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奈三国-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到张飞率众冲到开阔的地方,此时一营360人的强骑兵只剩下百二十人,还是人人带伤,张飞悲吼一声,大声地问道:“儿郎们,可有心与我再冲回去,为死去的弟兄雪恨?”这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强骑兵,闻张飞所言,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誓死追随三庄主!为死去的弟兄雪恨!!”张飞仰天大笑:“好小子们!有种!随我来!”转身带领这些强骑兵又冲了回去,这回可和刚才大是不同,虽然还是同样的一批黄巾士卒,可是在没人指挥,又是四散奔逃的情况下,强骑兵又恢复了初次迎战黄巾士卒的威风场景,只见张飞领着这百二十人的铁骑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稍微聚成一团的黄巾士卒就会被张飞率众冲开,小股的人群或是大片松散逃命在强骑兵强大的冲击力面前,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而此时一直在外围领着突骑兵游射的拓跋鹰看到黄巾大军已经溃败,也命令手下不再奔射,而是挥舞着马刀追逐着那些逃跑的黄巾士卒,同时大声喊道:“跪地投降者免死!!”被追上的黄巾士卒纷纷跪地投降,也有顽抗的可是却都死在了马刀之下。不过这回黄巾士卒的逃跑不像以往那样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有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程远志强拉来的,平常打仗就是作为炮灰,胜利和大伙一拥而上;此时失败了,也都是各自逃命,如此一来经造成了刘明的部队无法在击溃皇军大军的同时,像以往一样的全部俘虏这些黄巾士卒,只是凭着突骑兵的马快抓了一部分的俘虏,也就八千来人。

此仗之后,刘明聚拢部队休息之时,才得知黄巾为何突然溃败。原来在黄巾大军包围了刘明部队的同时,由于张飞率强骑兵的冲杀,程远志无奈之下命令自己的亲兵前去阻挡张飞,结果被此时正在努力领兵抵抗黄巾的关羽看出了机会,尤其是此时正面冲杀的黄巾士卒经过多时的拼杀,已经有些疲乏了,再说了此时的战场上,除了张飞,谁又是关二爷的敌手?那关羽后世号称: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易如探囊取物。那么大的名头可不是白叫得,而且关二爷那一身的本领也不是白练得。关二爷看见了机会,命手下继续严防黄巾,自己催马杀入黄巾军中,一口大刀,上下翻飞,如分水之白鲨,破浪之蛟龙,势无可挡,愣是从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到程远志跟前,而程远志此时正关心后方张飞的突击,待醒觉有人破阵杀来之时,为时已晚,那关羽哪会给程远志机会,而且程远志的功夫和关羽也不是是一个级别的,自是被关羽手起刀落,斩为两段,要说也不怨程远志低能,谁又会想到自己在大军的保护之下,而且是大占上风之时,竟被人杀到跟前一刀斩杀,只能说是命苦不能怨政府,关羽关二爷的功夫过于高超罢了。那关羽斩杀了程远志之后,又随手斩杀了程远志身后的掌旗之人,然后在程远志的阵中四处冲杀起来,那些程远志身边的人看见程远志被关羽一刀斩杀,而这尊煞神又开始了追杀周围之人,再加上以程远志率领的如此大军,竟迟迟不能覆灭眼前如此稀少的部队,这些人早就有些心浮气躁,同时身前,身后,两方的林中不时地传来的震天鼓声,不知道敌方还有多少伏兵等待杀出,这些人更是人心惶惶,此时主心骨程远志一死,这些不安立马沸腾出来,这些人争相逃命,导致其余的黄巾士卒在见到主帅的大旗已倒,不知道敌方到底有多少伏兵的情况下,一哄而散。这才解了刘明的危机,也救了张飞。

刘明大大地把关羽夸了一顿,表扬关羽临危不乱,勇敢过人,身手非凡。同时也安慰了张飞一下,告诉张飞领强骑兵冲阵也不是全无功劳,如果不是他领着强骑兵的勇猛冲杀,程远志就不会把亲兵调去抵挡,那关羽也就不会如此轻易的斩杀程远志,解了众人之围。不过同时还告诫张飞要吸取此次教训,一定要牢记杨老告诫的话,强骑兵绝不可以丧失其强大的冲击力和强大的机动力,否则就算强骑兵再厉害也会像今天一样,身陷险地。同时刘明也自我批评道:“此次战役是我疏忽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小瞧了黄巾,只是根据苍鹰的侦查,而没派人详加打探,更不应该的是竟然以小股部队正面对抗有组织的黄巾大军,虽然有安排伏兵突袭,可是要是没有二弟的斩帅成功,今天大伙就要全部命丧于此,使我刘明无能连累了大伙!”刘明言罢,想着那些死去的弟兄,泪染巾袍。在场的众人都是大为感动,要知道今天虽然胜利了,可是大伙都是十分得悲伤,不快。为什么?就是因为次长虽然胜利了可是重步兵,五营一千八百人,死了一千多人,强骑兵一营三百六十人,死了二百多人,只有突骑兵贯彻了游击,骚扰的战策,无一伤亡,可以说刘明虎啸山庄大半的家底,没了。

第五十回 重整旗鼓

本来大伙因此次战役损失惨重,可以说是虽胜如败,导致心情沮丧,士气败坏,可此时大伙感刘明的真情流露,顿生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尤其是那张飞更是哇哇暴叫:“大哥,休得如此悲伤,都是弟弟无能,没有带好这些强骑兵,不仅没有解大哥之危,还连累了许多弟兄丧命,这绝不是大哥的错。要怪就怪我吧。请大哥治小弟的罪!”其他人等也纷纷说道:“庄主休要悲伤,我等乱世之人,如没有遇到庄主,不知多早之前,就化作了怨鬼!时至今日那都是赚的,而且死去的弟兄是为了保卫庄园而死,是为了庄主建功立业而亡,也可说是死得其所,他们在九泉之下也只会高兴,绝不会抱怨庄主。”那关羽也厉声说道:“大哥,自古以来,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何况是当兵之人,既然从伍,就必然有阵亡的觉悟,关键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绝不能让死去的人白死。大哥您一定要振作,只要您能带着我们这些活下来的弟兄,建功立业,使我虎啸山庄威名远传,那这些死去的人就没有白死!”

其实刘明也没什么,不过是看到死了这么多的往日伙伴,一时控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之情,可没想到,这些古人竟如此的见不得男人流泪。竟引出了那么大的反应,开始刘明还觉得好笑,其中张飞的真性情也着实的让刘明感动,可后来刘明再听他人的言语,不由得怒火渐起,凭什么别人就要为你们这些活着的人建功立业而死。可是随后关羽的话让刘明心中顿悟了:是呀!自己也是当兵的人,既然当兵自然要有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觉悟。虽然此时之人没有为国家如何如何的念头,可也有保家和为自己出力的想法。为国,在现在这个家族至上的时期,没有人会这么想,凡是说为国怎么,怎么样的人,也只是说说而已,打着一个如此的旗号罢了。现在这些追随自己的人只是简单的把死归结到为了帮自己建功立业,虽然他们的想法狭隘了些,可是如果自己不让他们如此想,那他们岂不是连一点的目的都没有了吗?那他们不更是死得没有任何价值了吗?多么朴质,憨厚的人,就为了自己帮过他们,他们就可以,以死相报。而且确实,死者已死,死者什么也带不走,也不会感觉到什么,所有为死者操办的事情,不过是为了安慰活着的人。就让他们这样想吧!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微薄的价值取向吧。刘明想明白了此中环节,收起了悲容。(早在想发火时就没有悲容了)高声对大伙说道:“为了不让死去的弟兄白死,我刘明一定带领大家击溃黄巾,让我们虎啸山庄威名远扬,我刘明要领着你们共同的建功立业,而你们也一定要顽强的活下去,努力的拼搏,要知道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一个人活着了,你们还要替那些死去的弟兄更好的活下去,你们是他们的希望,你们决不可辜负这些死去弟兄的厚望!!”

这些幸存下来的士兵,听到刘明的话顿感跟平常不一样了,好像有了什么寄托,觉得活着的有意义了。这些兵的士气,一下就振奋起来。不只是谁先高声地喊道:“为了庄主,为了死去的弟兄,我们战无不胜!!!”紧跟着此起彼伏的喊声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浪:“我战无不胜!”

刘明手下所有的将领都感到震惊,关羽也暗自佩服:大哥果非常人也!不仅这么快从打击中恢复过来,而且几句话就让士兵们整个变了个人似的。其实关羽又哪里知道,刘明说得这些话,在现代的追悼会上都快用滥了;至于打击,刘明连时空逆转都挺过来了,这又明白了生死的意义,当然给它造成不了什么了。可是也不说是刘明没什么改变,最少刘明就为自己套上了一幅领着活下来的人建功立业,不让死去的人白死的枷锁。

刘明看大伙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命令收敛部队,押解俘虏,回归虎啸山庄别院,到了庄园,论功行赏,关羽不用说自是首功一件,其次就是拓跋鹰。这拓跋鹰所率领的突骑兵在战后统计,不仅无一伤亡,而且是所有作战部队中杀伤敌军最大的。其他人等也各记功劳。

此次战役刘明和众将领总结了一下,大伙都觉得,此次战役中:

首先,是匣弩手的射击,由于黄巾军是成纵向阵列冲击,匣弩手的抛射只能射杀靠前的士卒,威力大减,而且由于负重的原因,一个匣弩手只能带三匣弩箭,在弩箭射完后,就只能算是一个轻步兵了,如不能大规模的使用,使其成为集团化,一次性的大规模杀伤敌军,则下匣弩手的威力不大。建议以后集中使用,最少成立一个两千一百六十人的匣弩团,才可当大用,而且根据匣弩每射一箭,都要来拉动一下弩机,使弩弦绷紧,同时让匣中的弩箭滑下这一不足,建议命匣弩手分三排站立,在一排射击之时,二排准备,三排上弩;再一排射完时,一排退后,二排射击,三排准备,此时一排转为三排,开始上弩;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不间断的箭雨,谓之三连射。当然此时刘明还没有这个实力,成立如此大的军团。应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