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交叉口地形比较险要,65号州际公路自西北向东南切开一座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脉,进入一个峡谷。这个峡谷从东北伸过来然后转向东南,形成了一个前倾的L字,而31号公路就贴着谷底从东北而来并在峡谷的转变处与笔直的65号州际公路相交汇,然后合成一条大道沿着峡谷的东南段向南方延伸,两条路形成了一个后倾的T字。这就是橡树谷(Oak Cove),而谷中两条公路的交叉口后来就被称作起烟的交叉口。

越过橡树谷东边的高地就是斯摩克?莱斯,西边则是树木稀疏的高地。

如果苏军不是肆无忌惮也猛冲而是派出尖兵进行侦察前进的话,也许幸运女神就不再宠爱罗德里格斯了。但是苏联人一直还以为斯摩克?莱斯和橡树谷还在他们手中。指挥官们并不知道在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的突袭下那里的守军早已成为阶下囚。

话说回来,就是红军知道橡树谷有美国人的预设阵地,他们也会天不怕地不怕地狂奔过去把美帝国主义者打得稀巴烂。

“他们来了。”罗德里格斯端着双筒望远镜观察着东南方65号公路的尽头轻松地说,“汤米。”上校叫他身边的参谋长托马斯?费拉里德中校,“命令各车长,保持隐蔽,等待命令,我们要抓大鱼。”

上校胸有成竹,按照他的布置,70辆光棱坦克分成三个小集团,埋伏在交叉口东边、西南和西北的三个高地上,他们将以威力空前而且极为精准的激光歼灭苏联坦克。

而步兵战车营则与空降兵配置在峡谷东南段两边的高地上,负责截断对方的退路。师部配属的火炮营也可随时进行火力支援,更完美的是空中支援不成问题。

当然橡树谷很小,战斗打响后战场很可能会扩大,到时就利用光棱坦克火力转移极快的优势与敌人进行机动作战。每个可能的情况罗德里格斯都想好了应该如何对付。

“俄国佬有一个团。”费拉里德中校说,语气中有些担忧,“后面好像还有另一队坦克。这条鱼是不是太大了。”

“那就看我们的胃口了。”上校微笑着说,“汤米,我们就用你和我一起制定的光棱坦克战术把这条大鱼烤成最美味烤鱼。”

另一边,已经进入美军精心布置的口袋里的红军坦克团,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致命的威胁。

“团长,我们要不要派人抢占周围这些高地?”炮长兼作战参谋的波戈洛夫斯基大尉从T—64半球形的炮塔里探出头来问团长。

苏联红军第167坦克团团长德彼诺克?安德烈维奇?基里萨耶夫大校此时正在车长的位置上控出大半个身子举着双筒望远镜观察周围高地的情况,一辆接一辆的T—64和T—72正轰鸣着从指挥坦克旁开过。

“二营到哪里了?”基里萨耶夫问。

二营30辆坦克全部是清一色的T—64型,还配备有最新的BMP—1型步兵战车。这支部队作风强硬,战斗勇猛,屡获奇功,尤其在进攻圣安东尼奥一役中,不顾侧翼美军装甲部队的攻击一马当先突入城中小说下载网,造成美军防线的崩溃。

“已经到达65号高速公路和31号公路的交叉口了。”

就在此时,无线电耳机里传来了二营长着急的声音:“白桦呼叫森林,西边高地上发现美军!”

“我是森林。”基里萨耶夫大校急忙回答,尽管美国军队在他们面前是屡战屡败,但发现敌人的消息还是让身为职业军人的他体内的肾上腺素剧增。

“能确定数量和规模吗?”

“还不能确定,只看见了一辆装甲车。”营长停顿了一下赶紧补充道,“好像是工程装甲车。”

“马上派人过去侦察,战斗准备,保持速度和队形!”基里萨耶夫一连下了三道命令,

战斗又来了,真是令这些苏维埃斗士又紧张又兴奋啊。

他又赶紧对波戈洛斯基大尉下达命令,“命令全团,保持队形和速度,准备战斗,并且电告师部!”

“是!”波戈洛夫斯基大声应道,然后迅速钻回厚实的炮塔里。

转眼间第167坦克团的内部通信回路里充斥着紧张的战斗命令。

第十三节 起烟的交叉口

“鲍伯,看来俄国佬发现我们了。”当看到红军前锋在交叉口处派出步兵往西边高地前进时,托马斯?费拉里德中校笑着对罗德里格斯上校说,“现在只有鱼头哦。”

上校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不满 地说:“一营的一辆光棱坦克暴露了。”

手下的官兵对光棱坦克并不完全熟悉,总会出现一些小失误。

不过还好,苏联人只是把光棱坦克当成工程装甲车,因为那个带旋转支架的激光发射器从远处看很像某种探照灯之类的照射设备。当然就算走近了对一般人来说也不会想到那会是可怕的激光发射装置。

从激光发明到现在不到二十年,就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普通美国人来说也不一定知道这玩意儿,更何况对于想象力极度缺乏的俄国人来说,激光对他们来说也许是闻所未闻的。

“这个鱼头也蛮不错的啊,清一色的T—64哦。战斗准备!”罗得里格斯笑着说,虽然伏击部队暴露了,可胜利的天平并未因此倒向红军。

正当俄国装甲步兵跳下战车准备向西边的高地发起进攻时,从西北边的高地上升起了两颗红色信号弹。

很快西边的高地上马上现了大批美军的“工程装甲车”,紧接着车上的照射装置闪出道道光芒,精确地击中步兵们身后的主战坦克。

红军官兵还未反应过来,东边的高地也出现成群的工程装甲车,并迅速射来了道道光芒,纷纷击中高速前进T—64坦克。

广大指战员还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被击中的坦克就一辆接一辆地发生爆炸。

整个红军坦克纵队马上被炸开,没被击中的坦克争先恐后地驶离公路,向两边的高地机动。

但这种在谷底陷入包围的形势对苏联坦克营极为不利,因为低矮的炮塔,苏式坦克主炮的俯仰角度都不是很大,此时勇敢的红军炮手们发现他们威力巨大的125毫米滑膛炮根本打不到高地上的美军坦克。

古今苏外没有哪一个军事专家从不告诫人们战斗中要抢占制高点的,可战无不胜的红军装甲部队却偏偏要往这谷底的交叉口猛冲而不顾周围的高地,现在这个交叉口不仅仅是两条公路的交叉口,也是周围高地发射的火力交叉口。

尽管只有挨打的份,红军坦克还是毫无畏惧地向两边高地爬去,企图逼近敌人扭转乾坤。

十秒后,死亡的光芒又一次闪现。两边高地上的美军光棱坦克对橡树谷底的交叉口上的苏军坦克群发起第二轮齐射。

激光就像上帝从天上射下来的光箭,击穿任何人间的物体,将苏军坦克打得火光四射。

虽然苏联坦克拥有厚重的复合装甲和训练有素的坦克兵,但温度极高的激光束还是轻而易举地洞穿了车体和炮塔,将弹药和油箱引爆,使这些外强中干的移动堡垒被从内部攻破。

幸存的T—64还没来得及发炮,西北的高地上又升起了两颗绿色信号弹,于是两边高地上的美国新式坦克群开始沿着高地向苏军后方机动。

而西北的高地上也同样出现了一群可怕“工程装甲车”,并开始发射可怕的激光。西北高地上的美军光棱坦克群在装甲步兵的伴随下沉稳地开下高地,向着谷底的交叉口慢慢地压过来。

美国人进行自由射击,耀眼的激光束一道紧接一道,瞬间就精确地命中苏军坦克,将这些昔日横扫北美大陆的钢铁怪兽炸成瑰丽的火球。

整个战场就像地面上的星球大战,激光四射,碎片横飞,硝烟弥漫。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拍的《星球大战》里的场面化为人间不幸的现实。

残存的俄国坦克在道道死光的照射中一辆接一辆地爆炸。

引擎运转的轰鸣、履带摩擦的嘈杂、炮弹爆炸的巨响、装甲碎裂的尖叫、军人伤亡的惨叫混合在一起,就像一曲惨烈的挽歌为笼罩在硝烟中的英勇的红军第167坦克团二营送葬。

65号州际公路与31号公路在橡树谷的交叉口后来被美军称为“起烟的交叉口”,战史上这是个非常著名的地方,不仅因为苏军第167坦克团二营在这里被完美的全歼,还因为美国陆军在这里投入了新锐的光棱坦克,也因为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在这里取得了第一个胜利,这个地方就如华盛顿五角大楼之于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波泰兹维尔之于亨特?斯特劳勃一样富有里程碑意义。

无线电通信回路中,二营长只来得及报告美帝国主义者投入了新式的死光坦克,就光荣战死。

耳机里只有吱吱喳喳的静电干扰。

“三营,分成两部分全速抢占橡树谷两边的高地!”基里萨耶夫顾不上使用难记的呼叫代号,直呼下属部队,“二营散开队形,全速前进,美国佬投入了新式武器,我们必须先敌开火!”

尽管还没有领教星球大战时代的死光武器的厉害,但大校同志还是能够坚持任何时代战争的金科玉律——先敌开火,当然现实中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另当别论了。

“鲍伯。”托马斯?费拉里德中校亲切地叫着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上校的小名,他们都是名气震天的西点军校同期毕业生,是一对亲密的伙伴。

“俄国人的坦克部队分成两部分正准备抢占公路两边的高地,主力也正沿着公路向我们开来。”

“不出所料啊。”罗德里格斯总是充满自信,“那就按照我们的计划歼灭他们。”

“他们后面还跟着两个装甲师,我们是不是向师部和布隆伯格将军请求火力支援?”费拉里德还是有些担心,“光棱坦克的装甲太薄了,如果俄国坦克抵近射击就危险了。”

仅仅在两个月前,费拉里德中校还兼任着研制光棱坦克的“阳光计划”中的军方代表,他对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的优缺点十分清楚,以俄制T—64和T—72的12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在两千米距离上完全可以击穿光棱坦克脆弱的前装甲。

“汤米,不用担心。”罗德里格斯毫不在意,“看看交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