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统地介绍不仅必然冗长,
…… 14
4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而且对揭示福柯哲学的来龙去脉说也可能是不得要领。本书则撇开了诸多旁枝末节,抓住了与福柯哲学的主旨直接相关的主体性问题,对它在近代法国以至整个西欧哲学发展中意义的变化,特别是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的变化(从高扬主体性到怀疑主体性、甚至远离主体性的过程)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这恰好为往下分析福柯哲学的形成和他由“主体哲学”转向“反主体哲学”再回复到新的主体哲学的演变过程提供了一把钥匙。按照作者的观点,福柯哲学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他对待主体的态度的演变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整个近现代西方哲学具有类似特征的这种演变过程的一个特例。
在具体介绍福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演变时,作者揭示了尼采、海德格尔等现代德国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巴歇拉尔、康吉汉等当代法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背景对福柯哲学形成的影响,也指出了福柯思想与胡塞尔、弗洛伊德、梅洛—庞蒂、萨特等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之间的思想联系。在论述福柯哲学的各个具体部分的往下各章中,作者也都是注意把福柯哲学与整个西方哲学联系起来讨论,并且广泛注意引述不同倾向的西方哲学家对所讨论的有关问题的看法。这样就把对福柯哲学的研究与对整个法国、以至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了。一方面,从对整个法国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的总趋势的把握中获得认识福柯哲学的基本线索;另方面,从对福柯哲学的研究中获得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更具体和深切的理解。
…… 15
序5
这种把哲学家的理论放到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也正是我们所一再强调的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的方法。它所进行的研究比孤立地来研究某一位哲学家的哲学往往要深刻和全面得多。然而,如果把哲学家的思想大背景抽象化,例如只是一般地罗列社会和时代条件,却不去具体地分析这一时代和社会的思想倾向及其与所研究的思想家的理论的具体的、现实的联系,那还是无法进行深刻和全面的研究。莫伟民在本书中的长处之一就在于它既撇开了许多旁枝末节,又避免了抽象空泛的谈论,而是注重具体的、现实的联系。尽管他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出色,不少地方的分析和论述显然还比较粗糙,但他至少已在竭力这样做,而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二、关于福柯哲学的独特性
与传统西方哲学和当代其他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相比,福柯哲学无论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这也就是人们所谓福柯哲学的独创性或者说独特性,对此本书作了如下概括:“福柯的独创性,不仅在于他把目光聚焦在普遍为人们所忽视甚至鄙视的但相当重要的边缘问题和卑微现象(如癫狂、犯罪、性倒错等)
,而且还在于他独辟蹊径地对普通主题(知识、权力、主体)作了与众不同的条分屡析,从而给传统哲学思维带来了巨大的摄动的影响,为后半世纪的思想研究设定了研究方向和计划。
无论是考古学,还是谱系学,福柯都旨在努力检验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能从沉寂思考中解放出
…… 16
6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来,进行别种思考,在这里,思考的变化是为了引起事物的变化。“
这个概括是否精确当然是有待研究和讨论的。例如,这段话中所提到福柯所作的那些研究是否称得上是他的独创,对本世纪后半期的西方哲学是否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估计学术界难以一致认同。但大概谁也不会否认,这些研究至少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独特性,与传统哲学的研究模式有很大不同。如果在研究福柯哲学时企图简单地套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和一般概念和范畴,就必然错解和歪曲福柯哲学。其实,不仅对福柯哲学如此,对其他西方哲学家的哲学也大都如此。因为他们的哲学思想在表达形式上各有特色,他们所研究的哲学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所定的研究目标等等也往往互有差异。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促进哲学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福柯在这方面则表现得特别突出。
本书的优点之一是作者对福柯的著作作了较为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又广泛参阅了西方学者关于福柯哲学的大量论著,从而既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福柯本人的哲学思想轨迹,又能超越福柯及其他特定的哲学思潮或哲学家的界限,处于更高的视角上来看待和评价福柯。这表现在作者在评析福柯哲学思想时,所依据是非常广泛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即福柯本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的表述和不同场合的对话。
这种表述和对话往往是通过上面所谓边缘问题和卑微现象来进行的。例如,对传统哲学的理性概念的批判以及对非理性的
…… 17
序7
肯定是福柯哲学中重要的方面之一。但与一般西方哲学家不同,福柯并没有用哲学的专门语言去建立一套关于理性和非理性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对癫狂等现象的研究来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并以此表述他自己关于这方面的观点。对福柯哲学的这种深入研究使作者得以相当准确地把握福柯哲学的各种独特内容。本书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叙述都是顺着福柯本人的论述和思想脉络来确定和安排的。这样就避免了常见的那种将某个哲学家的思想套入一些固定的、僵化的哲学模式的弊病。
在此我想顺便向有兴趣阅读此书的读者提一个建议: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福柯哲学的真谛,或者想对本书作出较客观的评价,你必需耐着性子去阅读并弄懂本书对福柯关于“癫狂”
、“犯罪”
、“性倒错”之类非本来意义的哲学概念和范畴的论述的含义,因为福柯哲学正体现于这些非哲学的概念和范畴之中。
然而,作者没有由此而局限于福柯哲学的狭隘范围,而是努力超越它。例如,通过对福柯与德里达在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问题上的争论的介绍和分析,对二者的局限性都作了批判,从而更为具体地阐释了自己关于理性和非理性相辅相成关系的学说。
三、福柯哲学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本书以“主体的命运”为书名,自然是把关于主体的理论当作福柯哲学的核心,从而也当作本书的主轴。作者指出
…… 18
8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他使用这个名称具有双重意蕴。一是指福柯哲学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对待主体的态度的演变过程,二是指福柯哲学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所涉及的都与主体相关,分别相应于“知识主体”
、“权力主体”和“伦理主体”。本书后面几章所具体论述的正是福柯哲学的这三个方面。作者对福柯哲学的这种概括是否适当,对福柯哲学的这些方面的介绍和评价是否准确和公允,这些也都有待专家和广大读者来评判。我对福柯哲学没有专门研究,在这方面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有一点我想还是可以肯定:福柯关于主体或者说主体性的理论代表了现代西方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种重要倾向,而本书对福柯这方面的理论作了相当详尽和深入的探讨。其中的不少见解都是作者经过认真研究、独立思考后慎重提出的。值得引起重视。
它们至少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这对我国学术界较全面和具体地了解现代西方哲学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之进行研究,应当说是一种贡献。
在西方近现代哲学中,主体性概念是一个最常见、然而又最模糊的概念。
它究竟指什么,各家说法往往大相殊异。
以致对同一个哲学家,有的人认为他是倡导主体性的哲学家,有的人却认为他是反主体性的哲学家。例如,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福柯等反存在主义哲学家都不无根据地援引尼采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区别主要就在对尼采哲学中的主体性作了不同的解释。从反对压抑作为个体的主体的能动性的传统思辨形而上学、特别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形而上
…… 19
序9
学来说,尼采无疑是一个倡导主体性的哲学家。存在主义者完全可以引他为理论先驱。从反对把作为主体性的人性普遍化和绝对化、反对在主体性的名义下倡导普遍人性的传统人道主义来说,尼采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反主体性的哲学家。福柯和结构主义哲学家同样可以从尼采那里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尼采如此,许多其他西方哲学家(例如杜威、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等)也有某些类似之处。简单地和笼统地把他们归结为维护或反对主体性的哲学家都可能有失于偏颇。这里主要问题还在他们对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的内涵各有所指。因此,尽管主体性概念的确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把它当作评价哲学理论的是非成败的尺度显然是不妥当的。
这当然不是说在西方哲学家中没有维护和否定主体性的区别,更不是说主体和主体性概念没有任何确定性,而只是要求人们更加具体和全面地研究和对待哲学家们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例如,在当代法国哲学中,萨将和福柯在这方面的理论往往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萨特竭力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和其自由的绝对性,以致认为人的真实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自由;他由强调具有绝对自由的人之处于哲学的核心地位而把他的存在主义称为人道主义。福柯则正好相反,他要求以“没有主体的无名体系”
、无主体意识(无作者的思想)
来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
为了否定主体的权威,剥夺主体作为创造者的作用,或者说否定人的存在在哲学上的优先地位、否定倡导普遍人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