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将篡夺克列亦惕部汗位。他危言耸听,使桑昆对这种前景感到担心。最后,扎木合说:〃倘不及时消除此险,久后难料其与汝何?若汝等攻铁木真,我愿与横袭之!〃
阿勒坛和忽察儿这两个蒙古人的叛离者也情绪激动地说:〃我等为汝杀诃额仑母之诸子,弃其尸于荒野乎!〃在这些人的鼓动下,桑昆立即派了几名特使去说服他的父亲,想让他的父亲也同意他的看法。他责备他的父亲对成吉思汗的勃勃野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提议向成吉思汗发动突袭。但王汗很不愿背弃自己的誓言,他对桑昆派来的使者说:〃汝等奈何以此谋我儿铁木真耶?彼屡次救我等,曾救我性命焉。汝等奈何以此等恶言中伤彼耶?若我背弃所立之誓言,天将不佑我乎。扎木合乃朝三暮四,狂言无忌之人也,彼诚善辞令,然其言不值分文也。〃但是,桑昆并不因此而泄气,他亲自来说服其父,振振有词地说:〃汝尚健
之时,铁木真尚且不齿我等,汝若一旦不虞,彼安能容我受汝所遗,治此百姓耶?汝父忽儿札忽思昔日历尽艰险而创此国,将何以为继焉!〃
听完桑昆所言,王汗仍不同意与成吉思汗决裂。他还特别表示,他不愿意发动这样的冒险战争。他说:〃我须发苍苍,已变白矣。我意欲平安度此残年……然汝不听我言……〃桑昆再三怂恿,其父仍执意不从。桑昆无奈,便愤然脱门而出。见儿子如此生气,老王汗的心软了,不想坚持反对儿子的主张了,决定让步了。他叫回桑昆,表示同意桑昆的要求,但却要桑昆承担背弃誓言的责任及其一切后果。他对桑昆说:〃倘汝等确信可成,可好自为之。然须切记,汝等自己为之,切勿招我烦恼!虽然,我谓天必不佑汝等……〃这正是桑昆求之不得的表态。其间,他的盟友,特别是扎木合,已经派人前去放火烧了成吉思汗的牧场。但这一把火还不是双方敌对行动的开始。桑昆打算用计突然抓住敌人。同年(公元1203年)春,他想出了一条诡计:假装同意成吉思汗以前提出的两家结亲的要求,邀请成吉思汗来食不兀勒札儿,即邀他参加实际上是一个陷阱的订婚筵。桑昆以为凭此计即可擒拿成吉思汗本人。
成吉思汗接到桑昆的邀请,丝毫没有怀疑到其中有诈,即带了10个人动身前去赴宴。途中,他投宿于蒙力克老人家。读者一定还记得,蒙力克是成吉思汗的父亲生前的心腹。处事谨慎的蒙力克问明成吉思汗的来意,便指出他此行未免太轻率,他说:〃昔日汝为子聘察兀儿别乞之时,彼等下觑我等而不许矣。今何忽招汝食不兀勒札儿耶?强自作大者,奈何反特许而招之耶?其意真?伪?我甚疑之!我子不可赴此筵!汝但推言'时值春季,马匹瘦弱,须饲我马,马肥即来'可也。〃听蒙力克老人如此说,成吉思汗甚觉有理,遂起身返回,只派他的两名亲信家人不合台和乞刺台代他前往王汗处致以歉意。
一看只有不合台和乞刺台代替成吉思汗前来赴宴,桑昆心里也就明白了:计谋已被识破……
第三十章 两牧民救成吉思汗
圈套既已失败,被王汗允许可以自由行动的桑昆遂决定对成吉思汗发动突然袭击。如果成吉思汗在组织防御以前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就可能被包围,被擒获,被杀害。
一天晚上,克列亦惕部的主要头目召集作战会议,作出决定:第二天一早开始行动,突袭成吉思汗。会议决定,要严格保守秘密。当晚散会后,克列亦惕部的一个头目(阿勒坛之弟),也容扯连回到家里,对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谈到这件事,他说:〃我等共议明晨突袭铁木真矣。有告此议于铁木真者,必获重赏!〃〃汝其住口矣。〃他的妻子说,〃若有人闻汝之所言,必招祸也!人必以汝之所言当真也!〃
然而,恰恰就在他们议论此事时,负责看守牧场马群的一个名叫巴歹的仆人送马乳来到帐篷前,偶然听见了主人的谈话。巴歹闻言,即转身回去将所听到的话告诉了同伴乞失里黑,乞失里黑同他一样也是一个看马人。他听巴歹如此说,便亲自跑到帐篷旁偷听。乞失里黑不听则罢,一听顿时吓呆了。当时也客扯连正在同其子纳邻客延讨论此事。纳邻客延当时一边磨箭一边说,如果有人听见这些话,就应该割掉他的舌头。过了一会儿,纳邻客延唤乞失里黑,叫他去牧场上把两匹最好的马(一匹名叫蔑儿乞歹的白马和另一匹白口枣骡马)牵来系好,并说天明以前就要骑此二马上路。
乞失里黑回到巴歹身边说:〃我已验明,汝适所言属实也。我二人宜速告成吉
思汗去!〃巴歹表示同意。他二人待天色完全黑定以后,宰杀并烤熟了一只羔羊,携之上
马,借着夜幕的掩护,急驰往告成吉思汗而去。天明以前,巴歹和乞失里黑赶到成吉思汗营地,对人说要紧急求见成吉思汗。他俩被带到成吉思汗面前,说;〃险矣,汗!彼等已议定要围汝营,擒汝身矣!〃成吉思汗闻言,立即对身边的亲信下达命令,命他们立即行功,放弃一切有碍于急行军的东西(他扔下了部分简陋的器具物件),叫醒所有的人。转眼间,全体人马已整装集合完毕。成吉思汗上马,率众向东,即向去年被他征服了的前塔塔儿人住地哈拉哈河流域和大兴安岭山梁分支山区奔去。
第三十一章 红柳林附近的恶战
成吉思汗率众来到卯温都儿山以后,派出一支部队充当后卫,由忠志之士者勒蔑指挥。者勒蔑是兀良哈惕部人,是成吉思汗的心腹爱将。派出这支后卫部队后,成吉思汗继续率部东撤,第二天下午,成吉思汗来到合刺合勒只惕沙附近,在这里停下休息,吃点东西。这里已是哈拉哈河流域,属于过渡性地区。西面是盐碱沼泽和一片片沙地,戈壁滩的流沙一直深人到草地。东部是草地,越往东接近兴安岭,野草越稠密。再往东,草地过后,就可见到一丛丛柳树和小榆树,接着是挺拔的杨树和美丽的烨树。这些杨树和桦树表明,已到覆盖兴安岭斜坡和远处山顶的大森林的边缘了。只有那些被大风扬起然后又散布在草地直至山坡上的片片流沙可以使人们想到,东南部毗邻地区是戈壁沙漠。
成吉思汗及其部众歇息没有多久,就看到远处有两人骑马飞奔而来。这两个人是一蒙古部首领阿勒赤歹手下的牧马人,一个名叫赤吉歹,另一个名叫牙的儿。两人飞马来到成吉思汗面前急报说,方才他们俩正在一片青草地上放马,忽见远处出现一团灰尘,沿着忽刺安不鲁合惕(即〃红柳林〃之意)向卯温都儿山方向接近。根据这两位牧马人的报告,成吉思汗判断:毫无疑问,敌人追上来了。他叫人把马牵来,同时命令全体上马。在追随他的队伍中,兀鲁兀惕部和忙忽惕部这两个部落的人马威风凛凛地排在前列。在各蒙古部落中,这两个部落的人最骁勇善战,其首领和成吉思汗一样都是神秘祖先的后裔。
克列亦惕军队已经靠近,此时已可以看清楚他们了。敌人(克列亦惕部)作好了战斗准备,摆好了阵势。王汗骑在马上问扎木合道:〃彼厢簇拥铁木真之貌若勇士者其有谁耶?〃〃彼等整队以待者,〃扎木合答道,〃即兀鲁兀惕人与忙忽惕人也。盖彼等其战也,队伍井然有序,战而不乱,或进或退,翻旋变化,浑然一体焉。彼等百姓,自幼演习刀枪,武艺娴熟,其旌或黑或花。此乃我等宜提防之百姓也!〃
听扎木合如此说,王汗就决定派一支精锐部队来对付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这支精锐部队就是由合答吉率领的只儿斤部落。王汗接着部署道:〃继只几斤勇士之后,命阿赤黑失合率领土绵上别干人冲之。继土绵土别干人之后,命斡孪董合亦惕之诸勇士冲之。继斡孪童合亦惕人之后,命豁里失列门帅我千员护卫冲之。继千员护卫之后,我王汗率大军冲之可也!〃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此时,王汗请扎木合担任全军总指挥,但扎木合拒绝了。这是扎木合(他心里清楚,在过去的战争中,他从没有战胜过成吉思汗)谦虚呢,还是王汗的这一提议使他对克列亦惕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按说,扎木合应该愉快地接受王汗的这一提议。这场战争原本就是他扎木合挑起来的。长期以来,正是他施展阴谋诡计,最后导致成吉思汗和王汗这两个老盟友不睦。但扎木合这个怪人向来反复无常,他现在又想推翻与王汗的联盟。此时,扎木合心里也可能在想,对于他扎木合来说,王汗只不过是一个偶然机会促成的盟友,而按照蒙古的习惯法,成吉思汗现在尽管同他扎木合不睦,却仍然是他的〃盟兄弟〃,是他的安答。在他与过去的安答成吉思汗之间,无论什么事都无法抹掉过去的契约。这时,可能是出于这种奇怪地忠实于童年友谊的心情,扎木合派人前往成吉思汗处,把克列亦惕军队的组织部署情况和进攻计划统统告诉了成吉思汗,并传语成吉思汗说:〃安答勿
惧。其宜免之!〃
考虑到敌人在数量上占优势(成吉思汗的叔叔答里台,还有阿勒坛和忽察儿几位亲王的叛投敌军必定要削弱他的力量),成吉思汗对兵力作了周密部署。他首先点将兀鲁兀惕部首领主儿扯歹说:〃主儿扯歹伯父,汝其云何?我意遣汝为先锋。〃主儿扯歹闻言,以马鞭擦着马,正准备领命,突然斜刺里钻出忙忽惕部首领忽亦勒答儿薛禅抢先说道:〃我愿为先锋!〃
忽亦勒答儿薛禅当场保证,誓把自己的旌插到敌人后方高地上去。为了表示不胜即死的决心,他提出一个请求:万一他阵殁,希望成吉思汗为他抚恤孤儿。主JL扯歹不甘示弱,便大声说:〃在成吉思汗面前,我兀鲁兀惕部与忙忽惕部愿同为先锋,共冲敌阵!〃
在他俩的指挥下,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排好了队形。他俩的队伍刚摆好,敌方先锋只几斤部就冲过来了。
这是当时最可怕的恶战之一。只儿斤人猛攻上来,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