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故事当中。
一九一六年,刘易斯考入牛津大学,一九一七年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后继续在牛津的学业。二十六岁时就在牛津大学执教,主要教授古典文学,一教就是二十九年。一九五四年又进入剑桥任教,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直至一九六三年去世。身后留下数十部著作,包括学术论著、文学批评、宗教作品以及影响更为巨大的这部儿童文学巨著《纳尼亚传奇》。
另一部奇幻故事的作者托尔金是刘易斯的挚友,两人志同道合,彼此受到对方很大的影响。他俩常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酒馆聊天畅饮,分享对方的种种奇思怪想,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在托尔金的影响下,刘易斯加入了基督教会,成为基督徒。他信奉基督教人道主义,主张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二战期间,刘易斯还成为了基督教世界的一个最重要阐释者与宣扬者,曾连续数月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话,向士兵和伤员解释基督教信仰,深受听众欢迎。
刘易斯对生活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这种来自现实的感觉又能延伸为无穷的想象,从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幻想故事。在《魔法师的外甥》里,喜欢冒险的男孩迪戈雷和女孩波莉误入迪戈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为实验自己的魔法,把迪戈雷和波莉送到一个神秘的树林,再从这里抵达一个荒凉的世界,遇见了坏女巫杰迪丝。后来又通过舅舅的魔法戒指到了另一个地方,目睹了狮王阿斯兰创造万物,建立纳尼亚王国的整个过程。
《狮王、女巫和魔衣柜》的故事里,在一位老教授家做客的四兄妹彼得、苏珊、埃德蒙、露茜,发现衣柜后隐藏着一个神奇的王国。那里的居民有牧羊神、海狸、小矮人、树精等。王国被一个女巫占领,她残酷压迫那里的居民,将整个王国置于永恒的冬季。直到狮王阿斯兰的到来,才结束了女巫的统治。
《能言马与男孩的奇幻之旅》的故事发生在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茜统治纳尼亚的时期。沙斯塔发现自己要被卖给一个凶恶的贵族为奴,就和一匹名叫布利的能言马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遇到逃跑的贵族少女阿拉薇丝和她会说话的母马荷温,便结伴而行。一路历尽艰险,在拯救阿钦兰的战斗中英勇无畏。战斗胜利后,沙斯塔发现自己原来是阿钦兰的王子,便继承了王位,并与阿拉薇丝结婚。
《卡斯宾王子》的故事发生在彼得等四兄妹回到自己的世界一年后。四人在假期回校时忽然被一股特殊力量拉回纳尼亚。他们得知,从他们离开纳尼亚后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期间国王的弟弟米拉兹弑兄篡位,在他的残暴统治下,所有会说话的动物和精灵们都遁迹山林。最终,老国王的儿子卡斯宾在彼得四兄妹和小矮人的帮助下,战胜了邪恶的国王,继承了王位,纳尼亚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黎明破浪号”航行历险记》的故事发生在海上。埃德蒙和露茜住在哈罗德舅舅家,一天,墙上的一幅油画忽然把他俩拉进了画中的帆船上。在船上他们遇到了已经成为国王的卡斯宾,他正出航寻找被驱逐的骑士们和狮王阿斯兰的王国。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各种神奇的岛屿,遭遇了种种艰难的境遇,一直航行到世界之外,才满意而归。
《银椅》的故事里,埃德蒙的表弟尤斯塔斯和女孩吉尔被一群坏学生追赶,逃进了一扇通往荒野的小门,意外发现自己来到了阿斯兰的国土。他俩接受阿斯兰交付的任务,寻找卡斯宾国王失踪的王子。尤斯塔斯和吉尔因此踏上了寻找之旅,一路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最后在黑暗城堡中解救了被缚在银椅上的王子。
《最后一战》是系列故事的结局。一只猿猴捡来一张狮子皮,披在驴子身上,冒充狮王阿斯兰,统治纳尼亚的生灵。国王蒂里安为了解救纳尼亚的众生,不幸被俘。他向阿斯兰呼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他们救出蒂里安国王,并与敌人战斗,但邪恶的力量太过强大。于是阿斯兰带领大家穿过一道门,来到了它的王国。老纳尼亚所有的居民全都从这扇门进入了真正的纳尼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另一部奇幻故事的作者托尔金是刘易斯的挚友,两人志同道合,彼此受到对方很大的影响。他俩常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酒馆聊天畅饮,分享对方的种种奇思怪想,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在托尔金的影响下,刘易斯加入了基督教会,成为基督徒。他信奉基督教人道主义,主张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二战期间,刘易斯还成为了基督教世界的一个最重要阐释者与宣扬者,曾连续数月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话,向士兵和伤员解释基督教信仰,深受听众欢迎。
这部系列作品的七个故事按顺序彼此关联,但也可以抽出任何一个单独阅读。本故事集神话、童话、传奇于一体,情节曲折复杂,角色众多而性格各异,叙事生动有趣,读来引人入胜。作品之所以能深入人心,不仅受到儿童的喜爱,大人也喜欢阅读,而且只要看了一卷就爱不释手,必欲读完全部七卷而后快,其中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即故事的思想性和符合人性的价值观,以及惩恶扬善的道义信念。在所有七个故事里,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正负对决的精神,表现为善良与邪恶的较量,智慧与阴险的较量,勇敢与畏缩的较量,诚实与欺骗的较量等。而这些都完美地融合在故事情节当中,丝毫没有说教的味道。读了这样的故事,不仅会被故事本身吸引,而且能强化儿童读者的正义感,增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激发人性的正能量。这方面的功能类似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儿童文学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价值观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像《纳尼亚传奇》这样既有益又有趣的作品,应该大量翻译引进。翻译儿童文学,关键是要把儿童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用儿童易接受、能欣赏的语言翻译,这就需要译者设身处地为儿童读者着想,而不可机械地固守那种貌似忠实,实则僵硬的译法,弄得译文既无味又无趣,不自然又不可读,抑或带有浓重的翻译腔。为儿童翻译读物,出发点应该是帮助小读者们跨越语言障碍,顺利进入原作的美妙世界。本着这样的信念,我们翻译本作品始终把儿童读者放在心上,遣词造句避免晦涩拗口,最大限度地追求可读性。同时遵循功能加忠诚的翻译原则,努力再现原作风姿,让英国儿童文学的这朵奇葩,在我们的语言里美丽绽放。
献词
献给戴维及道格拉斯·格雷沙姆
第1章 沙斯塔出奔
这是个惊险故事,发生在黄金时代的纳尼亚王国和卡乐门王国,以及两国之间的地方。当年彼得是纳尼亚王国的至尊王,他的弟弟和两个妹妹,都是在他领导下的国王和女王。
在那些岁月里,在卡乐门王国遥远的南方,大海之滨的一个小港湾里,住着一个穷苦的渔夫叫做阿什伊什,有个孩子跟他一起住在那儿,管他叫爸爸。这孩子的名字叫沙斯塔。在大部分日子里,阿什伊什早晨坐船出去打鱼,下午把他的驴子套上一辆货车,把鱼装在车子里,走上一英里光景的路,到南边的村子里去出售。如果鱼卖得顺利,他回家时脾气就比较温和,对沙斯塔也不噜苏;然而,如果卖鱼的生意不好,他就会找沙斯塔的错儿,或者打他一顿。总是可以找到沙斯塔的错的,因为沙斯塔得干许许多多的活儿:修网洗网啰,做晚饭啰,打扫他们俩合住的房屋啰。
沙斯塔对他家南边的任何东西压根儿都不感兴趣,因为他跟阿什伊什到村子里去过一两次,知道那儿没什么有趣的事物。他在村子里只遇见跟他父亲一模一样的人们——穿着肮脏的长袍,脚蹬足尖翘起的木头鞋子,头戴缠头巾,满脸胡子,慢吞吞地讲些听起来单调乏味的话。但他对北边的一切东西都很感兴趣,因为没有人往北边去过,也从来不许他到北边去。他独自一人坐在屋子外补网时,时常充满渴望地朝北方眺望。望出去可只能见到一个青草茂盛的山坡,往上延伸到一个平坦的山脊,山脊外便是天空了,也许空中有几只飞鸟。
有时候,如果阿什伊什在他身边,沙斯塔会说:“我的父亲啊,小山外是什么地方?”如果渔夫心情不好,他就要打沙斯塔的耳光,叫他专心干好他的活儿。或者,如果他碰巧心平气和,他就会教诲他道:“我的儿子啊,别让不相干的问题分了你的心。有位诗人说过:心思用在生意上,乃是发财致富的根本;凡是打听与此无关的问题的人,便是正在把愚蠢的船向贫穷的礁石撞去。”
沙斯塔认为:小山外必定有些令人愉快的秘密,他的爸爸却希望瞒过他,不让他知道。然而,事实上,渔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北方是什么地方。他并不关心这种问题。他的头脑是十分讲究实际的。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跟沙斯塔以前见过的任何人都截然不同。他骑一匹强壮的花斑马,鬃毛和尾巴飘扬摇晃,马镫和马笼头都是镶银的。头盔的尖端从他那丝绸缠头巾中间突了出来,他上身穿一件锁子甲。他的身边挂一把弯弯的短刀,背后插一个圆圆的嵌着铜块的盾牌,右手握一柄长矛。他的脸是黧黑的,但沙斯塔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因为所有卡乐门王国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使他诧异的是:那个人的胡子染得血红,拳曲而闪闪发光,还散发出阵阵油香。但阿什伊什凭着陌生人赤裸胳膊上的金环,认出他是个“泰坎”,或大王爷,他弯腰跪在泰坎的面前,直至胡子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