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觉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觉醒-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没有必要去西洋了吧。此番巡视的主要任务是对外藩扬武宣威的同时探知了解敌情,只需弈天一人便已足矣。”

“我此去西洋倒不完全是为了公务。”戚继光回答道:“老夫是想去西京拜祭一位故交。”

“哦,”萧弈天不由大感兴趣:“老元帅这是第一次去西京吧?不知您的那位故交是?”

“你一定和他熟识的。”戚继光笑道:“他就是您在西洋军队服役时的导师,前西洋行省总兵俞大猷将军。”

萧弈天一怔,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戚继光,几乎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您认识家师俞大猷将军?”

“正如先前所说,我与尊师是故交旧识。”戚继光拍拍年轻首相的肩膀,两人一起慢慢走上座船甲板。“俞大猷将军生前曾经写信向我介绍过您——那是五六年前的事吧。”

“是么?”萧弈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么……恩师对您说了些什么?”

“不算太多。”戚继光的脸上始终带着慈祥温和的微笑,“但足够让我下定决心——当您的特使来到天津寻求蓟州军的支持时。”

一个闪烁在萧弈天的眼中转瞬即逝,惊讶的首相转过头注视着老元帅的双眼:“那么您也知道龙渊阁吗?”

戚继光仰起头望着穹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彩,眼中浮现起一丝神往的朦胧:“龙渊阁?那是一个流传很久的秘密了,一群隐姓埋名的英雄们遵照于谦总督的遗愿在黑暗中默默地世代守护着我们的帝国……”

“您也是组织中的一员吗?”萧弈天忍不住问道。

戚继光微微一笑:“我们该走了,忠武王大人。”他朝着船上的水兵招招手:“起航!”

第一节 以神之名

我听见好像众生的声音、众水的声音、众雷的声音,说:哈利路亚!因为我们的主、全能的上帝为王了!

——《圣经新约若望默示录19:6》

西元1587年12月5日,大明南京,帝国海军造船厂。

伸出轻柔手指拂动群帆的依旧是那曾经目送郑和舰队六下西洋的清风,将巨舰放在臂弯中有节奏晃动的依旧是那见证过千古王朝兴衰成败的海浪。时过境迁,当年的王侯将相早已如光影幻尘归于空寂,不变的惟有世代延续不灭的人心。

荒芜了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港口护波堤已被重新加固,上千块五尺余长两尺余宽的条石交错叠砌成相互咬合的鱼鳞状,彼此之间以铁汁浇铸的燕尾榫栓相连;在过去漫长岁月中淤塞积平的船坞也进行了彻底的掏挖清理,水闸阀门换上了簇新发亮的青铜铸件,坞底用来支撑船体龙骨的排桩都是年初刚从安南运来的上好木料。此刻,沿江并列的十二座巨型船坞当中,即将驶出船厂服役的第一批重型战舰已经完工,它们很快将加入帝国无敌舰队的战斗序列,在世界各地捍卫大明的利益和荣耀。

“每座船坞各长二百五十步、宽五十步,最大吃水深一丈六尺,能够生产八万料以上的宝船级超重型巨舰。”停泊在江面中央的帝国舰队旗舰前甲板上,林振衣不无得意地向帝国首相萧弈天介绍道:“跟这些靖海侯时代留下的大家伙相比,西洋行省最大的造船厂也只相当于小水塘一样。到来年春季,江北十八座形制略小的船坞也将能投入使用,其生产能力也都在两万五千料以上。这样一来,南京龙喉造船厂将具有每年九十艘的共工战舰生产能力。”

“九十艘是么?”萧弈天放下手中的千里镜,沉吟片刻之后说道:“这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实际需要和军费承受能力了。对一贯奉行精兵策略的帝国而言,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这一批共工战舰下水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满工生产,每年二十四艘已经足够了。其余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来接受包括瓦尔基里雅在内各特许状商会的订货。”

“遵照您的命令,忠武王大人。”林振衣右手抚胸略作躬身致意,接着继续说道:“如您所愿,我们的人员正在全力开发新型的帝国主力战列舰——比共工级更为巨大、更为快速、更为强大的海上霸王,其原型舰将在一个月后开始铺设龙骨。”

“很好,”萧弈天将千里镜递给侍立在旁的陈应龙,“但并不仅仅限于重型战舰。帝国舰队将有必要在不同的海域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对战舰的性能要求也就截然不同。我的海军将领们会在起航之间交给你一份详尽的说明。除此之外,还应当与军器局的专家联合开发出更强大的武装,令帝国的现役战舰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嗯,先不提这个,我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让你们组织开展的移民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您一定会对此满意的。”林振衣立刻回答道:“在南直隶总督府的大力支持下,商会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多座殖民城市——淡水城,自福州去海上东南六百里,城方四十三里,人口十万户,筑有石城;台湾城,泉州去海上东南七百余里,城方三十六里,人口七万户,筑木垣;琼州城,广州去海上西南一千两百余里,城方四十七里,人口九万两千户,筑有石城。这三座城市都建有供两千料海船停泊的港口,预计每年可以接受新入移民共两万一千户。这个数字对帝国强大的运输能力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每户移民可以领到多少安家资财?”萧弈天刻意地加重了语气询问道,“我希望听到真实可信的数字!”

林振衣从袖筒里摸出几张密密麻麻写满小字的绢书,飞快地从中挑出一张念道:“凡自愿迁往淡水、台湾、琼州三地之一的移民,我们都按人头无偿提供了半年口粮:依制为大口三石六升,小口一石八升,五岁以下不予发放。此外,我们还无息长期租借给每户移民生铁农具一套、耕牛一头、稻谷种籽三百斤,以供他们尽快开展生产自给自足。据我们派往勘察的人员回报,以上三城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新垦田地即可达到一年三熟。除此之外,棉麻桑糖等经济作物生长也十分茂盛,相信两年之内移民们便可实现丰衣足食。”

“嗯,”首相对他的回答显然十分满意,“移民的来源还可以更广泛一些,不一定只限于沿海省份嘛。像河南、江西、湖广等行省,你们也可以发动当地流民和佃户加入进来。要是他们有经济困难,可以给予一定的盘缠资助,或者组织船队免费接送。现在帝国财政宽裕,正是作这些长期投资的时候,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些殖民城市每一座都将会成为难以估量的巨大财富。所以说,一定要好好去抓这件事,只要把它办好了,你就是民族的一大功臣!要是商会资金不足,我写个条子你们尽管向户部支领好了。”

林振衣连忙受宠若惊地低下头,“多谢大人关心,商会的收入已经足够办好此事,就没必要再动用户部的存银了。”

萧弈天看着他略显局促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你先别急着表态,一年两万户可还远远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数字呢。除了原定计划外,你还要在半年之内给我征集到至少五万户移民,随时准备迁往新的殖民城市。”

“新的殖民城市?”林振衣一下子有些迷糊了,“大人,您的意思是?”

“满剌加的狮子城,吕宋国的班乃湾,爪哇国的三宝垄,勃泥国的总兵堡。”萧弈天随意地报出了几个地名:“这些只不过是帝国伟大征途的开端而已,我们的脚步还会继续向前,直到把整个小西洋、西南洋都掌握于股掌之中!”

“可是大人,那些都是海外夷邦的土地啊,要是他们不肯——”

帝国忠武王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我会‘劝说’他们同意的……”

“首相大人!”南直隶总督王石坤向他们走了过来,“新舰下水的仪式已经差不多到时辰了。”

“很好。”萧弈天点点头,“立刻准备登陆的小艇。”

位于整个船厂建筑群中央位置的是一座建于永乐年间的天妃宫,其中供奉的南海女神灵慧天妃是航海经商的保护神。像今天这样新船下水、舰队即将远航的重要时刻,自然少不了对她的祭祀了。

红墙朱棂上精美的浮雕彩绘昭显着帝国的繁华,一袭海蓝的琉璃瓦上闪耀着朝日的辉光。天妃宫前,十六名飞天仙子打扮的彩衣少女摇曳着优雅动人的舞步,将一捧捧娇嫩欲滴的白色花瓣撒向天空。一名身着华服的礼官怀抱翟羽肃立殿前,拖长了声音高喊道:“迎神,奏大乐——”

牛骨号角发出低沉的呼啸,青铜编钟奏响叮咚的清吟,绿绮琴的丝弦上跳动着《宫悬之乐》宏大庄严的乐章,随着一个个华美音符的引导,绚丽如花翩翩如蝶的舞女们向神祇晋献上象征国礼的八佾之舞。万里长江之上,帝国舰队长鸣礼炮三十六响,在喧天锣鼓声中,高举着旌旄的迎神仪仗队迈着庄严隆重的步伐顺着长长的红地毯向着香案走去。

“主祭焚香!”

帝国内阁首相、护国忠武王萧弈天身着太师紫绸麒麟纹朝服,随行校尉执亲王仪仗护卫左右,他走到雕有凤凰浮雕的紫檀香案前,略一整理衣袖,接着从司礼手中接过三支安南国进献的顶级奇楠香。袅袅轻烟拂过鼻尖,化作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萧弈天郑重地举香过额,行毕祭礼之后将其插入案上的紫铜香炉。司礼又捧上祭祀白帛,同样由首相行礼后呈上供桌。

号声再响,深远悠扬的《海平之乐》声中,通赞礼官开始宣读祭文,并对天妃行三叩三献礼。司礼们依次将装盛有太牢、馔食、果品的漆盘端上供桌,另以铜爵酌酒三尊捧到主祭面前。

萧弈天朝着凤案后悬挂的天妃画像端起铜爵,却又久久没有动作。他昂起头端详着画像,良久,终于轻轻一偏右手将一道银白的酒线倾洒在地上。直到第三杯酒时,他才开口朗声道:“臣萧弈天奉吾皇万历之名,致祭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大神:昔靖海侯有云,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今天下虽广有五洲七洋,惟制海权者王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