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一生四易其主,所到之处都有非凡功绩。他在鲁国为将时,就曾经大破齐师;在魏国为将时,对付强大的秦国,他力拔五城,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使得韩赵宾从;在楚国为相时,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国都担心楚国的强大。
吴起因为了不起的军事才能而与孙武齐名,他著的《吴子》一书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吴起就是这样一个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到哪儿红到哪儿的人,但是他在道德品质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有点“缺德”,从他一生的多次易主就可以看出。
吴起年轻时,他家有千金之富,却四处周游一事无成,使家业荡尽,因此遭到世人的讥笑。吴起将笑话他的人杀死30多个,奔逃而出。在与他的母亲诀别时,他说:“我吴起不做卿相之类的大官,绝不再回到卫国。”最终吴起拜曾子为师,在非常讲究孝道的时代,他的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返回家园,为此他的老师曾子与之断交。
齐国人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本想拜吴起为军事统帅。可是当时吴起已经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鲁君心生疑虑。吴起为了达成功名,毅然杀妻解疑以求拜将。鲁国国君起用了他。等到破了齐国的军马后,有人在鲁候面前打小报告,说起吴起求将杀妻之事,吴起畏惧而又投奔到了魏国。
魏国国君早就听说了吴起的不“德”之名,但又爱惜吴起的军事才能,是否用吴起,魏文侯也犹豫不决。于是魏文侯问大夫李悝:“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悝回答他说:“吴起贪而好色,但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于是魏文侯便决定拜吴起为帅。没想到吴起取得了成绩后却跑去和魏相田文论功,因“刚劲自喜”得罪了不少人。有人设计陷害他,魏文侯的儿子武侯也对他心存怨恨,吴起于是不得不再次投奔到楚国。
楚悼王大胆地接纳了他,并封他为相。吴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变法的手段过于强硬、时间仓促、缺乏靠山、根基不固而夭折,楚悼王死后,吴起也在同年被楚国贵族射杀并车裂。
分析吴起辉煌但充满悲剧的一生,不难看出,他的工作能力显然是非常优秀的,他的理论水平也是很少有人能出其右,然而却因他自己个人的德行不修,造成了一生以悲剧收常而就是这样一个道德上有着极大缺陷的人,却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经典论述。
魏文侯死后,武侯即位。武侯坐船从黄河顺流而下,到了河中间时曾经对吴起说:“这里的山河多么险固,多么美好壮丽呀,这是魏国的珍宝呀1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稳固在于统治者的德业而不在山河的险固。从前,三苗国左边扼拒洞庭湖,右边扼拒鄱阳湖,但他们不修道德仁义,最终被夏毓灭掉了;夏桀的都城,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道在北边,但他不修德政,终于被商汤流放;殷纣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背靠常山,南据黄河,不修德政,被周武王杀死。由此可见,治国在德不在险。如果大王您不修德政,舟中的人都会成为您的敌人呀!”武侯对此观点非常赞同。
第22节:信誉是获利之源
第22节:信誉是获利之源
吴起的这番论述可谓非常生动、非常深刻、非常精辟,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妙论。可是对于吴起本人来说,这却是他言行不一致的最好证明。由于他自身巨大的人格缺陷,导致他没能用自己的行为来很好的践行自己的理论。
我们历史上有讲求诚信的传统,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的训诫,有尾生抱柱的感人故事,有“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谈。“仁义礼智信”,“信”居于儒家人生信条的第五位。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实践对于计谋的需要,强化了计谋欺诈,淡化了诚实信用,消解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不仅如此,这种计谋韬略还从政治军事领域侵入商业领域。不少商人把经商与用兵打仗等同起来,用军事斗争的计谋诈欺手段对待自己的上帝(消费者)和竞争对手,这种做法不但损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而且毫不利己。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商人,应该从现在开始,停止欺骗“上帝”。
信誉是获利之源
古时候,有把信誉作为战争武器取得胜利的方法;现在,有把信誉作为商业生存信条的。
著名军事家刘伯温说:“战争是诈术之一,但是作为战争的统帅却不能以诈术来统领军队。”所以,孟子说:“在军事战争中采用诈术不可损害自己的信誉。”刘伯温对商人不讲信誉更为厌恶,他借《郁离子》之口说:“有人说商人是重财而轻信的人,可是我还不相信,现在我才知道真有这样的人。”孟子也说:“对于商人重利轻信的固有习性和做法不能不小心谨慎。”
战国时期,商鞅实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他先做了一件立信的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商鞅在京城南门口树立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要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担心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在他推行新法的时候人们就遵守了。
由此可见,“言必信,行必果”是立信的关键。在商业活动中,信用是第一要义。不管是对合作伙伴,还是对你的顾客,这都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矗
纵观现代商业市场,信誉之战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取信于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凡是应承的,都要做到”,这是作为当代创业者所必须遵守的信条。
1968年,日本商人藤田田曾接受了美国油料公司订制300万套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为9月1日,交货地点在芝加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8月1日从横滨出货。
藤田田组织了几家工厂生产这批刀叉,由于他们一再误工,预计只能到8月27日空运交货。藤田田租用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07货运机空运,交了3万美元(合计日元1000万元)空运费,货物及时运到。虽然损失极大,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维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保证了信誉。
像藤田田这样的著名商人,将信誉看成是企业的惟一生命,似乎理所当然。而普通个体户为了维护信誉自甘损失,这样的举动更是令人感到钦佩了。
1987年6月19日,四川绵阳市个体户未万春,当众把一批价值1020元的伪劣香烟、奶粉销毁。对于他来说,虽然损失了1020元,但他坚决不出售伪劣商品的行为,赢得了信誉,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
反观一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大量制造、倾销低次产品,把自己很响的牌子砸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只有愚人才这样做。
声誉是竞争的法宝
声誉和信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竞争的法宝。早在三国时期,弱小的刘备能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他所依仗的就是自己的声誉。当年诸葛亮评价刘备的第一优势就是“帝王之后”。他说天下有变,是指一旦曹操篡夺了东汉刘氏政权,刘备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逆贼,匡复汉室,并且一定能够得到天下百姓拥护。曹操对诸葛亮这一招最为恐惧,所以当孙权请他做皇帝时,他说:“是几置吾于火炉。”一直到死,曹操都不敢做皇帝,可见声誉的重要。
第23节:金钱好赚,信誉难买
第23节:金钱好赚,信誉难买
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想必大家都清楚,一般来说,零件便宜而机器昂贵。但拥有零件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机器,所以,一些聪明的商家就采用白送机器零件这样一种看似赔本的方法来促销自己公司的机器,并获得成功。
美国凯特皮纳勒公司,是世界性的生产推土机和铲车的大公司,它在广告中说:“凡是买了我们产品的人,不管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需要更换零配件,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送到你们手中;如果送不到,我们的产品白送给你们。”
他们说到做到,有时为了将一个价值只有50美元的零件送到边远地区,不惜动用直升机,费用竟高达2000美元。有时无法在48小时内按时把零件送到用户手中,就真的如广告所说,把产品白送给用户。由于经营信誉高,这家公司历经50年而生意兴旺不衰。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消费者也从企业明赔实赚的促销术中得到不少好处。例如,有位中国留日学生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刚到日本时,用两万日元在京都一家商店买了一台彩电,回去后发现质量有问题,于是给商店打了电话。电话刚挂断,商店就来了人,确认质量有问题后,马上行礼,并说:“请原谅,马上给您换一台。”在零售店,经理随手一指:“请随意选一台,但一定请多关照。”这位留学生没有挑价格比原彩电高得过多的,客气地选了一台6。3万日元的彩电。从这件事看,精明的日本商人以四万多日元的代价,避免了企业声誉受损,所以这样的赔也是赚。
声誉是竞争的法宝,对于商业来说,声誉和信誉如同企业的性命。综观现代商业中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公司,十有八九是因为商业的声誉和信用受到了怀疑或否定所致。所以,许多知名商人在经营之道中将商业的声誉放在首位,充分显示了他们在商业竞争中所具有的远见卓识。
金钱好赚,信誉难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誉决定着创业者事业的发展,信誉是商业发展的命脉。包玉刚争夺香港最大的码头——九龙仓的控股权,就是以其在香港银行长期良好的信用记录,与英国财团展开了一场收购与反收购之战,在短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