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王尊重天性的表现。”
在前线,冯异攻城拔寨锐不可当,在这儿,他把今文经学、谶纬之学与道家学说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地解读了刘秀的“乘龙之梦”,表现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冯异的这番解读不仅迎合了刘秀的心理,而且正是刘秀登基所需要的思想基础和主流舆论。
就在这个时候,彊华从关中赶来,郑重其事地向刘秀献上《赤伏符》。
彊华是刘秀早年在长安太学求学时同宿舍的同学,刘秀与彊华从太学分手十来年没有联系,这次相见,他稍感突然。
但这篇《赤伏符》来得正是时候。它上面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显然是一则典型的谶语。
前两句不难理解,说的是刘秀发兵清剿不道之徒,各路龙蛇在神州大地上争斗不息。这第三句有点隐晦,解释起来需要点专业知识和耐性,是说四七之际,承续火德,延祚汉统的刘秀应该成为天下之主。
对此,刘秀一看就明白。但是,当着诸位将领的面,他还要明知故问一番:“这是什么意思?”
彊华连忙解释说:“大汉属于火德,火色为赤,伏是隐藏的意思,所以叫‘赤伏符’。所谓四七之际,四七即为二十八,自高祖开国至今,共228年,正与四七相符。所以,‘四七之际火为主’,就是崇尚火德的大汉朝即将复兴,而且就是由大王您来复兴。”
刘秀故意笑着问:“这可信吗?”
彊同学恳切地说:“是的,谶文相传,是王者的瑞应,我岂敢胡来!”
于是,刘秀很满意,留彊同学住下,好酒好菜招待着,还跟他共叙同学情谊,纵论古今兴衰,半夜才睡。
这样,刘秀的称帝工作就像一壶水,各位将领的拥戴和反复劝进把它烧到了99度,冯异关于梦的解析和彊华的《赤伏符》则使它沸腾了!
刘秀心里很踏实,他觉得事情弄到这个份儿上,自己再不称帝,那就谁都对不起,也太不好意思了。
王莽被老百姓切片儿已经快两年了,王郎不堪一击,方望就那几个人都能挟持孺子刘婴称孤道寡,公孙述在成都宣布自己是一哥谁也没有把他当回事,更始王朝的干部尽是“劣币”,赤眉不可能成什么气候的。
天下已经被这些家伙弄成这个熊样儿,必须我来收拾收拾。
当然,各位将领也没有一个傻瓜,对形势、对刘秀的心思也看得清楚明白。
大家觉得在拥戴和劝进这个问题上,虽然他屡次拒绝,可搞得态度坚决一点,方法激进一点,绝不是坏事。罪大不过谋反,功高不过救主嘛!
特别是看到彊同学捧着《赤伏符》来了,大家的劲头更大了,决定再次上奏,用老天爷的力量逼刘秀“就范”。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联合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奏劝刘秀赶快登基称帝。
一天,大家约好,再次向刘秀提“意见”,要求他马上称帝。
大家的这次奏言是一段美文,大家说:“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
奏言大意是说,按照上天之命显现出来的符瑞,以人应最为重要。现在彊华不远千万里前来敬献祥瑞,与我们不谋而合,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即使当年周武王白鱼跃舟的祥瑞也无法跟这相比。现在没有天子,四海之内混乱不堪,而符瑞的应验显示得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应该用赶紧登基的实际行动来答谢天神,满足老百姓渴望真龙天子的心愿。
如果说彊华献的符瑞给刘秀登基提供了舆论依据,而大家的这番奏言则进一步巧妙地解释了这道符瑞。
这里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刘秀的心坎上,刘秀对这些话从内心里感到很受用,很舒服。
唉,没办法,我本来对当不当一哥无所谓,现在老天爷非要我当,老百姓非盼着我当,老同学、老同事也逼着我当,那我再老是推辞就不好了,我就只好当了!
我要是再客气,大家就真的生气了!唉,真拿你们没办法。
于是,刘秀顺水推舟,批准筹办登基典礼,场地就设在鄗县城南千秋亭的五成陌。
公元25年6月22日,艳阳高照,四野绿色。
鄗南五成陌,新土培成的一个高高的台子旁,红色的龙旗迎风招展,鼓乐震耳欲聋。
由精壮将士组成的仪仗队行列整齐,盔甲耀眼,他们手持各种兵器,威风凛凛地在指定位置伫立。
各级军政干部喜笑颜开,或细声低语,或整理衣衫,等待一个了不起时刻的到来。
刘秀身穿龙袍,头戴皇帝的冠冕,在司礼官的导引下,迈着庄重的步子,缓缓登上高台。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
刘秀郑重其事地点燃一堆柴火。
按照皇帝登基仪式的惯例,当事人要祭天,由于天太高,高不可及,实在没办法,人们就只能点燃柴火用烟熏,让老天爷知道下面有人在念叨他。所以,《诗经·尔雅》里有一句“祭天曰燔柴”,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刘秀按照程序,点燃柴火,先祭老天爷,又祭水、火、雷、风、山、泽六宗,再祭山、林、川、谷群神。——除了老天爷,上述诸神也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可能都一一请来,就点把火,一并告知了。
接下来,祝官宣读祝文。
这篇祝文由刘秀亲自定稿,也是美文,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史料价值,照录如下: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与赤伏符又不同?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这篇东西系统而简洁地概括了将领们的几次劝进和有关谶文,说刘秀功劳实在太大,完全有资格继承汉统;说天地神灵授命刘秀,非要他当一哥不行;说刘秀本来没有当一哥的意思,大家这样劝那样劝,他再三谦让推辞都不行;说这样搞来搞去,刘秀如果再不登基,将会把所有的神仙和人都得罪完。
祝文宣读完毕,祝官宣布刘秀皇帝的年号:建武。
接着,祝官又宣布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作为临时都城。
再接着,刘秀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光武是刘秀后来的庙号,建武是他的年号。有意思的是,这个“建武”很受欢迎,作为年号被多个皇帝多次使用。
比如,西晋惠帝司马衷、东晋元帝司马睿、后赵武帝石虎、西燕帝慕容忠、南朝齐明帝萧鸾、北魏北海王元颢都用过它作自己的年号,甚至日本后醍醐天皇的年号也是它。
但是,最早使用它作年号的,还是刘秀皇帝,其他当一哥的都是有意无意跟着学的。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第十九章 两个病人的奇怪决斗
值得深思的是,刘玄本人本来并没有心思要当一哥,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推上一哥位子的。这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
当历史和社会把一个人推上他根本不能胜任的位置时,危机的种子也同时种下,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也由此发酵。
繁华散尽,地上是一片垃圾。
刘秀一边称帝,一边等着更始与赤眉对决,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在长安一带,即将上演两个病人的决斗:满身毛病的赤眉军要毁已经病入膏肓的更始,同时它们还都在经受着自身病痛的折磨。
一身是病的赤眉军,抓阉抓出一个皇帝
公元25年1月,赤眉的两路大军分别在樊崇、徐宣等率领下,几乎同时到达弘农郡(郡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东北)境内。
赤眉作战凶狠,连战连捷,更始的部队则不堪一击,节节溃退。这样,赤眉的队伍又迅速壮大,很快打到了华阴(今陕西华阴)。
但是,赤眉的自身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有的还是致命的。
第一,在思想建设上,赤眉没有明确的、长远的、能够凝聚人心的奋斗目标。
他们早先起来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饭和活命,现在打仗也是为了这个。至于大军西进往关中开拔,完全是因为怕散伙。如果大军往东边家乡走,将很快走散。大军西进干什么?就两个事:一是打人,见更始打更始,见老百姓打老百姓;二是抢东西,无论更始的还是老百姓的,见什么抢什么。
赤眉的这两个事其实是纠结在一起的:打人是为了更好地抢东西,抢东西就必须打人。
这是一支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队伍。
同时,这支队伍还很容易被忽悠。
比如樊崇有一个手下是齐地人,是个喜欢装神弄鬼、敲鼓跳舞的巫师,经常说自己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景王刘章附身,要求大家祭祀景王,祈福求助。
有一次,该巫师编造说:“景王又生气了,说‘我应当为皇帝,为什么要做强盗?’”
军中有笑话他的,说他不正常。谁笑话他,很快谁就得病了,于是,军中弥漫着一片恐慌情绪。
还比如平陵人方望前年因起兵挟持刘婴称孤道寡被更始杀了,他的弟弟方阳怀恨在心,想借助赤眉的力量来为哥哥报仇。
赤眉来到华阴时,方阳拜见樊崇等首领,积极献计献策,说:“更始帝荒淫无道,政令不通,所以将军才有今天的成就。现在您拥有百万士卒,完全可以西进攻打帝都长安,却没有合适的名号,被人们当做强盗,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下去了。不如找一个刘氏宗室立为皇帝,名正言顺地讨伐敌人。用这来号令天下,谁敢不服?”
樊崇等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跟巫师说的一样。
没过几天,赤眉到达郑县(今陕西华县)时,樊崇等首领等不及了,就相互商量说:“现在快到长安了,我们应该找一个姓刘的,尊立他当皇帝。”
第二,在组织建设上,赤眉没有形成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