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巨枭-毛人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统巨枭-毛人凤-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有公司”拿到了包罗万象的经营执照,经营范围也就大得难有边际,只要可以生利,无所不干,无所不取。下面罗列一下公司的产业和经营项目,便知端倪:

先看上海方面:

1。东方渔业公司。拥有40艘可以出远海作业的渔轮,并有自己的冷藏仓库。

2。启明运输公司,拥有500辆从中美所“剩余物资”里分出来的十轮大卡车,专营上海附近各线的货运。

3。大型锯木厂一家。

4。三夹板厂一家。

这些企业,都由戴笠生前的老朋友,上海陆根记营造厂的老板陆根泉代为经营。

再看南京方面:

1。裕丰纱厂。由保密局经理处长郭旭兼任经理。

2。亭亭照相馆。开设在南京闹市区花牌楼,全部采用中美合作所移拨过来的美国器材。这是当时南京城里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一家摄影单位。除照相外,还兼营各种器材,并代客拍摄家庭生活电影。同时也从事特工活动。

3。鸿业印刷文具公司。这也是当时南京城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资本雄厚,设备精良,用的是中美合作所留下来的美国最新式的电动印刷设备。同时兼营文具纸张。经理由原军统四一印刷厂厂长李如澍担任。

4。长途客运公司。由保密局拿出500辆十轮卡车改装成客车,与南京江南汽车公司合作。

另外,平津地区还有无线电器材制造厂一家,西单北平大饭店一座,以及分布多处的仓库和冷藏库。这些物产,都由过去军统中一向搞面业活动的白莲丞经营。

“三有公司”成立以后,究竟为毛人凤弄了多少钱?谁也没作过统计,反正有一点是清楚的:公家预算拨下的款子,不见例外的开恩,保密局“花钱如流水”的作风却比全盛时期的军统局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事之秋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9月。一天,毛人凤正在“好风水”的办公室里批阅公文,一阵凉风,好不惬意,索性捋起汗衫的下摆,露出半截肚皮,贪那爽爽的凉意,初秋的南京,仍然留着“火炉”的余威,那如蒸如烤的滋味并不比盛暑轻多少。自发福以后,毛人凤觉得比以前怕热,要命的是,别重庆、回南京,出了“火焰山”又入“炼丹炉”,硬是与清凉世界没有缘份,有时,想想那些干着闲差的高官们,一到夏天结队去北方,躲避暑气,心里好生羡慕,于是本着一种渴求补偿的心态,抓着眼下的一把凉风便放肆起来。

突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惊得毛人凤赶快遮住肚皮,抓过话筒。电话是唐纵打来的,约毛人凤碰个头,时间赶早不宜晚,好像挺着急。

晚8点,毛人凤准时来到警察总署唐纵的办公室,唐纵指着桌上厚厚一叠卷宗示意毛人凤看看。毛人凤打开卷宗,看了第一份,便觉着像有一条毒蛇,顺着背脊往上爬,吐着长长的红信,舔自己的头皮,再往下看,眼睛里冒出了“血”。原来,几个月前,湖南派为扳倒毛人凤,着手调查的吴茂先舞弊案有了下文,现由张毅夫“操刀”,写成卷宗,焦点直接落在毛人凤的夫人向影心身上,指控她伙同吴茂先与不法商人串通,利用空运与检查之便,从事金钞投机。从卷宗罗列的线索看,还涉及到上海、北平、重庆、昆明等多处特工外勤机构,几乎全是毛人凤的徒党。

看完卷宗,毛人风貌似“公正”地说:“事情真要是这样,太不像话啦!

这哪里是党国的干部,简直……简直是贪官污吏嘛!”唐纵听着“正义言辞”,一声不吭,眼里闪出捉摸不透的笑意,看得毛人凤心里发怵。然而,毛的城府也确实到家,瞬间便有了反客为主的手段,半是自语半是警示地说道:“事情也怪,他们抓了吴茂先不让我知道。向影心捅了这么大的漏子,从没听她透过话,结了案子,卷宗又送到唐先生这里,这不明摆着是个阴谋吗?难道张毅夫预先设好圈套,把我老婆绕进去,然后再……”说到这里,做了个双手掐脖的动作。

“好了,好了,不要胡乱臆想,我若是信不过你,会把你找来吗?”唐纵指着卷宗,一脸正经地说。

其实,三天前,卷宗就到了唐纵手里,围绕着怎么处置的问题,他大费周折。明摆着的,这是湖南派的弟兄借路上达天听,藉以扳倒毛人凤。真要这么做,唐纵并不困难。问题是这全然不合他的心意。一来他专心警政,无意蹚保密局的浑水;二来,注重清名,生怕惹出拉帮结派之嫌。为此,他到警察总署当家,湖南派中想附骥的人物,几乎一个也没带上;三来,毛人凤于“李闻血案”上帮了大忙,说不定日后还有更多的关照,何必沾腥又绝路呢?琢磨透了这些,唐纵决定原封退还。不过,这个人情不能白送,于是请来了毛人凤。

毛人凤听懂了唐纵的意思,好生感激,临别时那有力的一握,大有冰释前隙,重归于好的蕴含。

然而,事情到此没有结束。这一头,毛人凤迅速行动,关照向影心掐断所有“不干净”的线头;再托人告诫吴茂先,把事情全部揽下,条件是保他无虞。那一头,张毅夫不甘罢休,把唐纵退下来的卷宗送到了郑介民手上。

想不到“冒脑根”颇有热情,并以此为由头,发起了扳倒毛人凤的攻势。

有人还提出一句言简意赅的口号,叫:“拥郑倒毛”,发端者名叫黄天迈,原先公干于外交界,抗战初期,因为利用公职,在巴黎经营黑市,套购外币,被法国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回到国内,老蒋下令判刑。后来,军统需要“外交人才”,将他保释后,转入特工部门。这家伙扛着燕京大学的牌子,又是“美国通”,干了几年军统,窜得挺快。戴笠死后,官瘾发作,涎着脸皮巴结郑介民,现在一见有功可立,马上打出“拥郑倒毛”的旗帜,集合一批人组成反毛阵线,名叫“建国力行社”。马汉三当社长,委员有杨蔚、杨清植、白世维、娄兆元、吴景中、严家诰等一班元老宿将,此外还有吴毅安、聂士庆、张鸿惠、李希纯、吴道诗、吴安元、孔觉民等,势力所及,包括晋、陕、豫、鲁、冀、察六省与平津两市。

俗话说,车动铃铛响。那么大的举动,自然瞒不了毛人凤在华北的耳目,“建国力行社”成立没几天,有关它的全部情况便放在了毛人凤的案头上。

取悦领袖

毛人凤忌讳走险,不能十分肯定唾手夺取的成功,宁肯多担待几许羞辱。

眼下,湖南、广东派进攻得猖狂,究竟是以牙还牙,还是以退为进好呢?毛人凤静下心来梳理头绪,益发觉得应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旧训自警。戴笠死后,他不止一次地闭门思过,想到雨农兄的诸多成功,诸多失败,有经验,有教训。经验足以借鉴,教训必须记取,其中有两条:一是雄心万丈,竭力铺陈,引发了领袖猜忌;二是张牙舞爪,树敌太多。日后,戴笠即便不摔死,恐也难以琢成大器。

每每想到这两条教训,毛人凤止不住胆颤,作为戴笠的继承人,瓜田李下,他既要洗去这些不利的印痕,又要消化过去留下的嫌疑,因此,从大的容身环境来讲,缺少来自最高当局的信用和支持,缺少前后左右的奥援,才是最大的心病。

两害相权取其轻。毛人凤理清了头绪,赶紧给蒋介石写一份“表示态度”的报告。报告中,他用比较委婉的措词,对戴笠生前扩充势力,四处插手的作法提出批评,认为公开兼职一多,用以应付敷衍的时间也多,对本职工作不利。因此,今后的特工工作,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坚持以秘密领导公开、公开掩护秘密的老传统,不但要把公开机关与秘密单位划分清楚,而且不应让负责秘密单位的特工,再去兼任与专业无特别关系的职务,从而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求名利,不求闻达,不好虚荣,甘做无名之辈的态度。

老蒋看了报告后,十分满意,不出一个星期,就把毛人凤召去,当面询问。过去毛人凤向蒋介石汇报,只是戴笠的传声筒,从来不掺和个人意见。

这次情况大非从前,准备充分的毛人凤尽兴地发挥一通,他见蒋介石一边听一边点头,毫无倦容,便把十分钟的讲话内容,丰富到了半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回答“领袖”的提问,可谓从容不迫,精当之至。这次谈话后,蒋介石对毛人凤开始有了新的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

左右逢源

与此同时,在获取奥援的方面,毛人凤也频频得手。他一边巩固旧友的交情,一边发展新生的关系;一边继承“老板”的“遗产”(指戴笠的老关系),一边化解戴笠的宿敌。比如老蒋的贴身侍卫长俞济时,过去跟毛人凤交情不薄,眼下更是巴结得紧,毛夫人向影心,三天两头往俞公馆跑,送礼几成家常便饭。又如,蒋经国,堂堂太子,如日中天,毛人凤唯恐拉不上关系。据沈醉描述:毛人凤对小蒋的巴结,低三下四的神情,令人作呕,甚至还特意给保密局系统下达了“对经国先生就应当像对总裁一样”的指示。再如宋子文、胡宗南、杨森等人,都是戴笠的私交,毛人凤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传统,用自家人的原则,款待这些大佬。就拿胡宗南来说,毛人凤仍时时将南京方面的政治动向,悄悄与之通报,使胡觉得,戴笠虽死,耳目犹在。

另外,对胡的夫人叶霞翟,功夫下得极深。

然而,毛人凤毕竟矮了一头,不可能在胡宗南、宋子文那里得到平起平坐的尊重。因此,要想大收获,必须很努力。不久,毛人凤果真干出一桩让胡宗南感恩一辈子的事。

事情要从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说起。此人叫熊向晖,是中共党员。1938年,他接受周恩来的指示,潜入胡部从事机要工作。当时由于胡在抗日过程中的表现,中共对之采取了温和态度。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胡宗南开始追随蒋介石,反共的热情趋于高涨。于是,延安密派王石坚到西安,跟熊向晖建立联系,随后,有关反共部署的情报便源源不断地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