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说心里话,夏侯渊也为李儒的话心动,但他作为曹智兄长还是打心眼里不主张曹智以身犯险。最后没办法的夏侯渊一定要求与曹智同行,招到曹智和其余一杆将领的一致反对。

谁都明白,曹智手下的这些将官不可能都随曹智出征,总要有人留守皖城。但许褚、李典、王平甚至曹安都不愿轮上自己成为那留守之人,这群小伙子都不是安分守己之人,甚至于可以说这些人都极其好动,有那么热闹的仗打,他们怎肯留守。

最终夏侯渊成为他们的联合牺牲品,在众口一词下,夏侯渊被定为留守皖城的不二人选。

接下来众人又商讨了些细则,到四更天时方才各自散去。

第二日,曹智就答复了陆康愿意出战的事。陆康很高兴,曹智借机不忘李儒教授的说词,什么与庐江兵士不熟,难以配合默契等理由,与陆康讨价还价一番,最后陆康不得不妥协曹智所请,带自己本部一半人马和陆康为他配备的一千水军,共同组成联军,去濡须坞伏击可能窜逃的郑宝水贼。

时间定在了十日后,应曹智要求在此期间曹智要和那一千庐江水军同吃同住,互增感情,方便以后行动。

陆康对这不过分的要求欣然同意,当日就把本来准备的二千水军分拨一千,入住到曹智的北城。

这一千水军之中皆为“水贼、盗匪”出身,也就是以抢劫为生的“土匪”,在庐江东北方有好大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地,被称为“濡须坞”,水草茂密无边,不知覆着多少里数,这里是通往巢湖的必经之路。这部分水军大都来之那里,对那里的地理环境是熟之又熟。

这部分人入驻曹智的军营后,曹智先对他们进行了一番了解。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当土匪也不容易。照曹智的想象,当土匪的天是王大,当贼的就是王二,管你什麽官军、士族大夫还是江夏蛮子,只要胆敢进得他们的地盘,便也就随着土匪爷的性子,一发杀个痛快。他们本是如此逍遥自在,为什么还要给官府卖命。

有道是“耕牛无宿草,仓鼠有餘粮”,拉犁耕田的黄牛一生辛勤劳苦,却连果腹的草料都未必够吃,临到老更要受一刀之苦,还不如那些窃粮搬仓的鼠类,吃着精粮,养得肥胖安逸。

在东汉末年世道之中,却不是如此,贼户们依靠藏身在芦苇荡里,劫杀过往的商旅过活,做些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勾当,也算是绿林响马中的一路。

虽然他们出生入死,也只勉强糊口,又要常被官府围捕绞杀,赶上战事频发岁月,那来客商行旅路过,贼众们更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后来这伙人都被陆康招了安,都被编为庐江水军,虽说成了官军远不如在濡须坞里杀人越货来得痛快,但却有粮有饷,不是从前那般有了上顿没下顿。

曹智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就着手和他们增进感情。曹智在现代时就见惯了那些见什麽人说什麽话的领导,现在又得李儒、许褚、王平等悍匪出身的行家指点,知道这拨人之中多是草莽之辈,便在第一日的晚饭之前和他们聊一聊,他抱拳拱手,直接就问几名队长:“诸位好汉,以前可都是啸聚山林的响马?”

这路水军的将官闻言吃了一惊,他们如今是受了朝廷招安的兵士,官家早就表示对以前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不知这新长官又提这话是什麽意思?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拉拢

众将官暗想莫非官府变了心意,要去了我等不成?想到此节,不禁个个戒备起来,悄悄将手按在了腰刀的刀柄上,只等潜伏在饭堂外的官军蜂拥上来,他们就亮出傢伙拚他个鱼死网破。

谁知曹智却大言侃侃地说:“英雄莫问出处,曹某向来敬重出身绿林的英雄豪杰,想我现在军中就有人做过响马、山大王,当年在绿林之中,那也是有字号有踪迹的人物,今儿就先让他们和大伙盘个道。”

说着请出身后的一大金刚——许褚是也。许褚以前就是土匪出身,和响马、水盗拉交情,攀关系自是行家里手,只见他拱手抱拳道:“各位爷请了,在下许褚,以前在东郡也是立过山寨,舔过刀口的好汉,各位不知听说过俺的名头?”

这群贼寇出身的军官中倒是真有人听说过许褚的名头,立时响起一片嘀咕声:

“许褚,这名头我听过。”

“是啊!我也听过,听说前两年被黑山军给灭了,没想到也是投了官府。”

许褚一听还真有人知道他的名头,很是得意,朝后面的王平等人神气地甩了一眼,继续大声道:“各位爷们既然和许某一个出身,俺就也不客气了,这位都尉就是现在俺的大哥,咱们既然做过响马,就不是那些草寇毛贼之流可比,世人那双俗眼,哪识得咱们“响马子”的来历,更不知咱这绿林最讲义气,更不是那些龌龊儿男能学得来的,这次跟俺大哥出征,可都打起精神,俺大哥决不亏待大伙。”

曹智待到许褚盘完道,在他还没讲出脏话之前,及时挺身而出,道:“诸位既然都是豪杰出身,想必都是慷慨洒脱的当世英雄,让小弟有幸得遇,并能与各位共事,实是三生有幸。”

众将官看曹智虽说年轻,人倒是长得虎背熊腰的精神异常,一看那走路的样子便知道是把武功有底子的好手。他们早就听闻这新来的扬州都尉,不但作战勇猛,更会使一手好火器,把围城的蛮军、水贼打了个落花流水。外面的满贼更是传说城内有高人情动了雷神,现在他们面对传奇人物,本就心生向往,又看曹智说话和气,不摆架子,马上使这批水军顿生好感。

曹智随后又忍痛割爱,把携带钱财拿出一些,当场分给众人,以表结纳之心。

古人言:“士为知已者死”,曹智这几句话果真是说入了巷,这群人不当贼,来投军为的是什么,不就为能吃饱、拿饷吗?

好家伙,这新上官还没使他们做任何事,就先打起赏来。眼看着满满一匣匣钱更是动人眼目,这些水军俱是豪杰的襟怀,草莽的性情,一听、一看之下无不动容,都觉得先不论这“曹都尉”本事如何,单只这番器量,以及仗义疏财的手段,也称得上是宰相之材了,能够说出这等言语,绝非凡品,此时虽然只是个扬州都尉,想来日后必成大事。

而且看来还挺喜欢结纳绿林一脉所出之人,在陆康的军队里,把这部分招安、投诚的军属都是“分别对待”,陆康为了正规兵士不受这些匪气横身的草莽影响,并没有把他们编入正规的庐江军队,而是把他们另立一支部队,把这些人归拢在一块,集中管理。

这就造成了待遇上明显的差别,他们这些水贼、盗匪出身的军士在庐江军队里没少受白眼和不公正待遇。但他们势力、人数又太渺小,陆康又精于治下,所以他们也翻不出陆康的手掌心。但心下有着诸多委屈、不满。

他们也从来没碰到过曹智这样的人,都在心下暗喜:此行跟随在这名都尉身侧,怎不得他些好处受用?于是尽皆心服,当场推金山倒玉柱,呼啦啦拜倒了一片。

为首的一名队长叫闵广的,越众而出说道:“虽然我等多是出身于草莽,却也颇知英雄典故,曾见古今事蹟,晓得世间义气二字最重,幸蒙都尉不弃,我等必在此役中听从都尉调遣,同生共死,荣损相连,不论刀山火海枪林箭雨,我们跟着都尉拼死效命。”

“对,拼了。”

“对,大哥你让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都尉指东我们绝不往西,对”

这群人本是草莽出身,除了那叫闵广回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其他人都不太会表达,就这会儿的功夫,叫曹智什么称呼的都有,乱七八糟的表着决心。

当下曹智与他们胡诌一番,又找来夏侯渊等其他部将,在这饭堂举行了欢宴,这日全体北城兵士都大喝大吃了一顿,像是过节一般,大饭堂的将官们更是把酒言欢到深夜。反正最近几日曹智这波人再无守城任务,曹智和这些军士们自皖城被围后也难得放松。

和一群带着匪性的男人待久了,总是能让人豪情高涨。当晚曹智心情大佳,饮了些酒自把烦恼和对妻子任红昌的相思之苦,都暂且抛在一旁。

忽然间,曹智很想象真正的土匪那样在出征之前,来个极尽床笫之欢。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不能自己先破坏了严禁外出的命令。男人往往在酒意下做出些对不起老婆之事,虽说曹智身处古代,但曹智还是没给自己理由胡来。

曹智和那帮粗鲁的军士饮酒豪言之际,深切感受到自己来到古代这时人生最得意风光的时刻。只要把这次任务顺利完成,又可收编些人马给曹操。等庐江战事一完,曹智立时回转历阳与妻子任红昌团聚,接下来他就好好地当他的扬州都尉,他再没有其他奢求了。

至于曹操何时能成一方霸主,就是他的事了,他只要过好自己安稳舒心的小日子即可。

接下来几日,曹智和一帮军官都呆在北城军营里,曹智和一杆水军兵士互增了解,共同操练的同时,也从他们口中大致了解了濡须坞环境特征,并制定了初步的伏击方案。

第二百一十三章 今夜出发

不要说这些人是水贼还都有些自己的本事;精通超舟驾船的,会潜水捕鱼捕虾的,会在芦苇荡中打雁的。这群人除了军纪涣散些,倒是各有所长,对此役深入濡须坞阻击郑宝水贼,正好派上用场。

当时朝廷正规军兵士,起初多是因为年久不用,军纪弛废,士卒懈怠,再也不得昔日横扫天下之锋,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事。

地方部队乘机趁势而起,此刻朝廷紊乱,天下动荡不安,眼下皖城里的许多兵士,多是就地招募聚集,这里边不免鱼龙混杂,更有许多招安来的响马、水贼、草寇,这支人马虽然精锐,却往往招惹事端。

陆康深感这些招安来的士卒悍劲,但都是响马子、水寇出身,难以被官军掌握,唯恐其生出乱子来,所以思量著要派个牢靠点的人统领此队人马,自己的司马战死后,于是他就想到了曹智。

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