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争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许多方面都很有修养,但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有关国家富强的军事科学上,他的职业也要求他献身于这门科学。首先是香霍斯特把他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后来,在1810年他受聘担任柏林军官学校的教官,与此同时,他荣幸地为王太子殿下讲授基础军事课,这一切都促使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努力进一步集中在这方面,并把自己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记下来。

    1812年他在结束王太子殿下的课业时所写的一篇文章①里,已经包含了他以后著作的胚胎。但是,直到1816年,在科布伦次他才又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并且把极其重要的四年战争时期②的丰富经验中成熟了的果实采集下来。

    开始时,他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了一些简短的、相互间没有紧密联系的文章。从他的手稿里发现的下面这篇没有标明日期的文章,看来也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我认为,这里写下的一些原则,已经涉及到了所谓战略

    ①见第三卷附录。——译者②指1812—1815年欧洲反法联盟对法战争。——译者

…… 10

    6战 争 论

    的主要问题。我只把它们看作是一些素材,但实际上它们差不多已融合成一个整体了。

    这些素材是在没有预定计划的情况下写成的。起初,我只想用十分简短而严密的形式写下我自己已经确立了的、战略方面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不去考虑它们的体系和紧密的联系。当时,孟德斯鸠研究问题的方法,隐约地浮现在我的脑际。我认为,这种简短的格言式的篇章(开始时我只把它们称之为“谷粒”)

    ,一方面可以使人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一方面它们本身已经确立了许多论点,因而将会吸引那些才智高超的读者。这时,我心目中的读者就是一些有才智的、对战争有所了解的人。后来,我那种要求在论述中充分发挥、要求系统化的个性,终于在这里也表现了出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克制了自己,从一些论文中(为了使自己对一些问题更加明确和肯定而写的一些文章)

    ,只抽出最重要的结论,把智慧集中到较小的范围里。但是,后来我的个性完全支配了我,于是我尽力加以发挥;当然这时也就考虑到了那些对这方面的问题还不十分熟悉的读者。

    我越是继续研究,越是把全部精力贯注到研究工作中去,就越使自己的著作系统化起来,因而就陆续地插进了一些章节。

    我最后的打算是,把全部文章进行一次修改,把早期写的文章加以充实,把后来写的文章的许多分析部分归纳成结论,使这些文章成为一个比较象样的整体,然后编成一本十六开本大小的书。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还是要绝对避免写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谈论过千百遍的、并已为大家接受的泛

…… 11

    战 争 论7

    泛的东西,因为我的抱负是要写一部不是两、三年后就会被人遗忘,而是对此有兴趣的人经常翻阅的书。“

    在科布伦次,他公务繁忙,只能利用零星的时间从事写作。

    直到1818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的校长以后,才又有充裕的时间进一步扩充他的著作,并且用现代战史来充实它的内容。根据这个军官学校当时的制度,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不属校长管辖,而是由一个专门的研究委员会领导,因此他并不十分满意这个职务,但是由于可以有充裕的空闲时间,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工作。

    他虽然没有庸俗的虚荣心,不计较个人荣誉,但是要求自己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不愿意让上帝赐予的才能无所作为。然而,在他繁忙的一生中,他从没有得到过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岗位,对于获得这样一个岗位,他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科学研究领域,他生活的目的就是希望他的著作将来能够有益于世。尽管如此,他仍然越来越坚持要在他死后再出版这部著作,这就清楚地证明,他在希望自己的著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崇高努力中,并没有掺杂要求得到赞扬的虚荣意图,丝毫没有自私的打算。

    直到1830年春天他被调到炮兵部门去任职为止,他一直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地写作的。到了炮兵部门以后,他的工作就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他非常忙,至少在最初一个时期,不得不放弃全部写作工作。

    于是,他把自己的手稿整理了一下,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然后十分悲痛地和他非常喜爱的工作告别了。

    同年8月,他被调往布勒斯劳,担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2月又调回柏林,担任伯爵格乃泽

…… 12

    8战 争 论

    瑙元帅的参谋长(在格乃泽瑙任总司令期间)。

    1831年3月,他陪同自己尊敬的统帅前往波森。当他遭到了悲痛的损失①,于11月又从波森回到布勒斯劳的时候,他希望能继续从事写作,并在当年冬天完成这一工作。

    但是上帝作了另外的安排,他于11月7日回到了布勒斯劳,16日就与世长辞了。

    他亲手包封的文稿,是在他去世以后才打开的。

    现在,这部遗著将完全按照原来的样子分卷出版,不增减一个字。

    尽管如此,在出版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进行整理和研究。我谨向在这方面给予帮助的亲爱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少校奥埃策耳先生,他乐意地承担了付印时的校对工作,并且制作了这部著作的历史部分的附图。在这里,我也要提一提我亲爱的弟弟②,他在我不幸的时刻支持了我,并且为这部遗著的出版在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特别要提到的是,他在细心地阅读和整理这部遗著时,发现了我亲爱的丈夫开始修改本书的文稿(他在18年所写。27。。。。。

    的一篇题为《说明》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一意图)

    ,并把修改好。。。

    了的文稿插入了第一篇的有关章节(因为修改工作只到此为止)。

    我还要向其他许多朋友表示感谢,他们向我提出过宝贵的建议,向我表示了关怀和友谊。虽然我不能把他们的名字一一提出来,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衷心的感激之情的。

    我越是认识到,他们给我的一切帮助不仅仅是为了我,而

    ①指格乃泽瑙患霍乱逝世。——译者②指布吕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译者

…… 13

    战 争 论9

    且也是为了他们早亡的朋友,我就越要感谢他们。

    从前,我在这样一位丈夫身边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二十一。。

    年,现在虽然我遭到了这个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亲爱的丈夫留给我的关怀和爱情,人们如此普遍地仰慕他卓越才能的高尚感情,所有这一切使我仍然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国王和王后陛下出于对我的信任,召我到宫中任职,这一信任对我又是一种安慰,我要为此感谢上帝,因为我高兴地担任了愿意为之贡献自己力量的光荣职务。

    愿上帝降福,让我做好这个职务,并且盼望目前由我侍奉的尊贵的小王子将来能读一读这部书,并能受到它的鼓舞而象他的光荣的祖先,一样树立功勋。

    威廉王后陛下女侍从长玛丽。冯。克劳塞维茨1832年6月30日于波茨坦大理石宫

…… 14

    01战 争 论

    说  明①

    我认为,已经誊写清楚的前六篇,只是一些还相当不象样子的素材,还必须重新改写。改写时,要使人在全书到处都能清楚地看到两种不同的战争,只有这样,一切思想才会获得更精确的含义、更明确的内容和更具体的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战争是: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战争(这可以是在政治。。。。

    上消灭敌人,或者只是使敌人无力抵抗,以迫使敌人签订任何一个和约)和仅仅以占领敌国边境的一些地区为目的的战。。。。。。。。。。。。。。。。。

    争(这可以是为了占有这些地区,也可以是把这些地区作为在签订和约时的有用的交换手段)。

    当然,在这两种战争之间必然有一些过渡性的战争,但是这两种战争的完全不同的特点必然贯穿在一切方面,其中互不相容的部分也必然会区分出来。

    除了指出上述那种在战争中实际存在的差别以外,还必须明确地肯定这种实际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观点:战争无非。。

    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到处都坚持这个观点,我。。。。。。。。。。。。。。。

    们的研究就会一致,一切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虽然这个观点主要在第八篇中才发生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必须透彻地

    ①这是作者在1827年写的一篇文章。——译者

…… 15

    战 争 论11

    加以阐明,而且在改写前六篇时也要发挥作用。对前六篇作这样的修改,将会剔除书中的一些糟粕,弥补一些漏洞,而且可以把一般性的东西归纳成比较明确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进攻》(各章的草稿已经写好)应该看作是第六。。

    篇的对照和补充,并且应该根据上述更明确的观点立即进行修改。这样,这一篇在以后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甚至可以作为改写前六篇的标准。

    第八篇《战争计划》(即对组织整个战争的总的论述)的。。。。

    许多章节已经草拟出来了。但这些章节甚至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素材,而仅仅是对大量材料进行了粗略的加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明确重点之所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后,立即动手修改第八篇,修改中主要是贯彻上述两个观点,并且简化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