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此时,印尼国内突然掀起了一股反华排华的风气,开始还是个别事件,但却愈演愈烈,至1950年8月20日,这次反华浪潮达到了顶点。他们把世代为印尼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流过血汗的华侨、华人当作敌人,在全印尼的上百个城镇,暴徒们对华侨、华人进行了野蛮迫害、蹂躏。他们焚烧华侨的房屋,抢掠华侨的财产,封闭华侨社团和学校,霸占华侨的商店,使无数华侨、华人倾家荡产,流离失所,陷于生存绝境。让人感到愤慨的是,这些暴徒竟然还有军警混在其中。

在反华浪潮刚起的时候,马来亚政府立刻进行交涉、抗议和揭露,并且警告印尼政府,如果不能尽快平息事态的发展,马来亚政府将开始护侨行动,而且不排除武装护侨的可能。

1950年8月21日,马来亚政府鉴于印尼政府已无力制止反华事态的发展,并且认为此次反华行动是印尼政府默许和支持的,断然无限期中断了和平谈判,立刻开始了武装护侨的军事行动。

8月22日,马来亚军队在加里曼丹岛再度发起了攻势,只两天便占领了加里曼丹岛全境,消灭了残存的印尼军队。同时,四艘马来亚军舰逼近爪哇岛,炮轰印尼军岸上工事,飞机也奉命起飞,连续数天猛烈轰炸了雅加达的印尼政府机构。

如此坚决而猛烈的军事行动让印尼政府措手不及,无论是苏加诺、左翼势力和右翼势力都大吃一惊。左翼指责右翼策划了此次反华暴乱,是想激怒马来亚,乱中夺权。右翼则坚决否认,并认为此次暴乱是左翼先掀起的,目的是想借机打压右翼的实力。

随着马来亚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印尼政府慌忙做出了机构迁移的决定,并呼吁马来亚立刻停火,印尼政府有能力马上控制局势。此次在应对马来亚的进攻中,充分显示了印尼国内两股势力的分裂,哪方也不想在与马亚亚的冲突中损耗自己的实力,在夺权中落下风,所以对抵抗马来亚的进攻都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8月25日,马来亚政府提出停火条件:一,立刻制止印尼国内的反华暴乱,并且赔偿华侨、华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二,对要求离开印尼的华侨、华人必须予以放行,不得阻拦,马来亚将派船只前往接人;三,交出凶手和暴徒,并向受害华侨、华人予以赔偿……

8月26日,马来亚军队继续猛攻,并在爪哇岛西南角乌戎库隆成功登陆,兵锋指向雅加达。

8月29日午夜,迁到苏拉尔卡塔的印尼政府发生了动乱,以印尼总统警卫部队查克拉比拉瓦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亲苏加诺军官,在印尼共产党的支持与配合下,以陆军中有个“将领委员会”在苏拉尔卡塔大量集结兵力、阴谋发动推翻苏加诺总统的军事政变为由,在苏拉尔卡塔逮捕和处死了包括陆军司令亚尼在内的六名陆军将领和一名军官。苏加诺的政敌、国防安全统筹部长纳苏蒂安本是逮捕名单的头名,则侥幸逃脱,其幼女被误杀。

这一突发事件,给了以纳苏蒂安为首的军人集团公开反共的口实,引发大规模镇压共产党的行动。9月1日,时任战略后备司令部司令的陆军少将苏哈托调动大量兵力控制了临时首都苏拉尔卡塔,全城通宵戒严,军、宪密布,陆军控制的报纸和电台发动宣传攻势,就“九卅事件”中处死6名陆军将领事极力煽惑。在陆军当局控制下的一些政党团体,也公开指责印尼共产党是“九卅事件”的主谋。9月2日,印尼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及《忠诚报》被禁止发行。9月3日,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被封,旋被军管。9月8日至10日,印尼共、人民青年团、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和印尼妇女运动协会等的总部办公处相继被捣毁。

此时,正向雅加达攻击前进的马来亚军队的动向便显得非常敏感,马来亚政府的态度更是举足轻重,是支持左翼还是支持右翼?其实这在马来亚政府却显得很简单,谁能承诺给予马来亚更多的好处,谁更卖国,便支持谁。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传统的“财帛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价值观,不符合丛林法则,如果教条的遵守这个价值观,只能在国际关系中被耍来耍去。

第056章 印尼政变

“这是苏哈托派来的人员与我们达成的秘密协定。”沈阳将双方会谈纪要递给吴铭,“基本达成了我们的目的,这是苏加诺的特使所承诺的条件,制止反华骚乱,同意苏门答腊人自己的选择,但要求我们退出加里曼丹岛的印尼领土。”

“相比较,还是苏哈托比较大方。”吴铭仔细翻看着文件,冷笑道:“不仅承诺制止反华暴乱,赔偿华人损失,还同意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问题由那里的人民自主选择,而我们只要不插手,不偏向,苏哈托认为他们有能力控制印尼的局势,并且将与马来亚友好和平相处。”

“那我们就与苏哈托合作吧,把印尼的华人、华侨接到加里曼丹岛,驱逐那里的印尼居民。”赵笑眉说道:“等到苏哈托集团掌握了政权,要是他不听话,光凭这份秘密协定就可以让他滚下台。”

“我看可以。”吴铭点头赞同道:“命令登陆爪哇岛的部队暂时停止行动,静观其变,告诉苏哈托,这份协定必须要他和纳苏蒂安的亲笔签字认可,而且印尼华人的迁移要马上开始。否则我们就动用武力,在这个时候,英、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朝鲜,我们的态度就将决定印尼的政权落在谁的手中,不多索取好处实在是说不过去。”

1950年9月15日,印尼右翼与左翼虽然剑拔弩张,但为了不进一步激怒马来亚军队,都采取了相应行动,制止反华暴乱,镇压暴乱分子。华人、华侨开始向沿海城市集中,等待马来亚船只的到来。虽然马来亚已经与苏哈托集团达成了协议,但这种秘密协定是不能见光的,马来亚撤出华人、华侨,除了签订协议的双方,别人只知道这些华人、华侨是前往南加里曼丹岛暂避灾难的,进一步的事情便不得而知了。

9月20日,与马来亚达成秘密协议的苏哈托底气十足,宣布取缔印尼共、人民青年团、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和印尼妇女运动协会等组织和其他一些左翼团体。随后指挥军队大开杀戒,在两个月内,印尼左翼团体受到严重摧残,其主要领导人艾地等全部被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几十万人惨遭杀戮,约三十多万人被逮捕监禁。与此同时,军人集团一方面逼压苏加诺总统逐步让权,一方面不断通过媒体诬蔑中国支持“九卅运动”、干涉印尼内政。陆军的《战斗报》含沙射影地说:“难道九卅运动仅出自翁东的想法,而没有作为幕后主使者的国内或国外的政治活动家的参与谋划吗?难道‘九卅运动’的反革命冒险仅靠他们各自的物质力量,而没有国内或国外广大阶层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吗?”

当时,中国认为“九卅事件”是印尼国内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过去“纳沙贡”的表面合作掩盖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此次事件后,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迅速分化,双方的阵线日趋明朗。左派已由合法的、和平的斗争被迫转为地下的、武装的斗争,这有利于印尼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但中国出于政治考虑,对事件的公开态度则是尽量客观,电台、报刊暂不报道印尼政局变化。当时中国定的方针是:坚决支持印尼人民的革命斗争,集中打击和孤立右派,缩小中间派的欺骗作用并促其分化,对右派的攻击给予坚决回击。

然而,印尼的局势却急转直下,苏哈托及军方集团以武力残酷镇压了左翼集团,1950年10月15日,苏加诺在军人挟持下组成新内阁,并授权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苏加诺完全陷于无权地位。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各种来往陆续中断。

1950年10月30日,印尼国会通过决议,表示印尼政府可“根据情况发展,就印尼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采取坚决措施,必要时断绝外交关系”。

11月5日,印尼外交部分别照会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外交部,宣布印尼政府决定关闭印尼驻华使馆,要求中国保证其使馆人员安全撤离中国。同时,要求中国自1950年11月10日起,关闭驻印尼大使馆、驻雅加达总领事馆以及驻棉兰、马辰和望加锡领事馆,上述机构的全体中国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离开印尼领土。

11月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的中断,责任完全在印尼方面,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印尼现政府承担。

11月10日,在印尼华人、华侨转移顺利的情况下,马来亚军队开始徐徐后退,解除了对雅加达的威胁,但还驻于乌戎库隆,起着威慑作用。第二次马、印战争结束,马来亚军队全部占领了加里曼丹岛,并且将印尼华人迁至该岛,为下一步民众大选决定加里曼丹岛的归属打下了基础。

这场印尼政乱相比于朝鲜战场的突然变化,明显没被国际上所重视,虽然英美等国对印尼的右翼势力掌权表示出了欢迎,但是中国的参战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朝鲜半岛上。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美国原先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将军要求乘势追击,将共产主义逐出整个朝鲜半岛。9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国和苏联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次日美军部队就进逼三八线,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

第057章 大油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