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中天品三国-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变成军阀了。
画外音:董卓登上了历史舞台首先给士族当头一棒,士族阶级才知识他们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他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们选出士族代言人袁绍准备重新夺回士族的统治地位,那么袁绍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吗?他们的士族阶级将会遇到怎样的桃战呢?他们想重新获得统治地位的愿望最终能够实现吗?
这个时候历史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或者说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中国向何处去,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有想法的两个人就是袁绍和曹操。袁绍的想法很简单,走东汉的老路,恢复东汉的秩序,而且甚至不再有外戚和宦官这两股政治力量,最好就是我们士族这一家来统治这个国家,奉行一条“儒家士族路线”,所以当时很多人支持袁绍啊,你想当时各路诸侯成立关东联军的时候为什么要选袁绍做盟主,袁绍当时的官职并不大,官职最高的是袁术,左将军,袁绍是渤海太守,第二位是韩馥,冀州牧,袁绍等于是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市长,那上面还有省长,为什么选他做盟主?就是士族地主阶级看好袁绍,袁绍家四世三公,袁绍自己其实也还是很有才能的,所以当历史进入军阀时代的时候,门阀便寄希望于袁绍,这才有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我们现在回头去看官渡之战曹操胜得是非常险,都看好袁绍,刘备叛逃,董孙政变嘛,这个刘表是心里面偏袁绍嘛,孙策在后面做小动作,偷袭许都嘛,还有周围的郡县都背叛曹操投了袁绍,孔融那更加是在许都大放厥词,散布袁绍不可战胜之神话嘛,被荀彧驳斥,后来曹操战胜袁绍以后从彭绍大本营里搜到很多自己这边人给袁绍写的那些书信他不敢追究一把火烧掉,他其实是不敢追究,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是官渡之战曹操胜利了,袁绍失败了,这样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而曹操走的是什么路线呢?他要建设的是什么政权呢?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是“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而曹操的路线在北方中国得到了推行,一个法家寒族的政权开始建立起来,但是曹操终于没有实现自己的这个理想,为什么呢?南方对抗北方,他过不了长江,当时长江沿线三个州,扬州、荆州、益州、州牧都姓刘,扬州牧刘矫,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焉死了以后刘璋都是宗室,刘表本人还是名士,由于长江的阻隔,由于南方对北方的对抗,孙权和刘备起来了,孙权和刘备起来以后就有了第三次重要的战争夷陵之战,夷陵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孙权吃不掉刘备,刘备也吃不掉孙权,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实际上是诸葛亮和孙权成达协议,二帝并尊,瓜分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就很清楚整个三国的历史就是士族地主阶级谋略成为统治阶级而被另外一些力量所阻挡的历史,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阻挡潮流的力量,所以我称之为逆流而上,是反潮流的,但是魏、蜀、吴三国最后都归于晋,而晋就是地地道道的士族主地阶级政权,三家归晋就是天下归士族,但是魏、蜀、吴三家它们的建国道路是不同的,它们的归晋原因也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建国之路和它们的归晋原因又何在呢?请看下集《殊途同归》。
《易中天品三国》(四十八)殊途同归
画外音:汉末大乱之际,在英雄辈出的历史舞台上,曹操、刘备、孙权最终一军突起,分别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然而在风起云涌之后,魏蜀吴三国又巧然的同归于晋朝,那么如何揭开这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迷雾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殊途同归》。
上一集讲到陆逊之死深层的原因是孙权与士族的矛盾冲突所致,这种情况在曹操、刘备、诸葛亮那里同样存在,因为魏、蜀、吴三国都是由非士族出身的人建立的,曹操、刘备、孙权也无意于建立一个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权,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建国之路都是逆流而上。那么同样面对士族阶级的抵抗,曹操、刘备、孙权在建国的道路上有什么不同吗?魏、蜀、吴三家最终又为什么会同归于晋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坐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品三国之《殊途同归》。
易中天:
曹魏的道路呢?我称之为非和平演变,也可以叫非宫廷政变。为什么呢?因为曹魏的天下实际上是他用武力打下来的,是武装夺取政权,但是最后交接的那个仪式是禅让,禅让给人感觉好象是和平演变或者是宫廷政变,或者叫做和平过渡,无以名之,所以我称之“非和平演变”,或者非和平过渡,或者非宫廷政变。那么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我们不是把政权叫做上层建筑吗?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栋房子,那么建立一个新政权呢?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盖房子。那么曹操呢?曹操我们就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开发商兼建筑师,他要盖一栋新房子,因为他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那么他能不能盖呢?能,他迎奉了天子就等于征得了土地,他战胜了袁绍就等于取得了资质,他现在是一个有土地的开发商和一个有资质的建筑师,那他就可以盖房子了。但是曹操马上就发现他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他批得这块土地上有一栋房子,东汉嘛,这个房子不能拆了,他拆了这个房子他就要失去这块土地,所以他不但不能拆房子,他还要装出一副很维护这栋旧房子的样子,象一个精心呵护这个家的老管家,而不能充当一个强行拆迁的开发商,他不能强行拆迁,那他怎么办呢?他想出个办法搞装修,你不让我拆房子呢?我装修总可以吧,破了吧,陕倒了嘛,那么这个房子是一个什么房子呢?是个框架结构的房子,你装修你可以敲墙,只要不是承重墙,你也可以把厨房挪动一下,你也可以把厕所挪动一下,你都可以做,曹操的打算就是这拐俘一下,那挪一下,等他装修搞完了以后,大家发现这个房子变了,这个房子改新潮了,他是这么个打算。那么这个办法好不好呢?是挺好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房子不能拆,你绝不能拆房子,那么东汉这个上层建筑,这个房子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三根支柱一个屋顶,三根支柱就是“外戚、宦官、士族”,一个屋顶就是那个“天子”,就是那个皇帝。
曹操把皇帝弄到自己手上他的屋顶就有了,那么这三根柱子两根早就倒掉了,剩下一根,独木难支,这个时候他就麻烦了,他麻烦在什么地方呢?他搞装修不是真搞装修,他是要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你动不动柱子?你动不动?不能不动吧,那么你动了这个柱子以后,这个屋子不就要塌下来了嘛,这是他的难题。同时士族作为柱子也有问题了,就是我们本来是柱子,现在屋顶到曹操那儿去了,我们去不去?我们不跟着到曹操那儿去,我们成了光杆司令,野地上柞着一根柱子,我们跟到曹操那儿去最后,我们变成汉献帝的柱子还是变成曹孟德的柱子呢?他们也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曹操和士族都有难题,最后他们的办法是什么?曹操的办法是“拉扰士族,利用士族,依靠士族,不相信士族”。因为他用搞装修的办法来搞这个事情,他没有士族他装修都搞不成啊,所以他必须把这些人都弄来,这些人也都来了,比方说杨彪啊,孔融啊,荀彧啊,崔琰啊,这都是士族,都是名士啊,都来了。这些人来了,这些人的想法是什么呢?
画外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运筹帷幢结束了汉末群雄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北方,其中曹操所走的关趣一步就是迎奉大汉天子到了许都,这就为曹魏的基业找到了个房顶,可是这个房顶原来的三根支柱倒了两根,外戚和宦官在董卓进京之前就己经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了,那么剩下的士族这根柱曹操究竟该如何对待呢?士族们与曹操能够很好地配合吗?
实际上我们看,当时来到许都的这些士族或者说名士,他其实是形形色色的,不可以一刀切的,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三种,一个是只认大屋顶,不认装修工,那我就是冲皇上来的,也不准你搞装修,看到你动墙动什么,他就出来抗议,以孔融为代表,被曹操杀了,你不让我搞装修我也杀你。第二种,赞成曹操搞装修,也帮着曹操搞装修,但是希望曹操把房子装修好了以后还给屋主,还给业主,就是汉王朝,你不能得了,你如果要装修完了自己得了,他要反对,荀彧是代表,荀彧一直帮着曹操,但是曹操要称魏公的时候荀彧不赞成,因为他骨子里拥汉,荀彧这个人叫做表面上拥曹,骨子里拥汉,地地道道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荀彧。那么第三种是什么呢?也认你这个装修工,也让你搞装修,也帮你搞装修,等你把房子装修完了以后说,其实房子应该这样装修,按我们的方案装,最后发现这个房子还真按他们的方案装出来了,以谁为代表呢?
陈群,陈群是表面上看是拥曹派,荀彧反对曹操魏公,曹操当个魏公荀彧都不同意,陈群怎么样呢?陈群说你应该当皇帝,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劝进的人就是陈群,但是曹操一死,没多久陈群就拿出一个方案来“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这个方案是什么呢?保护士族垄断仕途的特殊权力。我们现在没有办法仔细讲这个九品官人法,它实质就是保护士族地主阶级垄断做官权力的特权,把这个方案交给曹丕,曹丕拿来一看马上明白了,原来你们这些喊着拥护汉王朝、要复兴汉室,不让我们曹家篡位,说白了你是要这个。什么拥汉,就是要你们士族的特权,好嘛,我跟你做交易,我同意,实行九品官人之法或者叫做九品中正制。于是这些人马上说我们大家都盼望己久啊,不好意思,殿下赶快称帝吧,曹丕说不好意思我怎么能称帝,哎呀你要不称帝,武王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