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幸福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的幸福生活-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在王石这里得了种子种下之后,村里家家户户也陆陆续续开始有了自产蔬菜。因为种的不少,每家每户都有盈余,吃不完呢!

就拿老村正家来讲,黄瓜、四季豆这些东西,头天儿摘了,第二天又是一茬,长势极快,根本吃不完!

至于黄鳝这些野物,河边上的湿地里、地里的水沟中,那多的是。

能用盈余的东西和遍地都是的野物去换盐这些必需品,在老村正看来,那是天大的便宜!

但王石却想的更深。

以物换物,还不能保证全村都富起来,手头要有金银,才是硬道理。

不过跟北宫伯玉以物易物这事儿,王石是不反对的。

因为这对村里有极大的好处。

除了能让村子加深与湟中羌的联系,获得更大的安全之外,还能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你想啊,首领都对王家村的东西趋之若鹜,下面的人还不一一效仿?

这样一来,王家村才有发展崛起的契机!

王石心想,等到王家村的东西传开,有了极大的名声之后,肯定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到那时,村里甚至可以组建一个商队,到周边的地区去将村里的特产高价贩卖,只要能保证商队安全,王家村很快就能富起来,要成为大汉第一村简直易如反掌!

想到这里,王石嘿嘿的笑了起来。

周遭的几人被王石笑的莫名其妙。

“石头?石头!?”老村正叫了好几声。

“呃,啊?啥事儿?”

“笑啥呢?傻兮兮的。”

“哦,没啥,没啥。”这事儿八字儿还没一撇呢,王石觉得还没必要说出来。

北宫熊在一旁道:“师父,这事儿你看?”

“答应,怎么不答应?”王石道:“这对咱村子来讲,那可是好事儿。”

“那就好,那就好!”北宫熊道:“这样的话,师父,您看几天交易一次?”

“慢着慢着。”李老在一旁听了很久,这时候插口道:“话说,咱村子就这么大,像盐这些必需品需求量并不多啊。”

“对头!”王石一拍手掌,道:“就今天这一车盐,就够全村人吃几个月了。不可能每次都换成盐吧?”

“呃。。。”

北宫熊傻眼了。

就今天这一车盐,每户都分了六七斤,就算再精炼几遍,缩减到三四斤,也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了。

“那啥,师父,您再想想,村里除了缺盐,还缺什么?缺什么俺爹就用什么来换!”

老村正等人想了又想,却没想到还缺什么。

衣食住行,是生活基本元素。

先说衣着。村里人穷惯了,衣服都是自己纺织麻布,自己做。而且上一代穿到不能再穿了,还传给下一代,根本没啥特别需求。

又说食。同样的道理,村人们都节俭惯了,外加上今年又不需要给湟中羌上交‘税收’,又有王石这么多的新物种,轻松熬到秋收绝对没问题。

说住。每户人家都有屋子,家具什么的,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虽然看起来非常简陋,但村人们早就适应了,也没啥特别需求。

再说行。这时代,很少有人外出远行。如以前,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村里集体派特定的那么几个人出去购买,绝大部分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王家村,根本没有需求。

“唉?”王石突然道:“我觉得,咱村子里缺油吃。”

说起来,除了王石家每顿饭都有油水,其他的村人基本都是吃素。这样对身体很不好,看看王家村一村子人都黄皮寡瘦就知道了。

“这倒是!”老村正深以为然:“难道用油换?”

“不!”王石一挥手:“受人鱼不如受之渔。咱不要现成的油,要牲畜!猪牛羊都要。”

“这倒是个办法。”老村正想了一会儿,又道:“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不少的牲畜了,而且咱王家村就这么大,再多恐怕不行!”

“也对!”王石挠头,村子的确太小。想了想,王石眼睛忽然一亮,道:“村子是小了些,但村外不是还有大片的荒芜平原嘛!”

众人一听,豁然开朗。

以前村人不敢出村活动,是怕遇到危险,但现在嘛,根本就不是问题了嘛。

最后决定,北宫伯玉一方用生活必需品和牲畜来换村子里的特产。等到这些都够了,就拿钱来买。

不过在最后,王石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意见,就是鼓励村人们自己养黄鳝——就像王石家,在后院随便挖一条沟就行,平时喂一些小鱼小虫什么的就可以了——毕竟嘛,黄鳝的数量有限,如果不节制的抓捕,很快就没了。

老村正从善如流——王石的意见,他基本不反对。

问题解决,北宫熊立刻请王石传授厨艺。却原来,他带来的十几个人中,有一半都是北宫伯玉家的厨师。

“好小子,早就准备好了哈?”

王石虽懒,但这些可推脱不了,只能应下。

像黄鳝怎么剖,菜该怎么炒,清明粑该怎么蒸,油盐酱醋该怎么放。其中一小部分是王石手把手教授,其他都由俩寡妇代劳。

三天后,王家村与湟中羌第一次交易正式开始。

村民们觉得生活有了奔头,都踊跃参与,让北宫熊搜罗了总共十大车蔬果鱼鳝,征用了王石家剩下的两匹驽马和村里的几头驴以及几辆板车,这才完全装下,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第三十一章杀牛

自从与北宫伯玉开始交易,才不过一个月,村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有了奔头,村人们精神面貌幡然一新。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饿肚子哇哇大哭了,老人妇女们脸上多了笑容,青壮年们积极活跃,满身都是劲儿。

所有的人都不再像王石刚到那会,一个个双目无神,脸上麻木不仁,蔫耷耷的。而是积极向上,精神迸发!

老村正迎来了他的第二chūn,整天从村东跑到村西,处理不完的事儿,虽然累,但老村正却乐在其中。

原先,村子就那样,半死不活的,老村正纵是有心改变,也是无力,只能听之任之。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村子生机勃勃发展在即,就有许多的事儿要处理,就需要团结一致,把力量往一处使。为此,在听取了王石的意见之后,老村正专门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选举大会,草建了一个村委会。

老村正还是村正,另外还选了几个威望很高的村人做委员,王石则担挂上了一个顾问的头衔。

特别说一说,李老也是委员。因为他不经意间,总是表露出渊博的知识和阅历。村人们认为,李老一定读过书,识过字儿,比村里的文盲们自然要高贵一筹,所以全村人都投了他一票。

李老可能也是静极思动,就欣然应允,并在王石建议下,负担起了教育村子下一代的责任。

原本老村正想把村正这个位置传给王石,而且全村人都同意的。但王石可不愿受那个累。平时在一旁提提意见还成,但要他整天处理事儿,那可不行。所以两方个退半步,王石自愿担任了‘顾问’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职位。

整个村委会,老村正居中统筹,其他几个老人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的负责处理村里鸡毛蒜皮的纠纷,有的负责牛羊马匹饲养,有的负责粮食作物种植,王大牛就负责建设,等等等等。

另外,还有设了一个对外沟通的位子,就像外交部长。被王麻子拿下了。

王麻子这人,平时有些油嘴滑舌。但这是他的长处,会说话。所以大家伙都认定了他来做这个外交工作,主要负责的项目就是与羌人的交易。

等到村委会建立完成,王石家的土豆和玉米也差不多成熟了。

于是又请了村人帮忙收获。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全部完成。

同时,因为季节还早,才六月。王石就建议人们立刻开始栽种土豆和玉米,虽然错过了最佳时机,但好歹还能再收获一季。至于多少,那就无所谓了,有点算点呗。

经过一个月的对羌贸易,村人们家家户户都颇有了些资产。

譬如今天,王麻子家杀牛,就是个最好的证明。

如果在往年,谁家舍得杀牛啊?谁人敢杀牛?都当祖宗供起来呢。

但现在,王麻子家杀牛了,大家伙一个个都去看热闹,有的还准备掏点铜子儿,匀几斤回家打牙祭。

说起杀牛,王石还想起些事儿。

曾经有个杀牛的,几次三番说下不了手。

为啥呀?

因为牛在被杀之前,要流泪。

哭了。

连这个杀牛的,都觉得心酸。

好好的一头牛,为人劳累的一辈子,到头来却要被残忍的杀死,这难道不算残酷?

当然,王麻子这回杀的牛流没流泪,王石不知道。

但他从杀牛这事儿上,却想到了人。

王石没杀过牛,但杀过人。在他看来,有些人,比牛,比畜生都不如,所以每次他下手杀人的时候,是从不留情。

晌午的时候,王麻子提过来一大块牛肉,看样子还是牛腿上最好的货sè,怕不有十几斤。

王石本不愿收,或者拿钱买也行。

但王麻子不愿意呀。

用他的话讲,王石若是不收这牛肉,就是看不起他,给他钱,更是藐视他。

王石无法,只得收下。

其实村人们都很感激王石。

不论早先的蔬菜,或者现在的土豆玉米,又或者与羌人的贸易,如果没有王石,那村人们根本想都不敢想。

现在脱贫了,生活有了奔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石。

要报答他。

不过王石却不在意。

在他看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他做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从没想过要谁来报答。

中午美美的吃了一顿土豆烧牛肉,下午无所事事。李老出去找大牛研究修建学校的事儿去了,俩寡妇和仨孩子吃完饭就不见了踪影。王石孤零零一人在后院纳了一会凉,静极思动,就出了门,在河边的yīn凉处找到了阿大。

这些恐龙们愈发巨大起来,譬如体型最大的阿大,目测就已经超过了三吨。它们与村人相处融洽,并且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

河对面、后山里、甚至有时候还沿着河跑出村子,到外面的平原上活动活动。

王石也不管这些,任由这些大自然的宠儿zìyóu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