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强大威力,极大地震慑了美国军队。”

罗曼诺夫滔滔不绝地为自己的草率决策保住面子,“不过情报有误,我已经让格林卡娅同志组织一个独立的委员会,负责调查此事。好了,时间也差不多。”

苏联总理说着站起来,“大家先到餐厅,等下我们共进午餐。阿尔图尔,你跟我来一下。”

众将纷纷起立敬礼之后离开。

罗曼诺夫领着戈尔什科夫大将进入旁边的门,穿过金碧辉煌的走廊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三个人已经等候在房里。一位就是伊戈尔空军中校。另一位是索菲娅?彼德洛芙娜?格林卡娅——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主度,简而言之,她是克格勃的总头目。还有一位穿着华丽的东正教礼袍,此人正是莫斯科主教区的主教约瑟夫?维克托罗维奇?雅克夫斯基。三人见到总理和大将走进门赶紧起身行礼。

“请坐下。”罗曼诺夫示意道。

众人便纷纷坐下,只有罗曼诺夫一个人还站着。他郑重其事地说:“把各位叫来,只是想完成一项空前的计划。”他接着对格林卡娅示意道,“格林卡娅同志,请你给大家说一下。”

“好的。”克格勃首位女头目站起来径直走到对面的幻灯机后面。很快一幅彩色照片便被投射到雪白的幕布上。

那是一把老旧的短矛。

“这是耶稣的对枪,就是当年刺死耶稣基督的枪头。”格林卡娅接着说,“我们的情报显示,由于战前参加纽约公共图书馆举办的一次重大的文物展览,这把枪从维也纳霍夫堡博物馆被送到了纽约公共图书馆。战争爆发后它一直存放在那里。”

“是的。由于纽约公共图书馆处于我军的半包围下,敌人有好几次派出大部队抢夺,但都被我们击退。”戈尔什科夫接着说,“现在它算是处于中间地带了,我们目前还无法占领它,美军也没办法控制它。”

罗曼诺夫接着他的话说:“它被称为命运之枪,隆基努斯(us)用它刺进了耶稣的腹部,因此沾满了耶稣的鲜血。西方的帝国主义者深信,得到命运之枪的人能够征服世界。当然了,这只是他们的传说。但如果我们能够夺取这把圣枪的话,对于狂妄自大的帝国主义者会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伊戈尔现在明白了,之所以十万火急把他如回莫斯科就是因为要赋予他新的任务——前往纽约夺取“命运之枪”。相较于基督的其他圣物真十字架、约柜、圣杯和荆棘冠,隆基努斯之枪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世界级文物,而且自它出现后似乎就一直是野心家、独裁者、战争狂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传说拥有了这把圣枪的能够战无不胜、征服世界。在过去的公元纪年里,君士坦丁大帝、查理?马特、查理曼大帝、巴巴罗萨、腓特烈……乃至希特勒,都曾拥有这一把人间的神兵玄器。

看来罗曼诺夫也对这把圣枪垂涎三尺,期冀借助此枪的神奇力量来更有效地实现他的世界霸权。实际上,远超出人们意料的是,这位貌似极为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领袖此时却已经派出了旗下大量的特工人员,在学术界和宗教界精英的配合下,全力寻找基督教的散落世界各地的圣物。而对于圣枪采取的行动则是当中的重中之重。

“身为正教的主教。”雅克夫斯基接着罗曼诺夫的话说,“我将率领我们神圣的圣枪使团全力配合这一次行动,全力支持苏维埃对背着耶稣基督的异端分子的打击。”

雅克夫斯基是出了名的宗教极端分子,据说他曾得到上帝的圣启,从而拥有超凡的能力。自打一九五六年他进入喀山大教堂后,就一直宣扬对天主教和梵蒂冈教庭的敌对言论,当然这在过西方操纵下的过渡政府时期自然被当成异端邪说而遭到压制和迫害,但罗曼诺夫的上台却使得这位极端分子在上帝的仆从队伍里直上青云。

“是的,雅克夫斯基主教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能够感知基督教圣物的存在。他组强了一个‘圣枪使团’,也是拥有极强战斗力的特种部队。”罗曼诺夫向手下宣传来自宗教部队,“伊戈尔同志,这一次的任务将由你来完成。”罗曼诺夫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看着伊尔戈说,“戈尔什科夫同志已经为你挑选好了部队,而且他的海军陆战队也将全力配合你的行动。同时雅克夫斯基主教和他的圣枪使团也将直接受命于你。”

伊戈尔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是,罗曼诺夫同志。那您的具体计划呢?”

“请坐下。”罗曼诺夫示意道,“明天你就和戈尔什科夫同志、雅克夫斯基主教前往纽约,到现场实地考察后,再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你必须尽快行动。”格林卡娅说,“我们的情报显示,美国人也在组织突击队准备抢运圣枪。”

“纽约的心灵控制部队你也可以调用。我会发布一项相关的命令。”罗曼诺夫最后着重强调,

“命运之枪一定要到手!请记住,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这是一项神圣的任务。虽然这把圣枪是宗教的圣物,但也是人类文明的圣物,作为人类最为进步的社会,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它保护起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祖国苏联对美帝国主义者的民族复仇,更是一场进步与反动的圣战!一场新生进步的苏维埃对腐朽反动的帝国主义的神圣战争!”

第三节 夜袭

北美大陆已经笼罩在一片漆黑当中。纽约也早已失去了昔日不夜城的光芒,没有灯光,没有霓虹,只有无尽的黑暗。这座曾经何几繁华何几辉煌的大都会,如今却因为战火而黯淡无光,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死气沉沉。

这几天,美苏双方似乎不约而同地在做调整,都停止了战线的争夺,原本日以继夜的枪声、炮声也都沉寂了下来。战争爆发以前,这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大都市,战争开始后,这成了一个战鼓震天的大战场,今夜又成了一座死寂的黑城。

这时候,一艘小驳船正从美军控制的哈德孙河上游缓缓开来。它悄无声息、小心翼翼地在漆黑的河面上向东南的河口摸索过来。船上,一小队人马正紧张地准备着。

“都准备好了吗?”谭雅?亚当斯少校回过头轻声问身后的队员。

她身后的七名突击队员齐声回答。这些突击队员和谭雅一样,个个戴着潜水镜、身穿黑色的潜水衣,背着氧气筒,胸挂冲锋枪,腰间还别着许多奇奇怪怪的装备。每个人旁边的甲板上还放着一台近两米长半米直径的水下推进器。

这是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队员个个是优秀的海军陆战队战士,还因它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骄人的历史战绩。它的声名如雷贯耳——海豹突击队!谭雅是他们的现任队长。

海豹突击队此次的任务是偷袭曼哈顿岛南端的苏联运输船队。这些运输船是新近抵达纽约的,它们从苏联本土运来了大批新式装备和军需物资。将它们炸沉,一方面可以摧毁岸上敌军的补给,减轻己方军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阻塞纽约湾和哈德孙河口的航路以及妨碍曼哈顿岛南的码头装卸。

谭雅朝驳船的驾驶室挥了挥手。很快船就停了下来。

“好,下水!”她沉着地下达命令,然后率先把水下推进器推进水里,接着头朝下倒栽入水中。她的动作十分轻盈,以至于船上的人都没怎么听到入水的声音。

海豹突击队员也都依次下水,然后在水下编队,开动推进器,向东南的上纽约湾潜游而去。

哈德孙河的河水有些冰凉,不单纯是因为夜晚的关系,毕竟九月份了,秋天已经越过了美加边境,悄然逼近。借助发着荧光的陀螺仪和地图板,领队的谭雅抓住推进器后部的拉杆,不断地调整航向。由于有水下推进器,他们的行进轻松了不少。

这种水下推进器其实更像是一种鱼雷,其首部是一枚装有500磅(226。8千克)黄色炸药可以卸下来吸附到船底或船舷的炸弹,后部装有银锌电池和小型的低速螺旋桨,因此它可以在水下20米以8节的速度航行五个小时。由于它是参照二战中意大利海军的人操鱼雷而设计的,所以海豹突击队员都把它叫做“海猪”——真是搞笑啊,一群“海豹”驾驭着一群“海猪”来袭击北极熊船队!

夜幕下的哈德孙河口和上纽约湾十分寂静,一艘艘体态硕大的苏联运输船安详地横卧在河口两侧的码头边和泊位上。红色海军对陆上随时可能爆发的城市巷战保持高度的警惕,但对港湾内的水域却疏于防范。

美国人自战争打响后还从未对纽约港发动过一次攻击。尽管来自水下和空中的威胁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大,但戈尔什科夫大将并不担心入港湾的舰船的安全。仅仅在林肯隧道以南的水面部署了两艘巡逻艇,以监视哈德孙河上游的美军。其他角落也只是组织了疏松的巡逻和岸上警戒。

戈尔什科夫离开纽约前往莫斯科后,港湾的布防就更加松懈。对手的粗心与大意令到海豹突击队行进十分顺利。一个小时后,突击队越过了苏军的巡逻线,转向曼哈顿南端。

谭雅打开自己的“海猪”尾部的红灯,示意队友停止前进。队员马上停止了前进。她就慢慢浮出水面,做临战的最后观察。

混沌的天空背景下,城市的高楼大厦影影绰绰,正前方约1000码(约900米)处,横亘着一串串巨大的船形黑影,那正是海豹突击队的目标。

谭雅从腰间取下防水的微光夜视镜,仔细地观察了周围,水面十分平静,既没有任何苏联巡逻艇,也没有来自岸上的按照灯。而正前方七艘万吨级的运输船也准确地停放在下午空中侦察到的位置上,就像演习一样,它们乖乖地等着对手来炸。突击队长观察完毕便迅速潜回水下,亮起“海猪”水下推进器尾部红、黄、绿三盏灯,这是预备信号。

于是,队员纷纷浮出水面,用夜视镜观察自己的目标,然后迅速回到水下。谭雅把灯全部关掉,示意发起攻击。队伍迅速散开,“海猪”纷纷开动起来,牵引着海豹们游向各自的目标船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