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使用“电磁遮断”,同时又都是针对对方的无线电频道。不过对于双方官兵而言,上了战场带一部手机,总是有所帮助的。甚至因为第一代手机的便宜,双方的坦克里都有这样的,民用转军用的装备。虽然手机来自中华联邦,虽然中华联邦的“移动通讯”专门开设了军用加密频道,而收取高额费用,但所有参战国都在使用这样的系统。
毕竟就算是在中华联邦国防军“望楼Ⅲ”——预警、电子战飞艇的干扰下,这些手机的信号依然畅通无阻。这也算是中华联邦国防军,面对“移动通讯”的巨额收入而做出的一些让步。当然为此,中华联邦国防军得到的是军用数字化通讯系统阵列。
一艘小型“全球鹰飞艇”上所载的“军用数字化通讯阵列”,就可以保持一个战区军用手机的及时加密通讯。而这就是最顶级的军事机密,无论任何国家的媒体都不知道。而这个系统,可以向中华联邦国防军提供,所有使用军用手机系统的军队的实时通讯监听,以及北斗卫星的GPS定位。当然,这同样是顶级机密,没有足够的代价不会公之于众。
随着坦克群近逼,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之中,盟军与德军的进攻与防御换了位。德国人的进攻,有着更多的普鲁士军队的狠辣。对于那些“快速战线”内部的作战,德国人更有一些特殊的心得。他们的作法并不是派军队到内部去清剿,多数的时候是用带有聚能装药的巨大炸药包来对付。
尤其是盟军海岸上深达10公里的防线,因为时间问题,那些“快速战线”被直接布置到地面上,只受到一些沙袋的保护,这就降低了“快速战线”作为半埋式地堡的防御作用。
呈“品”字形的碉堡,尽管受到了大量火箭弹的攻击。但远不如盟军用120000发炮弹来轰击的效应更大,所以那些抵抗枢纽上的55毫米的火炮,许多在爆炸之中都安然无恙。毕竟,就算是在碉堡顶上,同样有厚厚的水泥板进行保护,没有直接命令不存在毁损的问题。
可惜的是,南美步兵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斗。在他们心中那如同雨点似的落到阵地上的炮弹,一定会把“快速战线”组成的防御完全摧毁。事实上“快速战线”里的那种多级减震复合的钢筋水泥板,对于炮击有着相当不错的防护能力。除非直接命中顶部,否则107毫米的火箭弹的穿甲弹头,都难以击穿整个碉堡。
德国人的吉普车火箭炮组成的炮队,不断移动着他们的方位。补给部队根据他们使用手机的报告,运去一车车的炮弹。吉普车火箭炮的炮手,刚根据手机里传来的命令,把炮弹射向大致的炮击目标。毕竟火箭弹谈不上什么准确性,唯一值得提的就是火力的密集以及猛烈的程度。
因此,德国军队进攻火炮的准备,除过重炮之外,火箭炮是以几乎不间断的方式在发射。整个诺曼底的充满了烟雾的天空里,可以清晰的看得以一排排流星一样的火箭弹不时,从各个方向上掠过天空。美军的舰炮当然也对那些火箭炮吉普车追踪射击,一来红外观察受到干扰,其次烟雾影响,最后就是那吉普车一但射击完毕,就可以立即移动。
据推测,德国士兵在射击的时候,吉普车都可以不熄火。12个发射管,在9秒内可以发射完毕,随即整个炮弹就可以立即转移。这种作战方法,曾经在瓜达卡纳尔岛上,颇为令美国海军陆战队头痛,那么盟军该如何应付呢?
咱们下章再说!
第五卷·末世的雄鹰:第六季 中华的天堂 第12章 孤注一掷
天空再一次被激烈的炮火所染红,那些爆炸腾起来的烟柱就像是一只只从地狱里伸出来的大手,把这原本应该星辰灿烂的夜空,涂抹的面目全非。
南美的士兵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虽然多数人依然咬紧牙关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但军官的不知所措,已经让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负责这些固定防线的军队,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军队。他们不像是“联合国军”,他们统一的语言是汉语,所以的军官必须懂的语言同样是汉语。
而且居然做到还十分容易,原因在于能够在第一批加入到“联合国”的国家,都是“中华联邦”的铁杆盟国。这些国家的军官,多数都有着到“中华联邦”的军校之城——鹰之城深造的经历,而那里的教育,中文是唯一的官方语言,第二语言才包括了德语、英语、法语等其他语言。而且正式场合一律使用中文,所以说“联合国军”与盟军、轴心国的军队相比,语言就是一大优势。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更加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华联邦早已经准备了15年的战争。所有的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因为学者的数量、科学的水平面,考虑的结果是精密无比。当然也有缺陷,比方说爱娃·布劳恩的那条狗,就没有考虑到。它带来的影响,已经持续了很久了。
但盟军可没有这个本领,尤其是南美的军官。前面说过,中华联邦在以前因为中美的关系,并没有在南美有过多的动作,也没有与那儿的国家建立更多的关系。但这件事事实上,给盟军带来了许多麻烦。英、法两国,与中华联邦一直是面和心不和的,但他们的军官,依然在中华联邦获得了完整的教育。
这让盟军的军官之间交流的时候,英、法、美三国的军官,说些其他国家军官不喜欢听的事情,或者说某些隐密话题的时候,他们往往用欧洲人难民的中文来交流。可南美国家的军队,他们的交流就非常困难了。比方阿根廷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而盟军方面多说是英语甚至是中文,这是因为美、英、法三国的军官,许多都有过鹰之城学习的经历,又或者说在“魔鬼学校”里受过训。原本那所学校是特种部队的训练学校,可最后各国为了建立自己的特种部队,同时为了提高步兵作战的能力,那里甚至变相的成为了各国陆军军官的战术训练学校。
正是这些因素,南美的士兵们,听着电话里传来的英语、中文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碉堡外面传来的,是德国人火箭弹爆炸时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听筒里的声音就变得更加难以听得清楚了,从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是这样一个词汇。
“顶住……顶住……你们他妈的饭桶……!”
人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许多时候尤其是在最紧张的时候,人们会不知不觉的用自己最敬佩的人的话语来发出命令。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证明,电话那头呐喊的人,无论是英、美哪一个国家的军官,他肯定是出自于“魔鬼学校”。因为他他的汉语,带着明显的河南噪音。
然而,第一线的那些抵抗枢纽,这时随着德国坦克群的近逼,那儿的防御已经完全失败了。成群的来自南美的士兵,他们扔掉了武器,扔掉了几乎一切拼命向下一条战线的抵抗枢纽奔去。倘若这是美、英、法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不会犯的错误。因为在战场上,没有什么地方比“快速战线”里更安全,也没有什么地方比那里更能有效作战。
德国的坦克群继续前向挺进,已经突入盟军地面防线的他们,避免了盟军海军炮火的打击。这是因为没有天空里的引导,以及那些抵抗枢纽的招唤,为了避免误伤舰炮不能朝这个地方开火。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德国虎式重型坦克,肆无忌惮的停在两条战线之间的空地上,转动着炮塔,用88毫米坦克炮攻击着下一道的抵抗枢纽。
与南美盟军比起来,德国的地面军队显然要精锐许多。虎式重型坦克与豹式中型坦克进行攻击的同时,步兵们涌出装甲车,开始占领盟军的抵抗枢纽。他们清楚,盟军的反击也可能会很快就开始,在盟军反击之前,他们占领的抵抗枢纽越多,就可以给攻击的坦克集群提供更多的支援。
“看看这些笨蛋,他们逃跑连武器都不破坏!”
步枪上的战术手电在盟军抵抗枢纽的通道里闪动着,冲进去打算大战一场的德军惊讶的发现,通道里一切都完好无损。甚至德国人的火箭炮连通道里的电路都没有损坏,南美的盟军士兵逃跑之前,甚至连发电机都没有破坏。这不能不让专业的德国军队,对于这种不专业的行为大摇其头。
整个抵抗枢纽里,面对德军那一面的碉堡里,整齐的堆放着大箱的子弹、炮弹以及火箭筒。这些弹药的堆积点,都有着加厚的顶棚以及更结实的支撑系统。别看德军也倾泻了多达10万枚107毫米火箭弹,但这些弹药堆积点,居然没有一个被击穿。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盟军的“快速战线”系统同样是相当优秀的。
令德国士兵欣喜的是,在面向盟军的那一面的碉堡顶上,同样部署着带护盾的55毫米火炮以及12。7毫米的防空机枪。它们同样没有被破坏,甚至整个抵抗枢纽中间的重迫击炮巢里的210毫米迫击炮都被南美的士兵留给了德国人。对于盟军,德国陆军一向有着心理上的优势。不过他们也承认,那些军人里有不少的优秀的人才,比方说巴顿就是一个。不论别人对巴顿如何评价,但从德国军官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更加敬佩巴顿而不是布莱德雷。
“这……太蠢了吧,诸位谁知道盟军里哪一支部队会蠢成这个模样!”
火炮没有破坏,炮弹大多都没有消耗。其实这不能说南美的士兵没有训练好,而是在面对如此强烈的攻击时,他们惊慌失措。不但给德国人留下了大量的弹药,也留下了足够的武器装备。毕竟逃跑的时候,任何一点重量都会是要命的东西。
德国的机械化步兵,进驻这些空无一人的抵抗枢纽之后,立即就开始行动起来。半个步兵班,就可以操纵枢纽里的迫击炮。那些碉堡上的55毫米火炮与25毫米的机关炮,这时一起用盟军遗留下来的弹药,向盟军的第二道防线发动攻击。这时,还有一些南美的士兵奔跑在两个抵抗枢纽之间的空地上。
他们的拼命奔跑的身形被身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