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就值一文
第一章 引子 出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艘核潜艇,这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次战斗出征。我是这艘最奇特核潜艇的艇长,我要完成一项最奇特的战斗任务。这项任务,在几乎所有人的眼里成功的几率都近乎为零!
200*年4月15日00:15
我站在核潜艇高高的指挥台围壳的舰桥上面,注视着站在不远处码头上送行的人们。
那里面有舰队的许副司令员,支队的刘支队长和几个司令部的参谋们。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任凭早春深夜刺骨的寒风呼啸着鼓起他们的衣角。
许副司令员穿的非常单薄,倒是身边的几个参谋有的竟然裹着和周围气氛不太和谐的呢子大衣。有个家伙刚才还缩着脖子小心地原地跺着脚步驱寒,被许副司令员严厉的目光看了一眼后,这小子白皙的脖子就从他那竖起来的呢子大衣的领子里伸出来不少,两脚也恢复了立正的姿势。
今天的海情不好,虽然现在是在三面环山的军港里,但呼啸的海风仍然将一排又一排黝黑的海浪示威似地卷起来无情地摔砸在码头上。码头上绑着的防撞橡胶轮胎,被一个接一个地抛上和抛下,不时地发出一种痛苦的、凄厉的哮声。
可是,这样的天气,却是我们核潜艇出航的好天气。对手的反潜飞机无法起飞,对手的反潜舰艇在这个高海况的天气里能够保持住舰艇的平稳就不错了。可以想象,在风头浪尖上的那些可怜的声纳兵们,估计就象坐在游乐场里疯狂老鼠游乐机里的人们一样,拼命地抓住周围可以把扶的一切物件,努力让自己在毫无规律晃动、起伏的舰艇舱室里还能保持住站立的姿态。而戴在他们耳朵上的监听耳机,估计早就离开了他们应该职守的位置。
潜艇甲板上的当值水兵正在解开缆绳,那是一个对于潜艇兵的身材要求来说显得高高大大的山东兵。只见他动作潇洒地将缆绳一解,干净利落地在手上挽了几挽,潇洒地将身体伸展开来,用力往码头上一抛。缆绳在夜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曲线,然后静静地落在反射着斑驳灯光的码头上面。在码头昏暗的灯光下,几个士兵奔跑着拣起了粗壮的缆绳。
我转回头看看,狭窄的指挥围壳舰桥上除了副长和值更军官外,海军*研究所的李项研究员和刘鸣工程师正在那里使劲地煽动着鼻翕。不知他们是不习惯这恶劣的天气还是不习惯这肃杀的气氛。也难为这两位知识分子了,没当过一天兵,虽然搞了半辈子潜艇设计,但真正随潜艇出航执行战斗任务,却还是出娘胎的头一回。没有办法呀,为了完成我们的神圣使命,这两个老兄可是要吃些苦头了!
越过他们的头顶,我的目光落在了指挥围壳后面艇舯甲板上背负固定的神秘装备上。那是一个象一条袖珍潜艇一样的粗大管子,在忽忽闪闪的灯光下,显得阴森、肃穆。我们这次行动的关键,就要看他的表现了!
其实,我们的这艘核潜艇,不仅仅从外表看起来由于背上背负的设备而有点特别,他的看似普通的外壳下面同样隐藏着无数的秘密。一般的潜艇,为了承受水下那巨大的压力,在壳体上都下了不小的功夫。要知道,水下深度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1个大气压。现代潜艇的下潜深度一般可达300~400米,潜艇的艇体必须承受30~40个大气压的压力。所以,潜艇都有耐压艇体,壳板厚度一般都在20毫米以上,以保障耐压艇体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我们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潜艇,传统上还喜欢为了使潜艇具有良好的水下动力性能、减少水下运动阻力,而采用双壳体结构。就是在潜艇的耐压艇体外面加上一层非耐压艇体,它不承受深水压力,厚度仅几毫米,易于加工成水滴型或流线型。我现在驾驭的这艘核潜艇,原来是双壳结构,现在却是三壳结构,估计这也是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改装设计了!
记得当初它进坞改装时,船厂的一名负责施工的老工程师拿着改装图纸对我大摇脑袋:“我干了一辈子潜艇,没见过这么莫名其妙的设计!用钛合金在普通钢的非耐压外壳外面再加一层外壳?真他妈的有创意!真他妈的不拿人民币当钱使呀!你别说,我不管你是用他来干什么的,它现在确实是世界上最能挨打的核潜艇了。三层外壳加上外壳中间夹着的两层厚厚的海水,估计四条MK46同时命中也奈何不了它!不过,伙计!这值得吗?你的核潜艇最大速度可是就剩下20节了,你的鱼雷可是也得少带好几条呀!你难道就是准备去挨打的?”
副长高强突然碰碰我的胳膊,然后向码头上一努嘴。我转睛一看,一股热流涌向心头,眼圈一热,视线就有点模糊了。我看见许副司令员瘦佻、挺拔的身体直立在猎猎的寒风中,右手刚毅地放在帽檐下面,在向我们敬礼!码头上所有的人们,都是肃然而立,全都在敬礼致敬。
我挺直了腰杆,庄严地举起了右臂!耳旁响起了接受任务时许副司令员的叮嘱:“任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步解放海岛的行动!责任重大呀!你知道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对我们的期盼吗?”
我记得当时我没有说话,只是把我精选出来的全体参战人员的名单交到了许副司令员手里!我知道,许副司令员需要的不是我的信心和口号,而是我的战斗决心和详细计划!
“起航!下潜!”
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尽量用稳定而坚决地口气下达了我的第一条命令。急促的潜艇下潜铃声响起,我低头钻过水密隔舱门,听到身后“咣铛”一声舱盖关闭的声音。
“检查各舱封闭情况!”
潜艇的下潜,最担心的就是各个舱室的密封情况。形象地说,潜艇就是由几根密封着管口的大口径钢管焊接在一起的。那些管子从头到尾叫做鱼雷舱、指挥舱、生活舱、辅机舱、反应堆舱和主机舱,他们的连接部位都有厚重的水密舱门隔离。潜艇下潜,水密舱门必须关闭。这样,万一潜艇出事,按照设计,一般核潜艇都可以做到即便相临的两个舱室进水时,仍能够保证潜艇的足够浮力,而不是沉入海底。而如果潜艇各舱室间的水密舱门不关闭,或则关闭不严,那么一旦进水,潜艇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各舱水密舱门全部关闭。”副长报告。
“关闭通气孔,打开通海阀,主压载水舱注水!”
我们潜艇的压载水舱位于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中间,它的作用类似于鱼的鳔,控制着潜艇的上浮和潜水。当潜艇处于水面状态时,压载水舱内仅有空气;当压载水舱注水,则潜艇下潜;当空气压入压载水舱,通海阀开启,水从压载水舱流走,则潜艇上浮。
我听到大量的海水快速流进水舱里的声音,原来待在水舱里的空气通过水舱顶部的排气孔迅疾地涌出,他们在海水中形成的气泡发出巨大的轰响。我们的潜艇一头扎进了无垠的大海深处。
我知道:“‘CHINA SHIP’行动开始了!”
第二章 冲破反潜网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孙子》
再严密的网,它也是网。是网,它就有洞;是洞它就会漏;会漏,我们就有机会;有机会,我们就要把握住;要把握,自己就不能出纰漏。
200*年4月16日02:50
“上升到**深度,释放拖曳天线,进行卫星定位!”
我的口令在寂静的指挥舱里回响着。
指挥舱是潜艇的神经中枢,这里可汇集导航室、通信室、鱼雷舱等传来的信息,提供给我指挥操纵潜艇,两名军士象飞机驾驶员那样操艇。
值更官准确无误地传达着指令,回应的是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和压缩空气进入主压载水柜挤压出海水的声音。
从我的口令下达,到潜艇缓慢但灵敏的反应,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我深刻认识到了协同如一的力量。看看那两个在中舱上部控制室操艇战位的军士,外表上看上去是那么地不协调。一个是哈尔滨的东北汉子,粗壮憨厚,平日里难得听到他的一句抱怨。另一个则是来自海南,黝黑干瘦,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可是,两个人操起舵来,那个平稳简直让人怀疑他两个是对连生一体双胞胎!记得有一次在岸上培训基地,一个艇长在模拟器上和他俩配合了一回后,当场就把他自己的两个军士臭骂了一顿!然后,翘起大拇指对我说:“给你们一个针眼,你们也会让你们的潜艇穿过去的!”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进行航行定位了。
对于潜艇来言,在漆黑一团连无线电都穿透不了的深海下面,航行的定位就是潜艇的生命保障了。由于,我们任务的性质,我们应该保持绝对的无线电静默和尽一切可能地隐蔽。所以,即便是任何一个可能引起暴露的细节我们都要高度地重视和注意。这就是我选择使用拖曳天线的根本原因。虽然拖曳天线使用低频信号接受信息时,与专用的卫星接受天线相比接受效率较低,但他是在水下20米接收信号,隐蔽性极好,不易被敌发现。而使用那装在无线电通信桅杆上的卫星接受天线,虽然接收速度快,但使用时潜艇必须上升到潜望镜深度。要知道,对于PC3那样的高性能海军专用反潜巡逻飞机,在浩瀚无垠的大海表面的哪怕一根铁钉,都可能引起他的雷达神经过敏似的激烈反应。
“报告,我艇定位完成,现在偏离预定航线0。3海里,距离待机战位127海里!”
报告的是矮矮胖胖的航海长。
“收回拖曳天线,下潜到***深度!”
我一边下达指令,一边在内心感慨:偏航0。3海里!完全靠潜艇自身的陀螺定位,真不知道这些小伙子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种定位,就是被称为“舰位推算”的导航方法,利用潜艇起点的精确定位,用潜艇航行的方向和距离进行累加推算确定当前位置,同时使用海区地形图辅助定位。看来平时的训练没有白练!
当然,对那孤独地漂浮在九天云外的“北斗”导航卫星,我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一般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