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解除党动员群众的武装。这一错误的实质是右倾机会主义,主要的是由于他对于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估计不足,看不到苏维埃与红军的伟大力量,因此在新的任务面前表示惊慌失措,又来偷运和继续他过去的腐朽的机会主义,同时在客观上,他是整个阶级敌人在党内的应声虫。”《决定》号召:“各级党部对于狄康同志的机会主义错误,应在组织中展开最无情的斗争……以保证彻底执行中央关于反对五次‘围剿’的决议。”'4'10月30日出版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周报》,发表题为《白区党在反对五次“围剿”中的战斗任务》的社论,社论强调批判瞿秋白是白区党完成反对五次“围剿”各项任务的必要前提,社论号召对瞿秋白要“开展最无情的斗争”,甚至引用了高尔基的名言:“敌人不愿意解除武装,我们就必须消灭他。”在中央上海局主政的李竹声,忠实地、甚至是变本加厉地执行了博古中央的这个《决定》。瞿独伊在《怀念父亲》一文中有这样的回忆:
一九三一年初,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一伙把我的父亲排斥于中央领导机关之外。王明写的那本《为中共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小册子中,多处攻击我父亲——维它同志。父亲在党刊《斗争》上发表了若干不符合王明一伙观点的文章,他们就诬蔑他是“阶级敌人在党内的应声虫”,“犯有非常严重的有系统的机会主义错误”,从而对他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我听母亲说,在一次小组会上,父亲对这种歪曲和诬蔑进行了平静的申述,但是,宗派主义分子竟蛮横地吼道:“像你这样的人,只有一棍子敲出党外去!”并且重新提起父亲在“八七”会议之后犯的错误。'5'
对于瞿秋白的“政治残年”,这次的打击,可算是最后一击。博古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发动批瞿的同时,做出了令瞿秋白离沪赴赣的决定。——这样,瞿秋白就不得不走了。
三
博古中央在对瞿秋白进行残酷打击的同时,又命令其奔赴“苏区”,当然并不意味着在上海已难以存身,更不意味着“苏区”的工作需要瞿秋白。周扬、夏衍等人就一直在上海隐蔽下来并且平安无事。瞿秋白无论在哪种意义上,都比周扬、夏衍们更有理由留在上海。一来他早已被闲置抛弃,二来重病在身。对于博古中央来说,除了作为“反面教材”而“供批判使用”外,已无丝毫价值。但他却不能在上海养病而必须到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瑞金。尽管瞿秋白极其不愿意离开上海,但博古中央既然有命令,他就不得不执行。问题是,博古中央为何非要把瞿秋白弄到瑞金不可呢?这应该有两层用意。一是为了更好地对瞿秋白进行监管。在上海,瞿秋白还可以“乱说乱动”,还可以在文化界和思想理论界,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以瞿秋白的书生气质,只要留在上海,就不可能不继续在各种问题上发言。而到了瑞金,又在博古们的眼皮底下,瞿秋白就成了真正的死老虎了。实际上,瞿秋白赴赣后,就果然再也没有写过政论性文章。
另一层用意或许更卑劣恶毒。常人认为,瞿秋白重病在身,所以应该留在上海养病。但博古们或许正是为了不让瞿秋白在上海安心养病,才决定把他弄来“苏区”。瞿秋白的病体越是需要上海这样的环境,就越是不让瞿秋白留在上海;“苏区”的条件越是不利于瞿秋白的健康,就越是要让瞿秋白来到“苏区”。——所谓“残酷斗争”,所谓“无情打击”,所谓“就必须消灭他”,不就是这意思么?如果说瞿秋白到“苏区”后,身体一天天恶化,那正是博古们高兴看到的。只有这样理解博古们的用意,才能理解他们为何强令瞿秋白到“苏区”却又坚拒杨之华同行的请求。瞿杨结合后,十分恩爱。杨之华不但是瞿秋白精神上的安慰者,也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者。对此十分清楚的博古们,当然就不会同意杨之华与瞿秋白同来“苏区”了。既然令瞿秋白来“苏区”本就是以人身迫害为目的,又怎么会同意杨之华这个瞿秋白离不开的人,不与瞿秋白分离呢?说得更直白些,博古们令瞿秋白到“苏区”,不仅是要把瞿秋白从上海拉开,也是要把瞿秋白从杨之华身边拉开。在莫斯科时期,王明团伙就想从肉体上消灭瞿秋白。不妨说,此番令瞿秋白只身赴“苏区”,仍是要了莫斯科时期未了之愿,仍是要竟莫斯科时期未竟之业。
博古们强令瞿秋白只身赴赣,可能还有更阴暗的心理在驱使。从被王明们一脚踢下政治舞台,到离沪赴赣的这几年,某种意义上是瞿秋白一生中最快意的几年。前面说到的林梵《瞿秋白之死》中,亦的这样的论说:“自此之后,瞿秋白与杨之华双双盝居隐蔽地在上海生活多年。两人相依为命,甘苦忧患共尝,并结识了鲁迅,成为挚友,瞿秋白还搞了自始至终锺爱的文学创作与翻译工作。可谓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王明、博古对瞿秋白在上海夫唱妇随的隐居生活,仍继续进行打击。”“十分清楚,指令瞿秋白去江西中央苏区与藉口工作需要,强迫瞿、杨分离,是当时执掌中共大权的王明、博古派对瞿、杨自莫斯科结下的宿怨,予以无情打击的继续。”'6'这几年,瞿秋白夫妻生活很甜蜜,与鲁迅、茅盾等人的交往,也让他品尝到真正的友情。虽然在政治上出局,虽然仍然遭受王明团伙的打击,但在爱情和友情的双重滋润下,瞿秋白的心态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惬意。王明团伙处心积虑地把瞿秋白踢下去,没想离开政治舞台后的瞿秋白似乎生活得比以前更好。这当然是王明、博古们所不愿看到的。仅仅在全党发动批瞿,还不足以摧毁瞿秋白的这种甚至令他们嫉妒的生活状态,于是才使出了令瞿秋白只身赴赣的狠招。让瞿秋白只身赴赣,是把他从上海拉开,从杨之华身边拉开,也是把他从鲁迅、茅盾等人的诚挚友情中拉开。
关于瞿秋白到达瑞金后的生活状态,抄几段有关人士的回忆,或许可看出个大概。瞿秋白是中央政府“教育部长”,徐特立曾任“副部长”。20世纪50年代,徐特立在一封写给杨之华的信中,有这样的回忆:“秋白同志到苏区时敌人封锁最严重,粮食按人分配,……为着解决苏区全部粮食问题,每一个党员和群众都自动的节省。……有一天我到教育部去了,他留我吃饭,他说有某同志送给他几两盐,留我吃一顿有盐的菜。”'7'陆定一与瞿秋白相识多年,且算得上是瞿秋白的学生。陈清泉、宋广渭合著的《陆定一传》,写到陆定一在“苏区”情形时,有这样的叙述:“这个时候,瞿秋白在上海呆不下去了,也到苏区来了,陆定一很想去看看他,但是他们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都被视为‘调和路线’的人物。为了避免麻烦,陆定一始终没有去看瞿秋白。咫尺天涯,他感到十分遗憾!”'8'物质上,食不果腹,连盐也吃不上。慑于博古们的淫威,连多年老友,也不敢做一次哪怕是礼节性的探望。瞿秋白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受煎熬的状态。
1934年10月,“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有一部分中高级干部必须留下。谁走谁留,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当时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成了最高决策机构。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计划、周恩来则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高级干部的去留问题,由“三人团”决定。这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实际上就由博古决定。瞿秋白虽然早不是什么高级干部,然而,他的去留问题,无疑是博古非常关心的。其时,国民党大军压境,“苏区”危在旦夕。走,是人人渴望的。既如此,博古当然不会同意瞿秋白走,博古当然会把瞿秋白扔掉。“延安整风”时期,张闻天(洛甫)有这样的回忆:“当时关于长征前一切准备工作,均由以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团’决定,我只是依照最高‘三人团’的通知行事,我记得他们规定了中央政府可以携带的中级干部数目字,我就提出了名单交他们批准。至于高级干部,则一律由最高‘三人团’决定。瞿秋白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向博古提出,博古反对。”'9'手无缚鸡之力,眼有高度近视;肺疾重而血常咯,热不止则风难禁。——这就是当时的瞿秋白。这样的瞿秋白,留下,则如鼎鱼幕燕,生之可能性十分渺茫。可怜的瞿秋白,不知是否曾硬着脸皮去向博古这个仅次于王明的第二号夙敌求情。反正,他向张闻天开口了。张闻天也是“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其时也是王明团伙的要员,地位仅次于博古。张闻天当时的头衔之一是人民委员会主席,算是瞿秋白的顶头上司。瞿秋白能向他开口,也算是万般无奈了。当得知自己可能会被留下时,瞿秋白一定是颇为惶恐不安的。他又曾向毛泽东求助。时任“经济委员部副部长”的吴亮平(又名吴黎平)回忆说,在毛泽东主持的一次“中央政府”讨论转移的会议上,毛泽东宣读了“部级干部”随军转移的名单,其中没有瞿秋白:“瞿秋白同志去当面向毛泽东同志要求参加长征。毛主席当场没有回答,只是说,你这个问题下面再说。”'10'以瞿秋白的“革命资历”,以瞿秋白的“从政经验”,能在这样的会上当场要求随军转移,实在有些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了。毛泽东其时虽是“苏维埃政府主席”,但也是博古们打击排挤的对象,早已“大权叹旁落”,颇有些自身难保的意味。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军中的实力和影响,博古们也照样会将他“一棍子敲出去”。毛泽东当然清楚瞿秋白的命运已定,但在这样的会上,也只能以“下面再说”搪塞过去。
10个月前,瞿秋白请求杨之华同赴“苏区”而被拒绝。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