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人学-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的反思和对生命的万端感触。

也许是基于这种反思吧,现在更加热烈地展开有关〃生命伦理〃的讨论。据说,〃生命伦理〃一词,最初用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的美国,但它似乎在最近医疗事业中,即在技术上延长寿命已成为可能;诊断、治疗已达到操作遗传基因水平的今天,再次受到社会的重视。它将有助于人们如何克服以往〃医学伦理〃难以应对的,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但,专家们认为,要得到关于〃死〃的一般性的共同意见是极其困难的。有人指出:因为〃死〃本身,可谓千差万别,而且研究死的问题,必须与医务人员、病人双方的生死观和宗教观联系起来。

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反而使医学难以完全解决的〃死〃的问题,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医学为治疗人的〃病〃,确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研究这〃千差万别〃的死的问题上,需更进一步从主观方面积极地对待生命的本身。

医学是以探究和治疗所谓生命表面的近因为目的,而佛法与此相反,也可以说是探讨、研究其渊源的原因、结果;创建富有价值的生命。我想是因为:在对医学发展,寄于无限希望的同时,其中还需要有比支持、指导其发展,更重要、更深刻的〃生命观〃和〃宗教观〃了。

今天,医学虽然已经达到使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的水平,但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加迫切需要——使医学、医疗更有利于人真正的〃幸福〃和〃安静〃的哲学和宗教的了。

唯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才能开辟一条广阔的,人们所向往的〃孝亲之道〃。我认为:我等以佛法为基础,积极开展运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永恒的生命观〃才是创建文明之路

——日莲大圣人的〃本有之生死〃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留下这样一句话:〃人,都是迟早要被执行的死缓囚犯。〃(《死刑囚犯的最后一天》,齐藤直正译,潮文库版)死,是任何人不可逃脱的生者的宿命。八五八书房这个〃生和死〃的问题,是古今东西方哲人们作为毕生的命题,不断探讨、研究的一个最大的课题。恩师户田先生也曾说过:

〃百年后的日本,将多达一亿人不复存在。想起他们死后的去向不觉愕然。〃忧伤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生和死〃,是不可思议的,极其严肃的生命的实相吧。

很久以前,我曾与被称为〃EC(欧洲共同体)之父〃的可旦霍夫·卡莱洛其伯爵,进行过交谈。记得当谈话无意中涉及〃生和死〃的问题时,卡莱洛其伯爵曾指出:东方和西方对此所持的想法可谓大相径庭。

〃我觉得在东方,生和死,犹如书本中的一页。翻了上页就是下页,即新的生和死,得到不断的转换。但欧洲却认为:

人生,好比一本书,有头有尾。〃(《文明·西方和东方》,产经新闻版)。

据卡莱洛其伯爵所说,在东方是基于这种思考方法——

犹如翻书页,新的生与死,得到不断转换。与此相反,在欧洲一直认为:人生是〃一本书〃,作为人的生,与死同时消灭。

因而,伯爵颇有感慨地说:欧洲人对死的恐怖心理,要比东方强烈得多。

在印度,自古以来笃信〃轮迴转生〃,即认为:人,并非在今世消灭,而是通过〃死〃向新的〃生〃复苏。佛法是以轮迴说为基础,从更加深邃的永恒的生命观的立场,阐释〃生死〃这一根本问题。

可以说,在比作书本中一页的,这种东方的〃生和死〃的生命观的深处,显示了佛法无限深奥的洞察力,而且这种生命观,能使〃生〃安定、沉着、充实。

关于〃生死〃问题,在法华经的《寿量品》中,解释为〃方便现涅槃〃。若简明地将一生比作人生一天的话,则太阳冉冉升起,人从睡梦中醒来便是〃生〃。作为这种〃生〃的延长,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一天活动结束后便踏上归路。晚上,为了明天的〃生〃而上床休息,这就是一天的〃死〃。佛法所说的〃生死〃与上述相同,结束富有价值的一生活动后,为了获得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显示了〃死〃这一〃方便〃①的姿态。

①方便,佛教用语。犹云权宜。谓对各种不同程度的人,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化方式使之生信,故名。

佛法上还说:〃生〃和〃死〃,本与生命共存,〃本有之生命〃,乃生命之实相,生命是永恒的,无限地转换着〃生〃和〃死〃。而且,不仅仅限于人,就是世上森罗万象,也无不遵循着〃成住坏空〃的顺序发生变化。

我所住的东京信浓町附近,于神宫外苑的街道两旁,种着银杏树。我常驱车经过那里。春天,树木吐出嫩芽;夏天则枝叶茂盛;一到秋天,树叶尽染,黄橙橙的一片;随着冬天的降临,枯叶飘落,空枝参天。我多次看到这四季不同的景色,总感到这是一幕描写生命深邃变化的戏剧。若以银杏树树叶为例,则可以说,春,为〃成〃;夏,为〃住〃;秋,为〃坏〃;冬,便为〃空〃了。

我想在此与西洋哲学作一对比,探讨一下更为深奥的佛法实在论的思索。可以说,这就是〃空〃的法理,其中包涵着大乘佛教的真髓。所谓〃有〃,则无,〃无〃,则有。但,确实俨然存在着。佛法上称其为〃中道一实〃或〃我〃。这〃我〃的存在,作为某种具体的一个生命而出现、诞生。这称之为〃成〃。它不断地遵循着〃住〃、〃坏〃、〃空〃的顺序流转。

日莲大圣人说:〃若纠我之心性,无可生之始,故也无可死之终。〃我之心性,即一念之生命。它无始无终,并不因为死,而从这个宇宙上消灭。生命,原为超越生死的永恒的存在。若比喻说,它不为烧尽全世界的大火所毁灭;也不因水灾而使其腐朽;刀剑砍不断;弓箭射不透。即便将其放入极其微少的芥子粒的微尘中,芥子粒也不见变大;即便将其布满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宇宙本身也不会过宽。即一念之生命、〃我〃,是超越生死、生灭、大小、宽狭的,相对性的永恒不变的存在。可以说,这就是生命存在的证明;生命,就是〃时间〃、〃空间〃均由此产生的无始无终的实在。佛法上,论述它为〃我〃。

论其结论,那便是:若领悟到自己生命的根源,则〃生死〃自然就不会使人感到恐惧。死,决不是〃生〃的失败,毋宁说,是使新的生命得到复苏的重要转机;是艰难地最终完成|人生的宝贵时刻。站在那永恒不变的幸福境界,积累无量的〃生命之宝〃的同时,能实现转换无上幸福的生死之〃大法〃,乃佛法;具体地予以实践的,乃人的信仰。

总之,不探求深奥的生命观,就无法确立从容、悠然的生活态度和真正的幸福观。

一九八七年二月,我与诺曼·卡慈恩慈交谈时,他说:

〃'生命的永恒性'的哲理,在'和平'受到威胁的时代里给予极大的启迪。现代已是人类可能走向灭亡的最初时代。这种灭亡,既反映在人的肉体方面;也体现在创建崇高的人生的'精神性'方面。我们必须竭尽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摆脱肉体和精神两方面所面临的摧残的危机。我以为:'生命的不灭性'这一佛法的教诲,具有一种从根本上重新认识那造成这种危机的,现代人错误思想的力量。〃诺曼·卡慈恩慈的揭示,何等尖锐、深刻!佛法,是阐释那蕴藏在永远转换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深处的,常住不变的生命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注视严酷的现实社会,由此出发的变革现实的哲理。

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已陷入僵局的时代和文明之路。到那时,不用说生命观,连宗教观也会变,对人的看法也会变。

它定将促使社会观、自然观、幸福观等一切文化、思想的基础,发生巨大的变改。

死并非仅仅是〃悲〃

——日宽上人的《临终用心抄》

〃在向死亡存在中,此在·对·它·本·身之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能在有所作为。〃(《存在和时间》,原佑、渡边二郎译,中央公论社版)——海德格尔的这段话,不仅指出:死,是难以逃脱的问题,而且还表明了在觉悟到人是〃死的存在〃之处,展示了人的〃生〃的深渊。实际上,即便是与死无缘的青年,也难以回避死的问题。若真想回避它,则人生将毫无意义。

据说,作为佛法的一个观点——〃人,生在对死的问题并不感到十分严峻的时刻,则反而会不幸。〃

这就是说,若人,生在能获得极其长寿的,所谓〃长寿天〃的话,则不会真切地感到死的无常。因此,总是无心希求无上菩提,得不到真正幸福的成佛的境地。有一著名〃说话〃①,便是讲述这〃长寿天〃是使人难以成佛的〃八大难关〃之一。当然,这并非否定〃长寿〃,而是显示了对佛法处世的一元的实相吧。

①说话——系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童话等的总称。具有传奇性、叙事性和浓厚的佛教教训色彩等特点。著名说话集有《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等。

可以想象:在人总不得〃疾病〃,非常〃健康〃的情况下;

在几乎不懂得〃死〃的真正含义的〃长寿〃的条件下,是很难确立极其深刻的人生观的。

我想,谁都不会否认——当前这种既不认真考虑〃生存〃,也不认真思索〃死〃的问题,毫无紧迫感,随波逐流的倾向的吧。人们可以从中感到:佛法的法则的伟大——一边正视〃生〃、〃老〃、〃病〃、〃死〃等不同的人生阶段,并将其看作推动一切的力量,一边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对永恒的幸福的向往。

因此,佛法,也是极其重视构成|人生最后乐章的临终的状况。我时刻铭记在心的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应先习临终之事,后习他事。〃关于〃临终〃的教诲,相当于日莲正宗第二十六世的日宽上人,留下《临终用心抄》一书。日宽上人于本书中说:〃临终之一念,归于多年之行功,也即归于不断之用心也。〃此话表明了:那构成贯穿正法实践的〃日常不断的宿业转换的良'生'的行为,招致良'死'〃的法理。

但,关于这个生死问题和临终之际的痛苦,在佛教中详细地阐述了〃断末魔〃之苦。所谓〃断末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