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太史慈自然没时间选择了,干吧!
干了也不会有愧疚,刘繇既然将我送给了刘备,我从此就是刘备的人了。为刘备办事,没有什么愧疚!
就这样,刘备在太史慈和赵牛的保护下,直杀出城去。就是刘繇还想派出人马来追,已经不及了,因为不用他们来追,刘备的数万大军已经直逼曲阿,将曲阿城围了起来。
刘备来之前,的确只带了十数骑,何以突然来了这么多人马?
陈宫,陈宫为了以备后虑,安排了这一幕。
刘备狼狈的出城,看到自己的军队就在城外,心里也着实暖了许多,再见到陈宫,内在的欢愉就更不必说了。
刘备回到大营,这才认真看了太史慈一眼,牵着太史慈的衣袖,叫了声:“子义!”问他,“还记得去年临淄城外别时一幕么?”
太史慈无语先咽,回想起从前,历历在目。有些事,是不能忘记的!
太史慈将身上包裹取下,解开,拿出了一件衣服。
去年时,在临淄城外小山上,太史慈追杀张辏АR灰沽苡辏乩春螅チ苏抨',但太史慈衣服被淋湿,刘备将自己外衣脱给了他。
太史慈现在拿出的就是当时的那一件衣服。
刘备摩擦着衣服,也是哽咽无语。他回身,立即让人也取来了一个包裹。包裹很严实,就是刘备过小沛时,让赵云回彭城押送吕布家小时顺便让他从甘倩手上取来的。刘备一直记着当初临别时自己所说过的那句话:“子义,你的铠甲我等你来取!”所以来之前,他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就是他们相别一年后,刘备兑现他自己诺言的时候。
行必果,言必诺!
他两都做到了。虽然太史慈没有说这句话,但他在听了他那句话后,他就点了头。点头不是白点的,起码,自跟刘备分别后,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一直保存着刘备的这件衣服,直到跟刘备相见的这一天。
刘备在杀出曲阿城后,他的机会来了,他已经找到了借口。在接下来的日子,他的口头禅就是讨伐二字了。对于自己的“诚恳”却换来了刘繇狰狞的回报,刘备足以相信这个强大的理由能够给他这次行动,合理进攻曲阿得到一个很好的解释。
既然大军已经在城外,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刘备先是口诛,再是以武力逼宫,造了声势后,就是攻城了。但就在他准备攻城时,他见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劝止刘备,让刘备不要硬来,只需一纸书就够了。刘备听了他的话,一纸书后,曲阿城的刘繇,终于答应无条件投降,纳献曲阿城。
第六百章 劝许贡陆逊送吴郡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
某年,孙权之时,当庭牵出一头驴子。这没什么奇怪,但孙权这人似乎很会恶搞,看到诸葛瑾儿子诸葛恪在场,他立即让人提了四个字,“诸葛子瑜”,贴在驴子面上。大家知道,驴子的脸面比较长,而诸葛瑾先生恰好符合这个要求,自然成了孙权开涮的对象。当然,诸葛恪很是聪明,当即请益二字,在“诸葛子瑜”后面加上“之驴”。结果,座上的人都笑了,孙权就把这头驴子赐给了他。
身为这次被恶搞的对象,诸葛瑾没有辜负孙权的形象比喻,脸面的确长得特长,但这也并不妨碍他的才学。他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在黄巾大乱的时候,他和许多文人士大夫以及无数爱好和平的难民一样,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离开故土,远游他方。
在那个***的大时代,中原一片混战,躲避战火的理想之地如荆州、扬州、交州等,当然,你如果不怕冷,还可以到躲到辽东。
诸葛瑾这次,选择了扬州,曲阿。
可以说,在孙策下江东前,曲阿还是相对安定的。更何况,曲阿在刘繇来了后,立即变成了州治,成了除袁术的寿春以外的第二个扬州政治中心。人多的地方,机会也就越多。诸葛瑾选择这里,当然也不是纯粹的为了躲避战火而躲避,说白了开去,人有了学问,就想有个识货的老板来赏识自己。而诸葛瑾在这里,也是在一心等着他的老板出现。
这之前,或许他会把刘繇放在心里做了无数次的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繇并不是他理想的老板。
在刘繇被孙策pk下去的时候,诸葛瑾或许看到了一丝曙光,但他并没有立即出来。
因为孙策实在不争气,还没等人家上门,自己先挂了。
诸葛瑾再度失望。
但,诸葛瑾并没有失望太久,他就看到了另一丝曙光。
刘备来曲阿了!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再也不能在家坐等了。
他对刘备早有耳闻,在去年时,刘备在徐州的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他知道。刘备贴出招贤榜,他知道。刘备安抚流民,让流民回归故土,他也知道。但他没有回去。
没有别的,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要记得,在战乱的年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刘备生意做得大,自然别人也就越加眼红,所以挨打的几率一般高于其他人。木秀于林,风必摧灭!如其吃回头草,不如坐地等老板。
但事实证明,刘备接手徐州后,不但坐稳了徐州,还有余力来干涉别人的事,这就不简单了。直等到……刘备亲自来了江东,来了曲阿。
他坐不住了。
不是因为刘备过于吸引人,是实在的太吸引人了。
孙策够狂的吧?下江东后没用了数个月时间,从历阳经牛渚、石城、丹阳、湖熟、句容再到曲阿,一路横扫,几乎所向无敌。当然,除了秣陵没解决外。
可刘备呢?东行以来,从寿春经全椒到阜陵、历阳,再毫无创意,踏了孙策的老路,一路横扫到了曲阿。孙策用了数个月,但他,却只用了将近一个半月时间。而且,踢走了前面的那位孙帅哥不算,又来了曲阿,打起了刘老爷子的主意。
这一切,诸葛瑾没有一刻不在关注。
但要是刘备真的攻打曲阿了,他就是怕破了城后,没准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园又要被战火烧了,所以,他毅然来见刘备。
带着他的理想,借着大义,他来了。
当然,更重要的,他是试探这个被自己选中的老板,看他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
东汉初年,马援如是跟刘秀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三国演义中,周瑜劝鲁肃到孙权阵营时,也引用过这句话。
现在,这句话,诸葛瑾也可以说。
但不是口头禅,而是切实的去履行了。
他找刘备去了。
刘备对这个脸面特长,开口就来阻止自己计划的人,心里不免有点反感。他准备是不想跟他罗嗦的,在刘备看来,曲阿,我是要定了。但当这个驴脸的人物说出“君为朋友大义而来,如果赶走孙伯符后,接着收拾刘正礼,天下必将惑之!”刘备听出了这话的严重了。
虽然我有理由讨伐刘繇,但我的目的是为解围,是为正义,是为朋友大义,若干了刘繇,那就不是解围,不是正义,也不是朋友大义,而是赤裸裸暴露在外的野心了!
刘备接受了他的建议,写信给刘繇。让刘繇识趣点,如果现在出城,不但不追究,而且立即撤军!
诸葛瑾对刘备能够正确对待,认真听取意见的精神十分满意,也为他对待文人的礼貌以及热情感动。他彻底服了刘备,也决心留在刘备军中,为刘备办事。
学生刘备,在诸葛瑾出的这份试卷里为诸葛瑾写出了让他满意的答案,诸葛瑾这个不动声色的员工也找到了满意的老板。而刘备,也很是欣喜,因为,他得到了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
刘备,当即任用他为参镇东军事,加入智囊团。
刘繇看到刘备给自己的这封信,妥协了。
面对城下的数万大军,刘繇实在感到压力巨大。
他也害怕了,虽然当初坚决要为抵抗刘备而不惜牺牲自我,准备选择他兄弟的道路,为正义一条路走到黑!
但在围城的几个夜晚,他都睡不着,甚至在梦中被兄弟血淋淋的身躯吓得满头大汗醒过来数次。他再次看了这封刘备的书,看到城下的数万大军,他知道,自己是彻底没戏了。
当然,对于投降这件事,刘繇觉得还是要认真对待。于是,他把这封书给了许子将看。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降吧!”
许子将只能这样告诉他。
许子将都觉得没希望了,那就降吧。
刘备履行诺言,在刘繇递出投降书后,当即撤军数里,接受投降。刘繇战战兢兢见过了刘备,这次,实在是没面子了。刘备当然例行公事抚慰了他一番,再次把“祖上八百代”的关系拿出来,并且再次表示不追究他的责任,让他仍做他的扬州刺史,他绝不干涉于他。当然,刘备在接受了刘繇的投降后,实在不甘心,想要捞点东西回去,不然实在不划算了。
他看中了许子将。
当他试探性的跟许子将套近乎时,许子将十分识趣的配合刘备。
几番话下来,刘备决定了,要走许子将。
“子将大才,可堪重用。望公勿啬,让与某,某当荐于国家。”
还有什么好说的,都把“国家”搬出来了,刘繇自然没话说,虽然心里十分不自在。
就这样,(参)镇东军事里又多了一位成员。
刘备觉得满足了后,让厉影留下来守秣陵,带同于禁、陈到等绕过曲阿,向南进发,讨伐下一个目标。
不听话的,就要打。
刘备的目标,是吴郡,吴县。
这里,有个十分棘手的郡守,许贡。
在说这位太守前,先顺便说下九江的事。之前,因为牛渚告急,陈到等于是暂时放下手里的活,领兵过江,先击退孙策,再接着到了秣陵。既然危急已经解决了,本该回去,但刘备吸取了攻击秣陵时没有大将可用的教训,于是不放他们回去了,只让他人代劳他们手里未干完的活。这样,于禁、陈到也就被刘备带在了身边。
话说到这里,现在可以继续了解许贡了。
对于这位许同志,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他一生就干了一件事,虽然这件事还不是他干的,但这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