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者称贡生,有资格参加殿试,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后一般还要举行复试。
殿试:会试之后,由皇帝对会试考中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亦称“廷试”。这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及第:科举考中之称。
五魁:科举乡试中的前五名。
榜:又称“红案”。清代科考后皆张红榜公布名次。
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
三元: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习惯上称“三元”。明代亦称廷试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为“三元”。
武科: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称为武举。以后历朝皆因之。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俱与文科同。
武魁:“五经魁”的简称。清代用以称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
学究:1。唐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简称“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应学究试者,专重记诵,未必通晓文义,故有才思之士,皆重进士科而轻学究。2。泛称儒生。
大比:明清时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也称“大比”。
鼎甲: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宋以后进士一甲共三名,鼎为三足,故称。状元居鼎甲之首,也称鼎元。唐代,则指前三名。
孝廉:1。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悌;廉,指清廉。始于董仲舒贤良对策时的奏请,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为“孝廉”。2。明清两代举人的别称。
辟除:汉代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的高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都可自行聘任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的制度不同。辟,征召;除:授官之意。
岁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因称岁贡。
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之称。唐代,进士考试合格谓之及第。明清只殿试一甲第一、二、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余的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不称及第。
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
回避: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形式上为防止考场内官员作弊,规定凡乡试、会试之帘官的子弟与至亲,不许入场,谓之回避。其制度源于唐代。
六艺: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备之术,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必修课。
雁塔题名:唐代新进士及第,赐宴后,有前往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题写自己姓名与诗的风尚。后因此称考中进士为“雁塔题名”。
科场:科举考试的场所。
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会试及殿试之所。唐代始置,为礼部试士处。
状元坊:科学时代,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封建王朝为奖励士人走科举道路,在状元及第后,命有司于其本乡居宅附近建立状元牌坊,宋时已有此制。
同年录:清代乡、会试同榜举人、进士的题名录。上载各人履历,以考中的名次为序。
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掌学规与训导,协助博士教学。位在博士、助教之下。
闻喜宴:宋代,科举制度规定为新进士举行的宴会。
榜:科举考试后,颁示录取者名次的布告。
助教: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间立国子学,始置助教,协助博士教授。明清两代,仅国子监有助教。
副榜:亦称“备榜”。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
纳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代准许人捐纳钱财入国子监,由生员纳捐的称纳贡;由普通身份纳捐的称例监。性质与清代的例贡相近。
恩荣宴: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规定为新进士举行的宴会。
朝元:清代新科进士参加朝考,选用庶吉士,其第一名称为朝元。
儒学:自唐代起,封建王朝在府、州、县、路等行政区域内设立学校,元、明、清以来,通称为儒学,设有儒学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职,掌教诲所属生员。
国学:西周时代为天子及上层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按学生年龄又分为大学、小学。“大学”规模较大,中有五学,分科教授典礼、音乐、文字、舞蹈等。“小学”,规模较小,司教的人称为“小辅”。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案首:清代,各省学政于考试后揭晓名次,称为发案或出案,头名即案首。
举人:本为被推举之人。自唐以后为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则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
对策:应诏回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的策问,叫“对策”。汉代取士,也称射策时作答叫“对策”。
总裁:清代主持会试的大臣,负责总阅试卷,决定录取名次。此职大多以大学士及一二品翰林进士充任。
三、地理
【要点点击】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地区名,如“江表”、“关中”、“山东”等等。政区名比较复杂,因为各朝代政区的划分多有变化。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幽州和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秦汉的行政区主要是郡,如张衡是南阳郡人。汉朝还有由皇帝封的王国,如张衡曾为河间相,河间就是诸侯国名。唐宋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天下共有二百多个州。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各朝的情况大体相同。此外还有省、路、府、道等,各朝的情况很不一样。各级政区官署所在地叫治所。更多的还有城市村镇名,如大梁、咸阳等;山川关隘名,如江、河、崤山、函谷关等。此外,有些地名还有古称别称。
【示例平台】
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殽函:殽山和函谷关。殽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
雍州:在今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4。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关中:函谷关以西,现在陕西省一带。
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相关链接】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中国:指中原地区
二京:亦称“二都”、“两都”,东汉时称东汉都城洛阳为东京,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
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行政区。
三山:古称福州为“三山”。亦指“三神山”,即传说中说的蓬莱、方丈、瀛州。
三江:是众多水道的总称。
四海:古人曾认为九州大地的周围全是海,因此,“四海”指“天下”,指全国各地。
五方:指东、西、南、北、中。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岱”专指泰山。
八方:古有天圆地方之说,“八方”指地上的东、南、西、北四方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有时也称“八荒”,泛指天下。
九州:亦称“九土”,泛指全国各地。也称“九土”
山:古称山是指石山
岳:古称高山为岳
岭:小而尖的山称“岭”
丘:古称土山为丘
陵:古称大土山为陵
中原:“中原”大致有两种含义:指平原、原野;另称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也称“中土”、“中州”。先秦时指豫州为“中原”,因其居九州之中得名,后一般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南宋时又指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中国:古代称“中国”,一般指中原一带,亦即“中原”、“中土”。
关中:古地域名。战国至秦汉间,一般称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为“关中”。
关西:古地域名。汉唐时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为“关西”,亦即古秦地。
关东:古代一般指关隘以东地区。秦、汉、唐诸王朝皆定都陕西西安一带,故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今河南、山东等地为“关东”。
山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江东:古地区名。长江在今芜湖至南京河段接近于南北流向,古代因称其以东及以下南岸地区为“江东”。
江表:古地区名。一般指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以中原为视点,看长江南岸为长江以外,故称“江表”。
江左:古地区名。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称“江东”为“江左”。另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皆定都南京,因地处江左,故当时称王朝及其辖区为“江左”。
江右:古称长江以西之地为“江右”。旧称江西为“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