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汉朝不可能有计算机联网这么先进的东西,但只要老百姓把大额的纸币存放在金行之中,再落后的钱庄票号也会进行至少两本以上账册登记。说句难听话,就算某地的一处票号被烧了个精光,或者捏着金行存钱凭据的百姓家起了火,只要有一方能够找出凭据或者记录来,这财富就不会变成无主之物。

第三,可以有效地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和引导。赵兴将要开办的是发展建设金行,所以就包涵这投资的理念在里头。赵兴就算再外行,他也知道后世的银行有个“存贷差”这种说法。老百姓把钱存进金行,动力来自于金行的安全和每年的利息;而开办金行的初衷就是要积少成多,集中财力办大事,自然要把钱给用出去,还要用到刀刃上。

赵兴既然知道拉动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当然就知道国家和地方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行从百姓手中吸纳剩余财富,然后向一些新型行业进行资助和贷款,这样就基本保证了金行不会亏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老百姓对于金行的便利和信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存款数目会越来越大,这时候投资就摆上了日程。

别忘了,赵兴可是专门跟王允进行了好几天的谈判,最终拿下了晋国可以在大汉全境开办商贸货栈和金行“许可证”的。行走各地的商旅,将会促进货物大量流通,自然需要大量的本钱。钱从哪里来?金行给你贷款!

实际上,创办农兵商金行的巨大好处,不仅仅是上面提出的三点,从商业和经济角度思考,还有许多的便利之处。说句最不该说的话,万一哪一天赵兴缺钱缺的厉害了,他只有命令金行多印那么一点点纸币,就能缓解不少的经济危机……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好处,也是为了搭乘晋国政治改革的首班车,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并州农兵商金行”终于在晋国的九个郡的治所同时开张了。

为了增加老百姓对于金行的新任,镇北将军首先将名下包括许氏酒庄、卧虎钢铁厂、醉仙楼、卧虎兵工厂……等一大批令人眼红、日进百斗金的实体产业进行价值估算之后,全部入股“并州农兵商金行”,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东家。

已经习惯了使用票据结算的并州百姓,对于金行的开张并不是十分陌生,因为金行有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官府以往开出的所有票据,金行全部可以进行兑换,无论你是需要实体货物,还是需要纸币,或者黄金。

有了赵兴和许多各界名流的参与,农兵商金行甫一开张,便赢得了晋国百姓的认同和热烈欢迎。毕竟赵兴的巨大威望和影响力,以及他名下那庞大的实体产业,可以获得许多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而且随着农兵商金行的良性发展,信誉度的逐渐积累,以及晋国实力的不断稳固,赵兴下一步掌控大汉经济的野心也并非不能实现。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零九章 玉面虎沙场点兵

上文里已经多次提到了“农兵商金行”这个新鲜词汇,实际上也是赵兴与秦宜禄、刘继礼、糜竺等熟悉商业运作之人,暗中商议和琢磨了近十年的一项重大举措。说白了,赵兴就是借鉴了后世国家银行的经验,准备将这一项可以强国富民的制度或者机构引入晋国。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赵兴穿越之前深有体会的一种国家体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集中力量尤其显得重要,带来的各种社会效益更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藏富于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调动全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官府仓库里面没有可用的财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建立“农兵商金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什么叫做“农兵商金行”,而不是叫做“农兵工商金行”或者“农兵工商银行”?因为目前晋国的手工业者还没有彻底脱离农民身份,也就是说,工业化水平几乎为零,自然就没有纯粹的工人阶层;至于赵兴为啥叫金行而不叫银行,纯粹是他觉得银行听起来没有金行更硬通。要说保值性,还是黄金来得过硬。

赵兴的野望里面,将来可是要将商贸货栈开到欧巴罗州去的。到时候,黄金这种密度大、价值高的货币便是首选,比起白银来要省事不少。既便于存储,又方便运输。

提到开办金行,实际上就是官办钱庄或者票号,自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货币符号化,也就是纸币的发行与流通问题。

说句实在话,无论任何朝代,纸币从其使用价值上来说,不过是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纸,尽管印刷的精美程度日益提高,但一旦失去了信用,那还真不如柔软一些的草纸更有价值。

上一世,出身农村的赵兴曾经亲眼见过祖屋的几面墙上,老祖宗们用“法币”糊了一面又一面的墙。没办法,那时候老百姓穷啊,没钱用立邦漆刷屋子,只好用白纸糊墙壁。要不是法币变成了一文不值的玩意,谁又愿意放着白纸不用,用钱去糊墙呢?

但纸币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在发行方的信誉可以得到长久保证,伪造情况不容易发生两个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发行纸币可以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与便利。

第一,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晋国甚至是大汉一年的国民收入,便于进行经济总量上的调控和税收的分配。作为金行,你印刷了多少纸币,又发出去多少纸币,自然心中有数。在保证货币不膨胀,能够实现纸币与流通货币近似于一比一的交换的情况下,老百姓手里头有多少纸币,那就象征着晋国或者大汉有多少财富。每年新增的纸币,便是国家财富的增加数量。

第二,纸币确实便于携带和存放,可以极大地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俗话说“纸寿千年”,只要你不是水浸火烧,一张纸还真能经上一段时间的折腾。当然了,有时候火烧水浸的情况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这时候,金行的一个好处便体现了出来。

虽然汉朝不可能有计算机联网这么先进的东西,但只要老百姓把大额的纸币存放在金行之中,再落后的钱庄票号也会进行至少两本以上账册登记。说句难听话,就算某地的一处票号被烧了个精光,或者捏着金行存钱凭据的百姓家起了火,只要有一方能够找出凭据或者记录来,这财富就不会变成无主之物。

第三,可以有效地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和引导。赵兴将要开办的是发展建设金行,所以就包涵这投资的理念在里头。赵兴就算再外行,他也知道后世的银行有个“存贷差”这种说法。老百姓把钱存进金行,动力来自于金行的安全和每年的利息;而开办金行的初衷就是要积少成多,集中财力办大事,自然要把钱给用出去,还要用到刀刃上。

赵兴既然知道拉动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当然就知道国家和地方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行从百姓手中吸纳剩余财富,然后向一些新型行业进行资助和贷款,这样就基本保证了金行不会亏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老百姓对于金行的便利和信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存款数目会越来越大,这时候投资就摆上了日程。

别忘了,赵兴可是专门跟王允进行了好几天的谈判,最终拿下了晋国可以在大汉全境开办商贸货栈和金行“许可证”的。行走各地的商旅,将会促进货物大量流通,自然需要大量的本钱。钱从哪里来?金行给你贷款!

实际上,创办农兵商金行的巨大好处,不仅仅是上面提出的三点,从商业和经济角度思考,还有许多的便利之处。说句最不该说的话,万一哪一天赵兴缺钱缺的厉害了,他只有命令金行多印那么一点点纸币,就能缓解不少的经济危机……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好处,也是为了搭乘晋国政治改革的首班车,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并州农兵商金行”终于在晋国的九个郡的治所同时开张了。

为了增加老百姓对于金行的信任,镇北将军首先将名下包括许氏酒庄、卧虎钢铁厂、醉仙楼、卧虎兵工厂……等一大批令人眼红、日进百斗金的实体产业进行价值估算之后,全部入股“并州农兵商金行”,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东家。

已经习惯了使用票据结算的并州百姓,对于金行的开张并不是十分陌生,因为金行有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官府以往开出的所有票据,金行全部可以进行兑换,无论你是需要实体货物,还是需要纸币,或者黄金。

有了赵兴和许多各界名流的参与,农兵商金行甫一开张,便赢得了晋国百姓的认同和热烈欢迎。毕竟赵兴的巨大威望和影响力,以及他名下那庞大的实体产业,可以获得许多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而且随着农兵商金行的良性发展,信誉度的逐渐积累,以及晋国实力的不断稳固,赵兴下一步掌控大汉经济的野心也并非不能实现。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一零章 锦马超再次吃瘪

光熹二年五月,草长莺飞的北方大城五原,早已变得满目生机,绿意盎然。几个月前,曾经在五原城下发生的那场围歼大战,尽管声势浩大,血流成河,如今已然难见踪影,成为晋国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对于黄轩族、南匈奴族还有新近由赵兴命名的炎晟族而言,五原城便是他们心目中最坚固的存在。所谓的炎晟族,其实就是当年大瘟疫横行时,那些南下鲜卑和五原城内投降了六万鲜卑的合称。为了北方大漠长远的安宁,赵兴最终决定让投靠晋国的鲜卑族人另起炉灶,重新成立了一个族群。

从民族平衡的角度来看,北方存在三个忠于汉人的少数民族,自然要比只有两个稳固一些。并州北方四郡的扩展方向,可以分为东北、正北和西北,今后南匈奴负责向东北方向扩张,炎晟族则负责主攻正北方向,黄轩族负责向西北方向扩张。这个布局颇为巧妙,透露出了赵兴以夷治夷的思路。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南匈奴族的前身是北方昔日强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