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明皇-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皎这时感到,着不是他紧紧抓住姚奕的手,只怕姚奕早就站立不稳了。

“为御史中丞请托,就,就是留后路么?”半晌,姚突才象悟出点什么来了似的,忙问姜皎。

姜皎点点头,又附耳小声地说:“这是惠妃娘娘要我向你请托的。”

“武娘娘?”

“是呀!我姜皎哪来那外国贡宝呢?那是今上赐给惠妃娘娘的呵!”

听了这通道理,明白了底细的姚奕,反而更没主意了。他苦恼地对姜皎说:“实话对大人讲,赵诲为人,和家严差不多,不通人情!小弟还未想出法儿来,打通他这道关节。”

“可叹姚崇会有这种儿子!”姜皎听了,暗暗于心中感叹了一句,但又忙着回答姚奕说:“我也预料到奕哥自有难处,也试为兄想了一个法儿,或可打通这个关节。”

“请大人赐教!”

“闻听人说,赵诲别无所好,”姜皎转动着那黄乎乎的眼珠,对姚奕说,“却十分喜欢胡人所用的器皿,刀子。近日我得到一柄蕃刀,锻铸得精美异常,明日晚间,我即送到兄的府上。”

“唉,”大约以为并不十分可靠,姚奕听了,有些失望地叹了一声。

“事在人为,”姜皎喜欢他这种坦率的表示,忙着鼓励他,“只要奕哥真将此事放在心上,即便一时不成,惠妃娘娘也不会责怪的。”

想到要留后路的姚奕,忙回答说:“请转告武娘娘:姚奕不出后日,就将蕃刀送给赵诲,并提出请托之事。到底如何,也定然不出后日,来大人府上相告!”

“哈哈哈哈,”姜皎笑应着,突然,又说出一番使姚奕摸不着头脑的话来,“刚才在惠妃院中,惠妃娘娘又拿出了一件今上新近赐给她的宝物来——一只酒坏!”

“酒杯?”

“世上少有的酒杯啊!其色青翠灿然,花纹如同乱丝混织;其薄如纸。以酒注之,先则温温然,次则如汤沸……”

“系拂菻国所贡,名叫‘自暖杯’!”

“‘自暖杯’!呀……”

“听娘娘的口气,”姜皎故意把话顿了一顿,把姚奕的胃口昂得实难忍耐之后,才说,“好象也是为着奖赏你老哥的……”

“嘿……”姚奕傻笑了两声,突然记起什么,问姜皎:“武娘娘不是患了疾了么?”

姜皎用鼻子哼了一声,“咱娘娘正忙着为后天伴驾游这‘消恨墟’作准备呢,什么疾不疾的?”

姚奕想起刚才斋殿上的王皇后的处境来了,他叹了口气,对姜皎说:“虽说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妃子,可皇后那日子,哪有武娘娘过得顺心?刚才在斋殿……”

姜皎象善于捕风捉影的猎狗那样,赶紧竖起耳朵,追伺道:“怎么啦?”

“嘿!陛下的妹子,少派了守壝门的人,把她气得真苦……哟!只怕快到申时了,我得去亲蚕坛了。请,姜大人”

“请,姚大人!”姜皎缓缓地举起手来,朝姚奕揖别着。看着姚奕领着家人匆匆北去的背影,姜皎却在心里冷笑:“好哇!亲蚕大典,皇后竟敢放纵其属,不依制度,亵渎蚕神!”此刻,在他们废立皇后的谋略中,姜皎又咬牙切齿地给王皇后记下了一条罪状。

发现皇后的罪状一条;冢宰的儿子被自己克得服服贴贴;如果赵诲收下蕃刀,愿意或不愿意为李林甫请托,都会稳操胜券……姜皎顿时觉得自己如云托足,浑身都要飘飞起来了。他虽早无醉意,但大大的得意却使他步履瞒跚;他就这么歪歪倒倒地重新钻入千叶桃林,竟咿咿呀呀地胡诌起一首回波辞来:“呵呵呵呀!……回波尔如姜皎,几番除奸兴朝;虽不敢比魏征,却也胜过,胜过……呸!胜过谁呢?胜过程咬金?不对,字又多了,也不押韵!那么,胜过谁呢?呵!对了!胜过‘赵高’……呸呸呸!怎么会去比秦赵高、那个指鹿为马的角儿……”

“站住!”

姜皎正在一路自问自答,自拍自唱,忙得不亦乐乎,忽然,一声巨雷炸响在他的耳畔,他大吃一惊,抬起头来:吓!眼前,一堵墙似的立着个魁伟异常的汉子!他再一细看,心里直发毛:“我怎么撞到这里来啦?又偏偏遇上了这五瘟神!”他赶紧边笑边作揖,结结巴巴地问:“王、王将军安乐否?。”

“我会有你这殿中监‘安乐’么?”龙武将军王毛仲一手握着腰间佩刀的柄儿,另一只手晃着马鞭,半眯着眼以问作答,然后,随地将眼一睁,瞪得滚圆,“尔逛到御马厩来做什么?嗯?”

王毛仲虽已是三品武官,但并未开府置第,却住于这大内御马厩中,仍旧精心饲喂李隆基的两匹宝马玉花聪、照夜白,并带着三百名龙武亲兵,值卫皇帝的宸居宫室,也兼管全厩御马。就其职务看,也不过是一个侍卫头儿。但因他是皇帝的五宝之一,又在两次平逆中立下大功,更兼武艺高强,忠勇勤谨,李隆基十分倚重、宠信。近日,亲为他择配姻亲,皇帝把掌上明珠明义公主下嫁给他,与此同时,为贺其喜,已拟敕将其升入公卿之列、等同一品的太仆卿。

正因为这样,阖朝多数文武对他不敢侧目而视不说,这宫禁之中,连高力士也得怯他几分。姜皎虽和他也曾同助皇帝翦灭太平公主,但皇帝一总万机之后,姜皎早已自有打算,依附于武惠妃,暗中打王皇后的主意;而深知王毛仲对皇后赤胆忠心的他,在皇后本人面前,虽貌作恭敬,心则往往小视;但偶一碰上这异族武夫,他却忍不住股颤心跳,似乎见了恶煞一般。想不到刚才一高兴,昏了头,哼着呀着,本该从千叶桃林往南走,出建福门回府去,偏偏错拐入禁苑之西,逛到御马厩来,碰上了这恶煞。

“嘿嘿,”姜皎忙不迭地笑着,说,“我是奉旨去‘消恨墟’看看,陛下要去赏花呢。嘿嘿,请了“王将军!”

“站住!”

“嘿!”

“请问殿中监从何而来?”

“兴安门。”

刚一出口,姜皎就暗呼,“糟啦!”

“哼哼!兴安门直向前,穿出含光殿夹道,便是‘消恨墟’,尔怎么西窜入苑,到了这里?”

“这……”

“姜皎!”又是一声炸雷。

“在、在!”

“这里,是西市?”

“啊?啊!不!”

“是东市?”

“不!”

“那是何处?”

“大内西、西苑……”

“哼哼!既知是堂堂大唐的巍巍宫禁,你小小一个殿中监,该奉旨往北,却敢胡窜来西!你与当年那韦逆的面首杨均、马秦客,视大内如平康,胡钻乱窜,有何不同?”

“王、王大将军!”听着王毛仲气势汹汹的斥责,姜皎浑身乱颤着,认错不迭,“小官知、知罪……”

“哼,知罪就好!”随着这一句话,姜皎听见王毛仲“哗”地声拔出了佩刀。他骇得浑身麻木,舌头发硬、两眼发直,那寒光闪闪的家伙,已被王毛仲举到他的眼前,“认得这是何物?”

“……刀……”

“哼!”

“宝……刀”

“瞎了尔那双狗眼!”听着王毛仲的怒骂,魂飞魄丧的姜皎分明感到那团寒光在自己项上旋了极快一个圈儿,“它是专饮败国奸佞之血的辟邪大口,从今以后,该去的地方尔去,不该去的地方,尔要少去!该做的事尔要多作,不该作的事尔要少作!若不念在平定太平时,尔也有小小一点功劳,这张大口,也象对宗楚客、窦怀真等人那样,早把你那点点脓血喝光啦!”

“是,喝光啦!……”惊骇交加的姜皎,胡乱应着王毛仲,转身欲逃。

“把靴脱下来!”想不到王毛仲用马鞭向他一指,定住他,喝道。

姜皎以为王毛仲异想天开,要他象“脱靴上殿”那样,让他脱去靴子,把他弄进“御马厩”中去,所以唬得强笑着,直作揖“不敢不敢!改日再来拜谒……”

“什么不敢,叫脱就脱!”

“是、脱、脱……”

他也顾不得什么,一下子蹲到地上,把靴子脱了下来。王毛仲走上去,一脚把那双绢靴踢到厩旁草丛中去了。然后对傻望着自己的姜皎喝道:“滚!”

龙武将军提着马鞭,归刀入鞘,一转身,回御马厩去了。姜皎这才站起来,瘟头瘟脑地转身往北苑走。等他重新穿进千叶桃林时,天已暗了下来。没有阳光的桃林,显得阴冷昏暗,也就在这时,姜皎才觉得浑身已被汗水湿透,两只足掌疼痛难忍。想着刚才离开这里时,得意非凡,归来时,狼狈不堪,霎时象泄尽了心中的气,身上的力,他疲乏不堪地一头坐在桃林中。远远地,一阵调韵庄严的鼓乐声随着晚风飘过来,那是皇后亲蚕仪典中启驾临坛的乐声。

他忙支撑起身子,往桃林深处挪动,免得撞见皇后亲蚕的仪仗大队。

这种意识唤起了他整个神志的清醒。他望着两只有袜无靴的足,发起急来:出宫还得经过很多门,遇到许多人,光着足可怎么办?先找个太监借一双?人家总会奇怪你的鞋呢?打湿了?打湿了怎么会不见湿鞋呢?摔渠里了?御渠里准你扔臭靴子?……到了此刻,他才知道那高丽种这一着,比杀了他的头还狠毒。明明是说你在宫中乱窜、想打皇后的主意,立即就让你出丑。这,万一被饶舌的谏官告到皇帝那里,就更说不清楚啦!谁知道皇帝还会往什么道上去想他这双没靴的光足板!

他恨王毛仲恨得直捶胸口。忽然,他想起眼前就是皇帝亲封的“消恨墟”,他不仅没感到“消恨”,反而因恨而起的气,直冲丹田,把个肚皮撑得都快要破了。

“不消气,就不消气!”他一拍大腿,暗中计议起来,“高丽种这一招,既已露出,倒是提醒了我,他和元蓉蓉,一个是皇帝的掌上珠,一个是今上的心中宝,眼下一结亲,双双为皇后出力,这拥立武娘娘的事,只怕悬着啦……不成,要尽早奏告武娘娘;事要成功,光收拾姚崇老儿还不成,提拔李林甫等心腹也不成,还得把向着皇后的这一宝、一珠从皇帝掌上、心中抹开才成哩!”

“咚、咚、咚”三声鼓声,在亲蚕坛上响起。这鼓声,宣告三解其严。正坤宫内典典引,将禁外命妇导出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