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方向,曹军水师于玄武池操练三年,终于成军。其规模之大,几乎能达到甘宁锦帆水军的两倍。也不知曹操从那里搞来的图纸,找来的船匠,青州造船坊居然造出了十艘巨型楼船。根据锦帆水军探哨的观察,这些巨型楼船每艘至少能够搭载2000人(这并不夸张,史载东吴建造的大楼船可搭载3000人)
也就是说,这十艘楼船完全可以搭载一支两万人的大军沿近海南下,攻袭广陵乃至扬州腹地。
成军后的曹军水师跃跃欲试,不时向锦帆水军发起挑衅。
就在天下人皆以为曹、刘双方即将展开一场全面而大规模的决战时,随后事态的发展,却让世人惊地发现——这不过是曹操玩的一个鬼把戏。他真正的目的,居然是……
……
襄阳,议事厅
“最近汝南似乎又增兵了,是从颖川方面过来的,但具体有多少,暂时还未探明。南阳的曹军,也由宛城不断向安众方面调动。”庞统指着厅中一张大桌案上摆放的沙盘,不紧不慢地叙述着最新的情报,“另据扬州刚刚传来的消息,毛介水师一部与锦帆水军交了一手,甘兴霸大概有什么意图,只小挫了敌水师,双方伤亡都不是很大。”
“看来曹操老贼快要动手了!”文聘肯定地说道。交州局势稳定之后,文聘就率军返回了荆州。
“如果曹操以毛介水军夺取了淮水制水权,那他会从哪边动手渡河就难以预料了,防备起来的难度也会加大不少。”刘磐皱着眉头,带着些疑惑向我问道,“将军,锦帆水军能挡得住毛介水军吗?”
“公权尽可放心!”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水军这东西,不是造上几百上千条船,随便找些人操练个两三年就练得起来的。曹操手下没哪个人精通水战,毛介什么人,掌管政务是他最擅长的,让他统军作战就有些勉强了,至于水军他更不是这料。当今之世,最精通水战的人,莫过于甘宁、蒋钦、丁奉、凌操,而这几位都在锦帆水军之中。兴霸这家伙,大概是不屑于抓小鱼小虾,想捕那条最大的鱼。”
“以新野和南乡两城的坚固,即便曹军同时动用十万人攻击,十天之内绝对不会出问题。其实只要能挡住一天,回旋的余地就有了……”庞统再次把话题转回到荆州防务上来了。
“将军,上庸刚刚传来紧要军情!”凌统急步匆匆地走入议事厅内。
难道曹军对上庸下手了?怎么事前一点动静都没察觉?我脑中很快闪过几个念头。“怎么回事?”
其他人同样也呈现出惊讶的表情。
“曹操突然攻入汉中,张鲁的情况非常不妙,派人向上庸求援!”凌统迅速回道。
第八十章(上)
“汉中?!”这个消息委实太过意外,让我吃惊不小。
根据细作近一段时间的禀报来看,所有的情报都指向曹操即将南征荆、扬。相反,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曹操会对汉中动手。
但没想到,曹操偏偏还就玩了一招暗渡陈仓,但事情会这么简单么?
凌统上前几步,恭敬地呈上一封绢书。绢布有些潮湿,大概是传递文书的士兵贴身保存所至。
这封绢书是张鲁亲笔手书的求援信。
阅览着信上内容,我的面色变得越发凝重。如果这封求援信不假,那么曹操对汉中的攻略绝对称得上是处心积虑了——
因同时与曹、刘两方接壤,张鲁在军事方面还是做了很大准备的。他几乎调集所有能够动用的兵力屯驻汉中几处最为关键的隘口,以防备外界的入侵。
但很可惜,跟我这里一样,张鲁同样也没有发现曹操有对汉中用兵的迹象,以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同时,曹操又从内部对汉中进行了分化,收买的对象,自然是那位贪权好利的扬松。
也不知被许诺了什么好处,杨松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叛张鲁、投靠曹操。凭借杨家在汉中的庞大实力,杨松并不困难地获得了几处要隘的控制权,这让张鲁先前的安排付之东流。
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曹操以我老丈人征西将军夏侯渊领军万人,涉险翻越沈岭,穿骆谷道,从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攻入汉中腹地。张鲁闻讯惊慌不已,匆忙调集各地兵马迎击夏侯渊。却不料,杨松与其弟杨柏突然引兵反戈。
由于杨家兄弟的反叛,汉中的多数隘口形同虚设,夏侯渊长驱直入,不到三天就狂攻至汉中郡的治地所在——南郑的近郊。内忧外患缠绕之下,南郑城内混乱一片,加之有杨松兄弟的诱降,张鲁根本无从抵抗。在主薄阎圃的劝说下,张鲁无奈放弃南郑,引部众退往巴中,与其弟张卫会合,以图抗击曹军入侵。
但到达巴中绥定后,张鲁悲哀地发现曹操已经增兵,无数曹军从门户大开的阳平关、箕谷等方向攻入汉中。加上杨家兄弟的叛军,张鲁手中军力处于绝对劣势,根本没有一丝胜算。
就在张鲁已感绝望之时,阎圃献计向大哥和蜀中刘璋求援。
“公绩,将传信士卒叫进来,我要问话?”我一边将绢书递向蒯越,一边对凌统吩咐道。蒯越是荆州派的元老,让他第二个阅览绢书,是为了显示对他的尊重。
不多时,一名满面风尘的士兵随凌统进到厅内,见着我立即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这名士卒是来自上庸的驻军。
向那名士兵做了问询,才得知上庸守将黄忠已派斥候简单地进行了查证,确认汉中腹地有战事发生。
“将军,这确实是张鲁的亲笔手书!”庞统已从蒯越手中接过了绢书,飞快地看完后,抬头对我说道。
几年前,我曾经放了进犯上庸的张卫一马。后来张鲁曾亲自书信一封,解释了他所以出兵上庸是受曹操蛊惑,并允诺给予赔偿。
那封信庞统曾经看过,虽然事情过了好几年,但他却有过目不忘的能耐。
“这样看来,张鲁的求援应该不假!”蒯越捋须说道。
“恩……”我点了点头,面色并未有所缓和,“但最大的问题不在这里。曹操居然能在完全不惊动我方的情况下,出兵攻入汉中,这未免也有些匪夷所思了!”
“如果联系上曹操近两月来在荆、扬两州边境搞出的这些大动作,倒也能够解释……”庞统拈着颔下的几鬏短须,嘴角扯出一丝笑意说道,“增兵南阳、汝南以威逼荆州,增兵颖上、下蔡以威逼扬州,增兵淮阴以威逼广陵,再以毛介水军挑衅我锦帆水军。任何人见了这些举动,都会以为曹操准备引兵南下与主公决战。加上其他地方没有一点异常的动静,想生出疑心都难。”
不得不承认曹操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战略欺骗。
在双方战争潜力相差并不是非常悬殊的情况下,谁能先抓住时机扩充地盘和人丁,谁就将赢得日后的主动。
“汉中前接雍、凉,背靠蜀中,西临荆州,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曹操得汉中,则三巴不振,蜀中失却股臂,届时若曹军继续南下,刘璋根本无从抵挡。如此一来,曹军便可从西、北两面,形成对荆、扬的包围。而我军若是能乘此机会得到汉中,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益,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庞统眼中泛出灼热之色,略显兴奋地说道。显然,在他看来,曹操的入侵、张鲁的求援,根本就是为我方夺取汉中提供的条件。
不过,人家来求援,你却想着如何去乘机夺人家的地盘。这事私下里几个人商议商议即可,当着这么多人直接说出来,未免有些不妥。
我轻轻咳嗽了一下,借以提醒庞统。
庞统何等聪明之人,迅速会意,知道自己有点太过形于色了。
乘有些人还未来得及细品刚才的那番话,庞统迅速转换了一个话题:“但我也有些担心,攻汉中并迫使张鲁向主公求援,会不会是曹操的一个更大的阴谋?”
厅内众人的注意力,果然被这几句话转移了过去。
蒯越嘴边带着隐隐的笑意,接口问道:“士元说的更大阴谋是指什么?”
“曹操有可能计行连环,实施双重欺骗!”
“军师,是什么双重欺骗?”赵云讶异地问道。
“以威逼荆、扬,掩饰其攻打汉中的意图,是第一重欺骗。以攻打张鲁诱使我军出兵汉中,实际却以精锐主力攻荆、扬空虚处,是第二重欺骗。”庞统意味深长地说道,“第一重欺骗基本已被证,至于究竟有无第二重欺骗,目前尚难以确定。不过,如若万一我的猜测成真,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曹操陈兵超过十五万威胁荆、扬两州,或许可能更多……”
庞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确实要比我厉害的多。至少在他说到这“双重欺骗”之前,我还没想到这第二重。
由于汉中的重要性,其实已不容我军不实施救援。汉中一旦被曹操得到,对我方将是一场噩梦。
目前的关键就在于,到底应该怎样出兵救援,由谁领军,出动多少兵马,(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能够增援汉中的肯定是荆州军团)以及如何防备庞统所说的那“第二重欺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救援的事已是刻不容缓。面对曹军和叛军的联合,张鲁能坚持多久很成问题。最怕他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会选择投降,所以必须尽快给他以坚持下去的希望。
……
散议之后,我将蒯越、庞统、赵云、刘磐等人留了下来,继续商议救援之事。
半个时辰后,我飞鸽传书庐江,通报汉中之事。
庞统负责飞鸽传书于上庸,命黄忠尽快与张鲁取得联系,知会我军将以最快速度出兵援应他抗击曹军。同时要求黄忠在上庸做好战备,以防曹军可能的侵入。
又有两羽信鸽分飞南乡、新野两地,传令守将冯习、陈到做好戒备。
与此同时,我命赵云、刘磐、文聘、王威等将整顿荆州三军,随时准备出征,又命蒯越、马良调配粮草辎重,向上庸方向运输。
……
紧张的战备中,黄忠首先从上庸传来消息,他进一步证实了曹军寇犯汉中的事,并通过多方途径,探出曹军人数可能不少于四万人,也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