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头痛。刘备在江东一直没有站稳脚跟,就和这山越作乱有很大关系,现在山越将抢掠重点放到我治下的州郡,不排除是刘备祸水西引的计策。
山越人个头不高,但是极为剽悍,特别善于在湿地、丛林、山地作战。偏偏这山越世居之地就全是山地,处处丛林,大片湿地。所幸我的部队也算以步兵为主,通过交州、蜀中征战,对山地战也算得上拿手,换上别的诸侯想一次就解决山越问题,恐怕一成获胜的希望都没有。
我在鄱阳一边集结后续部队,一边等待派去同山越谈判的使者。打山越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必须先分化一部分山越人,从内部削弱他们,才有可能彻底地解决山越问题。山越中原本就有不少躲避战乱的中原百姓,他们凭借自己较山越本地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有很多都在山越部落里身居要职,受他们的影响,山越中有不少仰慕中原文化,亲近汉朝的部落。
这次我发兵二十万征讨山越,在山越内部也引起了巨大震动。虽然山越能动员近四十万的青壮作战,但是那只是一个统计数据。上百万的山越人散居各处,名义上听从山越王的号令,但很多都自行其事,部落之中只知有族长,不知有山越王。就算山越王能集中到足够的青壮,武器对山越来说也是大问题。中原各地对铁器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铁器外流到边境夷族,那绝对是祸害自己的蠢事,山越也只有山越王直属越兵装备有较多的铁制兵器。因此我这次以兵威压迫,对山越各族的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诱之以利,应该能争取不少山越人过来。
很快去各山越部落的使者都陆续地回来,大部分的山越族长都抱观望态度,也有几个部落不堪忍受大山里困苦的生活,向往中原的繁华,同意接受我军的招抚,移居山外。这几个部落虽然都不是什么大族,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能作战的青壮也不过几千人,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也明白这是一些大部族派来探路的,只要让他们尝到甜头,知道了接受招抚的好处,不愁那些观望的部族不跟着来。
见到自己治下的族民受到了我的盅惑,不少部族对自己的命令推三阻四,山越王大为愤怒,斩杀了几个抓住的派去山越的使者,更是令自己的直属部队封锁进山要道,集结军队,威慑那些怀有二心的部族。
是时候灭一灭山越王的威风了,集结完二十万大军后,我军十五万人正式由鄱阳出发,向山越逼进,留下五万守卫鄱阳这个大本营。为了看看邓艾的能耐,我令他和魏延各领两万人马,同为前锋,分进合击,相互策应。
庞统对这个方案很不以为然,他认为两锋分为两路,兵力分散,容易被山越各个击破,反倒是魏延邓艾二人相互较劲,同时请战,大有一较高下之意,最后我一锤定音,让他二人领兵而去。
不久两人都遇上了山越王的迎击部队,厮杀一阵得了小胜。
魏延和手下一干蛮将呆得久了,打起仗来更加凶狠,手下士卒也个个悍不畏死,那些山越兵倒是正合了他们的胃口,双方都骁勇异常,一阵对攻,魏延等将身先士卒,将山越杀退,并随后追杀。
邓艾手下是一些蜀中将领,通过几个月的接触,这帮将领对邓艾的统兵能力倒也是心悦诚服,而且手下的蜀兵多年征战,对山地战也颇为拿手。山越部队袭来,邓艾令手下兵将列阵迎敌,先以弓弩远射,再以长枪兵拒敌,随后刀盾兵掩杀,山越兵见他阵形严整,心中慌乱,又久攻不下,只得向山林中逃去。邓艾一面打扫战场,一面令人到中军报捷。
我收到两份捷报还没高兴多久,就又传来魏延入林追击被伏,损失了几千人马的消息。这个魏延,到底急躁了些,贪功冒进,比不得邓艾稳重。当然这个事我也脱不了干系,虽然两个前锋相互竞争,能够激发士兵的士气,但是争功往往使带兵将领不能看清形势,做出错误判断。最后我还是把魏延招回中军,让他手下的孟优等人带着残部归到邓艾手下,统一听邓艾指挥。
开始邓艾还能找到几股敌人,断断续续地得到几场小胜,但是进入山林之后,就完全失去了敌人的踪影,随着大军的跟进,补给线也越来越长,而运粮车队经常受到山越的袭击,大军进军的步伐顿时慢了下来。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我不得不让更多的士兵护卫粮车,整个讨伐大军也只能驻扎下来,等待补给线畅通之后再行进兵。
这个时候前方也传来消息,邓艾吃了一个大败仗,原本不见踪影的山越兵突然将他所领的前锋部队团团围住,邓艾虽惊不乱,指挥手下士兵列阵迎敌。但是山越兵显然是有备而来,兵力数倍于邓艾,邓艾苦战不胜,却见四周的山越兵越来越多,只得领兵突围。等他杀出重围兵,兵马已经损失大半,只剩一万多人。
前方不利,后勤不畅,我不禁有点后悔,自己决定讨伐山越是不是错了。为了支持前线的二十万大军,各地的供给压力陡增,特别是粮草问题,除荆南外,蜀中交州等地都是刚刚稳定下来,百姓流失严重,所产的粮食并不充裕,要支撑二十万部队的消耗,实在是困难重重。
所幸的是各地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加之我军水师又控制了长江水运,各地粮商听说我军高价收购粮食,都纷纷运粮而来,以求获得巨大利润。所以靠着外地粮食的补充,我治下的各州郡才勉强没有闹饥荒,但是府库里的金银却如流水一般地花了出去,要是这场战争拖上一两年,或者干脆大败而回,不等别人来打,我治下的各地自己就先要崩溃掉了。
等到邓艾的残兵退回中军之后,我看着这些原本勇悍无比的士卒脸上无神的眼中透露出的一丝丝惊恐和绝望,我心里更是烦躁无比。进军现在暂时是不可能了,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个;退兵就更不要提,耗饷百万,劳师数十万,难道就是到这山越之地吃败仗的吗?真要是退兵了,我恐怕要成为全天下第一笑柄。
我招集了手下主要将官,让大家想想怎么才能打破现在的不利局面。由于我军一直没有取得进展,几个原本有意受抚的山越部族态度也重新变得暧昧起来。由内众将眉头深锁,都在苦思良策,我也努力地在脑袋里搜索自己看过的书籍,玩过的游戏,试图找出些解决办法来。
“主公,可令已经受抚的山越部族派遣本族战士前来助战,他们熟悉山林地势,有他们在,我军也不至于吃那么大的亏。”邓艾首先发言,在山里乱撞了一个月后,他也有了些想法。
庞统也说道:“原本考虑这些山越部族新降不久,怕他们军心不稳才未加利用,但是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可以派兵丁前往他们的驻地,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我点点头,这也算是一个法子,但是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是这山越所居之地,山林连绵不绝,加之有不少沼泽湿地,行军不易,根本无法掌握敌人行踪,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办法没有?”
这一问又把刚有些活跃的气氛给打下去了,找不到敌人,纵有智计千万,也无处可施。
“何不用火攻?”魏延说道。
庞统当即摇头道:“此地虽然山林密布,却潮湿多雾,如无大量引火之物,根本无法引起大火,况且这山林绵延数百里,哪里烧得尽。”
黄忠在一边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我之见,干脆再调十万大军前来,将山林围住,步步进攻,我就不信不能把山越逼出来。”
“我军支持这二十万大军的补给已经相当吃力了,若是再增派部队,只怕不用山越来打,我们自己就要饿死了。”一边的邓艾连忙提醒道。
黄忠所说的增兵一策虽然不行,但他提出步步进逼的策略倒让我有了一点主意。
“听黄老将军所说,我倒有一个想法。”听到我有主意,诸将都凝神倾听,“虽然我军无法再行增兵,但黄老将军所说战法却可以考虑。之前我军一直想找山越主力决战,以期以一战之威,令山越族内亲汉部族接受我军招抚,现在看来这种毕奇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可行的。我们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缓缓进军,逼山越主动与我军决战。”
第42章-平定山越(中)
庞统听到我的话后若有所思,之前他也把对山越一战想得简单了点,现在经我提醒,自然也有了些想法,便问我道:“主公有何计策?”
我指了指新近做成的沙盘,由于山林过大,纵使在当地山越人的帮助下,也不能弄出详细的地形,只得弄了大片山林作为表示:“大家看,山越分布极为广阔,山中道路错踪复杂,我军进兵,能顾得了这处却顾不了那处,不如将这大片山林分成几部,我们一部一部地搜索,搜完一处,便派少量兵马驻守,将山越活动的范围慢慢压缩,最后将其主力逼出,与我军决战。”
邓艾拍手称好,不过马上皱眉道:“这样步步为营固然不错,但是万一有大股敌兵在我军主力部队的间隙潜入已经搜过的地区,到时候少数部队恐怕抵挡不住,到时候又得重新搜过,前功尽弃。若是派大军驻守,我军兵力有限,到了决战之时,又恐怕会被山越各个击破。”
我笑了笑,心中早有定计,道:“无妨,我军可以弧形铺开,将十多万大军分成数队,每队相距不得过大,可以相互策应,每隔数里便在已经搜过的地区建立烽火台,各主力部队之间派遣游击部队,一旦发现敌情,便往烽火台报信。敌少则分兵击之,敌多则合而围之。只要处处建立烽火台,则我军处处有耳目,不惧敌兵潜伏。”
庞统听完也点点头道:“我看此计可行,只是这烽火台遍布各处,起码需要数万士兵,这不是增加我军补给的负担吗?”
我想了想,道:“只要我军搜索严密,不让山越有突破我军封锁的机会,那么鄱阳大营的五万留守部队还可以分出三万人来支援前线。令部队扼守出山要道,再让受抚的山越部族严密监视山越周边地区,可保万无一失。”
众将商量一番,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我心中暗道,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