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妹也有两毛钱呢!”六岁的小丫头也跟着嚷嚷道。
俩丫头的容貌还没长开,但也长得乖巧,特别是最近家里的伙食好了,俩丫头又不用参加劳作,比之以往白净了许多,更是惹人喜爱。
方绣兰听得砸舌,她是61年出生的,正好赶上饥荒,六七十年代都没赶上好时候,比之方燕还要节省,但这两天,家里的情况却是大变了,一曰三餐都是干饭,还能见到肉,家里有上千斤的粮食,四大件也齐了,这样的生活,让她犹如在梦里一般。
“姐,我们先去找妈他们。”方燕催促道,这钱她可不敢随便花了,要买衣服也得交给妈妈买,家里也就只有弟弟连买电视机这种大事都不带提前跟家里商量的。
————————
方大军开着拖拉机一路杀到了水泥厂,到月底了,徐工也暂时回县里去了,到时候随设备一起回来,也会帮忙联系一下机修工,如果能联系上当然最好,联系不上,他就只能去井县挖人,至于其它厂子,他也没有门路和机会。
新的食堂已经收工,瓦片已经盖好,今天正在进行打扫清理,明天正式搬进去,因为没有化学装修材料,所以现在的房子一修好,马上就能入住。
李玉兰现在已经正式上工了,算上小玉琴,李家就四个人做饭,下面两个孩童都帮不上什么忙,所以这人手就不够。
之前是因为抽调了工人在厨房帮忙,但现在却不方便,因为食堂已经正式承包给了李家,工人拿着厂里的工资,却在承包出去的食堂帮忙,这就说不过去了,即便方大军也不好打破规矩,不然他开了这个口子,覆水难收,往后管理起来会有麻烦!
如此李家就请了两个老妈子来帮忙,加之,食材是直接给送到水泥厂,水源问题也解决了,有着七个人手,解决百人的伙食,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伙食团不负责洗碗,也不提供碗筷,都由工人自己带,这也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
方大军承包厂子里每顿都整干饭,但因为现在大米根本就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就套着红薯和玉米一起煮,不过还是会蒸成干饭,这样在饭食上面的成本会减少一些,但会从菜上面补偿回来,比如多加一个馒头票,或是肉食的分量多一点,这只是小问题罢了。
“玉兰,走,到镇上去采购点东西。”好吧,这只是借口。而整个厂子,就只有他不用按时上下班,别人也说不了闲话,因为他身兼多职,忒忙。
“去买什么?”李玉兰拿着小本子迎了上来,她这段时间很努力,一直在恶补数学知识,不想让别人说闲话。
其实工人们根本就不敢说李家的闲话,因为李家在搞伙食,谁不想关系搞好一点,到时候打饭菜的时候舀子能稍微重一点,给多舀点分量,即便是多舀点油汤也好啊。
特别是在票据的事情公布实施以后,昨下午票据一公布,那可是引发了大震动,厂子现在也正规了不少,有了看板,按学校的标准来整的,每天上面都会更新一些资料,由金池负责,这也是她的老本行。
票据的事情就在上面给写了个清楚,工人里面总能有会识字的,看懂了就相互传播出去,关于钱粮的事情,大家最为敏感。
当一个月的口粮一到手,所有的工人都兴奋得不得了,这些票据不仅可以在食堂打饭菜,还能省下来换其它东西,拖拉机今天下午之所以要去县里,正是因为要去拉货,采购火柴、酱油、解放鞋、肥皂、万精油、白糖等不在计划控制内的货物,用来成立伙食团的小卖部。
六十年代初,国家实施计划的票据种类,多达156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而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78年的三中全会之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目前除了一些大件比如电视机、自行车需要“工业券”之外,也就粮票和油票比较严格。
其余肉食品,以及火柴、酱油等生活用品,已经可以直接用钱购买到,当然一部分商品还是控制在单位营业手中,私人店面,能贩卖的货物还是比较单调,无法覆盖完全。
他现在基本每天都会看下《新闻联播》,78年已经正式开播了,这是“华夏政坛的风向标”,他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但也需要时刻了解大环境,把握住政策才好搞事,另外也经常到公社看些内部资料,隐隐把自己也当成了官场的人来看待。
“问你话呢?去镇上买什么啊!”李玉兰撅了撅嘴,似有些不满他的走神。
方大军呵呵一笑,“到了你就知道了,玉琴呢,一起叫上。”
“别叫她了,不省事的。”李玉兰说着就要往车厢而去,又被方大军给叫到了副驾上,这让她有些不好意思,好些工人都看着呢,不过现在工人的作风已经好了很多,至少不会出现一出现热闹就随便离岗的事情发生,换了往常,拖拉机一到,所有人都会蜂拥过来呢。
“恩!”方大军轻轻应了一声,又疑惑的问道:“怎么不见金池呢?”
“金池姐去统计工天了,今天月底,该算工资了呢。”
方大军这才恍然,他这个厂长还真有点不合格啊,先别管那么多,车还没熄火呢,随即就调头往镇上而去,杨春桃已经没在煤炭厂忙活了,正在忙粉条的事情,今天下午会拉一车粉条到县里,他这辆拖拉机会装上蜂窝煤送到新场的仓库。
每天蜂窝煤的产量,也是由金池统计,包括销售数据也一样,比之他来,更像厂里的大总管。如果后面会颁发劳模奖,金池入选的可能姓很大啊。
“大军,你还没说去镇上买什么呢?”李玉兰又问了一次。
而方大军却看着李玉兰怔怔出神,他现在非常希望能有一部方便的手机,可以随时把画面拍下来,但这只是奢望,数码相机也不用想了。
但现在却可以买到照相机,这可是高档货,但和手表一样,分了档次,最便宜的是一款牡丹牌的120相机,价格是137。6元。而海鸥牌DF—1经典款相机要483元,海鸥单反1型是今年的新货,算是相当专业姓的相机了。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款DF—1都是经典款。
单反胶片相机采用了单镜头反光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取景和成像是同一个镜头进来的光,拍的就是你看到的。也就是说从取景器内部看到的就是将要暴光在胶片上的图象,解决了象差的问题,所以单反画质更好,尤其暗处表现很细腻。
传统胶片相机由于镜头和取景器的成像是各自分开。在取景时是靠的一个单独的小镜头来取景,它在制作工艺上比较简单,造价比较低,取景时眼睛看到的和落在胶片上的成像有一定的位差。由于光通道和取景成像不同,没法拍摄微距照片,也不能直接看到景深等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单反可以调节镜头,属于专业机,普通相机就是从一个小孔瞄上去拍,傻瓜式艹作,也容易失手,因为你所看见的和拍摄到的有差异。从价格上面也能区分出两者的好坏来,另外单反的镜头可以更换,其价格也很坑爹。
海鸥DF—1已经可以选择135的胶卷。其余也有长城、燕京等相机牌子。
相比135,120胶卷要大一倍,根据片幅不同,一卷能拍摄8到12张,如果技术不好,曝光率过高,那就更悲剧了。
135胶卷更小,边框有齿距,后世的胶卷也是这模样,一卷能拍摄24到36张两种型号,即便有曝光报废,也不至于一卷全给挂了,技术好的,能多拍出一两张,那就偷着乐了。
所以135更适合家用,称为民用胶卷,不过120的胶卷更大,所以就更适合放大的照片,早期的照相馆,会备用两种型号胶卷。简单来说,120是取质量,135是取数量。
相机到是好买,关键在于胶卷方面,相当坑爹,像富士、柯达现在都没有,国内用的还是黑白的乐凯居多,当然这不是鄙视国产,只是确实还没跟上世界的步伐,不过乐凯也算是国产的牌子货了。即便只是国产货,胶卷也不好买啊,好比他在县里就没见到卖胶卷的地方,连相机好象都没看见,有肯定会有,怕是在供销社里面吧。
但在市里面看见过,乐凯的胶卷就要十几元钱,拍一张底片算下来就得好几毛,技术差的,能上一元钱,高消费了,另外冲洗照片也得花钱,这时期玩得起相机的,都算是家庭条件不错的,或者是工作需求。
但是方大军现在却动了心思,他想入手一部照相机,因为北斗还没有照相馆,平时想照张相根本找不到地方,他想把现在李玉兰的相貌拍下来,也想把还算年轻的父母拍下来,当然也会记录妹妹的成长,还有未出生的小侄儿(女),当然,还有这个时代。
眼前一切的一切,都是珍贵的画面,值得入手一台单反相机来搞定。
不过现在暂时只能入手一部牡丹120,海鸥单反太贵了,483的价格伤不起啊,另外他上辈子也没玩过单反,从多方面考虑,现在还是先搞一部传统傻瓜式来研究下吧,反正现在的胶卷都是黑白的,等后面身家丰厚了,彩色胶卷上市后,在去研究单反吧!
另外120的胶卷也适合冲洗大照片,比较适合拍集体照。这钱啊,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大军,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李玉兰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方大军赶紧收敛好心神,这可是在开车呢,虽然眼前是一条直线,速度也慢,几乎不可能发生车祸,但也不能走神啊。
“没怎么啦,我是在想要是现在有照相机,就能把你拍下来了。”
“什么照相机?”李玉兰似懂非懂的问道,也不能怪她没常识,因为北斗没照相馆,她又没读初中,又没有电视机可看,对照相机完全没有印象。
方大军笑道:“就是喀嚓一下,把人的图象取到纸面上,就根年画一样。”
“我知道了,在书上见过呢。”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