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商贾的利益,他们的既得利益损失太大了。”
“他们才多少人?大汉的国库要想充实,大汉的国力要想增强,大汉要想繁荣昌盛,终要靠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不是他们。”小天子激动地说道,“大将军曾经对我说过,当年黄巾军揭竿而起,就是因为没吃的,没有活路了。百姓一年辛苦到头,种的粮食呢?养的牲畜呢?织的布呢?都到哪去了?都给谁抢去了?那个时候战争频繁,军队四处打仗,但国库是空的,朝廷为了打仗还要借钱,朕就不明白,大汉的军队难道是为皇帝一个人打仗?朕更不明白,难道皇帝一个人做了错事,就会让数百万、上千万的百姓蜂拥而起吗?”
小天子猛地跳到地上,挥舞着拳头,厉声叫道:“这些大门阀、大官僚和大商贾就是大汉的蛀虫,他们吸大汉的血,吃大汉的肉,最后连大汉的骨头都不放过,这些人统统该杀。”
傅干头皮一麻,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三年征伐,小天子在战火的熏陶下,和大将军越来越像了,甚至连说话的口气和语调都和大将军相差无几。
“正因为如此,陛下才要做出修改官制的姿态,做出和晋阳针锋相对的姿态,以便帮助丞相大人摆脱危机,稳定长安局势。”
小天子愣了片刻,恍然大悟,愤然挥手,“只有把这些人杀了,朕才能平定天下,中兴社稷。”
“陛下……”傅干微微摇手,“你知我知,千万不可泄漏。”
第十五节
荀攸和崔琰辞别天子,准备返回长安,临行之前,他们再一次向天子游说。这次天子的态度有所转变,他仔细询问了新官制和集权的一些问题,对新官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天子在言辞间非常清晰而委婉地表示了对晋阳的顾虑。
刘放、孙资、蒋济等人当着天子的面,解释了行台部分大臣反对修改官制的理由,其中着重提到了晋阳方面对李玮的支持。另外由于此次攻打南阳非常仓促,各项准备工作严重滞后,行台迫切需要丞相李玮和各地郡县的全力支持,所以此刻修改官制、削弱李玮的权力,非常不合时宜。
“天子亲政,需要晋阳放权,天子立威,需要南阳大战的胜利,而这两个关键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又和丞相大人的支持密不可分。”蒋济郑重地说道,“两位大人,陛下的处境远比你们艰难,因此,在目前情况下,陛下不可能答应你们的奏请。”
“要想让晋阳放权,陛下首先就要在南阳战场上立威,这是陛下拿回权柄的先决条件。”崔琰稍加考虑了一下,躬身问道:“那么……陛下如果攻占了南阳,是否愿意立即返回长安?是否愿意修改官制?”
这个问题蒋济不敢随便回答,他转头望向了小天子。
小天子抓了抓脑袋,脸上的表情显得很犹豫,两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
“爱卿,你认为朕什么时候能攻占南阳?”小天子被几双眼睛盯着,惶恐不安,情急之下,他反问了崔琰一句。崔琰愣了片刻,目光转向了荀攸。打仗不仅要靠武力,形势、钱粮等等都是决定胜败的因素,他哪敢随便揣测南阳战场的胜败,说错了可是欺君之罪。他把难题丢给了荀攸。荀攸皱眉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春耕前后,就是明年四月前后,陛下就能攻占南阳了。”
小天子高兴地笑了,“嘿嘿……那快了,快了。爱卿,朕打下南阳后,马上还要打襄阳,你看朕什么时候能攻克襄阳?”
荀攸给了小天子一张苦脸。“陛下,南阳攻克后,天下形势随即一变,大军是不是立即打襄阳,需要审时度势,仔细权衡利弊后才能定夺。在臣看来,陛下攻克襄阳后,首要之务不是乘胜讨伐叛逆,而是急速返回长安稳定局势。”
“哦……”小天子脸显失望之色,慢吞吞地说道,“朕知道了。”
荀攸马上追问道:“这么说,南阳大战结束后,陛下决定回长安?”
小天子点了点头。荀攸和崔琰相视而笑,此趟行台之行,总算达到了目的。只要小天子有意修改官制,总揽朝纲,李玮和他的新政也就走上穷途末路了。
南阳位于关中、汉中、中原和荆襄之间,地势险要,以宛城为中心,向西可以沿汉水上溯进入汉中地区,向西北可以经武关攻打关中,沿汉水南下经襄阳可以攻略荆州腹地和巴蜀,向东可以直杀辽阔的中原。南阳如同一扇可以旋转的门,四面都可以进出,四面都可以纵横攻伐,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十二月十八,小天子率一万铁骑赶到战场前沿,进驻夕阳聚。
在玉石、贾诩、钟繇、王当等诸将的陪同下,小天子巡视大军各部。汉军将士看到天子亲临前线,士气大振,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震撼了冬日的天空。
黄昏,小天子和诸将打马冲上了一处高坡。
远处的宛城孤立于淯水河边,在呼啸的寒风中显得份外的凄凉和萧瑟。城外汉军帐篷林立,旌旗飘扬,连绵数里,蔚为壮观。
贾诩驻马立于天子身边,给他介绍战场布局和大军部署。
“何时攻城?”小天子挥舞着马鞭,意气风发。
贾诩摇摇头,捻须而笑,“到了春天再说。”
“什么?”小天子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明年春天?要等那么长时间?”
“我们有很多困难。”玉石策马走到他身边,指着战场说道,“九月南阳惨败,十一月我们再打南阳,中间仅仅隔了两个多月,非常仓促,各方面准备都不足,目前大军能完成对宛城的包围已经难能可贵了。”
“现在南阳战场上至少有一半军队都很疲惫。陛下的军队是从幽州南下而来,冀州吴雄和彭烈的军队也是千里迢迢赶到战场,于毒将军的军队更是从陇南战场上临时抽调。一半军队不能发挥最强的战斗力,这个仗当然不能打。”
“另外,大军的粮草军械和民夫严重不足,这是个大问题。杨凤和袁耀两位大人在南阳战场上打了五个多月,消耗极大。九月惨败大军全军覆没后,他们的粮草辎重都被叛军缴获了,很多民夫也被俘虏。因此,当陛下决定再打南阳的时候,朝廷根本没能力在短短时间内筹集十六万大军所需要的粮草辎重。当时正逢秋收,民夫的征调也极其困难,只有等到秋收结束。”
“秋收结束后,民夫的问题可以解决,但粮食紧张的问题一时半会还是解决不了。粮食入库、运输都需要时间,马上又要过年了,民夫的征调肯定有所减少减缓。这样一来,大军粮草辎重的紧缺情况至少要到二月前后才能缓解。”
玉石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现在最紧缺的是过冬衣物。严寒已经到了,将士们没有棉衣,只能烤火取暖。如果下雪,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臣已经数次急告长安和行台,请他们务必想方设法解决此事,但目前看来,他们也无能为力。”
小天子沉默不语,兴致尽失。
“臣打了很多年仗,但这次打南阳是最仓促的一仗,我们几乎没什么准备。”贾诩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决定打南阳后,各路大军飞速南下,到了战场后,攻击速度又非常快,此时又正值冬天,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不过,仓促也有仓促的好处,目前战场上的有利态势正是因为我们行动神速而造成的,如果不是叛军措手不及,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攻击部署吗?”
玉石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襄阳很快就会反击,而宛城里的叛军以逸待劳,又挟九月全胜之势,士气高昂。在今年冬天里,我们能否把这种有利态势一直保持下去,关键还要看长安和行台能不能及时把粮草军械送到战场。”
“其实这个困难也不是不能解决。”贾诩淡然笑道。
小天子和玉石不约而同地望向贾诩。“爱卿有办法?”小天子惊喜地问道。
“办法是有一个,就怕陛下不同意。”
“你快说说看,是什么办法。”小天子连声催促。
“攻打坞堡。”
小天子和玉石面面相觑,半天没说话。
坞堡又叫坞壁,最早出现在西北两疆的边郡,是边民为了防御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碉垒,一般能容纳数百人到数千人,后来渐渐被关中、中原的高门大族应用到住宅建筑中,与周围的田野山林构成庄园,成为宗族、门客、部曲、田僮、奴婢的居住地。坞堡的外观颇似城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墙,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有规模的坞堡一般都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王莽新朝期间,赤眉、绿林蜂拥而起,天下大乱,这种坞堡建筑因为对保护宗族和财产起了很大作用而逐渐兴起。光武中兴后,高门大族和地方大商贾大富豪都热衷于修建坞堡。黄巾纵横天下时,防守能力很弱但财富充足的坞堡成为血洗的对象,这使得各地的坞主、宗主们不惜代价加固坞堡,征召部曲,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对抗灾祸,坞堡的建筑规模和防御能力因此得以大大提高。坞主、宗主们实力提升了,在州郡和朝堂上的地位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南阳是光武中兴的根基之地,中兴名臣大多出自南阳,所以这里高门大族相对集中,坞堡建筑也相对较多。当年黄巾起事的时候,南阳饱受战乱,南阳因此衰败。董卓祸国之际,这里又是袁术的地盘,百姓饱受盘剥,南阳更加凋敝。随着袁绍入主洛阳,荆襄稳定,南阳逐渐复苏,坞堡的修建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时的坞堡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一些门阀富豪的坞堡甚至可以和一座小城相比,一般可以容纳数百户甚至数千户人家。坞主的部曲私兵也不少,有的甚至达到了数千人,实力相当惊人。当然了,像董卓郿坞那种规模的坞堡还是很罕见。
“据臣观察,南阳的坞堡数量可观,大大小小有四五十个。如果我们把它们全部摧毁,不但粮食衣物可以解决,还能得到大量钱财,就连兵力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补充。”贾诩靠近小天子,声音稍稍放低了一点,“上次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