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是岳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或许他是岳飞-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建炎二年正月的时候,岳飞率领自己麾下两千兵马达到开封城。关于杜充这个新任留守的事情,岳飞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没想到刚来之后,杜充便拍板决定让岳飞干掉张用。弄的岳飞那叫一个郁闷,这个名为张用的人,也是岳飞的同享。可能还对对方有所了解。可杜充竟然派遣给岳飞的任务是干掉张用,这完全让岳飞搞了一个活不明白。

岳飞当然不会去答应这么无聊的问题,如今在河北一带本来就没多少人还搞内讧,这不没事找事吗?!但杜充可不管这套,管你同不同意,你要是不同意直接砍了你!

岳飞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下来。带着桑仲、马皋、李宝等人前去开封城外支援。张用此时已经与曹成、李宏、马友绍拜把子成为兄弟,收下有几万兵力。张用一出事,王善势必前去支援。岳飞等人攻击在南城的张用军队。双方开始交战,王善闻讯立即赶了过来支援张用。岳飞身边的战友李宝被张用、王善两人掳走。岳飞直接上阵带领八百将士奋战。敌方一名悍将出战,岳飞纵马持刀飞奔而来。一刀便把敌方这名骁将一分为二成了两半儿。这时候对方一看岳飞这等能为吓得肝胆俱裂。在外面说是二十万之众的大军,就这样被岳飞等众将击溃。岳飞也因此连升三阶官至至武经大夫,正七品的武官儿。由此岳飞也算是一名在宋代中级的武将了。

这还不止,在土壤府东明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兰考县北一带,盗匪杜叔五、孙海等人包围了这个县,岳飞又接到了命令前往此地解围。并且一举擒获杜叔五、孙海两人。又转为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因为宋代很多官阶都是一个品级,所以岳飞这次攀升还是七品的武官儿没变。

王善、张用等人退兵开封府后,感觉这件事情越想越不对劲儿,自然不服气。于是又开始转攻淮宁府。杜充得之后派过人去追击王善等人,但都是无功而返。看这情况张用觉得攻不下淮宁府,便与王善意见产生分歧,之后两人便散伙走了。

杜充此时又命陈淬带着岳飞前往淮宁府救援,为的是不让淮宁府被攻破。岳飞等人领命前往淮宁府,岳飞先让偏将岳亨来个釜底抽薪截断王善军队掠夺之路。又率领大军与王善战于清河一带。王善这三两下子哪里会是岳飞的对手,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便大破王善大军。俘虏了一批敌将。岳飞从此也继续加升成为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但由于官阶一个品级太多,所以岳飞此时还是七品的武官儿。

在建炎三年的四月份,岳飞跟随陈淬继续前往追击王善的残军。打到六月份左右,在开封府的太康县,岳飞又一次将王善大军。最后王善东奔西走已经是无路可逃,最终一看没啥希望了,倒不如效命于金人,于是乎王善便投降了金人。

这几次接连的战役让岳飞的威名传颂于军中。但这几次所谓的内乱,完全就是因为杜充自己本身的问题,虽然王善他们都是流寇,但若是能够团结一致,那么也算是一种良好的助力,毕竟都是宋朝的子民。可杜充这个缺心眼儿的人却并没有加以利用,反而是玩起内耗来。结果导致不少的流寇投降于金国,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但杜充通过这几次的战役,看出岳飞的确是一块好材料。这等骁勇善战的猛将效力于自己军中,可是一种天大的美事儿。而岳飞的到来也是彻底给杜充吃了一颗定心丸。杜充就觉得没啥大事了。有岳飞在还怕啥?看好岳飞自然要提拔岳飞,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给岳飞提了不少官阶。而且两人也算是老乡,自然要照顾一下。杜充对于岳飞不仅仅是偏爱,更把岳飞做为了依靠。可岳飞并不是这样想的,对于常人来说,一个能征善战的武人遇到了一个能够提拔自己的好上司,自然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可岳飞独特指出便是在此,既然他能够离开王彦,那便代表岳飞绝非是攀龙附凤之辈。他绝对不会以为杜充给自己提拔升官,就对此感激杜充。因为有了当年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岳飞虽然看不惯杜充所做之事,但也只能隐忍不发。接受杜充的节制。

第十二节。忍痛无奈的归去

 而这时赵构的处境也不咋地,由于在建炎三年的时候,他经受了一场兵变史称苗刘之变,虽然这场兵变被扑灭了。但这场苗刘之变足矣让赵构更加怀疑武人掌握兵权,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危机。

而且偏安一隅的赵构无心北伐收复故土,反而是一味的求和、妥协!在这里真要说一下这个高宗赵构。退一万步来讲,在这种时候你也不能去掉自己的尊号。但赵构十分心甘情愿的自动去掉了自己的尊号。以康王的名义想金国的元帅完颜宗翰致书。

所说的话大概都是一些摇尾乞怜的话,完全是灭自己的士气,涨他人之威风的话。这种自卑心理实在可恨。导致金国看到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执掌朝政完全是大宋朝气数已尽的征兆。这时候的金国更加鄙视赵构,而且其气焰也极度嚣张。

这时候金兵再度大举南侵。作为东京留守的杜充这下子又慌了,堂堂的一个留守居然有了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的打算。于是乎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一次马拉松竞技赛。

首先杜充首当其冲,他觉得现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率领留守司主力大军挥师南下。把这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副留守郭仲荀。

郭仲荀也不傻,看到留守杜充开跑,作为副留守之职的他来说也绝对不能落后。所以也紧随其后开跑准备追上杜充。郭仲荀临走之时又把这一切的责任推给了留守判官程昌寓。

程昌寓智商也不低,看着前两位老先生都开跑了,自己如果不追,那么就该落后了。于是乎也落跑了。将这一切的责任推给了上官悟。上官悟到是没想追,感觉现在在追也未免有些晚了,所以留下来固守开封。

在北宋靖康之变前,开封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就是这么美丽的让人神往的城池,如今已经疮痍满目。依据记载那时候开封府极为缺乏粮草,最终沦陷后,其城中的男子不满万人。这是否就是当年传说中的开封汴梁呢?

如果没有靖康之变,如果没有听信谗言,开封汴梁还是否会像当年那样繁华?不过历史已成定局不可在变,所留下来的无非是一种遐想罢了。

杜充此次挥师南下,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绝对不能给大宋朝丢人。若比行军速度我杜充肯定要比过你金国。也一定要为国争光,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以这种行军速度杜充很快就到了大江以南的建康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这位留守可真够有出息的。

而此时更让人无语的是,宋廷知道杜充很快就到了建康府,撤离了开封府,并没有去责怪杜充,反而是对其嘉奖了一番,本来嘛,此次杜充跑了一个第一自然要给其一些奖赏。杜充也是心里美滋滋乐呵呵的。被朝廷很快任命为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东京、西路一带。朝廷的意思很明白。杜爱卿啊,你跑会儿就得了,别跑过劲儿就是了。结果杜充却一气跑到建康府长江以南的确有些过了。

这时候的岳飞是被迫与杜充一同离去的。早在建炎三年的时候,杜充就命令岳飞必须跟随自己的队伍南下到建康。杜充一手提拔起来的岳飞,觉得岳飞这名武将可不能丢下,万一死了可苦了自己白白“培养”一个猛将。

岳飞不是没脑子的人,杜充他一撅起屁股来,岳飞就能够看出来他拉的是什么屎。杜充这点小剂量岳飞岂能猜不出来?而且岳飞觉得这个留守人品实在太差,也同时按耐不住自己这颗激动的心。他认为这样做实在是不能服众。况且这种做法等同于放弃了北方一带的所有百姓。但还要忍住绝对不能骂人,于是便按下怒火心平气和的对杜充说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况社稷、宗庙在京师,陵寝在河南,尤非他地比。留守以重兵硕望,且不守此,他人奈何?今留守一举足,此地皆非我有矣。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之众,不可得也。留守盍重图之”

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原土地一寸一尺也不能丢弃,况且我大宋的社稷、庙宇还都在京城。皇陵在河南一带,如果今天您留守一拍屁股就走了,那么这块地方就不是我大宋的国土了。那样的话今后要收复这块失地,没个十来万人可是不行的。希望留守您可好好想想在决定下一部该如何做。

岳飞的话一点也没错,但岳飞错了一点,那就是他不应该对杜充这等鼠辈苦口婆心的去劝说。杜充这个人也不值得岳飞如此做。

虽然岳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动着杜充。但铁石心肠的杜充这回是狠了心了。准备以逃到底决不手软。就算来个水陆两栖的越野赛也不足为惧。他绝对不可能有对岳飞说动的表现。因为这次长跑竞技赛可是要给大宋争夺荣誉的,如果无端退出可不是好事。等同于给大宋朝摸黑了。杜充不能做对不起朝廷的事情。所以只当把岳飞的话当耳旁风一样就算了。

岳飞也被迫的与杜充南撤,对于背井离乡的岳飞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妻子与老母。不过既然选择了为国尽忠,那么忠孝自然不可两全。到了建炎三年的七月份,岳飞的麾下部队突然碰见了张用的盗匪军队,这真是冤家路窄。张用看到岳飞也是十分头痛,光是气势就软了一大截。随之一场激战后,张用的盗匪军队被击败了。随后大军跟着渡江而去。

到了建康城之后,岳飞才感觉自己像个“乡巴佬”,感觉南方的确比北方富饶很多,在遐想之余,同时接到了自己一个同乡的带话。是关于岳飞自己老母的事情。当时岳飞并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刘氏按耐不住寂寞改嫁的消息。岳飞得知后不由的愤怒起来!对刘氏的做法十分不爽!

对于岳飞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耻辱。岳飞恨刘氏自然是情有可原。也并无不妥之处。作为一个男人看到自己的女人背叛了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呢?难道真是要好好的祝福她幸福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