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炮弹。而且发射的都是高爆榴弹。炮弹的后坐力每次都轻微的改变着坦克的发射角度,这些角度经过3000米距离的放大就变成了炮弹不同的地点爆炸。
这些高爆榴弹炮弹说实话对那些坚固的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坦克威胁确实不大。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可以说没有任何高爆榴弹能够打穿这些装甲。
但是谢尔曼坦克装备的是汽油发动机,也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令英军苦恼的就是‘谢尔曼’坦克那门40倍径的75毫米主炮,33吨重的坦克发射高爆榴弹对付步兵时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付坦克时却没有多大的作用,炮管短的缺陷也让‘谢尔曼4’发射穿甲弹时表现平平。1000米以内只能击穿60毫米厚的平面装甲。
当然对付那些老破的1、2、3号德国坦克,和那些馅儿大皮薄的意大利所有的制式坦克,‘谢尔曼’还是表现的很有实力的。但是跟德军的主站4号坦克就很有点吃力了。
现‘谢尔曼’面对的可不是那些老旧破残式的坦克,而是横空出世的德军式的5号坦克。说5号坦克大家可能不明白,但是要是说道德国‘豹式’坦克大家估计都不会陌生。
6号坦克那是不用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那是‘虎’式坦克的代名词。5号坦克装备的是70倍径的75毫米火炮,这样的炮管发射的炮弹能很猥琐的2000米以外就击穿100毫米的装甲。这样长度的炮管本来是为了对付那些东线苏联战场上横行的‘t—34’坦克的。英国人就是想破大天也不会料到会有这些本应该出现俄国战场的杀手出现这里。
很快的米歇尔、魏特曼的非瞄准射击就迎来了第一个战果。一发炮弹直接就扎中了英军的一辆‘谢尔曼’坦克的发动机附近的装甲,并发生了爆炸。薄皮大馅儿的发动机里的汽油也跟着被点燃,又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的火焰直接就冲进了驾驶室和指挥室。
坦克前方驾驶坦克的英军当场就被火焰加气浪烤熟并撕成了碎片。指挥室的几名英军也都被爆炸的震荡给整的瞬间晕了过去。
整个英军的坦克火焰中被烤的火热,坦克的指挥官被烫得醒了过来,醒来才发现坦克内部已经悲惨的变成了人间的地狱,而那无情的火舌正像情人一般抚着那坦克中贮备的炮弹。那名醒过来的英军顿时惊叫起来,挣扎的想爬出坦克。但是伴随着他的大叫,被火焰殉爆的坦克炮弹也也发出了抗议。
第三次爆炸就这样发生了,殉爆的坦克炮弹产生的爆炸把这辆坦克的底部给炸了一个大洞,火焰从坦克底部喷涌而出,大量气体的作用力下,这辆坦克被喷气的力量给顶到了足足3米高的空中。要是刘七这里的话肯定是会大呼‘喷气式坦克’的。
还不算完,空中那辆坦克的炮塔部分再也不受车体的约束,甩着那2米多长的炮管飞行了几十米,一头砸另一辆‘谢尔曼4’坦克的履带负重轮上。当时就把另一辆‘谢尔曼’坦克也砸的当场报废,而被砸中的负重轮像一个飞盘一样,带着呼啸的声音直接就落到了后面的一辆装甲运兵车的的机枪上,把机枪砸的跟个后现代艺术品似的,然后才挣扎的落到一边的沙土上。
这个难得的精彩画面的结果让后面的英军吓的提心吊胆。
这时还没有电影特技这一说法。别提是真人版现实中的现实演出。
英军的士气跟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这次爆炸也被2千多米外的德军豹式教官级坦克指挥官看到了,那些高高上的专家级坦克指挥官也不禁暗暗的羡慕米歇尔、魏特曼的运气真是好到了家。
这场战斗的第一个战果竟然被这个家伙取得了。估计一枚装甲突击勋章是跑不了了。这家伙俄国就已经弄到了一枚,这次估计还会是这家伙首先弄到。
这个战果对于德军的下级坦克官兵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3000米的远距离射击,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像火炬一样燃烧的英军坦克却矗立哪里,一下子德军官兵的士气被提升到了定点。
士兵都像小老虎一样嗷嗷的直叫,恨不得马上像米歇尔、魏特曼的坦克那样,把英国人打的落花流水。
第五十二章 装甲对决3
第五十二章 装甲对决3
一千米的距离是多长,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猎豹也就是不到1分钟的事情。对于蜗牛来说那就可能会是永远。
对于北非沙漠中的正进攻的英军第一装甲师来说是一千米的距离是8辆被打成火炬的‘谢尔曼’美制坦克。
米歇尔、魏特曼所指挥的坦克一共只携带了25发高爆榴弹炮弹。就这样一发一发的停3千米以外向英军的密集的坦克队形射击。25发榴弹直接命中的就有10发炮弹,而其中有7发高爆榴弹直接引燃了谢尔曼坦克发动机里的汽油,包括刚才第一次被砸坏的坦克内,米歇尔、魏特曼的战绩直接就升到了8辆。将近3发炮弹就能摧毁一辆坦克的命中率让英国人恐惧不已,要是德国坦克都是这样的命中率,那还打什么打,直接投降算了。
米歇尔、魏特曼之所以这么神勇也是很有原因的,第一个就是德国的‘豹式’坦克造的实是太好了,44吨的重量足以能够承受那将近5米长的炮管所产生的后座力。虽然坦克的履带和悬吊系统时常受损,而坦克的引擎往往因为过热起火,但是不能否认当时世界上厉害的中型坦克就是‘豹式’坦克。说是中型坦克,其实按照二战时的标准,豹式已经是中型坦克中的重型坦克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又称‘4’坦克,根本就不是用于跟‘豹式’这种杀手作战的。谢尔曼的长处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t34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是望尘莫及。德国坦克的高精密度也让德国坦克跑千把公里后必须进行大修,而谢尔曼坦克只需要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
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式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4谢尔曼’的缺点,谢尔曼坦克外型线条瘦高,高达34米。像一个淑女一样战场上招摇过市。很是吸引德军坦克直瞄镜里德军的眼球。面对淑女不上,那就是笨蛋了。
使用汽油的发动机由于成本问题也只用了很薄的一层钢甲。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第三个原因就是英**队的装甲指挥官的问题了。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从来都是皇家海军的天下。英国人只知道该怎样去造大和装甲厚的战列舰。对于陆军的坦克根本就不是特别的重视。
英国是早使用坦克的国家,一次大战中为了突破德军的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英国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1型坦克首次投入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但是第一次大战后英国又恢复了老样子,根本就不对这种陆战之王再进行深入高成本的研究。想当然的陆军的军事学院的战术也还是把坦克做为步兵的支援工具使用的。20年的时间英国的坦克使用水平还是停留一战水平。
当德国人使用坦克攻占了波兰以后,英国人才翻然悔悟,才又对坦克进行了的改进。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坦克战术,这其中就有一条,‘坦克进攻时没有步兵的掩护下,应可能的拉近坦克之间的距离,以起到相互掩护的作用。’
英国的装甲指挥官们都是高分从装甲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那课本都可以倒背如流,战场上也是很严格的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的。因为你要是不照样去做,你就会被当成另类被别人敬而远之,而你的上司也不会喜欢你这个推陈出的家伙。
书本的结果北非的沙漠中终于显示出来了,用的是英国几十名装甲官兵的生命,就连后来隆美尔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都感叹的说了一句“教条主义害死人啊”。说完还假模假样的掉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漫长的1千米几分钟就过去了,两军的坦克相距只有不到2千米。前排的德军坦克指挥官都纷纷的钻进了炮塔之内,这时英军坦克的炮弹已经能够打过来了,不过准头那简直都是令人发指。
英军发射的都是高爆穿甲弹,远只有1500米射程的英国坦克实是受不了刚才米歇尔、魏特曼的打击,都纷纷提前开火。
但是过远的距离让射出的炮弹早已失去了火ya燃烧的动能,只是靠惯性砸向了德军先头的坦克。但是这种砸过来的铁块对人体的伤害力还是很大的。德军的坦克指挥官们谁也不想让身体跟它们有什么亲热的接触。所以谁也没有外面指挥,都纷纷盖上了坦克的上盖。并升起了炮塔上潜望镜。
英军的炮弹纷纷德军坦克周围落下,不过穿甲弹的动能早已耗,就是撞击到德军坦克也不足以引起穿甲弹里弹药的爆炸。所以不但英军奇怪,就连德军都很纳闷。怎么会遇到这么多的‘臭子’。
不过德军还是受到了伤害,一挺‘豹式’坦克上的同轴机关枪被这种‘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