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境线上的岁月-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渊深藏龙
声明:

内容简介

书中主要描述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二年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属下机械大队的同志们接到修筑边境国防公路的光荣任务。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他们转战宁明、龙州、凭祥三县市,参加了宁明县的“0七八五工程”,龙州县的“下冻至彬桥公路工程”,还有举世瞩目的“法卡山保卫战”后期直通法卡山脚下的公路等三个工程。本书以宁明县“0七八五工程”发生的事情为主要描述对象,在十万大山的深处中越边境沿线,交通环境极端恶劣,日常生活物资无法按时供应,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使他们陷入到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窘境之中。自卫反击战发生后,一部分同志接到命令跟随部队进入到越南境内纵深地区与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而留守后方的工作人员也经历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战争的洗礼。
正文 说在前面的话

一九七九年发生在中国与越南边境一带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二十九个春秋,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当年的战场早已物是人非,当年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
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为人民、为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和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最终为我们换来了今天这美好、幸福、祥和的日子,而他们却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他们甘洒热血为人民谱写春秋的悲壮事迹和大无畏的光辉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日月有规律地东升西落,岁月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无声、无息、无情地流逝,时间老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随着日历一页又一页翻动的节奏,缓慢而又急速地带领着世间万物不可阻挡地向着未来奋进。随着时间一步一步地推移,人世间一切丑、恶、善、美等等的事情和人物都无可避免地会逐渐被后人遗忘,若干年之后,只有当老师在给学生上历史课的时候,一些对社会有重大影响或有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或是那些被永远无情地钉在耻辱柱上恶名昭著的千秋罪人才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供后人瞻仰、尊敬、或唾骂、批评、谈论的对象。对他们永远谈论不完的是、非、功、过等话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主宰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录。至于大多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默默无闻的民众,没有资格也没有可能在学术界那高雅的殿堂之中抛头露面,让后人指名道姓来谈论,赞扬的。但是,那些轰动世界,永载史册的事情却又往往与普通的老百姓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牵连。可以肯定地说,历史是由无数的无名英雄在幕后导演和创造出来的,历史离不开人民,主宰历史的也应该是人民。
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根本就想象不出先辈们为争取自由和和平而浴血奋战的场面是何等的残酷惨烈,也根本无法想象在硝烟弥漫遮掩之下的战场上隐藏着多少悲壮和激昂。
我虽然也是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但由于参加工作的单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竟使我有机会走上战场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硝烟洗礼。我所参加的战争时间跨度不是很长,我也不是冲锋陷阵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因此无法生动地向人们描述敌进我退、敌攻我守、敌退我追那种战场上惨烈悲壮的一幕。但这场对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的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战争,却让我深深地了解到什么叫集体的力量、什么叫团结、什么叫互助、什么叫英勇、什么叫智慧。总之,这场战争教会我很多很多生活的方式方法,也让我对先辈们所经历的艰苦年代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彻底地改造了我原来幼稚无知的思想,也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人生旅程。
那是一九七八年的秋天,当时我们机械大队第五队的十几位同志奉命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桐棉公社紧邻中越界碑的边境沿线参加一项代号为“O七八五工程”的国防公路施工任务。五个多月后,公路工程眼看即将全面完工,我们即将告别奋战了几个月的“O七八五工程”工地胜利地返回南宁。但是,一场事先无法预料的战争将我们的返程计划打乱。在工程指挥部的安排下,我们奉命配合野战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我国军队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以不可阻挡的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突破了越南军队设在两国之间号称坚不可摧的防线,发动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奇‘书‘网‘整。理。'提。供'。由于战事发展的需要,机械大队在“O七八五工程”工地的全体人员接到工程指挥部的特急命令,必须无条件地密切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一起参与这一场正义的战争,每个人的行动都必须严格服从解放野战军部队党委的统一指挥。
由于各类机械操作分工不同,我们十几个人最终被安排在所谓的后方工作,没有象有的同事那样随着解放军野战部队一起进入到越南的纵深地带,与解放军战士同甘共苦同越南军队进行一场正义与邪恶面对面浴血奋战。
战场交战,是一种生与死较量,是热血沸腾的青年为祖国、为人民奉献青春的理想场所。虽然留守后方的人员没有这种机会,但也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贡献出自己一份有限的力量,这应该也算是我们对祖国的最好奉献吧!
屈指算来,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五日起,至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五日止,在这不算漫长的三年五个月总共一千二百三十天里,我与机械大队的同志们不辞辛劳,不怕生活的艰苦,先后转战宁明、龙州、凭祥三县市,参与了闻名于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后期的“法卡山保卫战”这二个战役。在这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同在一起工作、生活和战斗的同志们吃苦耐劳、团结拼搏、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为和平拼命地忘我工作,哪里需要他们就无条件地坚决服从命令到哪里去,他们那矫健的身影永远激励着我,他们那舍生忘死努力工作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终生难忘。
我们在边境线上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生活的艰苦,伤病的困扰,宝贵的生命时刻处在威胁之中等等,这些常人难以耐受的事情都被我们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克服了。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世界和平,有的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同志们那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经常在我脑海中涌现,我早就有一种将他们的英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说的愿望,我要让伟大的共和国牢记,让人民牢记,让现在和以后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环境下远离战争年代的年轻一代们知道,当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曾经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为了祖国的安危和尊严,为了广大人民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全世界和平,他们曾经舍生忘死地战斗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在历史长河杂乱无章的档案堆中翻寻、搜索、整理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我努力将深藏脑海之中的回忆闸门一点一点慢慢地打开,当年那些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往事象放电影一样清晰有序地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思绪随着历史事件的重现情不自禁地融汇到过去的年代之中。我驾驭着回忆的翅膀,展开想象的无穷力量,尽情地在过去的年代里自由地翱翔。回忆是美好的,回忆能使人斗志奋发,回忆能使人性情激昂,回忆也能使人千转柔肠。
由于我的写作水平有限,无法将同志们的英雄事迹生动、活灵活现地描述出来。因此,数次动笔都不能如心所愿地将此项工作满意地完成,使得同志们的英雄事迹长期湮灭在无情的岁月当中。现在,历史的车轮已滚过了二十多年,当年那些同在一起并肩战斗、生活、工作的战友们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出现,为了纪念他们,我一次又一次提起这支对我来说的确显得十分沉重的笔。虽然我粗糙的文笔无法将同志们可歌可泣、催人泪下、激人奋发的英雄事迹生动、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总算是了却了我那一份久违的心愿。
为了完成这篇纪实性质的小说,为了充实写作内容,为了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我参考和查找了大量有关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资料。其中有当年通过内部资料传达的,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还有在网络上传播的。其中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国际时事评论报道,中国援越的大量军用物资数据统计,自卫反击战时中越双方军队的部署等等,这些东西我无法凭空捏造出来,因此我将其中一些资料和数据整理后添加到书里。我不敢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但最起码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特向提供资料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我没有生花妙笔,所以无法写出言语华丽的文章来赞颂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我唯有用朴实无华的语句来叙述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青春的动人往事。时光无法倒流,但回忆可以追思过去,如果你对以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感到有兴趣,如果你想对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有一点认识的话,请随着我叙述的步伐一起踏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吧

正文 第一章 动员大会

诗曰:一石激起千重浪,数语揭穿越人狂。
世事纷争时时变,有志儿女赴战场。
公元一九七八年七月初的一天早上九点多钟,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郊虎邱山脚下的区交通局机械大队厂区内,人们有序地与平常一样工作和生活着。突然,安装在礼堂屋顶上的高音喇叭发出一阵震耳的乐曲,将厂区里静溢的氛围打乱了。乐曲放完,紧跟着传出女播音员那清脆动人的声音,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如下几句话:“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同志们请注意,现在广播紧急通知。全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