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饴踊箍梢裕屯罗苏娼环妫源罂鳌!

费俊行猛然明白过来,跳将起来:“哎呀!程晓天这个冒失鬼,也太贪功冒进了!也不想想后果!”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立即赶去增援他,才是正理!”哥舒翰吩咐一句:“你留下一部人,我要他们带好粮草,再给你送去。你现在就出发!”

“哥舒将军,多谢了!”费俊行二话不说,一抱拳,转身就走。

正如哥舒翰所料,多玛城内的吐蕃统帅是一个精明人,已经开始对程晓天收网了。费俊行能不能赶到,只有看天意了。

第一三九章 血战爆发

费俊行走了没多久,又有唐军赶到。此后,不断有唐军赶来,哥舒翰暗中松口气。不过,陈晚荣是三天后才出了积石山,来到日落城。火炮很沉重,炮兵抬着火炮,冒雨前行,哪里走得快了。

一见陈晚荣的面,哥舒翰异常兴奋,一是两人交情不浅,数日未见,乍见之下,都是高兴。二是火炮终于走出了最困难的道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值得高兴。

最让哥舒翰想不到的是,与陈晚荣一同到来的还有张说。张说身材高大,极是帅气,眼睛特别明亮,是一代人杰,风华绝代,让人大生好感。

“哥舒兄,这是张说张大人。”陈晚荣为哥舒翰引见。

张说与姚崇、宋璟齐名,是唐玄宗朝前期的三根顶梁柱。三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才华横溢,而又不附太平公主,为太平公主所忌,给贬出长安。治理吐蕃关系重大,太平公主也抛弃了成见,特的举荐张说担当此事。

和张说有关的最有名的历史典故有两个,一是上“生张说不如死姚崇”,说的是张说与姚崇天生不对付,两人争斗的故事。另一个就是“张说不作伪证”,武则天时候,魏元忠耿直豪爽,是个让人心服的硬汉。张昌宗要陷害魏元忠,就逼迫张说做伪证,到了武则天跟前,张说却不干了,让张昌宗很是无奈。魏元忠的死罪虽然免了,却丢了丞相。张说也因此获罪下狱,但是他不作伪证的品德广为人们传颂,成一时佳话。

张说不仅有很高的政治才干,他的诗文更是一绝,领袖唐朝文坛三十余年,好多难以起草的特旨就是他亲笔拟就,在朝中既有能名,更有才名者,仅此一人而已,就是姚崇和宋璟也只是仅有能名。

陈晚荣是久闻张说的大名,见到他的面,才知传言不如见面,张说其人远过传闻,对这个大名远播的能臣格外欣赏。张说为人豪爽,不拘细节,和陈晚荣也是谈得来,两人相见不过一天,却好得象老朋友似的。

对陈晚荣造火炮一事,张说更是赞不绝口。对火炮的意义,张说的说法很有意思“自从赵充国兵临积石山,至今已经过去七百多年了。这七百年里,华夏对这片土地屡屡用兵,这里的土著已经接受了华夏文明,向往华夏,就等着一支大军到来,把这片土地并入版图。前朝炀帝就想做这件事,只是没有能叩开关塞的利器,只是修了石堡城。如今,大唐有了火炮,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对这位忠直、能干的名臣,哥舒翰也是钦慕无已,忙上前相见:“见过张大人!”

张说还礼左手执着陈晚荣之手,右手拉着哥舒翰之手,笑呵呵的道:“你二人甚是相得,配合得不错,好比天上的日月,不可或缺!陈监军废除奴隶,把他们收到军队中来,这事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还没有做,你倒先做了!哥舒将军搜集粮草,远见深谋呀!我急着赶来,就是为了给大军筹集粮草,没想到你哥舒将军也做到头里去了。”

这三天里,哥舒翰遣人四处活动,搜集到了几十万斤粮草,解了大军的燃眉之急。青藏高原地势险要,补给本来就很困难,再加上暴雨数日不停,山洪暴发,道路泥泞,运输起来就更困难,只能靠从当地解决了。

几十万斤粮草对于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仍能让大军维持一段时间,尤其是没有获得补给的先头部队,得到这批粮草,才算缓过劲来。

“张大人过奖了,这是我们该做的。”陈晚荣和哥舒翰同声谦逊。

客套话一完,张说不再多说,直接询问哥舒翰情况,准备处理正事了。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开来,军务紧急,事务太多,哥舒翰把这几天做的事情一一说明,还有哪些事务需要做,哪些急紧,也一并说了。

张说听完,点着头赞赏:“哥舒将军,你一个炮兵将领,有如此胆识,如此才气,真是让人想不到。你做这炮兵将领,太屈才了,我得给皇上上书,举荐你。”

哥舒翰忙道:“张大人说哪去了,我只不过尽力罢了。”

正如张说所说,哥舒翰这三天做的事情,不要说一个熟练的老吏,就是张说来做,也不见得能做得比他好,不得不服气。

张说脸色一正道:“这里的事就由张某来处置,二位可以率军出发了。”

不是他不近人情,而是他急于公务,这是公心,陈晚荣和哥舒翰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更加钦佩:“谢张大人提醒。”

张说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了几十名官员,还有办事的吏员,总共几百人。郭虔瓘拨给他一支军队供他调遣,陈晚荣将庄大楚也派给了张说。

庄大楚率领的奴隶军队在战场上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他们未经训练,装备也是吐蕃的装备。但他们对这里熟悉,对张说必有助益。再者,他们是从奴隶而来,对张说推行废奴措施有很大的作用。

张说大喜,一迭连声的感谢陈晚荣:“有了他们这些模范,我张说要推行朝廷的新政,还有不成功的?”

正如张说所言,庄大楚他们这榜样的感召力不小,为张说新政的推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交待完事情,陈晚荣和哥舒翰带着炮兵,抬着火炮又踏上了去多玛的征程。

※※※

多玛城是吐蕃孙波如的战略要地,是吐蕃都城在北方的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以吐蕃在这里派驻了大军。

如有“翼”和“旗”的意思,是吐蕃的军事行政单位,松赞干布改制时设立,相当于唐朝的道。松赞干布把吐蕃一共分为四如,伍如辖以逻些城为中心的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约如辖雅隆河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叶如辖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北之地;拉如辖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北之地。

征服苏毗邻后又设了孙波如。

每个如又有两个分如,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每个如又有一个下千户所。为了加强对如的管辖,在每个如设立有一个禁军千户所。每个分如有元帅、副将、判官各一人。

多玛城是孙波如分如所在地,驻有禁军、守备军,统帅这里的元帅叫达兰,是个精明人,有才气,精通军事。

细心是达兰的特点,正是他的细心造成程晓天受挫于多玛城下。不论何时,派出足够的斥候,打探各地情况,是达兰必做的事情。程晓天正是给他派出的斥候发现,达兰预做准备,程晓天到达多玛城下,还以为吐蕃不觉,发起进攻,结果没有攻下城不说,还吃了亏,损失了千多号人。

达兰的帅府,副将扎吉,判官错西,禁军千户诺旺,以及一众将军都在,个个站得笔直,好象打入土里的木桩似的。

眼似鹰隼,达兰缓缓扫视一眼众将,他治军极严,众将大气也不敢出,就是禁军千户诺旺对他也是又敬又畏,小心翼翼。

“把你们召集到这里,不是和你们商议军机,而是给你们命令,现在正是歼灭城外唐军的时候了!”达兰缓缓开口,分析敌情:“唐军到达多玛城这些天,我之所以不准你们所请,不向他们发起进攻,是因为唐军挟胜利的渴望而来,兵锋正锐,若我们冒然进攻,折损必多。”

石堡城一破,唐军士气高昂,程晓天推进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他这支军队的士气自是不用说的了。若是吐蕃军想趁程晓天立足未稳之机冒然攻击的话,必然会撞到铁板,避其锋芒,等到程晓天的士气下降时,再痛下杀手实为明智之举。

对他的判断,众将历来心服,齐道:“大帅英明!”

达兰接着分析:“唐军轻兵冒进,孤军深入,实为兵家之大忌。唐军之所以敢如此冒进,是因为他们的增援部队会源源赶到。天助大吐蕃,突然下起了暴雨,山洪暴发,唐军的援军必然无法赶到,粮草就更别提了。这支唐军困在城外这些天,无法获得补给,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歼灭的良机。”

“大帅,请下令!”众将请战。

达兰的计划远远不止歼灭程晓天:“这支唐军一灭,也就是我们腾出手来收拾唐军援军的时候了。我们阻断他们的道路,唐军即使打开通道就要耗时费力,人困马乏,等到赶到之时,就是我们胜利的时候!”

精明是达兰的优点,不过,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唐军居然有十万人向吐蕃腹心之地推进。以他的推断,唐军顶多就是三两万,要不然光这粮草就够他们受的了。再说,吐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万大军根本就展不开,徒自窝兵力罢了。

当然,若是他知道唐军拥有火炮这种利器,吐蕃的关塞在火炮面前不堪一击,他肯定不会如此判断了。

暴雨固然阻挡了唐军的推进,也让达兰发生了误判,他绝对想不到十万唐军不仅没有因为暴雨而停下,反而兼程疾进,正向吐蕃腹心压来。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没有接到桑布扎的败讯,不知道有龙武军参战了。

“传令:大吐蕃的勇士们,现在是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此战,务必人人奋击,个个争先!若有违令不前者,斩!”达兰面无表情的下达了作战令。

命令一传下,两万吐蕃军队,包括禁军千户统领的三千禁军也开出城,准备围歼程晓天。

吐蕃的千户所辖军队不定,有些辖一千人,有些辖一万人,后来把辖军上万的千户改成万户。每个分如有上万禁军,这一战,达兰想来有三千禁军参战就够了。

望着一队队开出城的吐蕃军队,副将邵胜很是吃惊,提醒程晓天:“将军,吐蕃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