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苍穹-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淡水时遇上了在那里进行临时维修的“欧罗巴”号。按照“欧罗巴”号随船工程人员的意见,这艘状况不是太好的巨型邮轮最好是能返回纽约进行一次彻底检修,否则跨洋航行途中很有可能发生机械故障以致抛锚受困,然而法国方面并不愿意承担这笔额外的费用,他们希望检修和改装工程合二为一,既节省了开支,又能够给法国的造船厂和工人相应提供一些工作机会。不过,这事毕竟关系到上千人的性命安危,随船的法国官员很快得知这艘状况良好的英国轻巡洋舰也将跨洋返回欧洲,而且预定前往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港,这下他们感觉捡了大便宜,连忙拍了封电报回国,经外交部门与英国方面协商,很快谈妥了由英国轻巡洋舰与“欧罗巴”号结伴返回欧洲事宜。两者航速相当,并不延误英国军舰的行程,只要不在途中出大问题,英国海军只需旁观就能替政府挣一笔人情买卖。如此一来二往,等到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搭档结伴启航时,距离“欧罗巴”号从纽约出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

除了美国大兵们那恼人的噪音,海面上的风声、浪声以及水花拍打船体的声音都是自然和睦的。两名穿着洁白海军制服的英国军官缓慢地走到舰尾,又返身走回到前甲板,长达两百多米的散步即将结束之时,一名留着胡渣的海军士官从舰桥下层舱口出来,急匆匆地向其中一位报告说:“长官,我们接收到奇怪的雷达探测波,像是……呃,就像是……”

见这也算经验丰富的士官在自己面前吞吞吐吐,目光深邃的军官板着脸问:“像是什么?”

士官像是被梗了一下,他咽了口唾沫,忐忑地回答说:“像是我们战时探测到的德国军舰的雷达波。”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这两名军官听了都煞是吃惊。目光深邃的军官连忙说:“啊?没搞错吧!走,看看去!”

士官连忙侧身让路,虽然不是专业人士,长相稍显年轻英俊的军官仍跟着同伴进入了舰上的雷达室。

在这样一艘标准排水量接近万吨的英国轻巡洋舰上,相对完备的雷达设施是它凌驾于同级别德国舰艇之上的优势。穿过布满各种仪器线路的舱室,两位军官以及那名技术士官来到其中一台与普通雷达相似但仪表符号有所区别的设备前,偏偏这个时候,它的屏幕就像是一潭死水,根根竖线自左向右平行移过。

士官跟过来一看:“咦?刚刚还有探测讯号的,怎么就没有了?长官,我刚刚抄录了接收到的波段,您看……560兆赫,也就是56厘米的脉冲雷达,这是我们所知的德国海军雷达的常用波段,而我们和美国军队早就采用厘米波段了!”

“德国人?现在可是1946年!”目光深邃的军官以质疑的口吻提醒道。

士官一脸尴尬地说:“我知道,长官,但我刚才再三确认了计量数据,应该不会有错!”

“总不可能是沉没在大西洋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又浮上来了吧!”长相年轻帅气一些的军官从旁调侃道,紧接着,他又用认真一些的方式揣测:“可能是法国或者哪个国家新研发的雷达装备,限于技术,这时候还在使用精度较差的雷达也不足为奇。”

有了这样的启发,技术士官也揣测说:“会不会是苏联人?听说他们的海军建设严重滞后,从德国人手里缴获的技术装备和资料图纸都当成宝贝,还有那些被掳到苏联去的德国专家。”

目光深邃的军官没有说话,两眼依然紧盯着面前的设备。也就在这时候,仪器屏幕上的波纹有了变化,众人皆安静下来。

第164章 错与对

经过一番专业且细致的检算,目光深邃的军官报出了一个让旁人愕然的结果:“9厘米脉冲雷达,与我们海上巡逻机装备的雷达波段相符合。”

士官当即一脸尴尬,他很努力地算了算,按照当前的仪器数据来看,结果确实是9厘米——在战争期间,英美研发装备的厘米波雷达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德国人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这种技术,但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容许他们大规模仿制并投入运用,这一点也让英美军方感到庆幸,要知道厘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将让德国的夜间战斗机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在海军舰艇方面的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

“看来是我们自己的巡航飞机。”帅气一些的这名军官顺水推舟地道出了判断,然而他紧接着就自己提出了质疑:“哎?我们的巡逻机怎么会飞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这里距离苏格兰都还有一千多海里呢!”

目光深邃的军官皱起了眉头:“准确的说,是一千三百海里!反算雷达波源的距离和方位!”

领到指令,技术士官连忙利用仪器上所显示的各种数据进行计量演算,这种半自动、半手工的方式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是非常普遍的,藉由既定的公式套入数据,他没花多少时间就给出了初步的结论:“10海里之内,应该是在我们的正前方!”

目光深邃的军官并不重复演算,他一听这数字连忙朝舰桥外面走出。沿着舷梯上到舰桥二层,他从执勤的同僚那里借来望远镜,照着正前方扫了几眼,视线中连海鸟的影子都没有,哪有什么巡逻机。至于海面上,超过5公里的距离仅以六倍望远镜是很难观察到细微处。

待到样貌帅气的同伴走上舰桥,目光深邃者对他说:“约翰,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他的同伴虽也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却有意安抚道:“可是罗伯特,战争结束快一年了!”

前者满怀哀愁的说:“旧的战争确实结束了,可谁能说新的战争遥不可及呢?”

后者无语反驳,纠结片刻,反问:“去向舰长报告?”

前者看了看私交甚密的同伴,艰难作出决定:“是的,现在就去!”

与此同时,在已经归属于法国人的“欧罗巴”号上,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前来办理交接手续的两位官员,高瘦如戴高乐的达蒂耶和粗胖如丘吉尔的瓦尔莫拉,穿着他们笔挺的黑色燕尾服、打着整齐的领结站在甲板建筑的上层,从敞开的露台上居高临下望着那些在前甲板上光着屁股晒太阳的美国大兵,用格调别致的法语窃窃私语,他们全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反而对美国、苏联以及英国这三个最强国家之间所产生的纷争幸灾乐祸。

“听说他们驱使德军战俘在由大海延伸到阿尔卑斯山的漫长区域构筑了极为复杂的防御体系,并且命名为‘杜鲁门防线’,虽然劳动力是免费的,相当一部分建筑原材料也是不用花钱的,但是安置在防线中的大量武器可不便宜,火炮、机枪、地雷还有各种辅助设备,就规模来看,它的造价恐怕相当于两条马奇诺防线!”粗胖之人很是鄙夷地说。

瘦高个接着说道:“反正美国佬就像是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国库充盈、有钱没处使,他们不会介意这点花费。我们?权当这是替法国将边境防线前移了几百公里,有这几百公里的缓冲,即便杜鲁门防线被苏军攻破,苏联后方的工业设施也该被英美的轰炸机群炸平了!再说了,他们如此惧怕苏军的地面进攻,可苏联人还有力气发动全面攻势吗?别看他们在战争后期气势汹汹,甚至以一场空前凶悍的柏林战役浇灭了欧洲战火,但美国人终究还是低估了德国在战争期间给苏联造成的损失和创伤。可以说,苏联盛年一代的男性大部分都战死了,他们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国民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就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法国一样。”

粗胖但并不矮的法国官员点头称道:“是啊,柏林战役是个绝对漂亮的政治旗帜,在阿登反击战的衬托下,许多美国将领都对击败纳粹德国的红色军团心怀恐惧,你记得之前在纽约,在那个周六的私人晚宴上,美国陆军的卡特将军怎么说?苏联军队就像是陆上的北欧海盗,随时可以刮起一场席卷西欧的维京风暴,西方盟军只能再度寄希望于英吉利海峡,用一段可能比六年还要漫长的时间来击败这个值得敬畏的对手。注意,是‘值得敬畏’的对手,这说明美国人根本没有在陆上击败苏联的信心,英国军队就更不用说了。”

瘦高个突然间就变得沮丧起来:“那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苏联人在占领区的强硬手腕是不逊于纳粹德国的!”

粗胖个子却笑了:“正如您刚才所说,苏联人根本没有全面进攻的能力,何况他们新上台的掌权者据说是个倾向于改变苏联长期孤立境地、与西方世界加强交流合作的明智之人,现在的问题在于双方都揪着对方的敏感部位不放——美国人的原子弹失窃,苏联人的领袖遇刺,大家都觉得是对方在使坏,真正的情况呢?”

两人独自站在这里聊了许久,直到穿着蓝上衣、白裤子的法国船员匆匆前来:“先生们,船长请你们到驾驶舱去一趟!英国海军那边发了讯号过来,想要我们调整航向绕开这一海域。”

“绕开这一海域?我们难道偏离了正常航线?”瘦高个子问。

如今在这艘巨型邮轮上,多数船员仍是这大半年来负责操控维护它的美国船员,法国人只相应带来了三十多名船员逐步熟悉情况,而眼前这位法国船员就是其中之一,他回答说:“没有,我们完全处于正常航线上,但英国海军那边没有解释,船长正试着和他们进行沟通。”

“英国人在搞什么鬼?”瘦高个很是不满的嘀咕着,他与同伴对了个眼神,“走吧!到驾驶舱看看去!”

等到这两位法国政府官员抵达巨型邮轮设施齐备程度并不十分理想的驾驶舱时,法国船长和美国领航员正在激烈争论着,由于对彼此的语言并不十分精通,他们的这种争论多少有些鸡同鸭讲的感觉。

“先生们!先生们!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了吗?”粗胖的法国官员嚷嚷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提法引用自近期美国报刊上炙手可热的字眼,好事的美国新闻界以目前美苏争执、英国添乱的格局为题充分发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