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从这点考虑,陈晚荣不仅把叶天衡和司马承祯拉来助阵,还要司马承祯现场演示调配香水。果不其然,见识了如此新奇事情之后,生员们积极性大增,才有如此结果。

“道长,我还有一事相请,还请道长允许!”陈晚荣一抱拳。

司马承祯笑道:“小友有话尽管说,只要贫道能做到,一定尽力。”

“这事,其实不难。”陈晚荣说出真正的用意:“道长,我是想请你加入军器监,为这些生员讲授你一身所学。”

这事太过骇人听闻了,司马承祯纵声长笑道:“小友,你要贫道去军器监教他们些什么?给他们讲《老子》?军器监用不上这些。”

陈晚荣摇头道:“道长,我请你加入军器监,当然不是要你给他们讲《老子》了。我有一个想法,道长,你在炼丹方面的成就很了得。道长,你知道照你的炼丹术发展下去,会是什么呢?”

司马承祯执炼丹牛耳数十年,对历代炼丹家的成就秘法如数家珍一般,就是不知道炼丹后面的什么。这问题困扰了无数的炼丹家,就是大炼丹家葛洪也不例外,一下子给陈晚荣问得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叶天衡赶紧提醒一句:“道长,你还不快问问小友,小友如此说话,肯定是思之熟矣!”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司马承祯猛然惊醒:“对!小友,你快给贫道说。”

尽管司马承祯生性恬淡,不过,这个困扰了无数人的问题即将找到答案,仍是激动得一颗心怦平直跳。

陈晚荣点点头道:“道长,你们炼丹家制出来的丹药,可以用来治病,于延年益寿大有帮助。但是,这害处也大,原因何在?就在于丹药里的杂质多,没有去除掉,让人身体大有害处。若是能把这些杂质去掉,你们的炼丹术将大放异彩,为治病救人带来无穷好处。”

古人炼制的丹药的确是能救人,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就在于有两个原因制约了丹药的进一步推广,一是设备落后,没有把杂质去除掉,使得丹药的副作用太大,长期服用对身体的害处较大。二是,炼丹家们的认知有问题,铅汞都有毒,对人的身体害处不小,而在炼丹家眼里这两样东西都是宝贝,以害为宝,这后果还用说么?

睿宗就是因为长期服用丹药,整成了慢性铅中毒,要不是陈晚荣出手,他的身体不会如现在这般好。

中国历史上好多帝王服用丹药,却中毒身亡,原因就在这里。

司马承祯眼睛放光,很是激动的道:“小友,你快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除去这些杂质?”

陈晚荣眉头一皱道:“方法是有的,只是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要求。一是我们必须把玻璃做出来,二是得先把这事做起来。做玻璃这事,我会处理。不过,这人才也要培养不是?道长执炼丹牛耳数十年,造诣深厚,我有一些建议,不知道能不能入道长法眼?”

有了玻璃,化工才能量化,才能更加准确,才能检测,这是很关键。

和司马承祯相处以来,陈晚荣深知他在炼丹方面的造诣极为深厚,若是让他知道化学方法,那么他的炼丹术就会大有长进,医药工业在唐朝出现不是不可能,是很有可能。

医药工业要是在唐朝出现的话,必然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一件大事,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将得到有效控制,会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这是一件无上功德的大事,陈晚荣一直在思考这件事,交给司马承祯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陈晚荣的化学方法让司马承祯受益良多,一听这话哪里还能忍得住,一个劲的道:“小友,你快说,你快说。你的法子一定高明。”

“这事说起来就很长了,在这里不合适。得找个时间,我给道长慢慢道来。”陈晚荣决定把唐朝用得上的化学方法全部说给司马承祯知晓,由他牵头,看能不能把医学工业做起来。

这事,陈晚荣就能做,而且比司马承祯做得更好,只是,陈晚荣的事情太多了,哪里忙得过来,只能交给司马承祯这个大炼丹家了。

司马承祯很是失望,不住搓手道:“小友,那你得尽快!”

叶天衡反问一句:“道长,军器监的事情怎么说?”

“这还能有话说么?当然是去军器监了!”司马承祯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

这结果在陈晚荣的意料之中,不过,仍是高兴道:“走!我们现在就把好消息说给寇师傅他们知晓。”

“对!如此大事,看不把他乐疯!”叶天衡附和一句。

三人风风火火的赶到军器监,寇义兵他们见陈晚荣带着一个道长到来,无不是惊讶莫铭,差点把眼珠摔在地上了。

叶天衡心里高兴,把经过一说,寇义兵他们听说居然挑了一百多人,无不是吃惊不已。他们深知这些生员的脾性,能挑到三五十人已经是烧了高香,现在有一百多人,他们能不惊讶得下巴砸中脚面?

“寇师傅,这算什么?小友出马,还有搞不定的事?我给你们说一件更加了得的事情呢。”叶天衡说到这里,手中的拐杖在地上不住点动,就是不往下说,卖起了关子。

寇义兵他们的胃口给吊得老高,就是得不到答案,无不是埋怨不已。寇义兵不顾形象,一把抓住叶天衡,一副恶狠狠的模样:“叶哥哥,看你说不说?”

叶天衡笑呵呵的道:“这消息可比天大,司马道长已经是我们军器监的一员了!”

他说得是兴高采烈,寇义兵他们却是听得莫名其妙,道士跑到军器监来做什么?难道要在军器监搞老庄,要他们恬淡无为?

把寇义兵他们那副吃惊模样看在眼里,陈晚荣忍俊不禁,卟哧一声笑了出来。把用意一说,寇义兵他们大喜过望,大赞陈晚荣有先见之明。

“有了陈将军来打理军器监,我们军器监必将大放异彩!”刘怀德信心十足。

第一九0章 合谋大计

众人均是开心,聚在一起,商议一阵如何安排这批新人的事情,他们的食宿以及培养都是重要的事儿,一一说来,费时也不少,这才商量好。一句话:要让他们觉得在军器监比在国子监更有前途!

只要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心也就稳下来,学起来也才快。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事一做好,就树立起了榜样,以后扩充军器监就容易多了。

事情一商量好,陈晚荣辞别众人,赶去东宫见李隆基,准备讨要出征前李隆基许诺的石墨和胆矾了。这是做玻璃必须要的原料,没有这两样东西,就不能做出能生产玻璃的设备,化工也就不能量化,陈晚荣不得去找李隆基。

哪里想得到,一到东宫,刚禀报进去,高力士就迎了出来,远远就笑道:“陈将军,你来得真是时候!太子正要找你呢!”

李隆基找陈晚荣,肯定是有大事,陈晚荣不由得大是感兴趣,问道:“高公公,你可知太子找我何事?”

“我哪里知道。你赶紧进去吧,太子在等着你呢。”高力士的口风很紧,即使他知道也不会说,先行透露那是犯忌的事儿。

陈晚荣也不多问,跟着高力士去了。来到李隆基处理公务的房前,高力士道声请,陈晚荣谢一声,一步跨了进去,身后传来轻微的关门声。

一瞧,只见李隆基正半躺半靠在椅子上养神,颇有点疲惫,听见响声,睁开眼来。不等陈晚荣施礼道:“过来坐下!”

陈晚荣知道他是那种极心无二虑的人,在他眼里只有公务,也不客套,应一声,过去坐了下来,问道:“太子找臣,不知有何要务?”

李隆基虽然有些疲倦,却很轻松,居然开句小玩笑:“怎么?没事就不能找你?找你闲聊,不行么?”

陈晚荣绝对想不到李隆基这个尽公不顾私的人会说笑,不由得一窒,只听李隆基接着道:“你从吐蕃归来,对吐蕃的事情最是熟悉。现在,长安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吐蕃的天气冷得更早,撤军应该早点进行。这事,我虽然心中有数,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你随军出征,对那里的情况最是熟悉。”

一说起撤军这事,陈晚荣还真有些想法:“太子,对撤军这事,想必您胸有成竹了。不过,臣还是要说两件事,一是将士们的犒赏问题,二是征战归来的将士们最是想家,应该妥善处理。”

至于军械、给养、伤残这些事情李隆基抓得很紧,根本就不需要提。

李隆基点头道:“如此大胜,朝廷必得犒赏,方才对得起将士们。这事,我已奏请父皇,派沈榷为钦差,前去北地劳军。”

沈榷现在是幽州刺史,又是一名臣,由他去再合适不过了,陈晚荣没有异议。

李隆基接着道:“至于将士们想家的问题,你还好意思说吗?炮兵归来,谁个不想家?你不仅没有给他们放假,反倒是马上就扩建炮兵了,哪有你这么不体恤士卒的?”

要不是睿宗有密旨,陈晚荣早就给炮兵放大假了,当然,这事不能说,陈象荣另找借口:“太子,臣是想来年大战,炮兵还有大用,不能松懈了,得趁热好打铁,得先把炮兵扩建起来。至于他们放假的事情,臣是想分批进行,这样既稳定了军心,也不误了朝廷大计!”

李隆基微微点头道:“将士们想家这事,也只能按照你这办法来做了,分批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家去探亲。”

几万大军一齐放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分批是必然。接下来,两人商讨了许多撤军细节。等到商量完,李隆基问道:“你来找我,有何事?”

“太子,臣在出征之前就问过太子,太子帮臣找的胆矾和石墨,不知如何了?”陈晚荣也不兜圈子。

李隆基脸一肃,不紧不慢的问道:“你是来讨赏的吧?”

陈晚荣忙否决:“太子,您这可是冤枉臣了。没有这两样,玻璃就做不出来,没有玻璃,臣就不能做出其他的产品。”

李隆基脸色一松,道:“你就又有赚大钱的东西了,我没说错吧?”

陈晚荣一本正经的道:“太子,要是在以前,臣是想用玻璃来赚钱,可现在,臣不这么想了。现在,臣有更大的构想,要让军器监旧貌换新颜,做出更多大唐需要的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