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们的货物什么时候抵达,你们仍然欣然而迅速地以最大的力量来为你们服务。
你们很忙。请不必回信。
主管×××启在纽约一家银行工作的芭贝拉·安德生,为了儿子的健康而搬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市去。她就用了在卡耐基班上学到的原则,写了下面的一封信给凤凰市的十二家银行:
敬启者:
本人在银行工作已有十年经验,应为快速成长的贵银行感兴趣。
本人曾在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各部门工作,现已升为分部经理,熟悉银行各部门业务,包括与存户之关系、信用、贷款及行政。
本人将在五月迁居凤凰市,深信能有助于贵银行的成长与获利。本人将在四月三日前后一星期到达凤凰市,如能蒙赐机会,使本人显示如何有助于贵银行达到目标,则感激不尽。
敬颂
商祺
芭贝拉·安德生
这封信发出后,十二家银行中有十一家来信请她去面谈,足可以供她选择。为什么呢?安德生太太没有说她要什么,而只在信中说她如何地可以帮助他们,是着重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她自己的需要。
今天有成千成万的推销人员徘徊在路上,又疲惫,又消极,又收入不足。为什么?因为他们所想的一直是他们所要的。他们没有发觉,你或我都不想买任何东西。如果我们要买的话,我们自己会去买。但我们一直想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果一位推销人员能让我们知道他的服务或商品将如何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就不需要向我们推销了,我们自然会买。顾客喜欢感到是他自己要买——而不是被卖。
但是许多人推销了一辈子,却不知道该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事情。卡耐基住在森林山丘,这是大纽约中心的一个小住宅区。有一天,当他匆忙赶到车站去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位搞房地产的人,在长岛买卖房地产已经许多年,对森林山丘很熟,因此卡耐基问,他的水泥房子,是以金属条或空心砖盖成的。那人说不知道,但却告诉卡耐基已经知道的!他说卡耐基可以打电话给森林公园园艺公会问个清楚。第二天早上,卡耐基收到他的一封信。他是否给了卡耐基所要的资料呢?他只要打个电话,在六十秒钟之内,就可以得到答案。但他没打,却又告诉卡耐基,自己可以打电话去问,然后请卡耐基办保险。
卡耐基说,他并非对帮助别人感兴趣,他只对帮助自己感兴趣。
阿拉巴马州伯明罕市的郝华·卢卡斯,说到了同一家公司的两名推销员如何处理同一类型的状况。他说:
“几年以前,我在一家小公司担任高层工作。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大保险公司的地区分公司,他们按区域分配工作给他们的推销员,我们公司正好在其中两名推销员负责的工作区域以内。我称这两名推销员为卡尔或约翰。
“一天早晨,卡尔到我们办公室来,闲谈中提到他的公司刚刚设立了一个专门为高级职员保险的计划,认为过些时候我们会感兴趣,并且说在他获得了更多的资料之后会再来看我们。
“就在同一天,我们去喝咖啡回来走在人行道上,约翰看到了我们就大喊着说:‘等我一下,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们。’他赶了上来,很兴奋地告诉我们说他的公司就在那一天新设了一个专门为高级职员保险的计划(与我们和卡尔闲聊中提出来的计划一样),他要我们做第一批的保险者,并且还说:
‘这种保险和过去的完全不同,我已经请总公司明天派一个人来做进一步的说明。现在我就请各位签下承保书,然后整理好,那就有更多的资料供他作说明了。’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种保险的详细情形,但是他的热忱已经使我们升起对这种保险的迫切需要。等保险合约送到我们手中时,我们发现里面的内容完全符合约翰对这种保险的初步了解。他不但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保险,稍后还把保险额加倍。
“卡尔本来可以得到这些保险的业绩,但是他没有努力引起我们要参加这种保险的欲望。”
专业人员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几年前,卡耐基走进费拉德尔菲亚州一位著名鼻喉科专家的诊所。专家在检查他的扁桃腺之前,就问他从事哪一行。专家对他的扁桃腺大小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卡耐基钱包的大小。他主要关心的,并非他该如何治疗;他主要关心的是,他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多少钱。结果呢,他什么也不能得到。卡耐基走出他的诊所,并蔑视他没有人格。
世界上充满这类的人:贪婪、厌求。因此,少数不自私而存心帮助别人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他没有什么竞争者。欧文梅说:“一个能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如果阅读本书,你只能学到一件事:逐渐以别人的观点来思考,以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如果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这点,它可以很轻易地变成你事业中的一个里程碑。
探查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心里引起对某项事物迫切渴望的需要,并不是指要操纵这个人,使他做只对你有利而对他不利的某件事,而是两方面都应该在这种状况下有所收获。
就拿给维米兰先生的信来说,发信和收信双方都因为所建议的事情得到执行而有收获。安德生太太的信使得银行和她双方都得到胜利,银行方面获得了一位有价值的工作人员,而安德生太太也得到适合的工作。在约翰把保险卖给卢卡斯的例子中,双方也都有所得。
引起他人迫切渴望的需要这项原则,使每个人都有收获的另一个例子,是由罗得岛州瓦魏克市的麦克·魏登提出来的,他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地区推销员。麦克希望成为他所属区域里业绩第一的地区推销员,但是有一处加油站却使他的努力受到影响,这处加油站由一名老人担任经理。麦克想尽办法仍不能使这名老人保持这处加油站的清洁,因此汽油销售量大为降低。
不论麦克怎样请求改进加油站的清洁,这位老人就是不理会。经过多次劝导和诚恳地谈话都没有效果之后,麦克决定邀请这位经理去看看他地区内最新的一处壳牌加油站。
这位经理对新加油站的设施印象深刻,而当麦克下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的加油站已变得干净,而且销售量已经增加,从而使麦克达到了成为区域内业绩第一的目标。他过去的谈话和讨论都没有收到效果,但是他引起了那位经理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以及邀请那位经理去参观了现代加油站之后,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这样那位经理和麦克都得到好处。
再重复一遍奥佛史屈教授那充满智慧的忠告:“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可以掌握全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卡耐基班上有一名学生,为他的小男孩担心得很。那个孩子体重不足,不好好进食,他父亲采取的是一般人的方式:
呵责和唠叨。“母亲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父亲要你长得又高又大。”
孩子会理会父母的这些请求吗?显然是不能的,就象你对沙滩上的那些沙子一样地不理会。
任何具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期望一个三岁的小孩对三十岁的父亲的观点有什么反应,但这正是那位父亲所期望的。他最后才看出了这点,于是他对自己说:“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把我所要的变成他所要的?”
当他开始往这方面想时,事情就容易了。他的孩子有一部三轮脚踏车,他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他家附近住着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常把他拉下来,将脚踏车抢去骑。
当然,这个小男孩就哭叫着跑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就会立刻出来,把那个大孩子拉下来,把自己的小孩再抱上脚踏车。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即使不是福尔摩斯,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渴望得到重要人物的感觉——所有他最强烈的情感——驱使他采取报复,把那个大孩子的鼻子打扁。而当他父亲告诉他说,有一天他可以把那个较大的孩子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他肯吃母亲让他吃的食物的话——一旦他父亲向他保证这点,他就不再有偏食的毛病了。那个小孩愿意吃菠菜、泡白菜、咸鲭鱼及任何东西,以便快点长大,把那个时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顿。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做父亲的又碰到另一个难题:那个小孩有尿床的坏习惯。
小孩跟他的祖母同睡。每天早上,他的祖母醒来,就会摸摸床单,说“你瞧,江尼,你昨天晚上又干了好事。”
他会说:“没有,没有,是你干的。”
责问他,打他,羞他,一再地说他母亲不要他尿床——
这一切都无法使床铺保持干燥。因此,做父母的就问:“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孩子停止尿床?”
首先要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样穿着睡衣,而不要象祖母一样穿着睡袍。祖母受够了夜间的骚扰,因此,如果他不尿床的话,很乐意为他买一件睡衣。第二,他想要有一张自己的床。祖母也不反对。
他母亲带他到百货公司,对店员小姐眨眨眼,说:“这位小先生要买点东西。”
店员小姐使用能使孩子觉得自己重要的语气说:“年轻人,我能拿些什么东西给你看看呢?”
他站在那儿,说:“我要为自己买一张床。”
当店员小姐把一张他母亲希望他买的床给他看了之后,她对店员小姐眨眨眼,于是这个小男孩就在被劝说下,买下了它。
床在第二天送来了。那天晚上父亲回到家时,小男孩跑到门口叫起来:“爸爸!到楼上来,看看我为我自己买的床。”
做父亲的看看那张床,遵守史考伯的训谕:“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你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对不对?”做父亲的问。
“对,对!我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小男孩遵守了他的诺言,因为事关他的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