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P属于有些S,那么R属于有些P。
但这个三段论不是所要求的Disamis式,而是Datisi式。
当然,Disamis式能够从Datisi式根据断定命题(10)把它的后件换位而导出,亦即应用假言三段论于(13)与(10)。
然而似乎亚里士多德采取了另一个途径:他并不用导出Datisi式并转换它的结论的办法,而是把Dari式的结论换位,从而得到三段论:(14)
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S属于有些P,那么P属于有些R。
并且随后他直观地应用假言三段论定律于(12)与(14)。
三段论(14)是一个第四格的式,叫做Dimaris。
如我们已经知道的,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第二卷开头的地方提到这个式。
以同样的办法我们可以分析所有其它的用换位法的证明。
由此分析可见:如果我们在第一格的完全的三段论和换位定律之上,加上三条命题逻辑的定律,即假言三段论定律和
…… 93
18。归谬法证明A 18
两个因子定律,我们就得到了除Baroco与Bocardo之外的、所有的不完全三段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