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斡旋出力颇多。为了奖励奥运夺金,他专门设立基金会,宣布向每名金牌选手馈赠一枚重达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单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颁出奖金三千二百五十九万港元。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年事已高的霍英东竟激动得夜不能寐,深夜索性跳进游泳池里去“降温”。
霍英东祖籍番禺,在生命的最后十八年,他把很大精力放在了番禺最南端的一个叫南沙的小岛开发上。他修轮渡、建公路、平耕地,先后投入四十多亿元,以霍家一已之力硬是把南沙建成了一个滨海花园小城市。
他的南沙项目在商业上曾被认为是一个“乌托邦”,十余年中,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他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也颇为别扭,但尽管如此,这位号称“忍受力全港第一”的大佬却始终不愿放弃。在2003年前后,霍英东更是大胆提出以南沙为依托,打造粤、赣、湘“红三角”经济圈的概念。
其视野、格局之大,已非寻常商人所为。而他晚年执著于南沙,则已超出了牟利的意义,而更多的带有济世的情怀了。
下文为1986年起担任白天鹅宾馆总经理的杨小鹏对旧时的回忆。
◆白天鹅的孕育
在到白天鹅宾馆工作之前,我在中国国际旅行社广东分社工作。
我为什么会从国际旅行社调到这里呢?我是学外语出身的,在旅行社经常负责接待外国人。接待老外的时候,我老是碰到找不到合适酒店的难题。事情通常是这样的,客人已经到了飞机场,还不知道住哪个酒店。我们只能是带着他在广州市兜圈。那时还没有手提电话,只能在兜圈的间隙偷偷地去打公用电话,问同事怎样了,若是番禺可以了就开着车到番禺去了。这样做当然令客人生气。后来我调到了后勤。当1982年白天鹅快建成时,我就想既然不搞外语了,形势需要干宾馆业,我就主动申请到白天鹅宾馆工作。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正在筹建的白天鹅宾馆。白天鹅宾馆的兴建在当年广州乃至中国,都是一件具有标志性的轰动新闻。早在1978年,中国旅游部门就制订了一个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兴建八大中外合资酒店。据说邓小平是把抓涉外旅游酒店作为复出后的大事来抓的,以涉外旅游酒店的兴建作为中国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1978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就在广州约见了霍英东先生,说要他带个头在北京或者广州合资建设一家有一千个客房的现代化大酒店。因为霍先生祖籍在广东番禺,知道广州很需要新建高级酒店,他便选择了广州。据霍先生讲,在此之前他对投资酒店业并不熟悉,虽然他投资的中山温泉宾馆已经在筹建,但对一千个房间的大宾馆并无经验,于是霍先生提出捐赠半个宾馆,五百个房间。后来听说广东省省委书记习仲勋、省长刘田夫等领导,都认为捐赠的形式不大好。本来希望港澳同胞、华侨和海外华人都来国内投资的,你霍英东一来带头捐赠,让人以为共产党开放是为了“要钱”,所以坚持合资或合作。
谈过几次之后,1979年1月,霍英东先生与彭国珍先生,在葡京酒店和以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先生为代表的代表团,签订了“白天鹅”的投资意向草案。这个草案是以后各类会谈的基础,随后的谈判除了做过细节调整之外,基本精神没变。
当时的广州还有两家在谈,一是中国大酒店的筹建是在和李嘉诚、胡应湘在谈,二是花园酒店的筹建是在和利铭泽、李兆基等七大财团在谈。这两家也属于国家计划中的八家中外合资酒店,但在国家计划建设的八家中外合资酒店中,白天鹅宾馆是第一家签署合作意向的。霍先生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商人纷纷开始进一步行动。
霍先生个人投资五千万港币之后,在经营过程中又捐赠给宾馆约四千万港币。他多次表示,从个人立场来说,绝不计较将来利润的多寡,投资的全部收益将用于国内的再投资,或捐赠给有关部门,用于教育、医疗和其他公益事业。霍先生曾经说过,自己投资白天鹅宾馆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外国对中国有信心,让宾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他说一个外国人,来中国下了飞机场就从飞机场到酒店,飞机在路上他可以忍受,可一旦到了酒店之后,酒店的水平就代表一个城市的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水平。
◆选址沙面,“三自”为本
在与大陆签署合作协议之后,霍先生开始选地。广东省政府给他几块地供他挑,一块是现在中国大酒店那块,第二块是花园酒店的那块地,还有一块就是现在白天鹅所在的沙面这块。世界酒店业有一句名言:建设酒店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因此酒店选址非常重要。
霍先生就考虑了,拿中国大酒店那块地来说,虽然距离火车站和飞机场都很近,赚钱是容易,但要在政治上有影响就难了。你想各国嘉宾每到一个国家,都希望住在最具这个国家地理特点和文化特点的酒店。
如果人家一下飞机,就住在闹哄哄的市区,能感受到多少广州风光呢?
所以霍先生很快就否决了这块地。
再拿花园酒店这块地来说,这块地当时是东风大队的菜地。广州市民如果三天不吃青菜就要造反。比如现在天一冷,一下雨,菜价一上涨,市民就怨声载道,所以他不愿用老百姓的菜地。最后他看中了沙面这块地。沙面在珠江江畔,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常年花香鸟语.霍英东过去是搞海上运输的,他觉得这块地不错。他紧跟着到湄南河的曼谷东方酒店看了一下,他们是靠在湄南河旁边盖了一个酒店,所以他觉得应该把地点选在这里。之所以选中这里还有一点,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很多外商对这里很熟悉。当时在沙面可以看到一栋栋绿树掩映之下的欧陆风格的楼房,历史上沙面曾经是外国的租界和外国驻华领事馆的集中地。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宾馆,能大长民族志气。现在白天鹅所在的地方,原来是沙面岛的一凹口,淤积了很多泥,平时冲积了很多垃圾。为了节约耕地和减少珠江淤泥的堆积,霍先生凭借自己多年填海造地经验,不计成本地填滩造地。
选好了地点,就要开始设计和施工。对此霍先生提出“三自”方针,不仅要自己设计,还要自己施工和自己管理。当时的大部分港商的酒店业都是请外国人设计,外国人施工,外国人管理。既然自己从未涉足过酒店业,但为什么还要坚持“三自”方针呢?
霍先生最初想在广州搞酒店的时候,他曾经在香港找过外国酒店管理集团亚洲区的总裁。这个老外跟霍英东谈话时十分傲慢,他说他的价值是每个小时两百到三百美金。霍先生大受刺激,心里想中国人并不蠢,他因此定下了“自己设计、自己建筑、自己管理”的“三自原则”。
这也是白天鹅的立命之本,它逐步成为白天鹅企业文化的精髓。
在当时的条件下,单是做到自己设计就非常不容易。由于内地建筑业对外封闭了三十年,观念已经大大落后,而香港的建筑师也不熟悉内地的特殊情况,霍先生就组织了一批熟悉本地情况的内地建筑师去香港考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大开眼界,回来之后发挥他们的智慧,终于设计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现代化宾馆。
1983年2月6日,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之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七家香港财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大酒店于1984年开业,利铭泽、李兆基等投资建设的花园酒店于1985年开业,杨元龙也在北京投资建设了香山酒店。白天鹅为华侨和外资在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投资带了个头。
◆先有人气,再有财气
开业的第二天,白天鹅宾馆就“四门大开”,让民众自由出入。当时,酒店上下一片反对声,但霍先生非常坚持。我记得当时宾馆在引桥桥头竖了个牌子——“闲人免进”,霍先生来了,一见这牌子就生气了,说:“摘了赶紧摘了,要不谁还进来吃饭呀!”后来霍先生站在临江的玻璃窗前问我:“这个酒店是什么人的酒店?”我就在旁边说,当然是中国人的酒店。他一听,说我话中有话,你在飞机场、火车站看什么人多?
当然是港澳华侨多,回国探亲的人多,外国人少。酒店既然是中国人的,没道理不让中国人进来看。
当年的酒店按照一位领导的说法,越高级酒店就越森严壁垒,想进去要查祖宗三代。当时,酒店在经营上有两个争执:前者强调先有人气,后有财气;后者则认为应该保持高雅格调。美国顾问就认为白天鹅宾馆应该保持高雅格调。
霍先生坚信,先有人气后有财气。既然要改革开放,就应该让百姓来看看什么是高档酒店,什么是好日子。四门大开的第一天就用去了四百卷厕纸,虽然“挤掉的鞋子捡了一箩筐”的媒体报道有些夸大,但场面确实有些混乱。当时大家还是担心会不会由于人潮拥挤而出事故,但开放一段时间之后,群众反映很好。这是内地第一家对百姓开放的高级宾馆。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看白天鹅”都是广州人的一件大事,有些人特地打车过来,认为必须打车才配得上白天鹅。
人气有了,生意一下子好了,我特别高兴。以前我还有冲动拿着电话本,照着电话本,每一个单位都发一个邀请人住函。很快港澳侨胞都来订房了,很多华侨很感慨,说在美国住不起五星级酒店,几百美金在美国花一天就没了,在广州可以花半个月。所以回来以后感觉祖国在发展,在外国被人瞧不起,在这里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觉得祖国确实是改革开放了。
◆培训人才,出国取经
白天鹅宾馆刚刚开业的时候,所有的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怀疑能否管理好这个高档酒店。就说餐饮,我们是搞旅行社出来的,接待客人很拿手,但餐饮就不行。后来餐饮这块,通过关系调了二十个厨师,也协商