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临行之前,还给诸葛亮留有嘱咐,命他在安抚人心,恢复经济之后,集中全力,大造战船。
袁方班师洛阳,平息叛乱之事后,下一步自然是南征,讨平孙曹,一统天下。
而欲征伐南方,水军战船是必不可少的,水军方面,袁方已令吕蒙和蒋钦等人,于青徐沿海中进行操练。
然沿海之船,却无法深入内陆,运往江汉,唯有在益州大造战船,待袁方饮马长江后,诸葛亮只需将战船顺流而下,送往长江,吕蒙的水军士卒便能就地上船,便可组成一支强大的水军,横扫长江。
安排完益州之事,袁方再无迟疑,率军星夜兼程,归往中原。
是年冬末,袁方率领着得胜之师,带着平定关陇,横扫益州的巨大功绩,浩浩荡荡的通过函谷关,归往洛阳。
……
洛阳城郊。
十万大军,肃立于通往城门的大道上,静寂无声,丝丝杀机,汇聚成了令天地变色的杀潮。
大道旁,袁方正坐在地上,靠着一块墓碑,饮着囊中之酒。
那是一座新修的坟墓,那是在不久的叛乱中,被伏完所害,郝昭之墓。
叛乱发生消息传往益州,袁方率大军班师洛阳,来来回回也要有两个多月时间,故留守洛阳的大臣们,就先行将郝昭下葬。
袁方回到洛阳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宫,向天子发出质问,而是先来了这里。
陪已去的郝昭,陪那个元从之臣,陪那个浴血奋战过的兄弟,最后再喝上几口好酒。
“伯道,这是益州的好酒,我本还想多带一些回来,跟你们这些没有入蜀的兄弟们也尝尝蜀中美酒,只可惜啊,你没能活着等到我回来,这般好酒,你只能到下边去喝了。”
袁方感慨着,将半囊倾倒在了墓碑前,接着,又仰首自灌了一番。
酒入喉,诸般旧日的回忆,不由的浮现于眼前。
袁方恍然想起,那还是十几年前,受尽压迫的他,刚刚逃离袁府,奉袁绍之命,接收了两千弱兵,前去攻取青州。
那时的自己,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甚至连如何练兵打仗,都不曾知晓。
所幸的是,他遇上了郝昭,这个同样年轻,却精通兵法,同样被人瞧不起,不受重用的将才。
正是依靠着郝昭的将才,他才能击败了关羽的偷袭,取得了人生中首场胜利。
也是从那一役开始,他一飞冲天,书写了战无不胜的传奇,从一个袁家卑微的私生子,杀成了大齐之王,天下第一大霸主。
而郝昭,则用其卓越的守城之能,一次次为自己守据要害不失,立下了多少战功。
到后来,袁方的麾下,有了更优秀的将才加入,那些豪杰之士耀眼的光芒,渐渐的将郝昭掩盖了下去。
尽管郝昭再鲜有立什么奇功,尽管他也很少再追随袁方南征北战,但袁方却从未曾忽视过郝昭。
在袁方的眼里,郝昭始终是那个,第一个效忠于自己的人,始终是最值得信任的部下,无论袁方出征多远,他都可以放心的让郝昭留守后方。
实际上,袁方不但把郝昭视为最忠心的元从之臣,更把他视为了曾患难与共的兄弟。
“当年我曾说过,我袁方不会只满足做一方诸侯,我还要率领着你们这些豪杰,成就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业。”
袁方再饮一口酒,英武的脸上,难抑那份惋惜。
“可惜啊,现在,我们离这梦想中的大业,只差几步之遥,你却先走了一步,没办法跟我共享盛世。”
叹惜过后,袁方将囊中之酒,一口气饮了个干脆。
然后。他再没有什么拖泥带走。腾的站了起来,神色刚决,毅然道:“伯道,你放心吧。伏完的人头。我早晚会斩下来。一定会给你报仇雪恨。你在天之灵就好好看着吧,看我如何走完最后几步,实现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
言罢,袁方再无多言,翻身上马,径往洛阳而去。
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洛阳。
进入洛阳,袁方亲率三千义从甲士,气势汹汹,直入皇宫大内。
袁方还京入宫的消息,马上已传往了内宫,本就不安的刘协,更加的惶然,只好战战兢兢的换上了朝服,匆匆忙忙的赶往大殿。
就在刘协屁股刚坐上龙座,还没来得及平伏下心情,装出皇帝的威仪时,金銮殿的大门,已被轰然撞开。
千余甲士汹汹而入,迅速的林列于大殿两翼,那森森锋刃,反射着慑人的寒光,只将大殿的气氛,瞬间便凝结成冰。
刘协心头一颤,额上本能的开始滚下冷汗,一颗心马上提到了嗓子眼。
砰砰的脚步声中,袁方身披玄甲,手提方天画戟,昂首阔步,直上大殿。
刘协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堆出几分笑容:“齐王这般急着入朝,不知什么事啊,来啊,快给齐王赐坐。”
袁方却无视刘协的笑脸,大步直上高阶,铁塔般的身躯,转眼便立在了刘协身前,那巍巍的身躯,几乎将身后的阳光遮挡。
袁方也不说话,刀锋似的目光,就那么死死的射向刘协。
读心瞳开启,瞬息间,袁方已侵入到了刘协的思想中。
很快,袁方就找到了他预料中的记忆。
在刘协的思想中,袁方看到了他如何日夜琢磨着诛灭自己,如何写了衣带诏,密送给他的岳丈伏完,命伏完秘密联络洛阳的保皇党,趁着自己出征在外,发动兵变。
所有见不得光的阴谋,统统都被袁方看得一清二楚。
甚至,袁方还看到,当刘协听说郝昭被杀之时,那份欣喜若狂的嘴脸。
咔咔!
袁方的拳头,紧紧而握,熊熊的怒火,几如喷发的火山。
深吸一口气,袁方沉声道:“当年洛阳一片荒芜,你落魄的逃至洛阳,是谁供给你粮草,让你和你的百官活下来的?”
刘协身形一震,一时之间,不知所以。
“我再问你,当年又是谁尊王攘夷,让四方诸侯朝贡于你,让你重新有了帝王的威严?”袁方再是厉声一问。
刘协的额头,浸出丝丝冷汗,依旧无言。
袁方直视着他,怒喝道:“是我袁方,让你活了下去,给了你皇帝的尊严,你为什么一次次想要害死我,今天,还害死了我的爱将。恩将仇报,这就是你刘氏一族的家风吗?”
刘协吱吱唔唔,面露惭色,更不知该如何以应。
袁方有恩于他,这是毫无疑问的。
直到刘协疑忌袁方,受董承鼓动,暗中授意种辑毒杀袁方之事泄露之前,凭心而论,袁方是真的对他礼敬有加。
现在,袁方的咄咄相逼,袁方的无礼,可以说,都是他刘协恩将仇报自找的。
面对袁方的质问,刘协心有惭愧,当然无话可说。
质问过一番,袁方的气也消了不少,深吸一口气,平伏下了愤怒的情绪。
“事到如今,再多说无益,你既然不仁,那就休怪我袁方不义。”
再次看向刘协,袁方用命令的口气,冷冷道:“我现在就让你把皇帝之位,禅让给我,我要以齐代汉!”
此言一出,刘协神色大变,瞬时间便冰冻在了龙座上,满脸的错愕震恐。
第四百五十三章我要改朝换代!
死寂,死一般的沉寂。
刘协只觉眼前一片眩晕,脑子嗡嗡作响,整个人惊得完全失去了方寸。
尽管在伏完兵变失败之后,刘协对袁方今天的举动,已早有预感,但当残酷的事实,真的发生之事,刘协还是震怖到无法接受。
“刘协,这帝位你到底让还是不让,今天就给我一个痛快话。”袁方鹰目一凝,厉声一喝。
袁方这暴雷般的一喝,直将刘协震得心肝一颤,赫得险些从龙座上震下来。
“齐王,朕,朕……”
惶恐的刘协,牙关都在打颤,半天吱唔不出一个字。
眼见刘协还在犹豫,袁方一转身,方天画戟指向殿外,厉声道:“刘协,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吧,汉朝气数已尽,天下百姓之心,早已归于我大齐,归于我袁方,你有什么资格,再赖着帝位不放。”
曾几何时,哪怕刘协明知汉朝气数已尽,却也没有人直接跟刘协挑明。
因无论是董卓,还是别的诸侯,这些人还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他们还要虚伪的装作是汉室的忠臣。
袁方却没那么多虚伪。
北方群雄,是他一手诛灭,是他,让整个北方重归一统,让天下百姓重享太平。
袁方,虽没有把所谓仁义,挂在嘴边,但他却用自己的动行,证明了对百姓的仁义。
如果刘协老老实实,没有做出谋害袁方之事。袁方或许会把尊王攘夷之举,行动到底,让刘协永远做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君,自己以霸主的身份,统御天下。
但是经过诸般之事,刘协不但想下毒害死他,今还再次策动兵变,害死了他心腹的爱将。
有仇必报,今刘协不义在先,袁方岂能再容他。袁方就是要把汉朝亲手覆灭。改朝换代。
袁方才不会像曾经历史中的曹操和司马懿,明明自己有实力当皇帝,也有那个野心,却为顾忌后世的议论。不敢称帝。只把机会留给自己的子孙。
袁方却不惧后世诽议。敢作敢当,这就是他狂人的本色。
“齐王,汉室四百年基业不容易啊。难道你非要逼朕将之断送吗?”刘协苦着脸,巴巴的向袁方祈求。
袁方却冷哼一声:“当年你祖先刘邦,可是把项羽逼到自刎,我现在好歹还给你留了条活路,相比刘邦,我算是够仁慈的了,你还不知足吗。”
袁方言语直白,已根本不跟刘协讲半点客套。
“袁贼,你个乱臣贼子,焉敢对陛下这般无礼,你这是大逆不道!”
刘协不敢反驳,刘协的身旁,一名侍臣却冲着袁方,声嘶力竭的怒斥。
袁方寻声望去,并不识那人姓名,竟然有胆量斥责,倒让袁方有几分欣赏他的胆量。
“他是谁?”袁方回头道。
身后董昭忙上前,拱手道:“王上,此人名叫祖弼,官任符宝郎。”
符宝郎祖弼,原来是给刘协看管玉玺的侍官。
“祖弼,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斥责本王。”袁方鹰目瞪向祖弼。
那祖弼身形微微一震,眼眸中闪过一丝惧色,却强撑起勇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