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人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人格-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在的“未曾驯化的本能渴望”后荣格指出:“然而,在这种动物性成分中也包含着健康的因素,即那种并不因生活中可能的意外和危险而退缩不前的未来健康人格的胚芽。”

    据此,我们甚至不妨说:如果病人有足够的生活勇气和更好的生活态度,这一“胚芽”在正常情况下,本来是可以合乎自然地“开花结果”把她引向健康生活的。不幸的是,病人从X太太的身上,得出的却是另一种结论。她把X太太的患病和早死,看成是命运对X太太的惩罚。(这又是一种原始思维!)尽管病人一直不承认,但在病人意识不到的心理层面上,她其实是羡慕X太太那种“寻欢作乐”

    的生活方式的。但这样一来,X太太的患病和早死就成了命运对病人发出的警告。 在一种不妨称之为“防卫过当”的心理机制下,病人不得不继续以道德的面具掩盖其内在的“轻浮倾向”

    ,不断以X太太的早死来吓唬自己,从而只能死死抓住自己的女朋友,以此逃避走向正常的生活——并最终阻碍了自己人格走向发展和成熟。

…… 114

    01荣格:神话人格

    然而如果以为对“蟹梦”的分析到此即已结束,我们就尚未充分领教这种分析方法为什么被称为“放大”和“综合”

    ,我们也不可能对“主观层面的释梦”有进一步的了解。荣格很快便从病人几次强调X太太很有艺术气质,并强调正是这种艺术气质使X太太有了与那位艺术家的友谊这一说法中发现:病人对X太太的认同,并不仅仅是对X太太的认同,而且同时也是对那位艺术家的认同。

    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认同的故事就到此为止。 病人后来强调:X太太颇具艺术气质,那是在她丈夫死后发展起来的。这种艺术气质把X太太引向了与那位艺术家的友谊。如果我们还记得病人曾说那位艺术家给她留下过强烈的神往和奇特的吸引的话,那么这一事实似乎是造成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这样的神往和吸引绝不可能只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造成;它始终是一种需要两人共同参与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被吸引者也必须具有相同的气质……

    因此我必须假定:病人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具有与那位艺术家相同的气质。而与此相应地,她也在向男人认同。(原注:我并未忽略她认同于这位艺术家的更深原因在于她自己身上就具有某种艺术癖性。)我们还记得对梦的分析,那时我们曾提到“男性的足”。事实上,病人的确对她朋友扮演了男性角色:她总是主动地发号施令,有时候,她甚至迫使对方做只有她自己希望做的事。 她的朋友明显地更为女性,甚至在外貌上也是如此;而病人则显然属于男性类型,她的声音也更有力、更低沉。病人曾拿X太太与她朋友作比较,把X太太形容为女性气十足的女人,认为她在柔

…… 115

    荣格的方法 11

    情绵绵方面不逊于她的朋友。这给了我们又一条线索:在与她朋友的关系中,病人扮演的角色,显然正是艺术家在X太太面前扮演的角色。这样,病人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她对X太太及其情人的认同。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让自己一直急于压抑的那种轻浮倾向得到了表现……

    这里,主观层面的释梦方法再次得到了运用。 按照客观层面的释梦方法,病人一旦认同于X太太,就不可能同时认同于X太太的情人(那位艺术家)。

    但主观层面的释梦方法既然认为梦中所有的事件和“演员”都应该从做梦者本人获得解释,那么艺术家对病人的吸引,就应该理解为病人不自觉地认同于艺术家,从而在“既是因,又是果”的意义上去获得解释。既然在荣格看来,“做梦者就是全部的梦;她既是河,又是渡口,又是螃蟹”

    ,那么显然,在病人的“白日梦”中,做梦者也就是她全部的幻想;它既是X太太,又是艺术家,又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对这只螃蟹知道得就很多了:它暗含着未经驯化的心理能量;那些不自觉的认同拖住她越来越往下沉沦。它们之所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作为未曾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它们关闭着自己不让人穿透,也得不到纠正。螃蟹于是成了无意识心理内容的象征。 这些心理内容一直试图把病人拉回到与她朋友的关系中(螃蟹后退着走路)。但这种关系却是疾病的同义词,因为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她才患上了神经症。……我们现在不妨回顾一下病人说螃蟹隐藏在水下,

…… 116

    21荣格:神话人格

    她最初根本没有看见它的说法。最初,她同样也没有看见我们刚才讨论的那种她没有意识到的关系;这些关系也同样隐藏在水下。河是使她不能到达彼岸的障碍。正是这些无意识的关系,在把她与她朋友拴在一起的同时,使她无法到达彼岸。 无意识即是障碍。 因此,水意味着无意识,或毋宁说意味着一种隐匿状态;因为螃蟹同样是未曾意识到的东西,事实上,它是隐匿在最深处的一种动力性内容。

    至此,“蟹梦”

    中的螃蟹,其含义已被揭示得尽可能充分。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仅仅是因为荣格同时交替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释梦方法。 正如荣格自己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讲,所有这些的确都是建立在客观层面上的分析。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些认识,乃是因为运用了主观层面上的释梦方法。”

    遗憾的是,像弗洛伊德的许多病人一样,荣格的这位病人最终也未能被治愈。 这里面当然包含了被分析者方面的多种复杂原因而并不能证明荣格在方法上的失败。 对被分析者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从分析中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认识后,被分析者必须以“敢于生活的勇气”

    ,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行动,去独立地对生活的意义和个人存在的价值作出自己的“诠释”。

    ——“蟹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多元论者而非决定论者,荣格反对用分解简化的方法去消解“梦”这一特殊文本所必然具有的复杂、多重的寓意(它同时也代表了现实生活中更为复杂而多重的关

…… 117

    荣格的方法 31

    系)

    ;其次,作为人文思想家而非只负责诊断不负责治疗的医生,荣格主张从主观方面以综合建构的方法去重建被“打碎”的精神世界(它意味着让病人赢得更多的精神独立性以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疾病)

    ;第三,只是因为坚持应更加“完整”和“统一”地去理解人的精神,荣格才建议用另一种方法去对弗洛伊德的方法作出补充和修正(但并不抛弃弗洛伊德的方法)

    ,从而使梦作为精神的“产物”

    ,有可能获得更为完整地反映“精神”这一大千世界的前景。值得注意的是,“蟹梦”的分析并未到此结束。 我们从荣格此后的分析中看见,“蟹梦”的象征性内涵,只是在通过使用具有神话学意味的“譬喻”

    (例如巫师、魔鬼、渡河等)时,才象征性地得以揭示和敞现——作为对人类精神现象的“阐释”

    ,荣格的阐释方法(或毋宁说荣格的阐释学)把我们引入了一条崎岖曲折的道路。 这是一条远比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的道路更为困难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似乎唯有辛勤耕耘和努力工作,却很难有希望轻易获得关于“意义”问题的明确而普遍的答案。 这正是荣格阐释学的一大“策略”

    ,因为它最终把我们带入了“象征”与“隐喻”这一意义极不确定的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意义”

    在不断得到揭示的同时,却因此变得更加暧昧闪烁和更加不确定了。

…… 118

    41荣格:神话人格

    三、放大与比较

    从荣格晚年(1952年)为弗里达。 福特汉(FriedaFordAham)

    《荣格心理学导引》(企鹅丛书,1953年)一书所写的前言中可以看出,荣格之所以不固定地采用一种方法,乃是因为他对心理的复杂性始终保持着应有的谨慎和尊重。 荣格说:“既然我不能声称自己已形成任何明确的理论,可以用来对一切或哪怕仅仅是某些主要的心理复杂性作出说明,我的工作便只不过是种种不同的考察渠道和研究方法而已……这就使对我的思想作清晰简略的说明显得特别困难。”

    尽管在有限的篇幅中考察荣格的方法也如考察荣格的思想一样困难,但正如霍尔和诺德贝指出的那样,在荣格交替使用的种种方法中,放大的方法仍然占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在《转变的象征》(文集第五卷)中,荣格示范了“放大”

    (amplification)

    这一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举例来说,一位病人写了一首诗,题目叫《逐日的飞蛾》。诗中写一只飞蛾希望只要从太阳那儿得到哪怕是一瞬间“销魂的青睐”

    (onerapturedglance)

    ,就宁可心甘情愿地幸福死去。为了充分理解这首诗的心理学价值,荣格专门以整整一章的篇幅来放大这一“飞蛾逐日”的意象。 在此过程中,他旁征博引地涉及到歌德的《浮士德》、阿普勒乌斯的《金驴》、基督教和古埃及的经文,涉及和引证了马丁。 布伯、托玛斯。 卡莱尔、柏拉图、现代诗歌、尼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拜伦、西拉诺。 德。 贝尔热拉克和许多别的资料。 不难看出,这种研究

…… 119

    荣格的方法 51

    方法要求分析者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能就某一特殊的语言要素或语言意象,尽可能多地搜集种种有关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种种不同的渠道——分析者本人的经验和知识、产生这一意象的人自己的提示和联想、历史资料与考证、人类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