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得到努尔哈赤死讯后,立即奏报朝廷。并经请准,派遣人员,前往沈阳,进行吊丧,兼贺新汗皇太极继位;同时打探后金内部的虚实。这是明朝官员第一次正式到后金都城进行政治活动。皇太极派官接待袁崇焕的来使,又派使臣前往宁远。明朝与后金,使节往来,书信传递,这在明朝与后金关系史上,打破隔绝,实属首次。袁崇焕同后金“议和”,想了解后金的实情,又想拖住后金而修城备战,建立关(山海关)、宁(宁远)、锦(州)军事防线。皇太极同明朝“议和”,想巩固新汗的地位,又想拖住明朝而乘机出兵朝鲜。
明朝获得宁远大捷后,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仍驻宁远。辽东巡抚袁崇焕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立关宁锦防线。
皇太极致袁崇焕书
明军建立的关宁锦防线,是一个复杂的辽西军事防御系统。先是,明朝在辽东陆路设镇、路、卫、所、堡防御体系。明朝辽东都司共设有两个镇,辽河以东为辽阳镇,辽河以西为广宁镇。明失陷辽阳镇和广宁镇之后,其陆路防御体系被后金军打破。明朝为阻遏后金军南犯,需在关外辽西走廊建立一道从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的防御系统,这就是关宁锦防线。关宁锦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从山海关到宁远,约200里;北段,从宁远经松山、锦州至大凌河,也约200里。关宁锦防线是以山海关为后盾总枢、宁远为中坚关城、锦州为先锋要塞,诸城堡台成为联防据点的串珠式防线。早在宁远之战以前,当时的明辽东经略高第主动撤离锦州、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城堡,使得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即宁远到锦州的防线未能巩固,且遭破坏。幸赖袁崇焕坚守宁远,取得宁远大捷,保住了关宁锦防线南段的关宁防线。袁崇焕在取得宁远大捷后,奏报旨准,集中力量,建立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宁远到锦州的防线,防御后金进攻。
明军重建关宁锦防线,始于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关宁锦防线,南北两段,为抢时间,加紧用工,分别进行。先修建其南段即山海关到宁远的关宁防线。以辽东巡抚袁崇焕在同月疏陈战守布置大局中,奏报修缮山海四城——榆关、前屯、中后、中右为始。此四城为关宁锦防线的南段,分作两期整修。第一期,为同年四月至七月中,刚缮修之城,被豪雨冲毁:“淫雨为灾,山海关内外,城垣倒塌,兵马压伤。宁远、前屯、中后等城修筑者,既成复坏。”于是又进行第二期修缮,自雨季过后至同年末,山海四城,缮筑完工。
关宁锦防线北段即宁锦防线,在宁远之战前,或被后撤的明辽军所自毁,或被败退的后金军所焚毁。关宁锦防线北段四城——宁远、中左、锦州、大凌河,自同年九月进行酝酿,袁崇焕奏报此事言:“适内臣刘应坤、纪用至宁远,遂与镇臣赵率教四人,并马历锦(州)、右(屯)、义(州)、广(宁)而东。其诸城堡向臣经灰烬之余,尚见颓垣剩栋,今止白骨累累,残冢依稀而已。”锦州、右屯、义州、广宁等地,残垣一片,白骨蔽野,急需修城,戍兵聚民。自七年正月至五月,即后金军进攻宁远、锦州之前,宁远、锦州两城,修缮基本完工。其他大凌河城、小凌河城等及诸堡城多未修完。在此期间,袁崇焕遣使持书,前往后金议和,以和缓彼,藉机修城。及彼探知,城已缮竣,负山阻海,固若金汤。袁崇焕在修城的同时,又遣将、派军、治械、备粮、屯民,进行备战。经过紧张而有序的部署,重建的关宁锦防线北段——宁锦防线基本完成,为宁锦之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宁锦防线,南起宁远,北至锦州,以宁远为后劲、锦州为中坚、大凌河城为前锋,又以所城、台堡作联络,负山阻海,势踞险要;配以步营、骑营、车营、锋营、劲营、水营诸兵种,置以红夷大炮、诸火炮等守具,备以粮饷、马料、兵械、火药;并屯田聚民,亦屯亦筑,且守且战,相机进取,从而形成沿关外辽西走廊上,纵深400里,以宁远为中坚,榆关为后盾,锦州为前锋,其间中前、前屯、中后、中右、中左、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形同肩臂,势如联珠,新旧城堡,选将设兵,从而形成一道军事防御体系,遏制后金军南进,保卫辽西,驻防宁远,御守关门,以固京师。
第三部分吊丧修城(2)
关宁锦防线的内涵,以宁锦战前为例,略析如下:'小说下载网 。。'
第一,指挥。明获宁远大捷后,辽西指挥,发生变动。时魏忠贤窃权,内监势焰嚣张。天启帝以“率循旧制、断在必行”,于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三月初四日决定,特命内臣镇守:设立镇守山海关等处太监一员,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刘应坤;左右镇守太监二员,乾清宫管事提督、忠勇营御马监太监陶文、纪用;分守中军太监三员,乾清宫打卯牌子、忠勇营中军、御马监太监孙茂霖、武俊、王莅朝,仍俱在山海关驻扎。他们任务虽为清查粮食器械数目、官兵马匹强弱,但奉旨将“声息缓急、进止机宜,务要据实直写密封,不时星驰来奏”。魏忠贤用意在于:内监出镇,收揽兵柄。闻旨,廷议纷纷,人心惶惶,内外百官,纷上驳疏。兵部尚书王永光疏称:“迩者宁远一捷,中外稍稍吐气。当事者且议裁经略、裁总兵,专任袁崇焕,以一事权。而随以六内臣拥聚斗大一关,事权不愈棼(fén)乎?万一袁崇焕瞻回顾望,致误封疆,则此罪崇焕任之乎?内臣任之乎?”又上疏:“此六臣者,与崇焕等为同乎,为异乎?将为同,则无用往也;使为异,则害有不可言者!”袁崇焕也具疏言:“兵,阴谋而诡道也,从来无数人谈兵之理。臣故疏裁总兵,心苦矣。战守之总兵且恐其多,况内臣而六员乎!”其结果是:君命难违,圣旨必遵。袁崇焕抗疏不允,便善处同内监之关系,曾同内臣刘应坤、纪用及总兵赵率教,并马巡历锦州、右屯地带,所见各城,灰烬之余,颓垣剩栋,白骨遍野,残冢依稀,“内臣见所未见,感倍于臣。遂邀镇臣与祝于北镇山神,誓图所以恢复者”。后袁崇焕奏请内监纪用等“移巡阅关外,与袁崇焕料理边事”。袁巡抚同监军太监周旋,得到了他们的一些理解。镇守内监奏报袁崇焕重建的宁锦防线,城势更高,堡垒更固,设备更严,军力更强,“著著皆实,毫无粉饰”。袁崇焕在极力协和与内监关系的同时,还调整同督、将的关系。
明获宁远大捷后,督师王之臣、巡抚袁崇焕、大将满桂之间,先是“同心戮力,共保宁城”;至是产生“廉蔺之隙”。他们或相互参劾,或乞移别镇,或上疏求去,或面和心异。朝廷拟将满桂调离宁远,回任京师。王之臣疏求把满桂留下,调到山海关。但袁不同意,奏请“乞休”。王之臣也疏请“引避”。庙堂谕言:“始因文、武不和,而河东沦于腥膻;继因经、抚不和,而河西鞠为蓁(zhēn)莽——覆亡之辙,炯然可鉴。”朝廷鉴于督抚生隙、文武不和的教训,决定王之臣加衔回兵部,命袁崇焕兼制调度关门兵马。但是,事过不久,改变主意。朝廷要他们“鉴不和之覆辙,破彼此之藩篱,降志相从,和衷共济”。经过廷议,袁、王留任,但袁管关外防务,王管关内防务,分辖信地,同功同罪。袁崇焕毕竟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冷静下来后,从大局出发,知道是自己的不对,于是上奏请再用满桂,同意将满桂留任,并愿与之和好。六年(1626年)七月,令满桂为征虏将军、驻山海关、兼管四路。调总兵赵率教由前屯移驻宁远,总兵左辅先代居前屯。
明军辽西诸城官将做出调整,遣将分守。于山海关,由满桂任征虏将军,统兵镇守。于前屯,以其系辽东南路前屯路城,合宁远卫城,而称为宁前路,由总兵赵率教带关内兵马,出壁前屯,以捍关门,并援宁远,后改任左辅镇守前屯。于宁远,袁崇焕在《战守布置大局疏》中,做出周详而切实的部署,甚至对城上设置西洋炮及司炮官员、对街道牌甲的守兵饮食等都做了安排,并将中右所画入宁远防守汛地,还将觉华岛水师策应做出安排。袁崇焕则驻守宁远,并率总兵满桂(后移镇关门),副总兵王牧民、左辅、刘永昌、朱梅,参将祖大寿,中军何可纲(又作何可刚)等分信协守。于锦州,由太监纪用和总兵赵率教(后移镇于此)镇守。后袁崇焕擢祖大寿为前锋总兵官,“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锦州”。四月,命原宁夏总兵杜文焕为总兵,调赴宁远。总兵尤世禄驻锦州,总兵侯世禄驻前屯,左辅加总兵衔驻大凌河城;满桂照旧驻关门,节制四镇及燕河、建昌四路,赐尚方剑,以重事权。当后金兵渡辽河的警报传来时,明朝迅即调整各将防地,重新部署兵力:命满桂移镇前屯,原驻此地侯世禄同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宣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镇山海关城。临战前,总兵赵率教尚在锦州负责筑城,责令他与副将左辅、朱梅,监军太监纪用等“婴城固守”。袁崇焕奉命驻宁远,“居中调度,战守兼筹”。这些将领久历战阵,作战勇敢,富有经验。如满桂、赵率教、左辅、祖大寿等都经历宁远血战,立下军功。天启帝称赞“左辅、祖大寿、朱梅俱久在塞垣,将略素著,兵民倚赖”。
以上诸将,所守之城,即为信地,专责其成。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信守不渝,死生与共。袁崇焕将年迈母亲和妻子从南国接到危地宁远,赵率教也把自己的妻儿迁来居住。他们誓言:“土地破,则家与之俱亡!”
第二,筑城。后金与明朝的战史表明,后金骑兵长于野战,明朝步兵凭藉坚城。袁崇焕总结辽事以来血的教训说:“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