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混凝土破坏弹,弹丸实测重量为7。086吨,火炮射角65度,射程达26。09千米。40分钟后,火炮又以射角45度发射了一发重4。759吨的榴弹,射程达47.22千米。对火炮颇为熟悉的希特勒对“大多拉”火炮的性能非常满意。

“大多拉”除了身管长度(32。48米)和射程(40多千米)不如“巴黎大炮”之外,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全炮约长43米、宽7米、高11。6米,有4层楼那么高,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它的块头之大,宛如一艘军舰;炮弹也大得惊人,有7。8米长,竖起来比两层楼还高,其中榴弹丸重4。1吨。内装大量炸药,破坏力巨大,射程可达47千米;另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弹丸则重达7吨,内装200公斤炸药。据说它的威力足以击穿3。4千米处厚度为0。85米的混凝土墙。

“块头大”既是“大多拉”的优势,也是它的缺陷。与“巴黎大炮”一样,由于块头太大,运输、操作、保障都极为不便。就运输而言,首先要把下炮架、身管、炮闩等部件卸下来,再分别装车。为了装运这门炮,德国又同时研制了大功率军用火车。1941年10月,克虏伯兵工厂制成了两台功率为1050马力、时速达60千米的D311型机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列车。由于炮宽7米,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采用特设的专用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座巨炮就需1500人至少整整忙上3个星期。显然,这种巨炮对于后勤人员来说绝对是一种恶梦。

“大多拉”作为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王牌,由一名陆军少将担任总指挥。射击时则由一名上校具体指挥。直接操作大炮的士兵多达1400多名,加上两个担任防空任务的高炮团、警卫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共需4000多人。动用这座大炮需经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批准。

1942年4月,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曼斯坦因上将前往希特勒的总部,汇报了进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方案。这个要塞不仅十分坚固,而且地形险恶,德军曾于1941年12月17日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战至12月30日,德军的攻势已成为强驽之末,除了损兵折将外,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为了减少伤亡,增加胜算的把握,曼斯坦请求总部提供重炮支援。结果曼斯坦因不仅得到了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设备”,还有举世无双的800毫米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设备”,也就是“大多拉”。

从6月7日起,德军在空军和炮兵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但进展非常缓慢,双方都坚持寸土必争,每一个碉堡和每一条堑壕,都要经过浴血苦战,苏军克里米亚方面军部队一再发动反击,以求夺回所丧失的阵地。无论是大型的据点也好,小型的碉堡也好,他们都常常会打到最后一人一弹为止。“拉锯战”成了此役独特的3景。尽管德军最后取得了此役的胜利,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些团只剩下了几百人,还有一个连在撤离前线时只剩下了1名军官和8名士兵。希特勒深知此役之胜利来之不易,特命令曼斯坦因由陆军上将晋升为陆军元帅,并对所有参加克里米亚战役的人员颁发一种纪念臂章,以资鼓励和表彰。在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炮特别是“大多拉”炮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炮离塞瓦斯托波尔25公里的地方炮轰了13天,向该要塞的7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48发巨型炮弹。剧烈的爆炸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炮弹降落之处,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重达7100公斤的穿甲弹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护层命中并击毁了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存放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基本弹药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随着一个一个的堡垒被“古斯塔夫巨炮”击得粉碎,塞瓦斯托波尔也被德军占领。尽管人们认为“大多拉”的真正效力与制造它的成本不成比例,即效费比很低,但是“大多拉”在克里米亚的出色表现令参战的将士终身难忘。

如果,中国军队能够使用“大多拉”,那固然好,即使没有“大多拉”,能够使用“刚玛设备”或者“卡尔设备”,再配用装有延迟爆破引信的爆破弹,那么日军的松山要塞肯定是会被轻松解决的。日军在修筑要塞防御工事上虽然不遗余力,但是比起俄国人来说,功力显然还要差的不少。可是问题就在于中国军队或者他的盟友英美军队都没有这样的武器装备可以使用,而且,这种装备即使有也无法运送到山高林密的滇西地区。

“你说得不错,我们是没有多拉列车炮。可是,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刘建业突然张开了眼睛说道。这时的刘建业,双眼流露着强烈的欲望,似乎他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了。

第三部

第二百七十四章 … 远征军,反攻(四)

“什么别的办法?”刘建业的话刚一说出口,李文卿副军长和雷德少校几乎同时开口问道。

“坑道爆破。”刘建业淡淡地说出四个字。

“你是说用坑道爆破的方法?”雷德少校试图确认刘建业的话。

“对,就是坑道爆破。”刘建业说道。

坑道爆破在军事理上是指为破坏敌地面或地下的坚固目标,秘密挖掘坑道至其下方或附近而实施的爆破。是攻坚爆破的一种。中国旧称地道爆破。进攻战斗中,当时间、地质等条件允许时,用于破坏炮火不易摧毁、地面不易接近的目标。防御时也可用于反坑道爆破。用于爆破的坑道,横断面一般为1×1。5米。坑道口通常选在尽量靠近目标的隐蔽地形上,以减少作业量。作业要秘密进行,并注意伪装和防备敌方破坏坑道。火药出现以后,一些国家的军队在攻坚作战中曾采用过坑道爆破。如1453年土耳其人围攻君士坦丁堡和1552年俄国人围攻喀山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著名的临汾战役中,在多次向临汾城发起总攻都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成功地在山西南部重镇,阎百川所部重兵把守的临汾城城墙下开挖了两条坑道。一条坑道长117米;装填黑火药6200千克;另一条坑道长115米;装填黄色炸药2500千克和硝铵炸药500千克。引爆后将城墙炸开了两条下口宽约34米的缺口,为攻城部队打开了攻入临汾城的通路。现代战争中,由于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出现和炮兵、航空兵火力的增强,以及由于战斗的进程大大缩短,情况多变,因此,进攻战斗中采用坑道爆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大为减少。

在现代中国军队历史上最擅长爆破作战的就是安源煤矿矿工出身的后来的解放军少将王耀南。

1932年2月,江西赣州战役:王耀南率工兵连参加赣州战役。王耀南负责指挥几个工兵连挖掘十余条坑道。敌主力一部利用坑道从赣州城里出击,袭击红一师。红一师腹背受敌,仓促撤出阵地,未及时通知在坑道中作业的工兵。王耀南等红军战士在坑道里死守,不当俘虏,直至红十五军组织反击,将敌驱进赣州城,政委左权救出坑道中负伤的王耀南等工兵指战员。

1933年11月,福建沙县战役:11月,红三军团入闽,将卢兴邦的骑兵旅包围在沙县城内。卢旅借沙县高、厚坚固的城墙固守待援。王耀南奉命率总部工兵连驰援。爆破按预定方案将墙砖抛向城里,飞石砸死砸伤卢旅大部分人马,攻城部队几乎没费枪弹,没有伤亡就取得胜利。王耀南荣获可终身免除死刑的二等红星奖章。

1936年5月,陕北安边战役:在西征中,红二十八军于1936年夏天围困陕北安边之敌月余。王耀南接到彭老总的命令,率部从甘泉前线赶赴安边。当工兵把坑道挖到城墙脚下时,遇到大块城墙砖砌的基础,工兵挖不动墙砖,往下挖是地下水,只好找来石匠凿砖;凿砖声让敌人发现坑道位置,敌人用大铁饼将坑道砸塌,又把粪水灌进坑道。王耀南只好组织兵力重挖坑道。为了对付城砖,他通过当地政府请来贼骨(窃贼)。这些人用特制的工具挖穿了城墙砖并且掏好药室。此战他负了重伤。

1940年9月,山西榆社战斗:9月23日,在榆(社)辽(县)战役中,王耀南命韩满堂等入伍前参与过盗墓的战士,在榆社城下用挖盗洞的方法,挖地洞和药室,一天的时间炸开榆社城城墙,一二九师占领榆社县城。

西方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坑道爆破作战战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梅森山大爆破。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濒临白热化,在西线战场上,德军以5个步兵师的兵力在梅森山组织防御。梅森山伸入到英军正面地段内长达10公里,给英军的弹药、食物和饮用水供给造成极大的困难。英军为了解除己方的困境,拔掉这个“钉子”,决心采取“掏心战术”——在梅森山下挖掘坑道而后实施大爆破。

1915年初,英军就派出优秀的地质学家秘密勘察了梅森山的地质构造,经过论证后,定于当年7月组织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是挖掘地下铁道时的施工机械。为了避免德国飞机发现,英军采取秘密施工的方式,并对挖出来的碴土进行了转移和伪装。英军用了整整2年时间,挖了22条坑道,每条坑道长300米400米,深度达25米36米,个别地段深达50米,并在这些坑道里堆放了600吨炸药。

1917年6月7日3时10分,随着绿色和黄色信号弹照亮夜空,英军点燃了埋设的炸药,19条坑道的装药爆炸了(另外3条坑道的装药因出现故障未能起爆)。随着爆炸声,梅森山地的德军工事土崩瓦解,武器装备飞上了天,德军官兵血肉横飞……这次爆破,使梅森山德军的工事大部被炸毁,2万名官兵炸死炸伤,7000余名官兵被俘。

刘建业这个时候提出实行坑道作战,主要原因是根据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